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土地管理三十年论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组编更新时间:2019-09-29 16:39:33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收录了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1985年建系以来多位从事土地管理研究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优秀论文。全书的编写有两个脉络:一是以时间为轴,可以纵览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的土地管理研究历程;二是以土地管理研究领域为纲,从宏观的土地政策、土地制度到微观的土地规划、土地经济分析、土地行政、土地法规制订以及土地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梳理各个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5-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土地管理三十年论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释
- 后记
- 附录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贺词
- 不动产登记制度评论
- 基于DEA的建筑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 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
- 以平衡计分卡设计土地行政组织绩效评价指标
-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论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缺陷
- GPS与地籍测量
- 浅议土地科学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组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特殊资产行业发展报告(2020)
本书是“中国特殊资产50人论坛”的年度报告,由论坛组织行业内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围绕我国特殊资产行业的生态体系,对行业发展历程、政策环境、资产出让方、资产买入方、资产交易市场、互联网交易模式创新、特殊资产投资人、特殊资产处置模式及典型案例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介绍,并对未来可能的一些创新方向进行了展望。本书旨在全面反映我国特殊资产行业的发展情况,期望能够给监管部门、实务界以及对特殊资产行经济15.2万字 AI时代的工作
本书提出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美国在与工人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方面落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随着整体生产力稳步提高,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高薪知识工作者的技能和薪水,然而大部分工人从这几十年的增长中受益甚微。本书以麻省理工学院未来工作工作组的多年研究结果为基础,揭示了技术进步的大部分收益主要集中在顶层收入群体,而普通劳动者只能从中获得微薄回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不平等。对此,作者们认为,技经济10万字- 会员
绿色创新经济:理论与方法
本书对创新、绿色创新、创新经济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结合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形势,阐述了绿色创新经济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并归纳了国内外发展绿色创新经济的经验和模式。经济19.4万字 - 会员
产业经济学(第3版)
本书从企业与企业组织、产业组织与政策、产业结构与政策、产业联系、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组织变革等角度,构建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框架。全书突出中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实践的经验与案例,吸收西方比较成熟的竞争政策理论,讲解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问题,同时还聚焦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现代服务业和产业集群等产业经济学中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本书可作为经济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经济33.7万字 - 会员
商洛乡村振兴的实证研究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建设现代化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立足中国各地农村的现实状况,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走出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本书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陕西省商洛市乡村振兴这一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商洛市山地区域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及人文发展紧密结合发展的新视角、新途径,必将为建设“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山地区域提供很好的经济15.5万字 - 会员
乡土民居与旅游发展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乡土民居是历史上民间自发形成的建筑,是乡村民间生活、乡土精神的物质载体。宜宾位于川南地区,受地域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乡土民居建筑,是地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本书对宜宾乡土民居建筑开展系统的调查、分类与评价,以图文形式反映宜宾乡土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围绕宜宾乡土民居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以动态发展眼光探讨乡土民居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思路以及经济9万字 - 会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贵溪村卷:苗寨侗乡的脱贫攻坚之路
贵溪村是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村寨,为省级贫困村。本书通过对贵溪村入村入户调研,了解村庄的基本情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及其演变,着重阐述了村庄在政府主导下的扶贫脱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成效,并针对村庄实际提出村庄发展的对策建议等。书中还阐述了贵溪村如何在省、自治州扶贫攻坚政策措施集中发力,县乡帮扶惠农办法层层跟进落实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惠泽下逐渐走向摆脱贫穷并融入全面建成小经济10.6万字 - 会员
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改革探索:大宁实践
绿水青山如何变为金山银山?如何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解放生产力,提升民众自我发展能力?深度贫困地区如何以内生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山西省大宁县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本书考察了脱贫攻坚、资源价值化、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等农村改革实践,将一线实践置于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层面探讨,提出了诸多具有启发性和解释力的思考线索,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经济18.6万字 - 会员
息壤之约:特色小镇与新经济邂逅纪实
本书梳理了息壤小镇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有代表性的27家中小企业,它们行业不同、技术不同、创新不同,却在小镇与新经济的碰撞中熠熠生辉,成为新经济“小而美”的典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息壤小镇发展至今依赖企业坚定信念,自挖潜力,迅速调整,以变应变;依赖企业家的担当、坚忍、创新、无畏和搏击巨浪的气魄。以息壤小镇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自强发展的实例,增强中小企业克服困难的信心,引导全国特色小镇“特色”高质经济1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