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以胡同功能的变化和居住人口成分的变化为主线,描述经济变迁背景下胡同的社会文化变迁,是一项以北京胡同为田野研究地点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作为传统的居住格局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正快速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退,现存的胡同多数被开发为旅游景点,胡同四合院成为人类动物园(human zoo),生活于其中的居民亦在导游们对历史的讲述和对现状的评说中成为游客们参观的对象。书中描述的胡同社区位于皇城以里,因居住环境的特殊,胡同居民的命运在历史沿革中更紧密地被各种变迁所牵制。目前多数生活在胡同的家庭居住空间狭小,生活贫困,单身人口多,比起不断进入胡同的外国人和外地人,他们并没有显著的地域优势。然而,特殊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首都居民身份的福利保障滋养了他们特殊的优越感。老胡同居民依然有关于皇城根儿的想象,对自己作为北京人的身份,拥有的房产以及房产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充满幻觉,但这种幻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又往往化为泡沫。胡同居民越来越难以改变他们所赖以生活的物质文化,在强大的变革潮流中,他们任凭摆布,如被狂风拨弄着的芦苇。在对物质文化无能为力的同时,胡同居民的精神文化也日益分崩离析。这种状态下,社区也时过境迁,它只是原有居民在固有的物质空间下青苔附石般的残存,剧烈的城市化的力量几乎将它彻底吞噬。
本书在内容甄选上略古详今。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北京市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名义保留下一些老城区。在保护上,强调了胡同的建筑与文化意义,其生活价值却遭偏废。目前,胡同的建筑、居住格局和被渲染的历史文化氛围吸引了外国人的入住,临时搭建起的棚户房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租金又吸引了大量外地人的涌入。同时,蓬勃发展的房产经济催生了一些胡同贵族。但是,与外国人、外地人的进入和胡同贵族兴起相对应的是老胡同居民的衰退,在更大意义上也说明北京从封建消费城市,变更为国际化大都市。胡同社区的变迁是中国城市化图景的一个侧面,从单线进化的视角来看社区,它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
目前,一些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者对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成片地保留下来的老城区社区的关注还比较少见。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城市研究的背景,胡同社区的基本状况,从北京史、北京人的生活,城市化以及社会分层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综述。
二、胡同居民的生活。房子对胡同居民的意义,以及对家庭关系的影响。房子对于老人,是其养老的重要资本;对年轻人,是婚姻的资本;因为房子,胡同里家庭关系破裂,单身人数膨胀,家庭继替停滞。此外,受年龄,教育等因素的制约,胡同居民大量失业或者从事低收入,高劳动强度的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对自己北京人的身份和既有的房产寄予希望,北京市的居民身份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福利保障,同时,他们将房子,无论大小,视为改变命运和生活状态的重要资本,胡同里的居民,既害怕拆迁,又在等待拆迁。
三、胡同维持的机制。国家权力是对社区秩序的保证,比如皇城文化的保护,福利政策的保障等都是胡同得以维持的政治保障。另外,能够提供廉价服务,低劳动报酬,并为胡同居民提供房租的外地人的进入,是胡同维持的另一保障。
四、被围攻的胡同居民。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胡同里有部分领导人的住宅。居住在胡同里的领导干部成了特殊的胡同居民,但他们和普通的胡同居民并不发生互动。另外,北京,尤其是四合院房价的上扬使一些早期投资胡同房产的人成为胡同新贵,他们与胡同居民形成一定的对比。此外,胡同作为皇城文化保护的一部分,在外国人眼里是老北京的标志物之一。因此,不断有外国游客参观胡同,并有外国人入住胡同,体验胡同文化。这些特殊居民,胡同新贵和外国人占有了胡同的大部分资源,胡同居民处于被围困的状态。
五、社区死亡学与社区再生学。胡同作为传统社区,正在经历着衰落和死亡之痛。社区的死亡大致有几种,如空间的消失、老居民的衰退和移民的替代,这些现象正在胡同发生。而社区的重建或再生是扼制社区死亡的重要途径。菊儿胡同的改造就是早期社区再生的重要实验。
本书以《皇城根的三个世界》为名,描述皇城根下胡同里老居民的世界,外地人的世界,胡同贵族和外国人的世界。在这个既定的格局里,老居民衰落,外地人奋斗,贵族兴起。他们过着有交集,又没有交集的生活,老胡同居民,就像被推到最前面的海浪,永远看不到后面是谁,直到融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