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明月出天山:新疆天山走廊的考古与历史
张弛更新时间:2020-11-06 15:12:45
最新章节:第三节 别失八里的纳石失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新疆天山地带历史文化积蕴丰厚,是古代西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绵延千里的天山走廊是连接中国内陆与中亚的重要通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本书拟通过新疆天山沿线的历史遗迹和遗物,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新疆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的成果,阐述天山在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天山立传。天山走廊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孕育出独特的文明形态,使其成为历史上诸多古代民族活动的舞台。
上架时间:2018-04-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明月出天山:新疆天山走廊的考古与历史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张弛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寸方古今,图呈万象:国家图书馆藏古旧舆图研究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古旧地图收藏首屈一指,本书在对国家图书馆所蔵中文古代地图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材料,对中国古代各专题地图的发展脉络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为基石,从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中拣选出可以代表各专题地图发展脉络的地图加以专门介绍,由此更为全面、综合地展现中国古代地图的发展脉络。本书共收录国家图书馆舆图组组员论文59篇,从国图的业务工作、古旧舆图的全面俯瞰、专题舆图的源流考辨等方面历史42.6万字 - 会员
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省文物保护研究(1950—1965)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集中推出学术精品、集中展示学术成果的一个窗口。浙江省社科联采取“鼓励申报、专家评审、资助出版、社会馆藏”的形式,每年遴选反映浙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优秀原创学术成果的书稿,以“当代浙江学术文库”的方式分期分批出版,及时向社会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努力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组织出版《当代浙江学术历史26.2万字 - 会员
我们的“国宝”
本书聚焦于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宝,深入且全面地呈现了它们独特的魅力。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壮观军阵布局,再到可爱大熊猫的独特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与栖息环境……通过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这些国宝的前世今生、科学知识、文化内涵以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等,带领读者领略中国国宝的非凡风采,增强对文化遗产和珍稀物种的保护意识。历史3.5万字 - 会员
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墓券整理研究
本书对河西地区发现的魏晋十六国时期镇墓文、墓券做了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上卷收录目前所见魏晋十六国河西镇墓文89例,墓券、衣物疏、名簿、铭旌、爰书等墓葬文献39例,其中包括河西地区新发现的墓券、衣物疏等,也包括吐鲁番地区发现、体例、格式与河西地区相近的墓券或衣物疏等,并参照相关资料对镇墓文逐一释读、断句,并附之以摹本或镇墓瓶、墓券相关图片,为相关墓葬文献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本书下历史14.5万字 - 会员
秦封泥集存(全2册)
秦封泥是复原秦代职官制度、地理制度极为重要的出土文献。由于其多为盗掘出土,分散收藏于国内外公私藏家,陆续发表在各种图书、期刊、报纸、网页,造成学者利用的巨大困难。有鉴于此,《秦封泥集存》对已公布的秦封泥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并根据封泥拓片、照片等内容进行去重处理,以求获得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封泥品种、数量等信息,这将对秦的职官郡县构成、变化以及秦的历史研究等产生重要影响。历史18.1万字 - 会员
文化遗产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从考古学、民族学与人类学、艺术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理论阐释和个案研究。考古学篇,包括北方草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汉代、十六国、辽代、金代、元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以及出土文物,并对此进行历史视域的分析;民族学与人类学篇,包括汉文古籍中的北方民族、契丹的饮食文化和人口特点、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北方草原饮食行为习俗等,涉及民族学、生态人类学、饮食历史29.1万字 - 会员
华彩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从公元366年开凿第一个石窟,后来又经历了近千年十几个朝代的开凿,最终形成了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莫高窟中有无穷的奥秘,自1900年人们发现藏经洞,这座沉睡已久的千年宝库蜚声海内外,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探索。穿越千年,莫高窟中留下了几万平方米的绚烂壁画,数千身精美的彩塑,还有内容丰富的经卷文书……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历史1.4万字 - 会员
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与词讼文书整理研究
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与词讼文书是研究元代法律制度的重要一手材料。本书共收录了中国、俄罗斯、英国收藏的307个编号的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与词讼文书,纠正了以往录文中的部分错讹之处,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个相对准确且完整的本子。对黑水城出土元代律令文书的考释研究,不仅可以一睹《大元通制》《至正条格》等元刊本与今本之异同,还可以了解元代基层审判中沿用古律、重视诏敕的特点。对黑水城出土元代词讼文书中术语、诉讼审判、历史13.5万字 - 会员
杜甫遗迹研究
本书以杜甫生前流寓所经及卒葬地为线索,以流传后世的故居、祠、墓、亭台楼阁等杜甫遗迹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杜诗学、文献学、沿革地理学等方法,深入考辨了西安、鄠县、鄜州、延安、秦州、成州、栗亭、成都、梓州、阆州、夔州、偃师、巩县、耒阳、平江等十五地杜甫遗迹的创建源流、历史变迁及文化价值。全书章节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描摹了有唐至今杜甫遗迹宏阔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杜甫千载以来历久弥新的社会历史2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