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
更新时间:2020-03-11 14:03:54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入选百道好书榜!让国宝说话,是我们的宗旨,是我们编辑出版这本书的指路明灯!让国宝说话,讲述中华文化、中华智慧、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伟大历程!让国宝说话,让国宝走出博物馆,走进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书斋,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让国宝说话,感受历史,放眼未来,让我们为悠久的从未断裂的中华文明而骄傲而自豪!
上架时间:2018-11-01 00:00:00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100 封建王朝的彻底终结 清朝宣统皇帝溥仪退位诏书
- 099 一段屈辱的民族记忆 北洋水师 “镇远”舰铁锚
- 098 寓意吉祥的玉雕珍宝 翠玉白菜
- 097 宫廷里的西方艺术 郎世宁《百骏图》
- 096 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巅峰之作 各种釉彩大瓶
- 095 清朝是这样治理西藏的 金贲巴瓶及牙签
- 094 雍正帝的日常生活 珐琅彩锦鸡富贵图碗
- 093 雍正皇帝即位的迷雾 清圣祖遗诏
- 092 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见证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最新上架
- 会员
甲骨丛编(第一集)
本书对《甲骨丛编(第一集)》原书稿进行整体影印,作者董作宾拟运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对当时所见的全部甲骨文资料予以理董;考释部分先释文,再分专题考证,其间有多项对甲骨学的开创性研究。历史0字 - 会员
大唐的颜色:唐三彩面面观
本书作者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和已发表资料的研究,依据考古报告和历史文献,从功能、出土地、品类、数量、质地、使用痕迹等方面讨论唐三彩的属性,同时,结合古代文献,对唐朝时期的唐三彩诸问题进行探析。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对唐三彩的鉴赏心得。历史10.2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珍藏古籍图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内藏有珍贵的宗教典籍、文献资料、手抄经卷,还有部分佛像、法器、宗教书画、名人信札题跋等多种典藏文物。本书收録了文博馆珍藏的古籍文献六十九种,多数为明清善本,且有几种是目前极为珍贵的孤本,如《渊颖吴先生文集》被鉴定为元刻本,是目前仅有的三套古籍善本之一,且保存非常完整。作者对此数十种古籍逐一进行整理,内容包括图书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并附有高清书影。历史8.5万字 - 会员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
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历史27.7万字 - 会员
重塑往昔:艺术考古的观念与方法
本书从学科本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艺术考古”的属性、方法、呈现、材料以及应用等理论问题,集中地回应了近年来的学术热点,回顾了考古界、艺术史界对于“艺术考古”的专业性质、方法论等问题的诸种看法,对其中较有争议的观点进行剖析,并分析了艺术考古研究近年发展的新趋势,讨论紧扣学术前沿,指出当代文化语境中,图像的呈现方法与材料的合理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历史12.5万字 - 会员
观无量:壁画上的中国史
本书针对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展开。作者在图像之海中选择十组壁画,发掘图像中隐藏的历史讯息,还原壁画背后更宏大的时空场景,以及在此场景中生息的人的生命故事,构筑起了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史。历史20.8万字 - 会员
首都博物馆珍品集萃(第1辑)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历史、800多年建都历史的城市,而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的城市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与北京历史相关的、精美的文物,本书正是对这些文物中的精粹进行解读。书中分别对36件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深度讲解和介绍。这些文物,就时间而言,年代从商至民国时期,就文物门类而言,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佛教造像、金银器、书法、绘画、民俗、石刻碑帖等。这些文物大多与北京相关,或出土于北京,历史26.6万字 - 会员
《书经》之成立
本书讨论《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书经》经典化的过程等问题,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历史35.4万字 - 会员
华彩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从公元366年开凿第一个石窟,后来又经历了近千年十几个朝代的开凿,最终形成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莫高窟中有无穷的奥秘,自1900年人们发现藏经洞,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宝库蜚声海内外,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探索。穿越千年,莫高窟中留下了几万平方米的绚烂壁画,数千身精美的彩塑,还有内容丰富的经卷文书……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历史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