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互联网+时代行业转型革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敢问路在何方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因为在小学课本里的缘故,至少我读书那会儿还在,所以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很熟悉。作为写作文必备的至理名言,这句话也就有了放诸四海皆准的味道。

或许,以前是对的,在别的领域也是对的。但是,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地上确实一开始也没有路,走的人多了,那条路就会成为死路,而非鲁迅先生笔下,越走越宽阔的康庄大道。

写下上述这段话时,已经是猴年春节,恰巧得知我敬佩的老艺术家阎肃老师逝世。耳边也就自然回响起了他那首和鲁迅先生的名言一样,为每个中国人所熟悉的歌曲《敢问路在何方》的旋律,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上面这段话。

其实这也是本书所要表达的关键所在。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太多从互联网产业引入而来的概念,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熟悉了太久的传统产业的形态。流量为王、粉丝经济、互联网金融、极致单品、饥饿营销、产业闭环……诸如此类的互联网思维,以及C2C、P2P、O2O之类的字母组合形态的互联网商业模型。眼花缭乱之时,也让正在进军互联网+的人们产生了迷茫。

每一个人,哪怕是已经成功成名之人,在内心中都在提出一个问题——敢问路在何方?

阎肃老师给出的答案很诗意,路在脚下;鲁迅先生给出的答案很豁达,大家一起开路。这两个答案并没有什么错误,但组合在一起,却误导了互联网+的探路者们,大家一起等着别人试错,然后蜂拥而上,想要“踏平坎坷成大道”。

你是第几个被吃掉的取经人?

2015年年末的O2O大溃败就是明鉴。山寨之国的印象更上一层。

或许“西游四人组”(对不起,又把白龙马落下了)的故事早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踏平坎坷的是这四人,成就的大道也是他们心中的梦想,而非后来取经者跟风的路径。故,唐僧取经后,再无成名的西天取经之人。

在互联网+的大时代里,亦是如此。当互联网将世界变得扁平之时,距离从年、月缩小到了秒之时,其实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创业者、每一个个体,都要探寻一条符合自己基因的互联网+之路。就如同“西游四人组”一样,一路试错,一路斩妖除魔,才能证出一条自己的路。

当无数次试错后,这条路被发现之时,于开路者而言,就是坦途,就是康庄大道;于尾随者,尤其是数量庞大的机会主义蝗虫而言,这条路依然是一条小路,跟风者只会挤在路口,拥堵、塞车,最后绝大多数被堵在门槛之外,望着成功叹息,渐渐地虚耗掉自己宝贵的时间。

道理人人知,可受了千年中庸之道教育的中国人,却依旧保守,依旧在等待着别人探路成功的信号,期盼着自己能够挤过人群,成功进入别人开辟的互联网+新路之上,获得成功,并最终超越那些探路先驱,成为领航员、领军者。

对了,在《西游记》里,其实“西游四人组”也不是第一批取经人。别不信,在《西游记》第8回,沙僧登场之时,也对观音说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

这句话,若是看作是寓言,可以有两种解释:

其一,披荆斩棘开路很难,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一个试错过程,沙僧是这一试错过程中的一道坎,许多开路者在此失败,直到唐僧出现;

其二,沙僧代表资源,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互联网大佬,比如BAT,顺着之前试错者的路径,后来居上,将其击败,然后继续取经。

其实呢,我们还可以有第三种解释:

无论是试错成功开创新路,还是超越之前的试错者,进行上升路线,之后还是有九九八十一难(更多新的试错)在等待。“西游四人组”依然可能被下一个沙僧给吃掉,最终获得真经的,可能就是宋僧、元僧或清僧了。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没有足够的参照物,必须不断试错。毕其功于一役,那是幻想!

每一条路上,胜利者只有一个!

放在过去,没有被互联网拉得扁平,没有因为互联网所带来的超级机会和无尽资源之时,这是可能的,但成功者依然不多。

举个例子。不用拿太久远的去比较,就把时间定位在20年内。昔日我在广电系统工作之时,大家经常开玩笑地说,当时的电视综艺节目大多是,港台抄欧美,湖南卫视抄港台,最后全国广电翻版湖南卫视。

然后,这就成功了。为什么会成功?有人说是用了微创新,将海外精品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有人说是平台好,上的卫星就进了客厅;还有人说国人素质低,就喜欢玩玩闹闹看明星出糗……

其实都不是,只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原汁原味的国外节目,而湖南卫视尽管山寨,但却是在卫星电视时代,国内还一片“正大综艺”之时,它成为了“西游四人组”,开风气之先……之后模仿它的其他卫视,往往难以获得同样的成就,直到有人(包括在线视频平台)跳过了模仿湖南卫视这一环,直接去山寨港台,或更上一层楼,直接去山寨欧美,最后当这些路都堵死之时,唯有自己探路,自己创新了。于是乎,有了今日各种综艺节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时代。

再近一点,10年前,当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国内的玩家们发现,湖南卫视那般绕远路,山寨那些山寨了别人的山寨节目的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之时,直接山寨硅谷的最新潮流,成为了互联网大潮中更为直接的路径。于是乎,我们有了论坛、博客、电商、微博、微信,但成功者更少了,率先吃螃蟹的人们也在不断地加入更加生猛的创新原料,才能够得以生存下来。

比如电商,淘宝不是第一个国内电商平台:在它之前,还有个8848;在它同时,还有海外电商大佬eBay与之竞争。而淘宝不仅超越了国内的前辈8848,使之成为历史;更击败了大家都在山寨的eBay,至少在中国。

为何?或许用最粗线条的方式来阐述,就是免费开店这一个特别有中国特色的优惠条款,尽管,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黏住商家和消费者的创新招数。

又比如更为熟悉的QQ,它怎么超越山寨对象ICQ?又怎么从当年无数的国产山寨即时通信软件中脱颖而出,依然用一个粗线条的方式来叙事,可以在云端保存好友名单的功能,或许就是最初制胜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当时主要在网吧上网的中国青年如我者,每次在不同的电脑上使用ICQ,都需要重新寻找好友,就足以神烦了……

还需要再举例吗?或许不必要了。

过去这类成功,更多依靠的是时间差,一个信息闭塞环境下,先知先觉+资源在握者的成功之路。

用《西游记》的故事来叙述,就是湖南卫视式的成功,在起步阶段,和“西游四人组”一样,更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佛祖亲自指定、唐太宗提供周游列国护照,而依靠资源优势,有效地排挤掉了其他想取经、没有资源、却先知先觉的竞争对手。

但如果这些门槛指标都不存在了呢?或逐渐消失了呢?

搁在湖南卫视模式的时代,你即使先知先觉了,但没有卫视资源、不是广电决策者,你只能继续做梦;放到在线视频兴起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记录者,但你至少要有台摄像机,并且懂得基本的非线性编辑技术;再到人人都拿智能手机的时代,或许,一个微视频也能hold住全场……

这是资源扁平化的结果。而信息扁平化则更不用说了,君不见,我们现在已经基本能够“神同步”“追美剧”了吗?

结果,当你在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之时,和你“神同步”进行模仿的,已经不知道有多少……

互联网+就是这样,赐予你一个利好(报名参赛的大门为你敞开),也给予你一个大麻烦(报名参赛的大门为每一个人敞开)。

还能简单地成功吗?

寻找地图的边缘……

成功就在那里,只是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一切又从零开始。

还记得大航海时代吗?每一个船长手中都只有一张残缺不全、充满未知的海图,因此,每一次远航探索新的航路,都可能是一场死亡之旅。

这就是试错。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每一个船长的探险,都可能发现新的岛屿、新的大陆、新的世界。

这就是成功。

当探索到了一定程度之时,新起航的船长还能找到什么?最有可能获得探险家称号的人,恰恰是不按照现有海图标注,去未知的领域、去地图的边缘探索的那些人。

依旧继续举例。

中国人有书写历史的传统,煌煌二十四史,汗牛充栋。现在开始提问:

《史记》,司马迁著;《汉书》,班固著。接下来呢?或许你还能说出《三国志》,陈寿著。那么请继续,估计就是学历史专业的人,才有可能逐一点出作者名了。哦!提一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是二十四史。

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探险家称号属于最早写历史的那几位。他们把路探索好了,后面沿路而上的,虽然不是山寨者,但也面目模糊。至少,他们写的史书,大多没啥章节进入了我们的九年义务制教育课本里。但并不代表无人能够翻盘,而且确实有人翻盘了。

就在民国时期,文化界突然又掀起了一股写历史的风潮,只是这一次,他们换了模式。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胡适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王国维写了《人间词话》(相当于词史)。别忘了,还有梁思成、林徽因这对鸳鸯,他们合伙整了本《中国建筑史》。

发现了什么问题?二十四史又被人称之为帝王将相的大历史,那么留给后世文化人的地图边缘,则恰恰是帝王将相所覆盖不到的地图边缘。

然后呢?当这些边缘也被创新了之后呢?20世纪80年代,黄仁宇不还用一个《万历十五年》截取了公元1587年这一其实并不太起眼的年份,书写出了一个畅销30年的史学名著吗?

谁说被开垦过无数次的田野里,就没有地图没有标注的边缘呢?

这就是我这本书想要表达的,在互联网+这个刚刚崛起的大世界里,地图才刚刚开始描绘,留出的空白还有许多许多,只是这一次,我们很难像过去那样,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用国外的经验来为自己的成功背书。唯一能做的就是找路。

我这本书能做的:

一是把现在探索的地图描绘出来,让大家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路,一个在地图没有标注的位置上的路,尽管这张地图,受制于我个人的眼界,依然是一张残缺的地图,但总比没有地图为好;

二是把现在探索互联网+世界这张地图中,各种成功了的、失败了的、或许还不知道成败与否的试错轨迹描绘出来,让探险家们可以不用重蹈覆辙(这个成语在这里未必是贬义)……

本书的形成得到了陈敏、莫宜芳、陈友贵、卢康林、龙建军、江洋、段顺权、李洁、吴佳伟、李鲜艳、程智君、骆学进、宋国光、姚秋林、王乐、段明明、虞又新、胡学明等人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一个全球同步的大时代,谁先找到了路,谁就能够找到成功。

在前言的结尾,我想继续用阎肃老师的《敢问路在何方》中的两句词做结: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