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愚者的人生止于40岁(1)
假如让一个愚蠢的人思考这句话,他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有早逝者都是愚蠢的人。但是,聪明的读者则对这句话理解得比较准确。聪明人早在童年和青年时期就已经去世的的确不少,但总的来说,我们发现上了年纪而且非常愚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的确让人感到吃惊。低能者、蠢材、白痴以及高级的白痴,成功的机会始终很少。在各种事故中、在疾病流行期间、在战争中,愚蠢的人在面临危险时所做出的反应往往不及聪明人迅速和准确。当被及时告知有危险时,愚蠢的人往往对告知者加以讥笑,要么就是直到很晚才开始躲避危险。
优质的大脑有助于人的健康
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这个事实几乎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各种统计数据表明,低能的人和精神病患者即使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保护,也往往比正常人死的早得多;而正常人又比超常的人死得早。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我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为了能够向大家讲明这个道理,我在这里将利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一下某些生物学家们的惊人发现,并谈一谈我本人从这些发现中得出的结论。
尽管我要介绍的这些内容读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我建议你能潜心研究一下。相信你一定会从自己付出的这种劳动中得到丰厚的回报。
对于愚蠢的人来说,生活并非始于40岁,而是止于40岁,甚至更早。原因很简单,仅仅因为愚蠢的人毕竟是愚蠢的人。人的大脑对能量消耗的速率及方式具有控制作用。大脑的状态越好,在生理学能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作就越多。大致来讲,我们可以根据人的大脑与人的总体重的比例来衡量大脑在这方面的品质。这个事实非常重要,因此为了帮助你躲避危险,我在这里必须就这个事实多说两句。假如你在生理学和生物学的难题中暂时迷失了方向,那么不要灰心,请你耐下心来。假如你能最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好的大脑通常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体格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从而有助于人在40岁之后的寿命得以延长,事业得以成功,你就能在生活中获得极大的报偿。
就动物的躯体大小与其自然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研究之后,马克斯.鲁布纳于1908年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当时是对物种进行的比较,因此你千万不要将他的结论过度严格地应用于某些生物个体。以下是鲁布纳所得出的惊人发现:将体重因素考虑在内,所有动物生产和消耗能量的比率都是完全一样的。就每公斤体重来说,一个动物所生产和消耗的能量是191600卡路里。因此,鲁布纳得出结论说,一个活着的生物就是一台具有某种固定的原动力的机器。这种原动力的消失可以自动引起该生物的死亡。
然而,这种动力被使用的速率因物种而异,因个体而异。某些动物很快就会将这种动力用尽,因而死得比较早,而其他动物使用这种动力的速度比较慢,因而在世间停留的时间较长,直至大多数与其同龄的动物死过之后才从世间消失。因此,根据一个动物的躯体大小和消耗能量的速度,你可以相当准确地估计出一只苍蝇、一只老鼠、一头大象或一个人的寿命。
几年之后,H.弗里登塔尔又发现大脑重量、躯体重量和寿命长短之间存在另外一种重要的关系。他将大脑重量及躯体重量之间的关系称为“头向集中因数”。在计算这种重量的过程中,他从躯体的总体重量当中减去了骨头和腱的重量。由此我们不难明白,这里的躯体重量指的是活性原生质的多少。通常,骨头和腱的重量占整个躯体重量的1/3左右。据此,H.弗里登塔尔建立了下面这个计算公式:
头向集中因数=大量重量/躯体重量×2/3
假如头向集中因数变大,生物的自然寿命也会变长。换句话说,某个动物的大脑相对于它所控制的原生质群来说越大,这个动物的寿命就越长。举例来说,老鼠的指数是0.045,其在世间存活的时间仅为2~3年。兔子的指数为0.066,可以存活8年。鹿的指数值得称赞,为0.35,因此可以活15年。而人的指数为2.7,因而最长可以活一个世纪左右。
然而,我7年前突然意识到自己可以根据同等权威的鲁布纳和弗里登塔尔的研究成果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于是,我将他们的数据和结论集中在一起,然后得出了令人又惊又喜的结果。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那样,所有的动物,假如它们的体重因素被考虑在内,都能生产出同样多的能量。它们之间的不同仅在于其消耗这种能量的速度。而且我发现,这种速度与头向集中因数惊人地保持一致。
生命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可利用的能量被消耗的速度,还取决于大脑相对于其必须控制的活性原生质的重量的大小。难道这不能证明大脑对能量的消耗具有控制作用吗?
在这个节骨眼上,生物学家们会说,他们很多年以前就已经知道这个事实了。他们一定会这么说的。的确,这个事实就其本身来说,很早就已经为人所知了。但是,我坚持认为,它与寿命长短及智力之间的关系却是新颖的,并且没有任何夸大之辞。在我看来,它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心理卫生学、实用性哲学,及道德王国的神圣殿堂。它揭示了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书稍后将就此进行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大脑控制能量的方式有两种。首先,大脑自身可能包括生产能量的机能。其次,它可能具有最充分地利用能量并顺便阻止浪费的机能。人类大脑的皮层清楚地显示出了这两种机能。
通过其与内分泌腺的连接,大脑在为生物生产能量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它把即将产生的刺激物与各种爱好和厌恶的情绪连接起来,于是,一种新的内部刺激就产生了。相对于完成一个既定动作所需要的能量来说,人类比任何其他动物生产的能量都要多。
其次,大脑的联合纤维束可以为生物带来巨大的节约。在这里,反射作用及习惯性反应无论何时产生令人不满的结果,都会受到抑制。相对于其体内流动的刺激物的数量及种类来说,人类所使用的能量比任何其他的动物都要少。天生不够聪明的动物在处置某种情况时,可能要借助于“反复试验”,而人类往往会避免大量的活动,并在内心设计一种模式。他们将这种模式称为“想法”、“计划”或者“理论”等。这种行为所消耗的能量极少。一旦这种“思想”看来可以实施,人类就会通过一系列“增压变压器”(这种变压器会将能量注入他们的肌体)来实施这种思想。
请把握住问题的主旨!我们所说的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反思”或“沉思”,从生物学角度来讲,都只不过是减少劳动强度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而已。一只老鼠在企图逃出事先设计好的笼子时,往往狼狈不堪。对于一只猴子来说,只需利用老鼠由此所浪费的精力的1/10,即可明白如何逃出同一只笼子。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只需猴子所付出努力的1/10即可。人类的大脑相当于一个集控制品、放大器、变压器、开关、减压器以及保险丝等为一体的复杂体系。这些部件一起进行工作,从而将人的自然能量扩展至最长的时间,将这种能量用于完成最多的事务。
尽管我们谈到的是各个物种,但是,同样的原则或许在某些条件下适用于所有的个体。不要期望一个脑袋较大的人可以生活一个世纪,而一个脑袋较小的人会较早地去世。许多次要的因素也会介入,从而减弱这种对比。尽管如此,事实已经清楚地表明,智力较为发达的人往往比智力较差的人活得时间更长。
人类在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是55岁,目前所达到的平均寿命是63岁。但是,美国总统的平均寿命是76岁,而相当多的作家、科学家、大学教授以及其他杰出类型的人的寿命远远超过了平均寿命,即63岁。另一方面,雷蒙德.珀尔调查了英格兰的132个职业团体,并写出了一份极富启迪的分析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40岁之后,而非40岁之前,工人们的相继死亡与其所从事工作的强度具有直接关系。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的不熟练劳动者最先死去,而那些技能高度熟练,且其从事的工作所要求更多的是脑力而非体力的劳动者活得时间最长。要想全部掌握这个道理的意义,你还必须进一步弄懂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一直都在对工人进行自然选择。这种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智力较好的人去从事那些要求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智力的工作,而让头脑比较简单的人去从事那些很少需要思考,但需要大量体力的工作。无论在何种地方,不熟练的工人在智力测试当中所得的分数总是低于中等熟练的工人;无论在何种地方,中等熟练的工人所得的分数总是低于熟练工人;无论在何种地方,熟练工人所得的分数总是低于出众的实业家;无论在何种地方,出众的实业家所得的分数总是低于职业人员。愚笨的人死得早。智力最好的人或许不会在金钱方面变得很富有,但是他们活的时间最长,而且可以用最少的努力从生活中取得最大的收获。假如这还不算成功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被称作成功呢?
大器晚成
从某种新的意义来讲,人生40岁才开始。因为一个人的大脑要求他将40岁之前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磨炼身体管理的艺术。大脑的状态越好,就越能较早地掌握所有与节约和成功有关的诀窍。然而,无论大脑的状态是好是坏,它都要求有充足的时间,在如今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尤其如此。在25岁之前就对自己的精力进行了充分利用的人很少见。在我看来,极有可能是在体能首次明显出现衰减的那一年——也就是37岁或38岁那一年——我们的实际智力通常才达到其最高水平。随着40岁的临近,一个人通过思考便能对自我实施有生一来最有效的管理。因此,在体能逐渐衰减的情况下,他在健康、财富和幸福等方面却取得了进步。20岁时,他还在某些愚蠢的计划上浪费着自己的能量。到40岁时,他能够对能量进行最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以便完成更多的工作。所以,尽管“”这个道理就某种意义来说迄今没有受到重视,但我还是要强调它的重要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从40岁开始,正常人花费最少的精力便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他们所渴望的东西。
关于年轻和年老的这种奇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方面。许多40岁之后才成为俊杰的人在其10几岁或20几岁时似乎非常愚笨,胸无大志,甚至更加糟糕。有时候,这是由于他们早期对自身能量使用不当造成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现象表明的是一个缓慢的成长过程。回想一下,你便不难发现,华兹华斯在其大学时代里留给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普通。学业结束之后,他荒废了数年光阴,后来显然是一事无成,而他的家人则抱怨这位年轻人没有志向,悟性差,缺乏兴趣等。在其早期的诗作《序曲》中,他这样描述自己:
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
纵容自己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
无论是对色彩和比例,
对时间及季节的变化,
还是对道德力量、情感,
以及存在于不可捉摸之处的精神。
杰出人物的人生记录中到处都记载着大器晚成的传奇故事。
易卜生在克里斯蒂安尼亚(挪威首都奥斯陆之旧称)高中取得的文凭上显示的是最低的分数,仅能容许毕业而已。甚至连他在挪威语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表明其能力极为平常。我们可能期望一个日后注定要完成多部杰出的戏剧作品的年轻人必须具有较深的语言学造诣。然而,我们在这方面出现了错误。
这和我们不能对小女孩儿哈里艾特.马蒂诺的期望过高是同一个道理。就读期间,马蒂诺未能就任何学术问题写出像样的作品或提出独到的见解。
林奈的中学老师希望他去做一名补鞋匠。他告诉林奈的父亲说,其儿子不适合从事学术性的职业。查尔斯.达尔文“出人意料地未能掌握任何语言”,因此被其所有的老师及其父亲看作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在智力方面达不到普通的水平。皮埃尔.居里与他的妻子一道发现了镭元素,在学生时代是如此之笨,以致于他的父母让其离开学校,并为其专门聘请了一名私人教师。
我们由此发现工作中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其中一些对我们目前的兴趣相去甚远。愚蠢的、不善于动脑子的父母往往违背年轻人的意愿,将某些职业以及这些职业所需要掌握的学科强加给颇有才气的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当然是落后的。
另一方面,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也会抑制他们的自由成长:由学究式人物所控制的学院体制必然是非常陈旧,因而可能会不利于年轻的学子们及早展露其更为突出的能力。他们的这种能力直到离开学校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表现出来。林奈和达尔文的情况正是如此。然而,易卜生和居里的情况却不能如此解释。
他们反倒揭示了“来得容易去得快”的古老规律。他们的情况表明,蘑菇不会长成橡树,而橡树也不会像蘑菇那样迅速成长。
许多能力出众之人,正像许多天才人物那样,都是大器晚成。每一门艺术和科学都能在这方面为我们展示大量的例子。
提香在40岁之前无论如何都不会取得重要的成就,然而他的技艺在70岁时有了极大的提高,并且他一直努力工作至90岁。约瑟夫.康拉德在39岁时才写出他的第一部成功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