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利坚:背着猎枪的拓荒者
更新时间:2021-01-26 17:48:13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美国以契约精神立国,以拓荒者的精神塑造国家气质,但在国家成长过程中,双手却沾满令后人诟病的种族主义血污。借助战争,美国一次次地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至今在全世界炫耀武力和肌肉。本书讲述了从美利坚的建国到“911事件”这段时间的美国历史,涉及了有关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外交思维,流行文化等诸多方面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细节,正是这些历史细节,塑造了当下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成为我们解读美国的重要参考资料。世界历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包括:《罗马帝国:霸主养成记》《英帝国:日不落之殇》《德意志:铁与血的历史》《法兰西:卢浮宫里的断头台》《俄罗斯:双头鹰之迷思》《美利坚:背着猎枪的拓荒者》。
品牌:现代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0-01 00:00:00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现代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最新上架
穷白垃圾
“穷白垃圾”是美式英语中对贫穷白人的一般习惯性贬称,在当下特指生活在社会边缘和草根阶层、被视作社会动荡与不稳定因素的白人群体。2025年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曾经被边缘化的“穷白垃圾”愈加浮出水面,占据主流。为解析美国当今的社会生态,政治文化学者南西·艾森伯格以大量史实勾勒出底层白人四百年来的社会地位与形象,真实还原了这一群体长期被忽视的社会生活史,呼吁公众直面底层白人贫困和隐匿的阶级问题。历史31.7万字- 会员
埃及史(日知古典)
《埃及史》记述了从远古时期至亚历山大征服前夕的埃及历代诸王,在现代学界颇具影响,是曼涅托最重要的作品。其全文久已散佚,没有抄本传世,相关莎草纸文献亦寥寥可数,甚至并未在希腊—罗马世界的主流文化中留下痕迹,如今仅有一些残篇主要保留在约瑟夫斯《驳阿皮翁》的摘录和数位基督教编年史家关于古埃及王名、统治时间及些许事迹的《摘要》中。据目前残篇来看,《埃及史》主要以时间为序,记述了远古时期至亚历山大征服前夕古历史7万字 - 会员
21世纪世界历史学探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2004—2019·第一卷)
书稿为论文集,是2004年至2019年,任职于世界历史研究所老师的论文结集出版。论文均已发表。书稿分五卷,分别是“古代中世纪研究”“俄罗斯中亚”“欧美史研究”“亚非拉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书稿主要包括了以下文章:易建平《关于国家定义的重新认识》、刘健《赫梯基拉姆节日活动的仪式特征及其功能》、吕厚量《雅典古典时期的埃菲比亚文化》、祝宏俊《古代斯巴达的公民大会》、王超华《中世纪英格兰仆从的法律地位探历史29.8万字 - 会员
1549年英国凯特起义
1549年凯特起义是英国中世纪末期都铎王朝最大的一场人民起义,当时的英国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一个重要阶段。凯特起义是一场富裕自耕农领导的,由城市自由人、手工业者、商人、小农和流浪汉等城乡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广泛参与的,反对贵族压迫、追求社会公正的暴力抗议活动。凯特起义是16世纪中叶英国动荡年代诸多起义中发展最为成熟的起义,是英国社会危机的集中表现。这场社会危机是由圈地运动、宗教改革、政治历史14.2万字 - 会员
墓地中的军营:越南的军事化景观
20世纪的越战深刻体现了战争对环境的复杂影响:它制造了废墟,并长期地影响战后的重建。美军投入了除核武器以外的几乎所有现代武器,倾泻了总吨数超过二战的炸弹,修建了大量军事基地,甚至喷洒化学药剂来清除丛林。战争结束后,儿童在废弃的坦克边嬉戏,有毒物质残留在地表下,村庄和城镇顽强地重建,而军事基地变成了工业园区……本书除了讲述20世纪的越战,还追溯了越南历史上的多次战事:“北属时代”、阮郑之争、法国殖民历史17.8万字 - 会员
日本历史镜鉴录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作者从事中日关系史研究40余年,本书精选其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以史为镜,论述中国与日本互相认识和互相比较的历史经验教训。第二编以事为镜,论述近代中日两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互动影响及其经验教训。第三编以书为镜,论述近代中国日本研究的重要著作的成书过程及其历史意义与评价。第四编以人为镜,论述近代中日两国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互相交往与促进中日友好的事迹历史28.5万字 最后的都铎:中世纪余晖下的宫廷爱欲与权力密码
都铎王朝是让英国走向资本主义的变革时代,短短118年,却创造了英国君主专制历史的黄金时期,成为欧洲史上最精彩、最重要的一环。都铎王朝也是英国史上最声名狼藉的王室家族,相比于政治成就,其成员的情感生活更是丰富得令人无法忽视,引人好奇。本书中,格里斯特伍德不光为我们还原了这个在英国史乃至世界史中至关重要的时期,揭示了爱情如何不可逆转地成就又毁灭这个王朝,还深度探索“宫廷爱情”这一概念,着重剖析女性角色历史26.5万字- 会员
美国(修订译本)
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后现代主义大师,鲍德里亚并没有从文献材料中理解概念上的美国,他把时间都花在了美国的沙漠、山脉、高速公路、洛杉矶、西夫韦超市、萧条的市镇,而不是大学的报告厅。《美国》是从老欧洲的视角对美国的文化批判,鲍德里亚对随处可见的美国人脸上的微笑,盛行于美国的选举、慢跑、霹雳舞、涂鸦、马拉松等现象抒发了自己的惊人感想。在鲍德里亚眼里,沙漠文化是美国文化的最为重要的特征,辽阔、单纯、未开化的沙漠历史8.7万字 - 会员
英国与殖民时期的马来亚和缅甸
本书创新性地取英国与东南亚双视角,结合即时即景欧美与东南亚国际关系的背景,以对比方式纵向考察马来亚与缅甸在殖民地形成过程、应对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殖民政策,以及在战后保留英国殖民遗产,和选择去殖民化道路方面的相通性与不同性。结果表明殖民与被殖民是一个不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此过程不仅与马、缅各自的前殖民时期历史密切相关,对战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