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版著者的话
在南美洲大陆的腹地,有一个以拉丁美洲独立战争著名领袖西蒙·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的国家,这就是玻利维亚共和国。
玻利维亚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粗略归纳起来,至少有四个方面。
一是“高”。玻利维亚的西部是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安第斯山区(最高的山峰海拔6000米以上),东科迪勒拉山、西科迪勒拉山之间是一个辽阔的大高原,只有那些拥有充足红细胞,有本事将稀薄空气中的少量氧气“据为己有”的人,才能常年居住在这个地区,然而玻利维亚居民的绝大多数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玻利维亚被国际社会称为“高原之国”。对此,玻利维亚人民感到无比的骄傲,他们把居住在这种只有“神鹰”才能翱翔于其上的地方视为英雄的壮举,他们会自豪地告诉世人:玻利维亚有世界上最高的首都,有地球上最高的湖泊,有地球上最高的滑雪场,有“与天比高”的宇宙物理实验室。他们甚至会幽默地说,对于他们来说,沿海地带的空气实在是太稠密了,他们会感到窒息。
二是“全”。玻利维亚虽然是一个著名的“高原之国”,但有三分之二的土地处于亚马孙河流域和拉普拉塔河流域的热带平原,平均海拔不过300米。从西部的高原到东部的平原,随着高度的降低,玻利维亚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形成了十几个动植物生态层和多种生态系统,具备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条件,以至于地球上的任何一种动植物都可以在这里适当的地区生长。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他们的音乐、衣着、风俗习惯等也都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绚丽图画,再加上2000年土著文化与300年西班牙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所产生的独特文化,玻利维亚被人们称为一个“万花筒国家”。一个名叫阿尔西德斯·多尔比格尼的法国学者甚至惊叹地说:“玻利维亚简直就是地球的缩影!”
三是“美”。玻利维亚是一个美丽的国家。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安第斯雪峰,有分布在西部安第斯山山脊上的众多冒气的火山,有辽阔的高原和高原上景色秀丽的淡水湖,有一望无际的盐沼,有土地肥沃、色彩斑斓的河谷,有气候炎热、生态奇特的东部平原,还有地域辽阔、无数滔滔河流穿越其间的亚马孙雨林,等等。不仅如此,玻利维亚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这里生活的30多个民族的数百万勤劳的人民,都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衣着、手工织品、舞蹈、音乐……有祖先流传下来的各种节日活动和宗教仪式,人们有独特的时空观念和宇宙观念,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极珍贵的文化瑰宝。因为有美丽无比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印第安文化,玻利维亚又被赞叹为“安第斯山区的一颗明珠”。
四是“穷”。直到20世纪中叶,这里都流传着一个神话:玻利维亚位于一个得天独厚的地区,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足可以给它一个美妙的未来,至少可以保证玻利维亚人在一个经济健康的国际环境中安居乐业。但是,这个国家的历史统计资料告诉我们,玻利维亚尽管有无与伦比的美丽风景,有富饶的自然财富,它却是拉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个地区在独立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充满了革命与改革,也充满了混乱与倒退,这里的人民所能得到的福利是非常少的,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是很不安定的。在这里,权力和财富都集中在少数特权阶层手中,而特权阶层又得到20世纪下半叶实际统治玻利维亚的军人集团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初,在军政府统治十几年之后,玻利维亚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迫于这次危机,玻利维亚改变了1952年以来实行了近30年的发展模式,采用了名曰“新经济政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与此同时,玻利维亚在政治上开始了一个至今仍在继续的分权化进程,人们希望通过这个分权化进程在国家生活中开辟新的舞台,激发新的活力,促进国家机器的现代化,从而使玻利维亚能够繁荣富强起来。但是到目前为止,局面仍然未可乐观。
有此四端,我想中国的读者一定是很想了解这个国家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玻利维亚虽然在幅员上是南美洲第五大国,虽然有很多的美妙之处,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玻利维亚还是相当陌生的,开放后放眼世界的中国读者自然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国家。第二,玻利维亚人民有过长期受压迫的历史,现在亦面临保持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的严重挑战,这同中国的情况有类似之处。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也需要了解世界,特别是需要了解像玻利维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为,中国有句古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认识不到的问题往往可以从别人身上看得清清楚楚。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欣然承担了撰写本书的任务,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经济和政治、文化和风俗、魅力和困难,以及这个国家在谋求进步与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尽可能详细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但是,笔者自知才疏学浅,对玻利维亚了解不深,所以从承担这一任务的时候开始就不胜惶恐,知道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实在是太困难了。《神奇的玻利维亚》一书的作者乌戈·博埃罗·罗霍曾经说过,“玻利维亚是造物主用他神奇的画笔随心所欲地描绘出来的一幅五彩缤纷创作的一角,是一个‘万花筒式’的国家,要想把这个‘万花筒’的数不尽的各个面都解释清楚,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做不到的”。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对于笔者来说,情况就更是这样。所以,自始至终,笔者都不敢懈怠,脱稿时间也一拖再拖;初稿完成之后,又按编委会的意见,在这次旅美的几个月中利用克里夫兰公共图书馆的资料做了一次校勘和修改。尽管如此,笔者的心里仍忐忑不安,深知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希读者和专家不吝赐教。
曾昭耀
2004年10月于考普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