• 首页
  • 现言
  • 古言
  • 短篇
  • 青春
  • 仙侠
  • 小说
  • 都市
  • 情感
  • 影视
  • 惊悚
  • 悬疑
  • 当代
  • 近现代
  • 四大名著
  • 职场
  • 官场
  • 古典
  • 外国小说
  • 财经
  • 历史
  • 武侠
  • 军事
  • 魔幻
  • 港澳台小说
  • 科幻
  • 社会
  • 乡土
  • 世界名著
  • 作品集
  • 会员

    寻常人家

    本书是作者创作的第四部乡土长篇小说,本书以儿童时代的赵顺河所见所闻所感为视角,原生态地再现了20世纪70、80年代、苏北润水县山庙公社后行庄的人、故事、自然环境和社会风貌。书中作者巧妙地选取赵、韩、高、三个家族中五户寻常人家,不吝笔墨详尽地展示了不同家族、不同家庭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恩怨,讴歌了以赵连福为代表的那代年轻人在苦难的夹缝中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奋勇搏击,用自信
    乡土32.6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永远的《白鹿原》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诞生和推广,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何启治息息相关,他是《白鹿原》的组稿人、责任编辑和终审编辑。何启治与陈忠实交往了几十年,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向陈忠实约写长篇,这才有了之后的《白鹿原》。本书收录了何启治回忆陈忠实和《白鹿原》诞生的文章,以及《白鹿原》审稿意见,以及关于它出版后引起的争议和讨论,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史料
    乡土8.2万字
    3.8万人气
  • 土广寸木

    “这块弹丸之地,四季交替,雨雪飘落,人如虫蚁疲于奔命,到头来两手空空。”《土广寸木》是作家魏思孝全新长篇力作,书名为“村庄”二字的拆解。村庄,是一个形容词,是每一个面对生活不堪重负的人的处境写照。“辛留村”的芸芸众生与日常生活,如纪录片镜头般徐徐展开。百余人物,年岁时节,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每一张面孔都有无尽的故事。《土广寸木》在写法上消弭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挑战的是传统对于乡村的想象式书写。上篇
    乡土22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李家庄的变迁

    《李家庄的变迁》一书,以山西农村李家庄为背景,通过木匠张铁锁的遭遇,展现了抗日战争前后李家庄的巨大变化。张铁锁一家在农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欺压,军阀和地主相互勾结,鱼肉百姓。张铁锁的爷爷和父亲苦了两辈子买下的十五亩地被村长李如珍等人霸占,他有理无处伸张,只能离乡背井外出打工。在外地,他饥寒不保,还意外遇到仇人小喜,为了生存只能在其手下干活。后来时局动荡,小喜的四十八师留守处解散,铁锁无奈回到老
    乡土7.9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山和梦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以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偏僻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山村获得富裕、安宁的具体变化。在山村面貌的巨变中,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村民们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乡土18.8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幸福的尤刚

    尤村的泼皮尤二接连迎来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孩子。经检查,可能存在遗传因素。在医生的建议下,尤二咬牙花了两万块,带着第三次怀孕的妻子红梅去省医院做了基因矫正治疗,这一次,红梅生下一个健全的婴儿——尤刚。然而好景不长,尤刚六岁时,一种颇有“科学理论基础”的流言开始在村里扩散:由于出生前接受了基因治疗,尤刚不算是尤二“纯种”的儿子,身体里混杂了其它男人的血脉。六岁的尤刚就此背上了“杂种”“野种”的骂名,他茫
    乡土19.1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黄昏放牛

    整个二十世纪,因着小说地位在文学史上的不断提高,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们将小说和小说家的分类已经精确到了职业、行当和年龄档次。但是,在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国土上,在五千年文明史根深蒂固的文化熏染下,在二十世纪社会动荡的民族心理文化嬗蜕中,本世纪的中国地域文化小说所呈现出来的异彩,尚未引起人们,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们的足够重视。
    乡土28.3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蓝金子

    这是一部商洛人写商洛的书,是正宗的商洛土特产。它生动地记叙了发生在陕南商洛山区几个宗族几代人几十年间的故事。商洛的历史、商洛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风土人情,在这部书里一览无遗。
    乡土36.7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耐烦

    《耐烦》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杨祯秀一家从四川逃难到陕北皮家沟后所经历的曲折命运。描绘出陕北农村五十多年的历史变迁,内容丰富宏阔。主人公祯秀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隐忍、坚强、能干。为了家庭,她牺牲了爱情,历经了磨难,人物形象丰满正面,其坚硬的精神内核给人以力量。语言恰当而有滋味,就如那片土地应季应时生长旺盛的庄稼,极富地域色彩。
    乡土36.4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乡村弹唱

    本书是“鲁迅文学奖”获奖作者刘醒龙先生的小说。生命需要不断地充实,1992年的春天在香炉山正是如此。没有那一段日子的假设,让我每每感到惶惶。当然,我已经有过,完全没有必要这样。但我还是害怕。果真没有那样的三个月,我如今依旧孤独的行走,就会薄如蝉翼,无法书写而又不堪重负。那么是谁总是这么及时地在冥冥之中主宰着我呢?人算还是天算,这在生活和生命中,大约是永远也不能完全企及的。只有一点是每验必证,任何乡
    乡土31.4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白同山猎人

    这是一部描写一个老猎人与动物之间的真实故事,故事曲折离奇,充满玄幻色彩。故事揭示出人性的险恶,人类的固步自封、不守信用以及动物们的那一种让人类感到无地自容的宽容与自信,另类的善良,那种存在于动物界的世人难以理解的高贵的灵魂及动物们所特有的高尚品质。本书带给人们人性的思考,人类与动物界如何能够更好地相处,动物世界的那一种信用与善良。
    乡土11.9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沉默时,请大声朗读情书

    这是属于年轻人的故事。十个东北少年,十个故事,十种追忆。这里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产煤,是座不折不扣的“煤城”,也是座有矿区、火车、寒冷的冬季、酒和血性的东北城市。这里有玩牌永远不会输的少年;在学校约架的少年;钻游戏厅钻台球房的少年;一声不响坐火车去松花江的冰面上躺着的少年;有想成为侠客的少年。许多许多年后,少年们被现实困在了不同的地方。从双鸭山跑到北京,却只能绕着小区开车的出租车司机;要在生命结束
    乡土13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天行者(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天行者》是一部以农村民办教师生活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以大山深处的的一所乡村小学为背景,生动真实地刻画了乡村民办教师的群体形象,写出了他们内心世界的多个层面,给人以强烈的思想和艺术的冲击感。读过这部小说的人,无不为作家笔下乡村民办教师们质朴坚忍、无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质深深感动。
    乡土20.1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一路奔袭

    通过对陈钦一家为过上好日子一路奔袭的铺陈、描叙,塑造了杨老爹、杨健明、李羊桥等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展示了西部一个地方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青山绿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小山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百年来的奋斗精神和振兴乡村的艰难历程,弘扬了时代正能量,发展了时代新文化。
    乡土11.8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乡村蜡笔画

    小说写了赵村一个叫柱子的青年农民的情感经历。在当今乡下农民倾巢出动进城打工的大背景下,柱子的媳妇兰子妈也离家进城打工,柱子坚持留守家乡,耕种田地。长期分离引发了两人的感情危机。此时,村里留守媳妇玉秀,走进了柱子的生活。随着二人交往的增多,柱子的精神上有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同时,随着乡下青壮男女大批进城,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留守老人的生存、留守儿童爱的缺失、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等,农业
    乡土18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丹桂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刘丹桂惊险曲折的人生经历的描写,展示了当今城市和乡村,在新旧交替时期人的思想挣扎、迷惑、抗争的心理历程。作者以本人家乡刘家桥桂花坪作为文学地标,运用传统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着重描述了丹桂被生活厄运逼入城市求生存,又历经周折回乡创业,建设家乡的新女性形象。
    乡土16.7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八步沙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数十万亩荒漠变成了绿洲。“六老汉”和他们的后人,先后治理荒漠近40万亩,形成了一条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让风沙线倒退了15公里,有效地遏制了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确保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态安全。他们凝聚的精神脊梁,撑起了八步沙的一片晴空,书写了一段悲壮、豪迈、可歌可泣的故事……
    乡土15.3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天天都有大太阳

    在柏树庄进行的村主任民主选举中,从村里走出去且在城里拥有了一家建筑公司的李连春,毅然放弃事业返回家乡参加竞聘。在和村里的头面人物刘囤的较量中,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一身正气,与之斗智斗勇,诡诈卑鄙虽总是伺机而动,但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这部小说是对中国当代农村民主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乡土23.4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肩担客

    《肩担客》是一部以赣南客家题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与人文气息。这是一部向荜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客家先贤致敬的作品。在古代,赣南山多田少,在地主的盘剥下,广大劳动人民“上无片瓦下无片土,家无立锥之地”。当时,很多青壮年被迫无奈出远门,靠打肩担谋生,肩担客的队伍非常庞大,打肩担也成为了山区货物流通的主要方式。但是打肩担也是困难重重,险象环生,甚至会丢了性命。小说的讲述对象即这样靠出卖苦力
    乡土16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越走越荒凉

    下乡知青洛阳插队落户在藏族小寨子。在这里,他遇上了把他当亲儿子看待的藏族老阿妈阿意白玛、父亲一样严厉的多吉队长、在生活上给了他不少帮助的像哥哥一样的阿嘎。他与本地女知青美丽清纯的达瓦拉姆相知相遇,使刚刚步入生活的洛阳,感受到了灵肉相融的美好爱情,可是,面对空潆的人生理想,年少的洛阳第一次品尝到了惆怅的滋味。达瓦拉姆成了公社小学教师。她认识了嘉措格老师,找到了她的真爱,希冀有一个可以终身停靠的港湾。
    乡土21.5万字
    3.6万人气
上一页3/8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