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员
国学研究(第44卷)
本书为袁行霈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之辑刊,每年两卷,此为第44卷。本卷为“《文选》研究专号”,全书共收录《文选》领域论文7篇,其于论文则涉及《周易》、考古、历史、古代法制、诸子学、四库学等领域。汉语33.8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第四册):文集诗薮
国学是什么?简言之,便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朱自清先生曾指出,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对于本国的经典“有接触的义务”。他为此撰写了《经典常谈》一书,开启了以通俗话语讲解国学经典的模式。本书的写作,意在向朱先生致敬,并尝试为“常谈”续写新篇。——不端架子,不转文,力求使严肃的经典露出亲切的微笑,让佶屈聱牙的文字变得通俗入耳……参考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本书分为儒家经典(经)、史书典籍(史)、诸子汉语16.3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疑难字三考·下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历史性语文工具书,在字形收录、注音、释义、举证各方面均超越前出字书,但书中对一些疑难字的注音、释义、辨形等都存在问题,影响了其编纂质量和利用价值。《疑难字三考》是作者继《疑难字考释与研究》《疑难字续考》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它以《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收录的1032个疑难字为考释对象,旁及已有考释成果有待补正者,对这些疑难字的形、音、义等都做了细汉语27.9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从六艺到十三经:以经目演变为中心(上下册)
本书提出并解释了“经目”这一概念。“经目”是指历代中央政府对官学中所尊“经书”及其解释体系而做出的限定。经目与经学历史中的经书合称不同,一般的经书合称具有偶然性、随意性和个人性,在计数时宽松随意,而经目则具有学理性、稳定性和制度性。本书以历代“经目”的演变为核心,在文化史的背景下展开从“六艺”到“十三经”的专题史研究。其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基于史实的考辨清理;考稽、探讨经目演变的内外部诱因以汉语56.2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你一定爱读的国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国学入门读物,曹伯韩以浅显通畅的文字,对中国的语言文字、金石考证、历史地理、艺术门类、先秦诸子、诗词文章、经学演变、佛学思想、理学流派及自然科学,作了全面的介绍。全书通俗流畅、体系完整、内容丰富、要点完备、条理清晰,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国学知识体系的框架,是国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汉语12.8万字2.3万人气 - 会员
四库全书总目发微
本书分为文献编与经学思想编两部分。文献编部分除一篇撰写目的在重新检讨《四库总目》殿本与浙本的关系之外,其余各篇均在探讨现存于世的各种提要与《四库总目》稿本的编纂时间与文献价值,试图藉此建立各种提要的先后顺序与《四库总目》稿本的年代系谱,为未来进一步比较各阶段稿本的异同预作张本。经学思想编部分则以探讨《四库总目》定本的经学观为主要目的,藉以了解此书在“汉宋对峙”的核心观念下,如何阐释各种经书讨论的主汉语33.4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重估国学的价值
本书汇集了作者探讨当代国学价值的若干篇文章,作者认为: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它固然是指依存于经典之内的知识及其体系,更是蕴涵着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振国学,对于推动整个文化发展,复兴中华民族文化,都具有至关重要意义。汉语27.2万字2.2万人气 - 会员
国学基础:悠久辉煌的文化精粹解读
本书共分十讲,内容包括神奇的汉字、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学三部分。本书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工科院校的办学传统,参阅各家善本及台湾地区相关教材,以观其全貌,择其精要为大原则而成此书。汉语13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国学研究(第四十卷)
《国学研究》第40卷“音乐与传统文化专号”由葛晓音、范子烨主编。包含十篇音乐史研究论文,以及三篇小说史论文。分别是《礼乐的复兴与的传承》《乐与“国学”》《北魏石窟寺伎乐形象的出现与演变》《李白醉舞考》《论李贺的奉礼郎经历与其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清代宫廷的蒙古音乐与乾隆皇帝的蒙古乐诗》《中华古乐的异域之光:柬埔寨吴哥窟石雕壁画的乐器图像发微》《上古中国的“乐”和“音乐”:写在出版之际》《中国古代文学汉语31.7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
1982年出版的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是迄今为止规模较大的一部古典戏曲总目,汇集戏曲4750余种,极具参考价值。由于条件所限,该书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本书在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庄目”进行了全面订讹、增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庄目”已收曲目辨正130种、已收曲家辨正133人;下编为“庄目”未收曲目增补250种、未收曲家增补35人。本书将对“庄目”乃至古代戏曲文献的研究起到助推作用。汉语27.8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汉语语法及应用研究
《汉语语法及应用研究》是“青年学者文库系列丛书”中的第5册,作者王治敏。该书汇集了17篇论文,分为三个主题:一是关于隐喻计算研究的,11篇;二是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4篇;三是关于语言教学研究的,2篇。该书既集中展示了作者的研究成果,也清晰反映了作者的成长历程。汉语10.7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四库学(第五辑)
《中国四库学》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四库学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导的辑刊,每年两辑,旨在为四库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阵地。每辑文章按照四库经史子集分栏,常设栏目有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文献整理等。汉语24.7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新编学生成语手册(修订本)
本手册收录常用成语一千四百个,释义简明、精当、造句准确、规范,适合初中学生以及小学高年级学使用。书后附最有名的成语故事四十则,它们既是对成语来源的补充解释,又是学生很好的学习辅助材料。书里编有十五个练习,并附答案,供学生自我测验,以复习、巩固所学得的成语。汉语8.8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经学与建国(经学研究·第2辑)
本辑主题“经学与建国”,旨在回顾一个问题:晚清民初,面对中国从帝国转向民族国家的局面,康有为、章太炎等人如何凭借经义,提出他们的建国理念。重温晚清民初经师大儒的建国理念,并非认为他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与灵验的药方,而是因为他们开启了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百年后的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意义。汉语20.4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清代经今文学的复兴:庄存与和经今文(中华史学丛书)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是“先进的中国人”,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他的变法思想源自《公羊》,后自《春秋》,论者却较少。本书就清代今文经学的复兴和发展,以至由“家学”到“显学”,进行了必要的求索,对庄存与、刘逢禄而龚自珍、魏源以至康有为、梁启超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汉语18.9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集部文献丛考
本书由作者关于集部文献考证的论文结集而成,共27篇,大致依循集部别集、总集、诗文评的排布次第。全书综合运用文献考证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辨伪、指谬、探源、释证、辑佚等多方面的研究,涉及内容极广,论题新颖,考述精详。汉语21.6万字2.1万人气 - 会员
词语数字解析
全书按照数字大小顺序排列分为十部分,将含有数字的成语、典故、规范用语等分别归入各类,逐项进行解释,采用字典词典的简述和条目专论相结合的注释方法,甄选约1800多个条目,如“五运六气”,何谓“五运”,何谓“六气”等。汉语93.7万字1.5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