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靖边历史第一卷(1925-194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早期党团员及其活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1924年1月,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1924年开始,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政治口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行动目标,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推进国共联合战线即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革命新局面迅速形成。在此形势下,靖边镇靖小学及各私塾堂(后改称小学)毕业的学生,陆续考入横山一高或榆林中学就读,受党团组织的影响,靖边先进的知识分子,积极接受马克思主义,寻求救国救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郭致礼、曹动之、谢有德、李树林、李尔直等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或中国共产党,为靖边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一)中共党员

郭致礼,字子和,号宏程,靖边县红墩界大墩梁人。1918年秋,考入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受进步师生的影响,参加反对旧学制的斗争。1924年,考入榆林中学,在党团员和进步师生的感召下,阅读了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步书籍,积极要求进步。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从榆中毕业,进入横山一高任教。1927年,在中共横山一高党支部的领导下,以一高学校为阵地,宣传苏联十月革命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同时成立“学生自治会“”学生联合会”,组建“青年社”,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旗帜鲜明地声援和支持一高学生为反对县长刘治堂和盐务局而举行的罢课斗争,组织农民与贪官劣绅做斗争。1927年秋,中共横山县组织出现叛徒告密,形势十分紧张,根据横山党组织安排,郭致礼与老乡郝登鸿离开横山一高,回靖边家乡避居。

谢有德,靖边县青阳岔祁园则人。1922年考入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接受了五四运动传播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1925年,到陕北军阀井岳秀八十六师第六旅石谦团第三连(学兵连)开展“兵运”工作,驻防清涧。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树林,字友竹,靖边县高家沟胶泥墩人。1922年,在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学习。1925年,考入榆林中学,受新文化、新思想影响,萌发反帝反封建军阀的爱国思想,参与榆中“闹学潮”。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生会会长。在榆林城策动工人进行反抗厂方迫害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后来,根据中共陕北特委指示,先后在横山一高任校长、在陇东国民党军中从事兵运工作等。

曹动之,原名曹开诚,靖边县清河沟人。1915年,入县毛乌素詹家私塾堂启蒙。1920年,考入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就读。阅读了《共进》《向导》《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1925年,与王东皋、高岗等组织学生罢课,要求接受新思想,反对专制独裁和奴化教育,激怒县长刘治堂,扬言要对学生实行武装镇压,曹动之带领罢课学生赴榆请愿,取得胜利,迫使国民政府县长刘治堂取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曹动之因“闹学潮”被开除学籍。同年夏,避居靖边县镇靖小学续读。秋,考入榆林中学。在榆中积极参加学生自治会活动,得罪军阀井岳秀,又遭开除学籍,被武装军警押送出城,遣返横山县境内。后在横山第一高等小学任教。1927年,经钱维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横山第一高等小学特别支部书记。

(二)共青团员

李尔直,靖边县畔沟寺畔人。1918年,入庞家畔私塾启蒙。1923年,考入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就读,受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时称铁楔团)。1925年春,李尔直与高岗、曹动之、王东皋等组织学生“闹学潮”,强烈要求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反对奴化教育,最终被开除学籍,驱逐出校。为寻求真理,李尔直和高岗、鲁贲、王东皋等组织学生上榆林府静坐请愿,获得胜利,重新回校复课。1927年,经高岗、曹动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白坚,原名白士魁,靖边县镇靖人。幼年在镇靖小学启蒙,1926年,考入榆林中学就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因组织学生罢课、游行,被开除学籍。在榆中党团组织的安排下,转入绥德师范学校就读。后由团转入党,因反动政府查封绥德师范学校,白即考入北平辅仁大学。

郝登鸿,化名乾光,赵光。靖边县红墩界填满梁壕人。1926年春,考入横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在党员教师黄亚萍(女,北京人)、陈建晨(女,北京人)、艾德生(北京人)、曹亚华、钱德明和学生党员高岗、曹动之、李树林、石作奇等人的影响下,阅读《共产主义ABC》《社会进化论》《工人与政党》等进步书刊,参加爱国“学生自治会”接受马克思主义。1926年7月,郝登鸿组织发动学生同国民横山县政府展开“反抗盐务”的斗争。学生包围了县政府,捉住了盐务局长,进行罢课斗争,迫使榆林行署撤了盐务局局长的职,调离了县长刘治堂,取得了抗盐务斗争的胜利。同年12月,郝登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宣传队”,编写《爱国童子》《可怜的阎里月》等传播革命思想的话剧,并担任话剧里的主角,经常深入农村开展宣传活动。后来由团员转中共党员,参加了革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