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衣食住行篇(11)
“妻子”的由来
“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礼记·曲礼下》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来那时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没有身份的。后来,“妻”才渐渐成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称。
“妻”的别称很多。古代无论官职大小通称妻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称为“内子”,泛指妻妾为“内人”。妻还被称为“内助”,意为帮助丈夫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人。“贤内助”成为好妻子的美称。旧时对别人谦称自己妻子为“拙内”、“贱内”。而在官职较高的阶层中对妻子的称呼却反映出等级制度来。如诸侯之妻称“小君”,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
“丈夫”的由来
古代的男子,身长一丈(古时长度)的,就称为丈夫。“丈夫”便是成人的一般称谓。至于这个词变为已婚男子的专称,则是后来逐渐演化而来的。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七尺(那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六寸多),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在西安市有一处6000至7000年前遗留下来的原始社会遗址——半坡遗址。它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村落遗址,反映了当时婚俗:当时的人们住在半洞半房的房子里,男人与女人到了婚期时男方就嫁到女方的村子,与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里(这样就有了洞房一词),为了防止抢婚发生还要将他们关在一起至少3日,并且在婚期内男方将从事所有女方要干的家务及承担女方在村子里的义务,但是不论男方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与他的妻子保持“一丈”的距离,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妻子不被别人带走。这样,就有了“丈夫”一词。
“爱人”的由来
现代人常用爱人来称谓自己的配偶,这一称呼来源于英国。位于苏格兰达姆弗利的斯威特哈特寺院使英语单词“Sweet Heart”含有了“爱人”之意。斯威特哈特寺院是由1296年去世的巴纳德城堡领主约翰·巴里奥尔之妻德鲍吉拉夫人修建的。德鲍吉拉夫人与丈夫二人一生恩爱,丈夫死后,她将丈夫的尸体安葬,但将丈夫的心脏熏香后装在了象牙盒里随身携带,常常谓之曰:“我最可爱的心,不会说话的伙伴。”就这样佩带了一生。
“两口子”的由来
夫妻称“两口子”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山东省出了一个才子叫张继贤,当地财主少爷石马仓的妻子曹素箴对张的才学与为人十分敬佩,两人一见钟情来往频繁。不料石马仓因病猝死,石家便扬言是曹素箴和张继贤合谋陷害,一纸告到官府,官府竟也不问青红皂白刑讯逼供,将其打入死牢押送京城。幸亏乾隆偶然查阅到此案有些不实,传二人后又发觉张纪贤不像奸夫曹素箴也不像恶妇,遂起同情心,亲批将张发配到卧虎口,将曹发配到黑风口。这两个“口”均在山东微山湖地区,相隔不远,可见乾隆一番良苦用心。
张与曹到发配地后仍心心相连,互相挂念,三天两头抽空见面,不是今天他去黑风口,就是明天她来卧虎口,俩人的事被当地传为佳话,老百姓都羡慕地称他俩为“两口子”。从此,“两口子”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泰山”、“岳父”的由来
女婿称老丈人为“泰山”、“岳父”,这称呼怎么来的?是唐朝的一名艺人名叫黄幡绰发明的。
唐玄宗李隆基要到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大典,委派中书令张说为“封禅使”,带领人马到泰山筑坛辟基。根据唐代惯例,祭祀天地后,文武百官一律晋升一级。
张说的女婿郑镒原是个九品官,依靠老丈人势力,一下晋升为五品官。祝贺宴会上,李隆基见郑镒是五品官,很诧异,便问他是怎么升上来的。郑镒心虚,一时没有回答上来。
艺人黄幡绰善于插科打诨,因刚祭祀完泰山,就对李隆基说:“此乃泰山之力也。”
此后“泰山”便成了丈人的代名词。又因泰山是五岳之一,所以也将丈人叫“岳父”。
女婿称为“东床”的由来
老丈人称女婿为“东床”,是晋朝时一名小官吏发明的。晋朝太傅郄鉴,写信给丞相王导,要从王家子弟中选个女婿,于是派一个担任小官吏的学生,到王家面选。王导说,你到东厢房,任意选之。这名学生选后回来禀报郄鉴,说:“王家诸郎都很好,闻来觅女婿,显得很拘谨,唯有一郎东床上袒腹卧(袒露肚皮躺着),如不闻(像没事一样)。”郄鉴当时拍板:就是他了。再访得知是王羲之,即后来的大书法家。人们遂用“东床”称女婿。
“狗不理”包子的由来
狗不理始创于1858年清朝咸丰年间。当时,在天津郊县有一户农家,40岁喜得贵子,为求平安取名叫“狗子”。狗子长到14岁时,来到天津学手艺,在一家蒸食铺做小伙计,由于狗子心灵手巧,勤奋好学,练就了一手好活儿。其后,狗子不甘心寄人篱下,便自己摆起了包子摊儿。他发明了水馅、半发面的工艺,做出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包子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色、香、味、形独具特色,吸引了无数的人们赶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生意顾不上说话,人们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就这样天长日久,人们就叫他狗不理了。
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吃过狗不理包子连声叫绝,随即进京入宫将包子敬献给慈禧皇太后。太后老佛爷品尝了包子,龙颜大悦,夸赞道:“山中走兽云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
咖喱的由来
咖喱是香料的结晶品,因为咖喱是由不同的香料结合而成。人类自古时就采用不少香料,多作医疗用途。同时香料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价值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出产香料的国家,也因为出产大量香料而致富。甚至有一些人会将香料储存在珠宝箱内,可见其珍贵。
最早出产香料的国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等,而当中的突出者就是印度。香料做成咖喱,是源于印度。最初肉食以膻味极浓的羊肉为主,单一种香料并未能除去其膻味,所以便以多种干香料粉末组合而成的浓汁来烹调,没想到效果出奇地好。这便是坦米尔“卡利”咖喱的来源。“卡利”的意思是“以不同香料制成的酱汁”。就是现在我们中国人翻译过来的“咖喱”了。
后来香料、咖喱等传入了以肉食为主的欧洲国家,贵族们都视如珍品,甚至有说为了方便输入更多香料,所以大量造船,促进了航运的发展。不同的香料就是在那一时期变得更加流行。因为船运需时,免让香料变坏便以干货形式输出。
随着时代进步,煮咖喱变得越来越方便,以往要晒干磨粉再混配、调味,现在固体的咖喱块甚至加热即可进食的包装咖喱已随处可见,咖喱已是一种方便经济又快捷又健康的食品。
臭豆腐的由来
清康熙八年(1669年),安徽婺源县举子王致和赴京考试落第,又无盘缠返乡。王家原以做豆腐为生计,王致和也懂此手艺,于是开了一个豆腐作坊,每天都做很多豆腐。没想到,有一天豆腐全剩了,而且受热发了霉。王致和舍不得扔掉,就把这些豆腐抬到后院。过了几天,他到后院去,看到豆腐长了黑毛,又有臭味,就撒了一些盐。又隔几天,他到后院去,看着这些豆腐实在可惜,用手抠开一块,只见豆腐露出白瓤,他用手指蘸点一尝,好香啊!他把这东西拿到集市上去卖,大受欢迎,遂取名为“青方”。
现在人们制作臭豆腐的工艺更细致了,用料也更讲究了,臭豆腐也成了人们喜爱的食品。
旗袍的由来
旗袍属于满族的民族服装。满族历史非常久远,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公元前11世纪)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西周时期。1583年,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事业。在统一的过程中,建立了名为“牛录”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就成为满族社会的根本制度。从此,满族就被称为“八旗”或“旗人”,所着的服装也就统称“旗装”。
清王朝建立之前的满服,在使用原料和色彩处理上很有特色,反映了女真人的着装意识非常强,色彩修养也很高。为适应游牧狩猎生活,衣服以保护颜色处理,所选用的织物颜色与所在的生活环境色彩相接近,起到不被猎物发现的掩蔽作用。从而以此麻痹猎物,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等等。
清朝前后267年间,旗袍服式没有很大变化,官用、民用式样基本相同,只在用料、选色和饰物上表现了等级区别。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式样有了改变,衣长缩短到膝下。30年代,旗袍盛行,成为女子最时髦的服装。式样也各异,领有高有低,袖子也时长时短,衣长有下摆至曳地的,也有短过膝的。40年代的旗袍大都不要袖子,衣长缩短,领子减低,穿起来轻便合体。
领带的由来
领带始于罗马帝国时代。那时,士兵们脖子上戴着一种类似围巾和领带的东西。直到1668年,领带在法国才开始变为今天这种样式并发展成男子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那时候的领带在脖子上要绕两圈,两端随便地耷拉着。而领带下面还有三或四个花结的波形绦带。
1692年,在比利时的斯腾哥尔克的城郊,英军偷袭了法国兵营。慌乱之中,法军军官无暇按照礼节系扎领带,只是顺手往脖子上一绕。最后结果,法军击溃了英军。于是贵族时装中又增加了斯腾哥尔克式领带:它用镶花边的细麻布制成,一端从坎肩的扣眼里穿过。
斯腾哥尔克的英雄们名噪一时,连妇女们也竞相系斯腾哥尔克式领带。
1795年到1799年在法国又兴起了新的领带浪潮。人们系起白色和黑色的领带,甚至在盥洗时也系着马德拉斯布领带。领结比以前系得更紧了。到19世纪70年代,首次推出了自结花结领带。第二帝国时代(1852—1870年)素有领带的发明时代之称。
避孕套的由来
最早的避孕套,是用动物膀胱或鱼鳔制成的,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代的艺术品上均有描绘。
1492年,哥伦布的水手们把梅毒从美洲的海地带回了西班牙,一年后又传至法国、德国和瑞士。10年后,这种病毒便征服了整个世界。对此,人们很快作出了反应。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加布里瓦·法卢拜发明了一种用亚麻布套制成的避孕套。法卢拜声称这项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性病,其次是用来避孕。他曾对1100名各类使用这种避孕套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满意。因此,有学者认为,避孕套的发明权应归功于法卢拜。
英国医师约瑟夫·康德姆采用小羊的盲肠制作避孕套。先把羊肠剪成适当的长度,晒干,接着用油脂和麦麸使它柔软,直至变成薄薄的橡皮状。他因这一发明,被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封为骑士勋爵,他的发明被英国人誉为“愉快的发明”。
进入19世纪后,羊肠避孕套逐渐为乳胶质避孕套替代。第一个乳胶避孕套,是荷兰物理学家阿莱特·雅各布博士在1883年发明的。
电池的由来
电池是由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亚历山大·伏达教授发明的。一天,伏达教授在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突然,一本德国科学家的实验报告汇编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本书记载了一个叫斯罗扎的科学家在1750年做的一个实验。
斯罗扎在实验报告中说:把两个不同的金属分别夹在舌头的上下,然后用一根金属导线连接两块金属块,此时,舌头上会有一种酸的感觉;如果用两块相同的金属片夹在舌头上下,就没有这种感觉。
伏达看完这个实验报告,欣喜若狂。回到实验室,伏达马上找到一块薄锡片和一枚新银币,并用一根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果然,他的舌头出现了麻木的感觉。
“这是触电的感觉,”伏达对助手说,“导线中肯定有电在流动。”
伏达发现,单独使用锡片或银币在口腔做实验时,没有这种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伏达推测,可能是口腔含有稀酸的缘故。根据这一推测,伏达改用稀酸做实验,果然,发现有麻木的感觉。他决定生产一种能产生和储存电能的装置。
1799年,伏达按照自己的设计,把几个盛稀酸的杯子排在一起,然后在每个杯子中装一块锌片和铜片,并将前一个杯子中的铜片和后一个杯子中的锌片用导线连接。最后,两端用导线接出。伏达用手指捏住两端的导线,他不仅感到手指麻木,而且身上也有这种感觉,这说明这种电源装置产生了相当大的电压。
由于伏达发明了电池,1801年他被法国皇帝拿破仑授予金质奖章,并封为伯爵。
“洗澡”的由来
在古代,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要“沐浴更衣”,以示尊敬。
我国沐浴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沐”指洗脸,“浴”指擦洗全身。《周礼》中也有“王之寝中有浴室”的记载。到春秋时期,人们已开始使用专门的设备来洗澡了。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曾著有《沐浴经》三卷,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研究洗澡的专著。
334年,东晋石虎在邺城盖了“龙温池”,这是我国较早的大型私人浴室。西安临潼闻名中外的温泉浴室“华清池”,则建于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