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利改革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水资源开发与总体战略

第一章 四川省情和水情

一 四川省情

(一)自然地理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是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带,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靠西藏,北连青海、甘肃、陕西等省,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7°21′~108°31′,北纬26°3′~34°19′之间,东西长1075km,南北宽921km,全省辖区面积48.43万km2注1,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1%,居第5位。其中属长江流域46.73万km2,占全省辖区面积的96.5%,属黄河流域1.7万km2,占全省辖区面积的3.5%。

注1全省辖区面积48.43万km2,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平衡统一采用数,折合土地面积7.26亿亩,四川省常用48.5万km2

1.地形地貌

全省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高低悬殊,西高东低。按地形地貌大致以岷山、龙门山、大相岭、大凉山为界,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高原、山地区,海拔多在3500m以上;东部为盆地区,海拔多在1000~2000m。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平原较少。其中山地占77.1%,丘陵占12.9%,平原占5.3%,高原占4.7%。按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部四川盆地区划分为盆地腹部区(分为平原和丘陵两个亚区)和盆周山区,西部高山高原区(分为川西南山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

东部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约18.11万km2,盆周高山环绕,海拔多在1000~2000m,山势向盆地倾斜,盆地地势起伏平缓,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750~220m。盆地区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盆地西部龙门山与龙泉山之间为青衣江、岷江及沱江上游支流河流冲积扇连接而成的成都平原,面积约2.1万km2,其间河渠密布,都江堰水利工程使之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盆地中部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为丘陵区,海拔一般在500m以下,相对高差在200m以内,是全省最大的农业区;盆地东部介于华蓥山以东至盆缘之间为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岭谷区,坝丘镶嵌。东部盆地区平原占10.2%,丘陵占53%,山地占36.8%。

西部为高山高原区,其中北部称川西北高山高原区,面积约24.13万km2,山岭重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青藏高原东部延伸部分,海拔在3500~4500m,切割轻微,地势平缓、起伏不大,为岭缓谷宽的丘状高原地貌。

南部称川西南山地区,面积约6.18万km2,山高谷深,山河相间,自东向西依次为岷山、岷江、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江、沙鲁里山和金沙江,是我国横断山脉的北翼部分,山体呈南北走向排列,河谷深切,岭谷高差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可达1000~3000m,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2.地质

四川大地构造具有明显的两分性、过渡时期性及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大致以龙门山—盐源一线为界,东部为相对稳定的扬子准地台区,西部为相对活动的松潘—甘孜地槽系,其北侧及西侧尚跨越秦岭地槽系及三江地槽系,台与槽的接触带为典型构造过渡带。四川省地质构造类型多,相互关系也错综复杂。四川省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是一个多地震的省份之一,主要断裂带有鲜水河地震带、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松潘地震带、龙门山地震带、名山—马边—永善地震带等。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四川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0.3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介于Ⅵ~Ⅸ之间。在20世纪内曾发生过1933年迭溪7.5级、1976年松潘小河7.2级及1979年炉霍7.9级等大地震,对地质环境及人类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危害。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特大地震更是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境内出露地层差异较大。西部以浅变质砂、板岩为主,其次为火成岩、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第四系松散地层分布零星;东部盆地腹部区以红色碎屑岩建造的河湖相沉积的砂、泥岩为主,俗称“红层”;盆地中部的成都平原堆积有很厚的第四系冲、洪、冰水堆积的松散地层;东部盆周山区多以碳酸盐岩、变质岩、火成岩、碎屑岩为主,第四系松散地层分布零星。

四川西部,褶皱紧密,断裂及活动性断裂较发育,地震频繁,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其次是冻土和草地沙化。东部盆周山区,岩层褶皱平缓,断裂较少,未发生过巨大的地震灾害,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塌陷。东部盆地腹部区,岩层水平,褶皱宽阔舒缓,断裂稀少,未见中强震发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水土流失。

3.气象

四川省属暖湿的亚热带东南季风和干湿季分明的亚热带西南季风交替影响地区。根据水热条件和光照条件的差异,结合各地区的主要季风特征,全省可分为三大气候区: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气候区、川西南山地半湿润气候区和川西北高原温带—寒带气候区。

四川盆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冬暖、春干、夏热、秋雨,阴天多、日照少、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4℃~18℃,长江河谷一带最高可超过18℃,外围山地在15℃左右。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4℃~8℃,雨雪少、云雾多。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期长,降水集中,多暴雨、雷电。盛夏常出现连晴高温天气,7月平均气温为25℃~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伏旱频发,而盆地西部则多暴雨,易成洪涝,“东旱西涝”是常见的气候特点。秋季气温下降快,多连绵阴雨,持续时间长。盆地区的另一气候特点是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80%,全年日照时数为可照时数的20%~30%,本区宜于农、林、牧、副、渔等各业的综合发展。

川西南山地区为干湿季分明的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气候干燥,云雾少,日照强,冬不冷,夏不热,春秋温爽,干湿季分明。由于山高谷低和北高南低的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差异和南北差异较明显,年平均气温为4℃~10℃,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偏南河谷地区年均气温为12℃~15℃。其中金沙江河谷地区高达20℃,极端最高气温在40℃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也在10℃以上。全年基本无冬,霜雪少见,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具有良好的光热条件,宜于发展亚热带、热带作物。

川西北高原区,就纬度而言属亚热带,但由于地势高亢,山体巨大,原面辽阔,呈高寒气候类型,具有气候寒冷、干燥少雨、辐射强、日照多、温差大、云雾少、冰雹多、冬季漫长,无明显四季之分,气候变幻莫测等特点。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1.3℃~6.3℃,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4℃左右,总热量少,生长季短。这种气候条件,适宜牦牛、藏系羊的生长。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总量4739.86亿m3(折算成降水深978.8mm),但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主要表现为地区差异和年际年内变化大,大量的降水都以洪水的形式集中流走。全省虽然降雨量还算丰沛,但降雨季节和农作物需水季节错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以致干旱频繁发生,危害严重。全省几乎年年有不同程度的冬干、春旱、夏旱和伏旱发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第一大自然灾害。又由于区域性暴雨的发生,常造成较大范围的洪涝灾害,成为四川省第二大自然灾害。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集中的盆地丘陵区,降水、径流量均偏少,水资源严重不足,加之日趋严重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对水体污染,更加剧了盆地丘陵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4.河流

四川省河流众多,号称“千河之省”,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有2987条,大于100km2的河流有1422条,其中大于200km2的中小河流有689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158条,大于5000km2的河流有31条,大于10000km2的河流有21条。除川西北的白河、黑河注入黄河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在长江水系中,除川东北边境的汉江支流任河直接流出境外,其余全部都从四周汇入长江。由西向东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干流,其上游称通天河,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4省(自治区),四川省内流域面积7.32万km2,沿江分布的大中城市有攀枝花、宜宾。

雅砻江是金沙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由北至南纵贯整个高原地区,在攀枝花汇入金沙江,四川省内流域面积11.82万km2,流域内主要城镇有甘孜、盐边等。

安宁河为雅砻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冕宁北部的阳落雪山,于盐边县桐子林镇汇入雅砻江。流域面积1.12万km2,干流长303km,安宁河谷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流域内主要城镇有冕宁、西昌、德昌、米易等。

大渡河为岷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四川、青海交界处的果洛山,于乐山市市中区汇入岷江,四川省内流域面积6.75万km2,流域内主要城镇有马尔康、泸定、汉源等。

青衣江为大渡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宝兴县巴朗山南麓,在乐山市市中区与大渡河相汇注入岷江,流域面积1.38万km2,是著名的暴雨区。流域内主要城市有雅安、洪雅等。

岷江为长江上游重要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松潘、茂汶等县,于都江堰进入成都平原,在宜宾市翠屏区注入长江,四川省内流域面积4.45万km2,流域内主要城镇有都江堰、成都、眉山、乐山等。

沱江为长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盆地西北边缘的九顶山,至绵竹市进入成都平原,于泸州市江阳区注入长江,四川省内流域面积2.56万km2,流域内分布的主要城市有德阳、金堂、简阳、资阳、资中、内江、自贡、富顺等。

涪江为嘉陵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松潘县境内,经绵阳至遂宁市三新乡出境流入重庆市潼南县,至合川市汇入嘉陵江,四川省内流域面积3.16万km2。流域内分布的主要城市有江油、绵阳、三台、射洪、遂宁等。

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山地,流经甘肃再入陕西后进入四川境内,至武胜县进入重庆市,在合川市汇集渠江、涪江后于重庆市注入长江,四川省内流域面积3.56万km2。域内分布的主要城市有广元、阆中、南部、南充。

渠江为嘉陵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大巴山南麓,流经广安,在新民河口附近出川进入重庆市合川境内汇入嘉陵江,四川省内流域面积3.42万km2,流域内分布的主要城市有达州、巴中、平昌、渠县、广安。

长江上游干流其上游为金沙江,流经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至湖北,四川省境内流域面积2.27万km2,流域内主要城市有宜宾、泸州。

四川省流域面积在10000km2以上的河流有21条,大部分河流分布在长江北岸。流域面积在10000km2以上河流概况见表1-1。

表1-1 四川省流域面积10000km2以上河流概况

5.湖泊、湿地

受地质构造的影响,省内湖泊、沼泽及冰川多分布于西部高山高原区。据统计全省各类湖泊总面积377.4km2,面积1km2以上湖泊30个,多属构造断裂湖泊,其中面积10km2以上湖泊2个,分别为泸沽湖(面积351.6km2)和邛海(面积26.9km2),蓄水量在3.0亿m3以上的有泸沽湖、马湖和邛海3个,另外,还有叠溪海子、新路海、天池湖、龙池湖、江池湖、江错湖、长海等湖泊。其中除邛海、龙池湖、泸沽湖、马湖等已开发或正在开发外,其余的均未进行开发。

川西北高原的阿坝、红原和若尔盖之间,面积约1万km2,为若尔盖高原盆地,海拔一般在3400m以上,相对高差不大,阶地宽广,地形低陷,河流众多,沼泽发育,是我国第二大沼泽湿地——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

据统计全省有沼泽湿地面积3422.98km2,其中若尔盖沼泽湿地2980.79km2,占沼泽湿地面积的87.1%。

(二)社会经济

1.人口

2010年四川省辖18个市、3个自治州,共181个县(市、区)、2585个乡、1821个镇,总户数3014.3万户,统计总人口9001.3万人(指户籍人口,下同),农业人口6646.1万人,非农业人口235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31万人,城市化率为40.18%(按常住人口8041.8万人计)。全省平均人口密度166人/km2。盆地腹部区平均人口密度631人/km2,盆周山区平均人口密度171人/km2;西部高原高山区,平均人口密度27.4人/km2。四川省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成都,为950人/km2,若尔盖、红原草地最低,每平方公里还不到7人。

2.土地利用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2007年四川省有国土耕地8925.2万亩,占总土地的12.3%;园地1085.95万亩,占总土地的1.5%;林地28749.6万亩,占总土地的39.6%;牧草地22798.45万亩,占总土地的31.4%;城市工矿居民点用地1977.74万亩,占总土地的2.7%;交通用地194.88万亩,占总土地的0.3%;其他用地3602.42万亩,占总土地的4.9%;未利用土地5310.84万亩,占总土地的7.3%。

3.国内生产总值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1718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8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854亿元(其中工业743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11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182元。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8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全国人均29762元的71.2%,一、二、三产业比值为14.4∶50.5∶35.1。

4.农业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耕地面积位居全国第6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生猪生产基地,是全国三大林区和五大牧区之一。2010年全省主要农产品和产值位居全国前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96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222.9万t,油料268.5万t,棉花1.4万t,肉类656.6万t(来自:《2011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农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第5位,粮食生产居全国第5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却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总产值人均亦较低。除粮食、肉类人均占有量分别比全国高20.94kg和21.43kg外,其余农产品人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农业总产值5075元,比全国低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40元,为全国平均的86.8%。与全国相比,四川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见表1-2)。

表1-2 四川省与全国2010年主要国民经济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2011年四川省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摘要》。

5.工业

四川是国家重要建设地区之一,工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2010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7431.5亿元,2000~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按1978年可比价计算)平均增长速度为12.4%,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第8位。工业产品中仅钢、水泥、白酒、原盐、电视机、化肥、发电设备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经济发展总量在全国处于靠前的位置,但人均指标却处于全国靠后的位次,属欠发达省份。四川省分行政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详见表1-3。

表1-3 2010年四川省分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续表

注:表中耕地6016万亩指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习惯亩),而国土部门的89252万亩耕地数为标准亩(1亩≈667m2)。

资料来源:《2011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省内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盆地腹部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22.8%,但该区人口却占全省的77.3%,耕地占全省的71.1%,GDP占全省的81.8%,粮食占全省的76.2%,财政收入占全省的78.9%,说明盆地腹部区是全省经济社会的重心。

盆地腹部区中的平原区土地面积仅占全省的4.3%,但人口确为全省的17.9%,耕地为全省的12.4%,GDP为全省的37.8%,粮食为全省的12.6%,说明平原区经济社会在全省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亦是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会成都市就坐落在平原区。四川省按地貌分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详见表1-4。

表1-4 2010年四川省按地貌分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

二 水资源及水环境状况

(一)水资源量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且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要素。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贯穿着与频繁发生的洪旱灾害的顽强斗争,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治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水资源是指水循环中年复一年能够不断更新,能够为人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所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赋存形式主要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可通过水循环年复一年地更新。

水资源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一是水资源具有水文和气象的本质,既有一定的因果性、周期性、循环性、有限性和不均匀性,又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二是水资源具有利害两重性、不可替代性和环境特性。

1.降水

根据全省气象、水文站1956~2000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采用(1956~2000年)同步水文系列分析。,共23401站年资料统计分析,全省多年平均降水深978.8mm,折合年降水总量为4739.86亿m3,多年平均降水量超1000mm的市(州)有12个,雅安市为1546.6mm,居全省之首,甘孜州降水量为788.6mm,居全省末位,总体上讲,四川属于降水较丰沛的地区。

按全国水资源分区水资源分区:按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要求,根据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为便于按流域和行政区域进行水资源调配和管理,按照流域和行政区域水资源特点,将四川省划分为2个水资源一级区;在一级区的基础上,按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的原则,划分为7个水资源二级区;结合流域分区与行政区,进一步划分为14个水资源三级区。,四川分属长江、黄河两个一级区;其下又分为长江流域一级区的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长江干流宜宾—宜昌段、汉江和黄河龙羊峡以上7个二级区;二级区以下又分为金沙江石鼓以上的直门达至石鼓、金沙江石鼓以下的干流、雅砻江;岷沱江的大渡河、青衣江及岷江干流、沱江;嘉陵江的广元昭化以上、涪江、渠江、广元昭化以下;长江干流宜宾至宜昌的赤水河、宜宾至宜昌干流;汉江的丹江口以上和黄河龙羊峡以上的玛曲以上共14个三级区。按四川水资源三级区统计,降水深青衣江、岷江干流为1258mm,长江宜宾至宜昌干流河段1128mm,渠江1191mm,赤水河1064mm,涪江1025mm,沱江1012mm,大渡河1006mm,金沙江石鼓以下段997mm,嘉陵江820mm,雅砻江858mm,金沙江石鼓以上段728mm,最小为黄河流域片702mm。四川省各市(州)多年平均降水量见表1-5。

表1-5 1956~2000年四川省各市州多年平均降水量

资料来源:《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

四川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趋势是盆周高于盆中,盆周山地一般为1000~2000mm,盆地西缘山地形成一个1400~2400mm的弧形高值带,其中大相岭高值中心尤为突出,达到2500mm余,居全省之冠,而盆地底部一般为800~1000mm;西部高原大体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化于2400~500mm之间,但高原西南角的得荣附近金沙江河谷仅300mm余。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与气候及地形、地貌紧密相关。山地与盆地、山岭与河谷、迎风坡与背风坡所产生的增减雨效应十分明显。如盆缘山地,尤其是盆地西缘,由于大山体对暖湿气流的抬升冷凝作用,多地形雨,以致形成降水高值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达1200~2500mm,而盆地腹部由于气流下沉增温,降水量减少,仅800~1200mm。岷江上游河谷、流沙河、大渡河上游河谷等背风河谷则具有明显的焚风效应,降水特少,其低值中心仅500~800mm。四川省西南部山地之所以形成许多高低值中心相间分布的复杂状况,也是由于峰峦重叠、河流深切、岭谷相间、迂回交错的复杂地形影响,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变化甚大所致。西北部高原因远离海洋,经高山阻隔,气流之水汽含量锐减,故降水稀少;又因高原面较完整,地势平缓,降水量的地区差别和垂直变化都不大。

四川省三大暴雨区,即峨眉山暴雨区,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一般为1400~2500mm;龙门山暴雨区,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一般为1400~2500mm;大巴山暴雨区,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一般为1400~2000mm。

四川省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的70%~90%集中在5~10月,其余月份降水很少。由于四川省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区降水量的年内分配也不一致。连续最大的4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百分率由东向西递增,即由东部边缘的55%递增到西部边缘的80%,乡城、稻城、得荣等地高达88%~89%。其中,通江—南充—泸州一线以东为55%~60%;阿坝—康定—宁南一线以东为60%~70%,嘉陵江上游(江口以上)、涪江上中游、沱江上中游、岷江中游及青衣江为70%~80%;阿坝—康定—宁南一线以西为70%~90%。在长江上游干流河段的大部、岷江上游汶川至镇江关段,连续最大的4个月降水量出现月份为5~8月,其余地区为6~9月。

四川省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大部分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在2.0以上,局部地区甚至达到7.0,全省一般在1.5~5.1之间。年降水变差系数在四川省境内有一个高值中心、两个次高值中心和一个低值中心。高值中心在盆地北部,包括渠江洛坝至上两之间,嘉陵江阆中以上及涪江富驿至马角坝,自中心区向东、西、南递减,直达盆缘山地。两个次高值中心,一个在金沙江河谷的巴塘至奔子栏之间,另一个在西昌市,中心Cv值(变差系数)都为0.25。低值中心在邛崃山脉中段硗碛附近,大渡河上中游、雅砻江上游一带均为低值区。

2.蒸发

水面蒸发量是当地蒸发能力的指标。从1980~2000年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等值线图看出四川省蒸发量变化在500~1400mm,由川东向川西递增。东部的变化在500~700mm,盆中低于盆周。年蒸发量达700mm以上的地区有:盆中的成都、金堂、广汉及简阳、中江、北川一带,盆南的珙县、古蔺一带,盆北山地的广元、剑阁、南江、万源一带,大致趋势由盆西北向盆东南递减;500mm的低值区在眉山、夹江一带和川东大竹一带。大竹的新生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仅444.7 mm,是全省的最低值。西部变化在700~1400mm,南部大于北部。蒸发量在1200~1400mm的地区有小金、丹巴、木里、盐源、盐边、德昌、攀枝花一带。小金的年蒸发量为1484.1 mm,是省内蒸发能力最强的地区,西部高原的低区在贡嘎山附近及高原北部的石渠、壤塘以北地区,年蒸发量在800mm以下。

年水面蒸发的年内变化,主要受气温、湿度及风速的影响。冬季气温低,蒸发小,最小月平均蒸发值一般出现在1月或12月,以12月出现的机会最多。夏秋季气温高,蒸发大,最大月平均蒸发值出现时间及年内分配各地略有差异。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及安宁河河谷最大月蒸发值出现在5月,其余各流域最大月平均蒸发值出现在8月。

四川省干旱指数(一般以年蒸发能力和年降水量之比来表示)的变化范围为0.3~3.12。茶坪山、夹金山、大相岭以东,除中江、简阳一带干旱指数为1.0外,其余整个东部地区,干旱指数均小于1.0,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于湿润地区,其中部分山区如都江堰、夹江、峨眉、乐山、石棉、天全、雅安、崇州等地,降水丰沛,干旱指数小于0.5,属于十分湿润的地区。西部高原地区的干旱指数均在1~3之间,部分河谷地区如丹巴、乡城干旱指数大于3。

四川省1956~2000年陆地蒸发量的变化范围为300~700mm,总的分布趋势是:东部盆地为500~700mm,西部高原为300~500mm,盆地丘陵区由500~700mm向盆周山区递减至400~500mm,其中成都平原为500~600mm,蒸发量为700mm的高值中心出现在嘉陵江区的南部、阆中、仪陇、平昌一带。西部高原南北也有差异,川西南部山区由400~500mm向川西北高原减至300~400mm,川西南部山区的安宁河谷由600mm向四周山区减小到500mm。蒸发量为300mm最小值出现在甘孜西北的高原区。

3.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用河川径流量表示。1956~2000年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14.5亿m3,相应径流深径流深指由降水形成的地表水体,用单位面积上的水深毫米数表示。为539.9mm,占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26.5%。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3个民族自治州及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山高原,地广人稀,面积为30.31万km2,占全省面积的62.6%,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497.6亿m3,占全省的57.3%。其余17个市位于四川盆地腹部和盆周边缘山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面积为18.31万km2,占全省面积的37.8%,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116.9万m3,占全省的42.7%。建制市中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居前3位的是雅安市、乐山市和绵阳市。四川省地表水资源量以降水补给为主。由于四川省地域辽阔、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地貌多样、气候条件差异甚大、地质土壤植被条件不一,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和产、汇流条件的影响,地表水资源量地区差异和年际变化非常大。单位面积产水量最大的是地处小相岭的青衣江和岷江干流,其值为137.3万m3/km2,折算为多年平均径流深1373 mm,最小的是地处盆地腹部的涪江流域遂宁市,其值为21.0万m3/km2,折算为多年平均径流深210mm。

四川省水资源分区径流深分布见图1-1。地表径流是径流深与区域面积的乘积,四川省各市、州地表径流量见图1-2。

图1-1 四川省流域三级区多年平均径流深分布

图1-2 四川省各市、州地表径流量分布

4.地下水资源量

四川省区域地质条件差异悬殊,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等。川西北高原区广泛分布沼泽湿地的孔隙潜水、孔隙水和裂隙水;川西南山地区主要为岩溶水及孔隙水,以裂隙水分布普遍,但富水地段不多;盆地成都平原多孔隙水,盆中丘陵多红层裂隙水,盆周山地多岩溶水。

把地下水总补给量(或总排泄量)作为地下水资源量,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16.35亿m3,平均12.73万m3/km2·a。其中长江流域605.23亿m3,平均12.97万m3/km2·a。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互相转化,河川径流中包含一部分地下水排泄量,地下水补给量中又有一部分来源于地表水体的入渗,故不能将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直接相加作为水资源总量,而应扣除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计算结果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量为615.19亿m3,其中长江流域604.09亿m3

由于降水分布全省差异很大,地下水资源模数的分布也差异很大。四川盆地西部和西南部的盆缘山区为30万~50万m3/km2·a,是全省地下水最丰富的地区;盆地内部丘陵地区(遂宁、资阳一带)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都小于5万m3/km2·a,是全省最贫乏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总体是盆周和川西南山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盆地丘陵区和川西北高原区地下水相对贫乏。对盆地而言西部多于东部,全省大部分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在7万~13万m3/km2,成都平原为42.6万m3/km2,居全省之冠。地下水资源模数分布特点是扇顶最大,向扇中、扇前逐渐减小。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模数最大(扇顶,砂土)35万m3/km2·a,最小(扇前,黏土)14万m3/km2·a。模数从扇顶至扇前逐渐减小。

5.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不含境外来水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用下式计算:

W=Rs+Pr=R+Pr-Rg

式中:W为水资源总量;Rs为地表水径流量(河川径流量与河川基流量之差值); Pr为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丘区用地下水总排泄量替代); R为河川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 Rg为河川基流量。

四川省水资源总量的计算,统一到近期下垫面条件的1956~2000年水资源总量系列。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615.69亿m3,为降雨量的55.0%,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55万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614.54亿m3,平原地下水资源量(潜水蒸发量)1.15亿m3

另外,全省有入境水1317.89亿m3,其中金沙江1031.82亿m3、岷沱江32.53亿m3、嘉陵江157.31亿m3、长江干流四川段77.4亿m3、汉江18.83亿m3

全省有出境水3859.10亿m3,其中黄河47.48亿m3、金沙江415.86亿m3、嘉陵江638.4亿m3、长江干流2734.59亿m3、汉江22.77亿m3

(1)流域水系水资源总量

四川省有2个一级区、7个二级区和14个三级区,水资源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统计见附表1-1。

四川属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2568.21亿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98.2%,每平方公里产水量55.0万m3,属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47.48亿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8%,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8万m3

按河流划分金沙江907.98亿m3(含雅砻江576.49亿m3),占全省的34.7%;岷沱江1027.82亿m3(含大渡河449.21亿m3、沱江104.22亿m3),占全省的39.3%;嘉陵江496.48亿m3(含涪江152.56亿m3、渠江193.23亿m3),占全省的18.9%;赤水河24.14亿m3,占全省的0.9%;长江干流宜宾至宜昌段107.85亿m3,占全省的4.2%;汉江3.94亿m3,占全省的0.2%;黄河47.48亿m3,占全省的1.8%。各流域、水系水资源量见图1-3。

图1-3 四川省各流域水资源量分布

(2)市、州水资源总量

按全省各市(州)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统计见表1-6。

表1-6 四川省市(州)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统计

资料来源:《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四川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

以地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排,全省前3位次是甘孜州、凉山州和阿坝州,水资源总量分别是659.73亿m3、398.41亿m3和391.33亿m3;地级市水资源总量排全省前3位的是雅安市、乐山市和绵阳市,分别为168.57亿m3、118.94亿m3和114.18亿m3;而盆地区的广安市29.64亿m3、资阳21.22亿m3、自贡14.79亿m3、内江15.1亿m3、遂宁11.35亿m3等市最少。高低最大差达57倍(见图1-4)。

图1-4 四川省各市、州水资源总量比较

3.按地貌特征分区水资源总量

按四川省地貌划分盆地腹部区人均水资源仅740m3,其中成都平原区人均水资源886m3,丘陵地区人均水资源696m3,盆周山区人均水资源4635m3,川西南山区人均水资源6793m3,川西北高原区人均水资源55291m3(见表1-7)。

表1-7 四川省按地貌划分水资源分布

(二)水质

1.河流水质

省内主要江河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安宁河、金沙江、长江上游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共6267.4km,2010年地表水水质现状河流,评价河长3605km,其中:全年Ⅰ类水域河长29km,约占评价河长的0.8%,Ⅱ类水河长2439km,约占评价河长的67.7%,Ⅲ类水河长603km,约占评价河长的16.7%,Ⅳ类水河长227km,约占评价河长的6.3%,Ⅴ类水河长122km,约占评价河长的3.4%,劣Ⅴ类水河长185km,约占评价河长的5.1%(见图1-5)。在各评价河流中,金沙江及其支流,岷江干流上游,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干流及支流白龙江、东河,渠江干流及支流巴河、南江、通江、流江河,涪江干流及支流,长江干流,任河水质总体较好。岷江部分河段及部分支流、沱江及部分支流、渠江部分支流、长江部分支流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如岷江董村段、彭山段、眉山段、旧大桥段、犍为段,水质为Ⅳ~Ⅴ类,岷江府河(锦江)的望江搂、合江亭、金华段水质均为劣Ⅴ类;沱江三皇庙段水质为Ⅴ类,内江二水厂段水质为Ⅳ类,沱江绵远河水质为Ⅳ类,沱江釜溪河自贡段水质为Ⅴ类,渠江州河肖公庙段水质为Ⅳ类。共有31.5%的河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近14.8%的评价河长污染极为严重,已丧失了水体应有的功能。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图1-5 四川省河流水质类别分类

2.湖泊、水库、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

2010年参加评价的湖泊有邛海、马湖和泸沽湖,总评价面积60.9km2,其中Ⅱ类标准水域面积为27km2,占评价面积的44.3%,Ⅲ类标准水域面积为33.9km2,占评价面积的55.7%。

在评价的62座水库中,Ⅱ类标准的水库12座,占评价总数的19%,Ⅲ类标准的水库22座,占评价总数的36.5%,Ⅳ类标准的水库14座,占评价总数的22.2%,劣Ⅴ类标准的水库11座,占评价总数的17.5%。Ⅱ类标准的水库有大桥、二滩、胜利、晃桥、黑龙滩、张家岩、沉抗等,劣Ⅴ类的水库有大佛、两河口、黄河镇、鲁斑、红旗、毛坝等。

全省共评价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35个,其中全年水质合格比例达80%的有26个,占评价总数的74.3%。

按《国务院关于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批复》,全省共评价水功能区水功能区划:根据水体的自然特性、人类对水体的影响以及对水资源的需求,对河流不同的水体赋予适当的使用功能,作为管理的依据。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一级区下分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在水功能一级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二级区划分类与指标体系,在开发利用区进一步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共七类水功能二级区。386个,其中,一级水功能区221个,二级水功能区165个。河流类水功能区82个,水库类水功能区8个,湖泊类水功能区1个。达标52个,达标率为57.1%。

水功能区评价河长4684.6km,达标河长3500.6km,达标率约为74.7%。其中,一级区评价河长4228.4km,达标河长3317km,达标率约为78.4%;二级区评价河长456.2km,达标河长183.6km,达标率约为40.2%。

全省共评价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35个,其中金沙江石鼓以下5个,岷沱江区14个,嘉陵江区14个,宜宾至宜昌2个。水源地全年水质合格比例100%的有22个,占评价总数的62.9%;达到80%的有26个,占评价总数的74.3%。

3.地下水水质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资料匮缺,据已有监测资料显示,成都平原三个片区综合水质类别均为Ⅲ类,按监测井数目计算,三个片区超标率分别为岷江的成都市33.3%、沱江的成都市50.0%、沱江的德阳市75.0%;按控制面积计算,三个片区超标率分别为岷江的成都市27.0%、沱江的成都市41.9%、沱江的德阳市78.3%。地下水劣质区三个片区均为Ⅵ类,劣质区面积分别为岷江的成都市792.38km2、沱江的成都市502.82km2、沱江的德阳市1298.55km2。达到Ⅳ类标准值的监测项目(超标倍数)三个片区分别为:岷江的成都市为高锰酸盐指数(1.4)、总硬度(0),沱江的成都市为总硬度(0.2)、氨氮(1.5),沱江的德阳市为氨氮(1.4)、总硬度(0.1)。

三 水资源分布特点

(一)水资源总量相对较丰,但各地人均差异大

四川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615.69亿m3,占全国水资源量的9.2%,仅次于西藏,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资源量的第2位,属我国南方丰水区。相应径流深为539.9mm,径流深低于华东、华南地区,也低于临近的重庆、云南、贵州和湖北,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15位。

四川省归属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为2568.2亿m3,占全省的98.2%,占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的25.8%,为长江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量的第1位。

按2010年户籍人口计算,四川省人均水资源量2906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4倍,为长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的1.35倍,但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水资源丰歉标准:人均年水资源量大于3000 m3为丰水;2000~3000 m3为轻度缺水;1000~2000 m3为中度缺水;500~1000 m3为重度缺水;小于500 m3为极度缺水。水利部水资源司提出了中国的水资源紧张标准:人均水资源量1700~3000 m3为轻度缺水;1000~1700 m3为中度缺水;500~1000 m3为重度缺水;小于500 m3为极度缺水。按此标准计算,以2010年户籍人口计算,四川省总体上应属于水资源轻度缺水的地区。预测2020年以后四川省人口将超过9000万人,人均水资源量下降到2900 m3,未来水资源的形势不容乐观。

但是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省内各市、州人均水资源量差别很大,除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雅安市、攀枝花市和乐山市人均超过3000m3,达到丰水区的标准外,其他市均属缺水地区。按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700m3为用水紧张线衡量,有11个市属此标准。尤以德阳市、成都市、广安市、南充市、自贡市、资阳市、内江市、遂宁市8个市属于人均低于1000m3的重度缺水区,与我国北方黄河、淮河、海滦河缺水地区的指标相当(见表1-8)。

表1-8 四川省各地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标准划分

按四川省地貌划分盆地腹部区(含成都平原)人均水资源仅740m3,属人均500~1700m3的重、中度缺水区;盆周山区人均4635m3,川西南山区人均6793m3,川西北高原区人均55291m3,均属于人均大于3000m3的丰水地区。川西北高原区人均水资源量是盆地腹部区的75倍。

全省181个市、县、区,不同程度缺水市、县、区有108个,占59.7%。其中属于人均小于500m3的缺水地区有47个县,占26%,这些市、县、区均位于盆地腹部区;属人均500~1000m3的重度缺水地区有23个县,占12.7%,这些市、县、区大部分位于盆地腹部区;属人均1000~1700m3的中度缺水地区有22个县,占12.2%,这些市、县、区大部分位于盆地腹部区和盆周山区;属人均1700~3000 m3的轻度缺水区有16个县,占8.8%,这些市、县、区属盆周山区;属于人均大于3000 m3的丰水地区有73个县,占40.3%,这些市、县、区均为川西北高原区和川西南山区和盆周山区。在盆地腹部区、经济发达的市、县、区几乎都是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而丰水地区县大部分是地广人稀的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见表1-9)。

表1-9 四川省县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标准划分

全省不同程度缺水的县(市、区),占县(市、区)总数的59.7%,盆地腹部区成都、自贡、遂宁、内江、资阳等市有47个极度缺水县(市、区),23个重度缺水县(市、区)。四川省水资源总量虽然较丰,但各地人均差异大,形势十分严峻。

(二)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与人口、土地、生产力布局极不相匹配

水资源的年际变化是西部高山高原区小于东部盆地,盆地西缘小于盆地腹部和盆地东部山区。全省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年产水的分布情况与年降水的分布基本一致,反映了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东部盆地产水量变化趋势是盆地腹部小于盆周,盆地西缘山地大于盆地东部山区。西部高山高原产水量总体趋势是从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地带向两岸高山递增。年径流变差系数Cv变差系数Cv:代表年径流量系列年际变化剧烈的程度。值在0.11~0.53之间,最大年水量是最小年水量的4.8倍。

年径流深(水资源的地区分布采用径流深表示,为年径流量与对应面积之比)在东部盆地腹部一般为200~500mm,盆地腹部的涪江、沱江中游地区不到300mm,为省内径流低值区,盆地西部鹿头山、青衣江暴雨区为1000~1600mm,最大可达1966mm,是省内径流高值区。盆周山地北缘、南缘和东缘山地为600~1600mm;西部高原北纬30°以北地区为200~600mm;以南由于气候条件与下垫面条件错综复杂,无论是山谷、迎风面与背风面,年径流的局部差异显著,如安宁河中游为500~700mm,而其上、下游却在800~1400mm之间。径流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在210~1370mm之间,年径流分区全省划分为24个分区,径流深分区最大与最小差6.5倍。

径流深空间分布在地区上的极不均匀,反映了水资源的非均衡性和水资源脆弱性。川西北的甘孜、阿坝两州虽然径流深较小,但由于境内面积大,人少耕地少,水资源量十分富裕,人均达55291m3;川西南山区人均6793m3;盆周山区人口、耕地虽然较多,但由于径流深较大,水资源相对富裕,人均可达4635m3;而人口、耕地和工农业最为集中的盆地腹部地区,水资源却是全省最贫乏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740m3,属重度缺水区。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000m3的有成都、自贡、德阳、遂宁、内江、南充、广安、资阳8市。而川中丘陵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自贡市、遂宁市、内江市、南充市是四川省水资源的极度缺水区,人均水资源只有298~548m3,亩均只有490~914m3。全省以遂宁市为最低值,人均只有298m3,亩均只有490m3,与我国北方河南、山东水资源水平相当,盆地腹部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与工农业生产布局极不相匹配,从而更加剧了缺水矛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盆地腹部区人口、耕地、GDP分别占全省的77.3%、71.1%和81.8%,而水资源仅占全省的19.7%;川西北高原区人口、耕地、GDP分别占全省的2.2%、4.0%和0.015%,水资源却占全省的42.5%;盆周山区人口、耕地、GDP分别占全省的13.5%、14.9%和8.6%,水资源占全省的21.5%;川西南山区人口、耕地、GDP分到占全省的7.0%、10.0%和8.0%,水资源占全省的16.4%。这充分说明了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土地、生产力布局极不匹配。人口多、生产力布局集中的地方,水资源却很少,而人口少,生产力欠发达的地方水资源反而很多(见图1-6)。

图1-6 四川省按地貌分区水资源与人口、耕地、GDP关系

从水资源三级区分区看,沱江人均水资源仅537m3/人,为全省最低值,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33%,是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亦是四川省最缺水的区域。其次为嘉陵江昭化以下人均水资源824m3/人;涪江人均水资源为1259m3/人;渠江人均水资源为1389m3/人。而金沙江石鼓以上人均水资源为58929m3/人,为全省最高的区域。

从水资源量与GDP关系看,人均水资源与GDP有一定的相互关系,甘孜州、阿坝州却是人均水资源高的地区,人均GDP发展潜力很大;而人均GDP高的成都市、自贡市等,应努力改变人均水资源低的状况。为适应人口、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资源量的状况极为重要(见图1-7)。

图1-7 四川省人均水资源与GDP关系

(三)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衡,年内年际变化大

径流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除主要受降水分配影响之外,还要受下垫面因素再分配和蒸发的影响。因此,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年内分配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差异。全省各地月最大径流与最小径流的比值变化在3~52倍之间。四川省径流时程变化大体情况是盆地腹部地区变化最大,外围山地及西部高山高原变化较小。盆地东部渠江上游东南季风最先从这里进入,汛期4~10月,径流占60%~80%,其中最大月径流占25%左右;春季径流占25%~35%。而东南季风最后又从这里退出,因此,既有春汛又有秋汛,以致在11月份还有较大洪水发生。盆地中、西部汛期为5~10月,径流占60%~70%,其中最大月径流达30%以上,春季径流占15%~25%。但盆地中部少水地区,特别是涪江、沱江中下游地区,汛期在6~9月,径流高达75%~85%,其中最大月径流在30%以上,春季径流比重不到10%。盆西边缘,汛期为6~10月。西部高原区,汛期在6~10月,径流占70%~80%,其中最大月径流为20%~25%,春季径流小于10%。采用最大、最小年径流比值作为相对变幅的指标反映径流的多年变化。年径流变幅最小的是岷江上游,大渡河上、中游和青衣江,比值为1.4~2.0;变幅次小的是金沙江,长江南岸区及盆地西缘山麓,比值为2.0~3.0;变幅较大的渠江中下游、涪江中下游、沱江中下游及嘉陵江,比值达6.0~10.0。还出现连续3年的丰与偏丰或枯与偏枯年。

年际和年内分布不均使可利用的水资源相对较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干旱频繁,季节性缺水严重,同时汛期水资源特别集中,洪涝灾害频发,是造成四川省旱洪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使四川省成为旱洪灾害严重的省份。

(四)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

污染源包括工业、农业、生活三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重金属、总氮、总磷、铜、锌、动植物油等。工业污染源具点源污染特征。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的广泛使用,造成农业的面源污染,但畜禽、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污染更甚。农业源污染物排放中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均为总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全省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有1422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0km2的河流21条,目前从总体上讲水质良好,根据《四川省水资源公报(2010年)》公布的全省水质概况,在金沙江、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评价河长为3605km,水质类别组成分别是:全年Ⅰ~Ⅲ类河长3071km,占评价河长的85.2%; Ⅳ~Ⅴ类河长349km,占9.7%;劣Ⅴ类河长185km,占5.1%。在各评价河流中,金沙江及其支流,岷江干流上游,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干流及支流白龙江、白河、东河,渠江干流及支流通江、小通江、流江河,涪江干流及支流、长江干流宜宾至宜昌段、汉江任何水质总体较好,水质类别多为Ⅱ~Ⅲ类。岷江中游河段、岷江部分支流、沱江及其部分支流、渠江的部分支流、长江的部分支流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年度监测的湖泊水质,水环境Ⅱ类标准的水域面积占44.3%;达Ⅲ类标准的水域面积占55.7%。全省在评价的62座水库中,Ⅱ类标准的水库12座,占评价总数的19%; Ⅲ类标准的水库22座,占评价总数的36.5%; Ⅳ类标准的水库14座,占评价总数的22.2%;劣Ⅴ类标准的水库11座,占评价总数的17.5%。

据统计,2009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6.39亿t(不包括火电厂贯流式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占40.6%,生活污水排放量占59.4%。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74.8万t,氨氮排放量6万t,全省90%的城市虽然与江河相邻,但73%的城市污水和3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河流水体污染,造成沿江城镇取水困难,而不得不另辟水源。

由于水质变差,使有限的水资源量不断减少,加剧了供用水矛盾。特别是腹部地区的城市附近水体污染更为严重,城市缺水更加突出。

(五)水生态问题不断出现

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份额的失调,四川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生态恶化问题。由于引水或梯级河堰的拦蓄,造成局部河段的脱水(断流),如岷江上游梯级引水式电站引水过度,致使河段脱水(断流),为满足工程范围内工农业和城镇生活供水,都江堰枯水期引水过量使金马河局部河段断流;局部地区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出现了降落漏斗;水土流失严重治理任务艰巨;湖泊面积萎缩,如邛海20世纪50年代初水面积31km2,蓄水量3.2亿m3,到2000年水面积萎缩到26.76km2,蓄水量减少到2.78亿m3;湿地因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滥垦滥牧、草场萎缩、鼠害虫灾等原因,使草原牧区出现了一系列的水生态和环境问题,造成湿地萎缩、草原沙化,如若尔盖湿地的沙化面积正以每年11.6%的速度递增。

四 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一)地表水可利用量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以流域为单元,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他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流域(或水系)地表水资源量中,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是一个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控制上限。水资源可利用量以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前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促进和保障作用,且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水资源可利用量应扣除不可以被利用和不可能被利用的水量。所谓不可以被利用水量是指不允许利用的水量,以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及被破坏的严重后果即必须满足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不可能被利用水量是指受种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利用的水量,即汛期难于控制利用洪水量,主要包括:超出工程最大调蓄能力和供水能力的洪水量,在可预见时期内受工程经济技术性影响不可能被利用的水量,以及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超出最大用水需求的水量等。将流域控制站汛期的天然径流量减去流域调蓄和耗用的最大水量,剩余的水量即为汛期难于控制利用下泄洪水量。

按《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2006)关于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采用Tennant法可将全年分为多水期和少水期两个时段,根据河道内生态环境状况决定少水期和多水期平均流量百分比指标(见表1-9)。

表1-9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计算标准

本次按多水期(5~10月)以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0%,少水期(11月至次年4月)以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计算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据1956~2000年各水资源三级区的逐月水资源系列计算其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全省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81亿m3

四川省汛期出现的时间较长,一般在4~10月,且又分成两个或多个相对集中的高峰期。以4~6月为一汛期时段,7~10月为另一汛期时段,分别分析计算其难于控制利用洪水量。用控制站汛期天然径流系列资料减流域汛期最大调蓄及用水消耗量,得出逐年汛期难于控制利用洪水量,并计算其多年平均值,作为不可能被利用水量。

并考虑各地区现有规划蓄、引水工程在预见期(2030年)区域内调蓄能力,可增加汛期洪水、调入水的一次性利用量。

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615.69亿m3,经计算扣除河道生态基流和不可能利用的洪水,计入预见期内(2030年)区域内调蓄能力、调入水量和过境水利用水量,初步估算全省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65.15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33.1%。

按水资源三级区计算成果,各水资源三级区水资源可利用量见附表1-2,以水资源三级区套市,分解到各市、州,并考虑规划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和过境水利用,进行修正得各市、州可利用水量(见表1-10)。

表1-10 四川省各市、州水资源可利用量

从表可知,盆地腹部区由于已建、拟建水利工程较多,水资源可利用量占总水资源的比例较高,但相对于全省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比例仍只有34.8%。只有在可预期时期内,兴修了水利工程从盆周山区和川西北高原区调引水量,才能使盆地腹部地区增加可利用水量约126亿m3,从而满足盆地腹部区的成都、自贡、遂宁、内江、资阳5市对水资源可利用量的需求。

(二)地下水可开采量

地下水可开采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条件下允许从含水层中获取的最大水量。四川省大部分为山丘区,地下水绝大部分与地表水重复,不重复量相对很小,仅有平原降雨入渗潜水蒸发量1.15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与地表水可利用量的不重复量更小,不重复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总量的比例甚微。因此,地下水可开采量已计入地表水可利用量之中,故对地下水可开采量不单独进行估算。

四川省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48.94亿m3/a。

但是,由于四川省境内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因此除生活饮用外,山丘区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并不多,地下水开采量也不很大。

省境内自贡、遂宁、内江、南充、资阳及广安等市地处川东红层盆地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可开采资源量很小,但由于该地区人口较多,人畜饮用开采地下水总量相对较大,开采程度相对较高,达39.14%~66.12%。四川西北部高山高原区的阿坝州、甘孜州,川西南山地区的凉山州、攀枝花市及盆地西部山地的雅安市,地广人稀,工农业相对欠发达,地下水资源虽相对丰富,但开采总量较小,开采程度最低,不足10%。

成都平原是全省地下水最丰富且开采条件最好的地区,有较强的调蓄能力。区内除成都市城区外,平原其他城镇、农村普遍以机井、大口井、民井、压水井抽取地下水,尤以德阳市最为集中。据统计,2010年成都平原地下水实际开采总量9.92亿m3,占可开采资源20.06亿m3的49.6%。其中工业用水3.35亿m3,占33.8%;农灌用水3.92亿m3,占39.5%;城镇生活、市政用水1.32亿m3,占13.3%;农村人畜用水1.33亿m3,占13.4%。

(三)过境水可利用量

上述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建立在当地水资源概念的基础上,至于过境水可利用量,必须建立在与水利工程的兴建相一致的原则上。有蓄、引、提水工程措施,才有可利用量,没有水利工程就没有可利用量,经计算全省2030年利用过境水和跨流域调水,可利用水量126.1亿m3。如都江堰工程引入岷江鱼嘴处过境水,向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眉山、乐山7市37个县级行政区提供生活、生产供水60亿~70亿m3,2010年实际供水为69.1亿m3。武都引水工程引入涪江水量给绵阳、遂宁等市供水,从而提高了区域内人均水资源较低的绵阳、资阳、遂宁等市的水资源可利用量。

目前,引水工程使四川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的24个县级行政区,可利用量都得到提高了。特别是成都市、德阳市的部分市(县、区),因都江堰工程供水提高更是显著。

附表:

附表1-1 四川省水资源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统计

附表1-2 四川省各水资源三级区水资源可利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