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
罗家德更新时间:2020-04-24 18:47:07
最新章节:结语 寻找中国人的善治之道开会员,本书8折购 >
黑天鹅乱飞,灰犀牛到处跑,危机时刻管理者如何应对?企业内部自组织如何协同共生?中国人谈领导,为何强调“做生意前先做人”?组织如何突破“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循环?这是一本组织管理的经典教科书。作者罗家德教授结合其社会学、管理学与经济学学科背景,参与组织实务来找寻答案,关注真实的管理活动、管理绩效,以及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作者从“人情社会”与“关系社会”的本质中出发,将中国传统管理智慧与西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相结合,旨在探寻出今日中国人适用的管理规则。它们包括:礼法并重、重视动态平衡、经营圈子与人脉、鼓励自组织的创新、布局与造势,等等。在书中,作者对复杂科学、网络分析有精彩论述。这本书在借鉴中国传统智慧,运用研究学理,融合技术进步,关注管理现实问题上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对今日管理者和职场人士完善治理体制、提升商业认知、管理组织、调配资源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结语 寻找中国人的善治之道
- 4 中国经典管理理论
- 3 道重于术
- 2 中国人的管理基因
- 1 中国人道法自然的管理学
- 11 中国人治理智慧的本质
- 第六部分 回归本质:中国本土的经典管理理论
- 4 中国智慧的启示:个人英雄主义无用论
- 3 本土社会观察:如何争取话语权
- 2 复杂理论的呼应:美第奇家族的顺势与造势
罗家德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科技创新与法治保障
本书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的省部级研究基地——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2018年度报告。内容上聚焦科技创新与法律问题的互动,汇集研究基地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法治研究这一问题上一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研究、信息与互联网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第三方科技评价法律制度研究等。同时梳理汇编研究基地一年来主要学术活动动态及承担的科研任务等,以对社科23万字 - 会员
土地制度与村落共同体的变迁:杨家大塆的历史表述
本书基于对杨家大塆的田野调查,以近现代以来我国乡村土地制度变革(土地私有、土地生产队所有、土地两权分置、土地市场化)为切入点,探讨了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分析了在现代国家建设、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乡村社会内部演化的相互作用下乡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在梳理土地制度变革与村落共同体演变的历史线索、构建二者逻辑联系的基础上,揭示了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变迁对村落共同体解构与重建所产生的复杂而深远的影响。社科22万字 - 会员
数字人文(2024年第1期)
《数字人文》辑刊2024年第1期,共计收录文章13篇,总计约30万字。本期设置七个专栏,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风格更加成熟。社科1.4万字 - 会员
何谓智库:我的智库生涯
本书是作者在考察世界各国智库并亲身经历了若干智库的组建及其活动基础之上写成的。它以自传体的写作方式,用娓娓道来的语言风格,告诉读者何谓真正的智库,如何建设这样的智库,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及放眼世界的鲜明特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在文化上与中国有诸多共性的日本,其智库建设的得失也会给我们诸多启示,帮助我们在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理想智库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妥。社科12.7万字 - 会员
北大公开课:北大才斋讲堂精华集
本书精选出10位主讲人的学术演讲内容作为合集出版,内容既有中国文化的精神、美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哲学的生活之道、理想的文学教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思考,也有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改革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建设、医疗体系与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探讨,还有磁性分子的奥秘、植物多样性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科学技术方面的前沿进展,是“才斋讲堂”的精华和缩影。社科19.3万字 - 会员
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理论与实践
本书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在社会工作机构中从事社区矫正项目管理和多年从事社区矫正项目评估的经验,构筑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理论体系。本书介绍了社区矫正工作评估的一般原理,探讨了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社区矫正对象需要评估、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社区矫正质量评估等评估形式。社科17.1万字 - 会员
美好生活视域下的乡村民生改善研究
本书从乡村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出发,指出新时代乡村民生服务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要以民生改善为重要抓手,检视当前民生发展中的新情况、新要求、新趋势,努力提高乡村民生水平,以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发展要求,使乡村更有韧性,人民生活更美好。社科22.6万字 - 会员
国别和区域研究(第4卷/2019年第3期/总第9期)
《国别和区域研究》旨在推动学术发展和加强资政服务,力争成为国家和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综合研究的思想性平台,努力发挥教学科研、数据应用、咨询服务和国际交流的多种功能和作用。本辑是第9期,内容涉及“一带一路”倡议对阿拉伯国家、中东地区建设的影响,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示范区的发展现状、能源合作的重点等内容,关注突尼斯、玻利维亚、里海地区的相关政治问题,分析并介绍了中美贸易摩擦、东社科10.4万字 - 会员
奋进的历程: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
本书以“志体”写法,全面记录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自建院以来四十年奋进历程。全书共有概况、机构设置、人员情况、科研工作回顾与展望、历年科研成果及奖项统计、大事记六章内容。在客观介绍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基本面貌基础上,按时间顺序梳理了机构变化和人事变迁脉络,较为翔实地汇集整理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发展大局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及各类获奖情况和批示统计,并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发展进程中系列社科1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