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0:35:24
第1章 作者简介
第2章 总序
第3章 编选前言
第4章 《持续的探索》: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提出“民国文学史”
第5章 民国文学: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崛起
第6章 “现代”的牢笼与文学史的建构
第7章 重提“民国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第8章 民国文学边缘作家群体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第9章 民国文学历史化的必要与空间
第10章 对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几种命名的反思
第11章 民国文学文献:“抢救与整理”
第12章 存目(1)
第13章 《深入的反思》:文学史的时间意义
第14章 回答关于民国文学的若干质疑
第15章 民国文学:阐释优先,史著缓行
第16章 关于“民国机制”命名和定义研讨的反思
第17章 “视角”的限制与“边界”延展的困境
第18章 在争鸣中推进和深化民国文学研究
第19章 “民国文学”还是“‘民国的敌人’的文学”?
第20章 “民国文学”到底研究什么?
第21章 存目(2)
第22章 《不懈的开拓》;再谈“民国”的文学史意义
第23章 民国机制与延安文学
第24章 民国文学观念与西南联大研究新视角
第25章 民国文学视野中的现代文体学
第26章 民国经济形态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成
第27章 “民国视野”与台湾文学
第28章 存目(3)
第29章 《丰富的意蕴》:从历史的夹缝中寻找学术良知
第30章 从宏观视野到微观问题
第31章 民国视野:走出“现代性”研究范式的方法
第32章 《民国文学十五讲》三人谈:文学史如何可能 触摸历史的方式 “民国”的文学与“文学”的民国
第33章 民国文学,文学史书写观念的回归
第34章 回到民国文学的发生现场
第35章 比较的方法与历史的视野
第36章 存目(4)
第37章 附录:“民国文学”研究专著
第38章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