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政治认同与国家安全
常轶军更新时间:2025-04-28 19:35:30
最新章节:文后辅文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政治认同为理论分析视角,使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政治认同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认同保障国家安全的历史经验,为从政治认同维度实现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提供了新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政治认同与国家安全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文后辅文
- 后记
- 附录 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状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第四节 建构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理顺国家安全的话语逻辑
- 第三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占领国家安全的价值高地
- 第二节 制定满足基本民生的公共政策,夯实国家安全的利益基础
- 第一节 唤醒政治认同的历史记忆资源,铸牢国家安全的历史根基
- 第四章 实现路径:培育政治认同、实现国家安全
常轶军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东汉政治与学术演变
本书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吏化”的结果是经学的“规范化”、儒生的“官僚化”和律章句学的兴起。东汉的学术因之呈现出章句之学转衰、师法向家法转向的特点。光武帝提倡名节,导致士人争厉志节、浮华交会,名节观念随之发生异变。党锢后,士人由清议转为清谈,名教渐衰。从政与学的视角研究东汉政治24.2万字 - 会员
基于中国实践的人权理论研究:以人的发展为视角
本书在总结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人权的关系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作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人权结构理论。该理论突破了自由主义人权理论的视域局限,将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目的性权利,将生存权作为实现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权利,将参与权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性权利,将自主原则和自由权作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主体性条件,将平等原则和平等权作为实现政治37.2万字 - 会员
认知视域下日本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
日本政府施政报告是明确国家利益及国家战略的一种政治演讲,是最具代表性、最为典型的政治语篇。为获得有力支持和顺利推行执政措施,日本历任首相在施政报告中会选择适切的隐喻架构使政治具体化或概念化,将抽象复杂的政治现象或施政理念简单明了地传递给民众百姓。战后日本首相施政报告的经济类文本中主要出现16种隐喻架构,行政机构改革类文本中出现15类隐喻架构,教育类文本中出现10类隐喻架构,外交类(日美关系)文本中政治41.7万字 - 会员
谢赫·安塔·迪奥普的政治思想
谢赫·安塔·迪奥普是塞内加尔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物理学家和埃及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本书通过梳理谢赫·安塔·迪奥普的生平经历,分析了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思潮对其个人成长及研究路径的影响,并从12个方面深入阐述了谢赫·安塔·迪奥普就非洲国家在去殖民化后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的政治思想和政策建议。作者认为,谢赫·安塔·迪奥普政治思想的核心是非洲人需要重新掌握其历史主动性,依靠自身的创政治8.8万字 - 会员
地理政治学、大战略与海洋转型
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容忍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出现一个陆海两栖性强国,历史上的法国和德国都因此而无一例外地引发了现代历史上的两轮霸权战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正确地思考和应对中国在21世纪前期的海洋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挑战与压力,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就在于确立一种正确的理论框架和思考范式。地理政治学对当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很大程度上恰恰也正政治14.3万字 - 会员
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本书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聚焦深入推进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国际比较、历史比较、重大成效、斗争形势、基本原则、战略重点等方面深入研究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积累的重要经验,集中体现了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政治24.2万字 - 会员
互联网影响下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研究:基于河南省公务员群体接受度的分析
本书以公务员群体为切入点,对互联网平台上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做了系统研究,试图厘清互联网影响下政策系统运行机理。书中首先按照公共政策过程理论设计了论述框架,详细分析了中国公共政策议题提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与终结等不同阶段互联网对政策各要素产生的影响;其次,基于公务员的调研访谈,探讨了网络条件下,政策系统中不同因素对政策的不同作用;最后,设计了符合中国当前政府运行实际状况的互联网公众参与公共政治13.1万字 - 会员
社会民主主义的“普世价值”评析
本书在介绍社会民主主义基本价值观及其“普世价值”内容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进行分析,并将社会民主主义置于资本主义的体系之中进行分析,从而全面深刻地分析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及其“普世价值”。本书的研宄能够通过学术上的研宄成果为民众对于价值观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以廓清民众对于“普世价值”的模糊认识,纠正其错误认识,在认清所谓“普世价值”实质的基础上巩固马克思主义政治19.2万字 - 会员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艺批评
本书聚焦于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生成与发展,致力于考察它对中国近现代文艺批评与美学观念的影响,着重关注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中国现代文艺批评领域中的其他思潮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晚清小说文体观念的建构、清末学制改革中“文学”学科观念的建立、民初新旧之争中文化权力更迭逻辑、胡适等人与“学衡派”诸人对于现代性的不同理解以及国民党官方的文化保守主义政策与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中国现代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诠释政治2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