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发明原理的符号化
随便翻翻这本书,可以看到数字被设计成了与平时不太一样的形式。
例如:
是1和一个圆组合在一起。
这个像是13,不过是反过来的。
这些是我为了记住40个发明原理而设计的符号,我把它们称为发明原理符号。
TRIZ的40个发明原理对应着从1到40的序号。例如1是“分割原理”,13是“逆向思维原理”。
这些符号可以体现出每个序号所对应的原理。1把圆分割为3个部分,所以就是“分割原理”;13是反过来的,所以就是“逆向思维原理”。
后文讲解相应的原理时还会做详细介绍,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符号的强大威力。
根据这些符号来记忆TRIZ的40个发明原理,不仅能把原理的名称和序号一一对应地背下来,还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使用了这一原理的实例,也就是能想象出该原理可以产生怎样的效果。
也就是说,发明原理符号可以帮助读者在记住发明原理的同时,自然地联想到其使用方法。
这样一来,发明原理便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变成了与现实融合在一起的、便于人们掌握的知识。
学习新东西时,“是否联想到最后能够产生的效果”,会产生很大不同,决定了学习者能否将看到的内容保留在头脑里。
首先,我们看到身边常见的物体,可以试着考虑:“这里包含了哪些想法?使用了哪个发明原理?”
将发明原理套用到平时看到或用到的东西上,很快就能把发明原理和序号一起记住,而且还能进行创意的练习。
这样一来,身边随处可见的创意也会更容易在我们的头脑里留下印象,帮助我们以后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