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混社会要靠什么
【探究人心从来不简单,它如同一本厚重无比的“大部头”。倘若你能将此书读懂,则万事顺遂,拨云见日;倘若你不能用心将它读懂,那么你就找不到读懂人心的感觉。不过,尽管这是一本厚重无比的“大部头”,经过学习和训练,你依旧可以轻松地将它读懂,并使之为我所用。】
一提到“混”这个字,我们脑海中出现的就是“二混子”“混水摸鱼”等颇具贬义的词。其实,“混”这个字的含义还是相当丰富的,它恰好能道出生活的真谛。就像我们现在过日子不叫“过”日子而叫“混”日子,在社会打拼也不正儿八经地说什么生存或发展之类的,而是“混”社会一样,你千万不要觉得这个“混”字充满调侃之意,也别小看了这个“混”字,它恰恰说明了要想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如鱼得水,我们就得灵活多变,否则在这个人心莫测的时代,不是你混社会,小心让社会混了你。
人心莫测不是白说的
不管你是自诩才智出众,还是自夸经验丰富,谈到人心这个东西,任你是谁也还是猜不透摸不着,我敢说,人心是古往今来一个最难研究的课题,更是一道没有答案的谜语。
在当今的一些电视剧中常有女主角做西子捧心状悲泣:“为什么你就是读不懂我的心呢?”其实对方不是读不懂你的心,而是因为人心莫测。试想,世界如此之大,世间众生可谓千差万别,每个人生存的环境不同,长大后的境遇不同,于是不同的生活、学习、工作的氛围等因素也就造就了每个人不一样的性格。纵然是在相似的环境下长大的人,也会因为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形成不同的性情。不信去看双胞胎,他们的外表虽然相似,甚至连亲生父母都容易弄错,但性情却迥然不同。因此,怪不得人人都说人心是个谜了。
提到人心莫测,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个小典故。
话说当年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在帮助刘邦占领齐地后,其手下的谋士蒯通劝韩信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韩信没有答应,还说:“刘邦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不能背利向义。”蒯通却说:“恐怕人心难测啊!”果不其然,刘邦战胜主要对手项羽后,韩信的好日子就没了。他先是因为遭到刘邦的猜忌,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甚至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昔日的“老首长”最终翻脸比翻书还快,这就是人心难测啊,想当初刘邦对韩信言听计从,无比信任,对其封官拜爵,该是多么宠信啊!可是统一天下后,他的态度就来了个大逆转,不仅处处打压韩信,对吕后设计陷害韩信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最后韩信身首异处后,他还要追加一纸诏书,以正天下人视听。细细想来,韩信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的原因就是因为没能掌握住人心的复杂多变。这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纵然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对兵法策略侃侃而谈,可是在人心这道难解的题目前,他也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因此我们说,人心是从古至今都无法深究的难题,古人猜不透,生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的人们,纵然借助精密设备恐怕也无法准确地探测到人的内心所思所想。
小安大学毕业后就离开学校去了上海的一家美资公司,由此与张洁——公司人事部的助理结识。张洁为人爽朗且善于倾听别人的心事,经常给小安一些建议,让小安获益颇深,也由而获得了小安的感激和信任。一年后,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一天,张洁将一个消息透露给小安:新来的总经理需要一个精通英文的助理。小安一听,忍不住说:“哈,我的英语可是专业八级呀。不过,我对那份工作不感冒。”张洁笑了,说小安真是没出息,不思进取。过了几天,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找小安谈话,希望她能做总经理助理一职。小安的答复是考虑一下,其实她是想听一听好友张洁的意见。结果张洁给她的建议是:这个总经理很刁钻,为人苛刻,做他的助理的人没有好日子过。于是小安拒绝了这份升迁的机会。过了一段时间,小安发现张洁在学英语,她很佩服张洁的毅力,而且自告奋勇做张洁的口语老师。就这样,一段时间后,张洁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小安发自内心地替朋友高兴。
当年的年末,小安因为表现突出,获得升职,成为部门经理。而这时,张洁也成了经理助理。对此,张洁声称没办法,实在找不到人,尽管自己实在不喜欢这个总经理。在这一年的年终总结会上,小安在洗手间中无意间听到了张洁和同事的议论,这才知道张洁为了得到那份工作用尽了心思,想办法将竞争对手挤走,甚至包括好友小安。对于小安,张洁给出的评价竟然是:“人是不错,就是太傲气了,总想让别人捧着她。不过没关系,捧她我又不少块肉,只要她帮我做事就成。”听到这一切的小安震惊了。她为人心的莫测感到震惊,为自己不了解人性的丑恶而难过。从此,公司少了一对好朋友,多了两个对手。
昔日的好朋友最后却分道扬镳,对此,我们在为之可惜的同时,也不得为人心的莫测而感到惊讶。其实不只是小安,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使得我们对于身边熟悉的人,不自觉地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而对陌生人则充满了提防心理。然而,常常令我们防不胜防的恰恰是这些亲近和熟识的人。因此,太多的人感叹人心莫测,对于参透人心充满了畏惧感,对与人沟通产生了畏惧心理,并因此发出:人心这么一个小小的玩意儿怎么就会有这么多道道儿呢?
的确,人心莫测不是白说的,这是由于人心充满着太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然而,“人”字是相互支撑的结构,我们生活在这个由人组成的社会中,人与人就需要互相理解和扶持。于是决定了我们在接触每一个人时总想猜测这个人的内心想法,想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就算“人心莫测”,我们也要想办法去触摸,去感受,去靠近。
要想混社会,先要会读心
一个人总要长大,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和亲人的庇护下,也不可能永远缩在自己的“象牙塔”中,于是当我们怀揣着美好的理想,独自踏上走向社会的旅程时,社会所给予我们的是笑脸还是哭脸,全看你是如何在社会上生存的。套用一些老江湖的话来说,那就是看你会不会混社会。究竟如何混社会?这是有一些技巧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会读心。
读心就如同一把能打开对方心门的钥匙,借助它,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借助这个桥梁,我们得以提高自己的说话办事能力,获得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在商场或职场上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试着观察身边的人,我们会发现,那些会读心的人能于细微处察人于无形之中,瞬间看穿朋友、老板、同事或竞争对手的语言暗藏的玄机,在社交场上左右逢源,让对方为我所用,成为拥有超强人气的人际关系大赢家;而不会读心的人,就像上文提到的韩信,纵使满腹经纶也无法在心思深沉的刘邦前为自己求得一线生机。可以说,倘若一个人不会读心,那就意味着他(她)很容易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洪流中迷失自我,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从而被生活的洪流冲走。
某公司要招聘新人,经筛选后目标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王,一个是大学刚毕业、头脑比较灵活的小张。最后,面试官同时对他们二人进行面试。对于一些关于专业能力之类的问题,老王和小张皆对答如流,不过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面试官在他们二人面试过程中一共接了三个电话,每个电话都是语气不耐烦地督促下属尽快加班完成工作计划,不能再无故请假。最后,面试官问了老王和小张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自己能胜任这项工作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让我们听听这两个人分别是如何回答的:
老王:“我有从业七年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做事情踏实努力,为人真诚。”
小张:“我不反感加班,如果这是我的工作,我会以平常心看待它,并不遗余力地完成它。”
大家应该能猜到谁最后被录取了,可能你会说小张也就是耍了个小心眼,迎合了面试官的要求罢了,可是谁能说这样的小聪明和小技巧不是我们所欠缺的呢?事实上,小张是抓住了面试官接电话时的小细节——公司员工加班不积极,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计划。
其实小张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读心的一种技巧:善于抓住别人语言的破绽让自己能“乘虚而入”。可以说,正是读心术的应用让菜鸟小张为自己赢得了一次工作机会,为自己职场生涯的开启打了漂亮的一仗。由此观之,你还能说读心不重要?还能认为这些只是一些小技巧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老王这样的人众多,他们能力出众,经验丰富,可是或许就是在待人接物上有一些欠缺——不会读心,最终令他们与机会擦肩而过。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一定要“善解人意”,说不定对方“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或是一句话,就是他给你递过来的“橄榄枝”。如果我们足够聪明和敏感将它及时抓住,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如果你不会读心,猜不透别人的真正意图,或许最后只能像老王一样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了他人。
读心能教会我们什么呢?读心能教给我们分析自己和他人说过的话什么是客套话、假话,什么是违心的话,它还能告诉我们与之交流者什么时候表现出的是兴奋或者低迷的状态,与人交谈时,哪些话题应该回避,哪些话题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它还帮助我们分清别人的小动作后面的秘密,让我们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影响他人,掌握人际主动权,在交往中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读心还能让我们在商务谈判中进退自如,识破对手细微的身体谎言,理解肢体动作背后的“潜台词”,揭开面部表情掩饰的“小心思”,玩转商场,成为最有战斗力的“职场达人”。
总之,不管你的性格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不管你是善于交流者还是默默无闻者,不管你是主动出击型的人还是坚守阵地型的人,你都不得不承认,如果要在社会上立足并有所发展,就要学会与人打交道。不能再单纯地认为混好社会只要有才干就行了。要知道,如果我们能在公司内部与领导和同事关系和睦,在对外业务上和客户沟通融洽,甚至和我们身边每一个有交集的人都能有一个好的交流的话,不只对我们的生活,而且对我们的事业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