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25 10:06:36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序言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发展历程及阶段性特征
1.3.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1.3.2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历程
1.3.3 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特征
1.4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意义
1.4.1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1.4.2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 乡村振兴的理论探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的思想
2.1.1 农业的基础地位
2.1.2 农业合作化
2.1.3 城乡关系
2.2 列宁关于农村发展的思想
2.2.1 农业是稳定政权的基础
2.2.2 合作社理论
2.2.3 城乡关系
3 中国共产党关于乡村发展的探索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乡村发展探索
3.1.1 领导农民开展合作运动,将农民“组织起来”
3.1.2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村发展探索
3.2.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3.2.2 继承和发展了合作社理论
3.2.3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3.2.4 城乡关系向互助发展转变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1 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3.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3.4.1 “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4.2 打赢脱贫攻坚战
3.4.3 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
3.4.4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3.4.5 以实现农民富裕为目标
3.4.6 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
4 陕南地区乡村振兴的总体态势
4.1 陕南地区概述
4.1.1 自然地理情况
4.1.2 经济社会状况
4.2 陕南地区的乡村发展现状
4.2.1 乡村产业发展状况
4.2.2 乡村人才发展
4.2.3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4.2.4 乡村文化发展
4.2.5 乡村生态发展
5 陕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微观透视
5.1 乡村振兴的安康探索
5.1.1 安康情况概述
5.1.2 安康乡村振兴的实践
5.1.3 安康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
5.2 乡村振兴的汉中探索
5.2.1 汉中情况概述
5.2.2 汉中乡村振兴的实践
5.2.3 汉中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
5.3 乡村振兴的商洛探索
5.3.1 商洛情况概述
5.3.2 商洛乡村振兴的实践
5.3.3 商洛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
6 陕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特征
6.1 陕南地区的总体发展特征
6.1.1 立足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6.1.2 龙头企业助力,加速发展产业
6.1.3 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生态名片
6.1.4 融入西安都市圈,接受西安经济的辐射
6.2 陕南地区乡村振兴的未来展望
6.2.1 持续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6.2.2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
6.2.3 培养优秀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
6.2.4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要素均等化
6.3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