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物篇(1)
千古帝王
华夏祖先:黄帝和炎帝
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在涿鹿之战中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如文字、音乐、数学、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都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三月初三是黄帝诞生的日子,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节是今人祭祀黄帝的日子。
炎帝是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和黄帝共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其部落最早居住于今陕西岐山东部。他制耒耜,种五谷,开辟市场,治麻为布,作五弦琴,削木为弓,制作陶器等,对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事实上,黄帝和炎帝是被神化了的人物,代表的是远古人类改造大自然的集体智慧。
贤者居之:尧和舜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今河北境内),故称“唐尧”,《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姓伊祁,因此称为唐尧。舜名重华,又称虞舜,建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代以国名作为姓氏的习惯,被称为有虞氏帝舜。相传舜的家世非常寒微。
尧在位七十年,有德政,常征求四岳的意见,而且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发表意见,创立多个政权组织,要求荐举贤人,加以任用。传说尧帝还发明了围棋。尧晚年的时候,想找一个贤能的接班人,人们一致推举舜。尧听说舜很贤德,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一番考察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全部职权让给了舜。这就是历史上的“尧舜禅让”。
治水英雄:大禹
禹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父亲是鲧(gǔn),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尧就让禹的父亲鲧去治水。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用堤坝挡水的做法,而是通过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新婚不久的禹,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因此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公元前2070年,舜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打破了禅让制度,开创了子继父位的世袭王朝制度。
亡国之君:夏桀
夏桀又名癸(guǐ)、履癸,生卒年不详,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桀是夏朝第十六代君主发之子,在位五十四年(前1653—前1600)。桀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朝灭亡后,桀被放逐而饿死。
当发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朝日益衰落。至桀时,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迷恋美色,成为夏朝的掘墓人。
灭夏建商:成汤
成汤,名履,又称武汤、大乙、天乙、唐,是商朝的第一代君王,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商汤。商原为夏的属国之一,处于黄河下游。夏朝末期,王室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君王荒淫无道。成汤则在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汤看到夏桀的无道,决定推翻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正式建了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
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中华民族以后的历史变得多彩多姿,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
荒淫无道:商纣王
纣(?—约前1046),姓子,名受或受德,号帝辛,史称“纣王”,是中国商朝的末代君主。纣是商朝第二十九位帝王乙的儿子,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他天资聪颖,不仅体格魁伟,而且能言善辩,但好酒色、喜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除此之外,商纣王非常残暴,制定了很多严刑峻法。在他的统治下,商朝日益衰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纣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可磨灭。他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使商朝疆域得以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明君圣人:周文王
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的首领,也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灭商大业做好充分准备。周人谥西伯为文王。
西伯继承后稷、公刘(二人均为古代周部落首领)开创的事业,仿效先人制定的法度,施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士,治理岐山下的周族聚居地。在治岐期间,他对内奉行德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这引起商纣王的不安。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西伯被囚于羑里,在被囚期间,他还写了《周易》一书。被释放后,他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
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名君圣人,被后世所称颂敬仰。
一代明君:周武王
周武王(?—前1043),姓姬,名发,是周文王姬昌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这期间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商朝在暴君纣王统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武王即位后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他审时度势,将都城扩至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内),积极为灭商作准备。公元前1048年,武王在孟津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两年后,武王出兵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进,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商纣王,史称“武王灭商”,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开启了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武王灭商后,为了收服人心,巩固新建的政权,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对后世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作茧自缚:周幽王
周幽王(前795—前771),姓姬,名宫湦,中国西周末代君主。他在位时,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当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却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他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为博取褒姒的一笑,烽火戏诸侯。为了复仇,申后的父亲(申国的诸侯)联合西方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兵临城下,周幽王急忙命令点燃烽火,但是诸侯们之前上当的次数太多,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周幽王被杀。后来诸侯们拥立幽王的儿子继承王位,就是周平王。平王将国都迁至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以此为标志,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
历史上将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这段时间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历史上将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lǚ)、越王勾践。不过以各诸侯的实力来看,宋襄公和吴王阖闾是不能入选五霸的。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首。于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在位期间,他任用管仲进行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日渐强盛。齐桓公开始走上称霸的道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民权县东),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极力表彰齐桓公。这是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也是齐桓公称霸的标志。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
晋文公(前671—前628),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因其父晋献公立幼子为嗣,他曾流亡国外十九年,后在秦援助下于公元前636年回国继位。他在贤臣的辅佐下,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发展农业、手工业,增强军队战斗力,从而使晋国国力大增。因平定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有功,获“尊王”美名。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册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也就是霸主),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自由征伐。由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称霸西戎:秦穆公
秦穆公(?—前621),姓嬴,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于公元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谥号穆。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在位期间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击败晋国,俘虏了晋惠公,又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后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之战中败于晋军,转而向西发展。在周襄王时期,穆公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获得大片土地。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于是称霸西戎。
一鸣惊人:楚庄王
楚庄王(?—前591),又称熊侣,郢都(今湖北江陵)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间非常重视选拔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文臣武将的辅佐。庄王在位初年,楚国发生贵族暴乱,邻近的部族也乘机骚扰。庄王平息乱事,在内政方面进行改革,赏罚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为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此后,中原各国都服从于楚国,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勾践(约前520—前465),大禹后裔,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于公元前496年至前465年在位。吴王阖闾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军打败,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勾践不断举兵伐吴。吴亡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纷纷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与齐、晋诸侯会盟,后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不甘人下:齐威王
齐威王(?—前320),姓妫,田氏,名因齐,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356年即位,在位三十六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见吴越两国俱称王,自己不甘居下,便也自称“齐王”。威王即位之初,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韩、魏、鲁、赵等国都来入侵,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但他虚心纳谏,立即振作起来。平民邹忌以鼓琴求见,劝威王用贤臣、除奸佞,恤民养战,经营霸王大业。威王见邹忌是个人才,三个月后就用为相国,加紧整顿朝政,改革政治,国力大增。后又重用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魏惠王为了讨好齐国,在徐州尊齐侯为王,齐国也承认了魏惠王的王号,是为“徐州相王”。齐国代替了魏国的地位,称雄关东。
求贤如渴:秦孝公
秦孝公(前381—前338),姓嬴,名渠梁,于公元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是战国时代秦国一位有名的君主。秦孝公一生中干过两件大事,其一是迁都咸阳,其二是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公元前361年,仅21岁的秦孝公在正式登基后不久就颁布了“求贤令”。卫国人商鞅在这种背景下来到秦国,并很快受到重用。经过商鞅的两次有力的改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