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蓝图:集成、创新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基本情况

1985年广元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地级市,下辖利州、元坝、朝天3个区和青川、旺苍、剑阁、苍溪4个县,91个镇,139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2430个村民委员会,16559个村民小组。全市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也有回、藏、满、羌、苗、壮、白、蒙古、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散居,以回族较多。截至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311.73万人,城镇化率36.42%,未来还将步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广元市属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山脉众多、水资源丰富,是四川省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中药材以及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一)地理气候

广元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1°31′~32°56′,东经104°36′~106°45′,北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文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南郑县交界;南与南充市南部县、阆中市为邻;西与绵阳市平武县、江油市、梓潼县相连;东与巴中市南江县、巴州区接壤,面积为1.63万平方公里。

广元市由于地处秦岭南麓,是南北的过渡带,既有南方的湿润气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艳阳高照的特点;南部低山,冬冷夏热;北部中山区冬寒夏凉,秋季降温迅速。该市气候类型复杂多变,立体气候分异明显。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8.2℃。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日照数1300~1400小时,无霜期220~260天,四季分明,适宜生物繁衍生息。但该地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频繁。

(二)自然资源

广元市辖区内有天曌山、云台山、牛头山、鼓城山、金子山、五子山等;全市森林面积1364.4万亩,宜林荒山113万亩,森林覆盖率43%;盛产木耳、香菇、竹荪、蕨菜、猕猴桃等山珍和天麻、杜仲、柴胡等名贵中药材。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全市水域面积6万公顷,水资源总量67.42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57.8亿立方米。集域面积在50公里以上的大小支流有80多条,主要通航河流有嘉陵江、白龙江、东河、清江河等,这些河流均汇集到嘉陵江至重庆注入长江。境内河流以嘉陵江为主干,有白龙江、清水河、东河、木门河等75条河流,水量丰富,流速急、落差大。水能蕴藏量270万千瓦,可开发量186万千瓦,已开发量73.2万千瓦,水电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已有宝珠寺、紫兰坝等大中小型水电站和即将竣工的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

广元市旅游资源密集,拥有省级以上旅游资源27处。主要以自然生态、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和女皇文化为主,景区景点具有资源独特、品位高的特点。“剑门天下雄”为蜀中四大名景之一,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毗邻九寨沟旅游环线,已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已建成剑门关、唐家河、千佛崖、昭化古城、明月峡等国家4A级旅游区11个。

广元市境内已探明可供工业采用的矿藏30多种,储量较大的有煤、黄金、石灰石、大理石、铝土矿、白云岩、陶土等。各类矿产达到规模的产地有82处。34种矿产探获储量,其中16种探获有一定的工业储量,具备大、中型矿床19处。但受条件所限,目前除煤炭、矿金及少数非金属矿产得到开发利用外,对其他矿产的开发有限。

此外,广元市境内新发现了九龙山、元坝、龙岗西三大气田,2008年已探明储量达4000亿立方米,2011年累计探明储量达8798亿立方米。该区域天然气含硫低,品质较好。其中,九龙山区块分布在苍溪、旺苍两县,探明储量5万亿立方米,目前已形成规模产能;龙岗西区块分布于苍溪、旺苍、元坝两县一区,目前处于勘探期;元坝区块远景资源储量5万亿立方米。

(三)经济发展

广元市是四川省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属、中药材以及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基地之一。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建筑材料、食品饮料、水电、煤炭、纺织、制药等工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2008年11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在广元建立中国首个“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产业化基地”。2009年4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广元市人民政府和广元市元坝区人民政府四方联合规划打造的中国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园区落户元坝区工业发展集中区,目标是建成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食品产业发展专业重点园区”。广元市也是川东北天然气主要富集地。

2013年,广元市生产总值实现375.31亿元(2005年不变价),较上年增长10.5%。2009~2011年,经济增长率超过15%(见图4-1)。2013年,公共财政总收入55.98亿元,较上年增长1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1.09亿元,较上年增长5.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1.19亿元,增长11.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713元和6442元,较上年增长10.0%和14.0%,为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69.4%和72.4%。整体而言,广元市正处于经济欠发达但增速较快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低碳转型成本相对较低,低碳发展具有后发优势。

图4-1 广元经济增长趋势(2005~2013年)

(四)能源消费

2013年,广元市能源消费总量403.83万吨标准煤,较2005年和2010年分别增长79.4%和26.3%(见图4-2)。2013年,广元市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所占比例约为73.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天然气、水电、沼气和其他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达到20%。

图4-2 广元市能源消耗变化趋势(2005~2013年)

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广元市2013年单位GDP能耗1.076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351吨标准煤/万元,较上年下降8.13%,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87%。广元市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的1.55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13年的1.076吨标准煤/万元,年均下降3.8%,累计降低30.58%。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4.11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13年的2.351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42.8%(见图4-3、图4-4)。无论是单位GDP能耗还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广元市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与附加值,是广元市未来经济发展调整的方向。

图4-3 广元市单位GDP能耗变化趋势(2005~2013年)

图4-4 广元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变化趋势(2005~2013年)

二 低碳发展的工作基础

近年来,广元市利用后发优势,提出“低碳重建”的战略构想,在国内率先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决策低碳发展,助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发展是硬道理,作为西部地区城市的一员,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当中的广元市在发展中欠缺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如果按照既有的轨道和模式发展,很难有所突破,实现跨越发展。如何发挥自身资源禀赋优势,集聚人才与各种生产要素,引领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潮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是摆在广元市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低碳发展作为广元市的必然选择应运而生,近年来,广元市在低碳发展上做了许多努力,以下将介绍其主要的工作与成果。

(一)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注重顶层设计

广元是“5·12”地震的重灾区,自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广元市委市政府在灾区率先提出“科学重建”和“低碳发展”理念,着眼于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总体目标。在低碳发展的宏观层面,广元市坚持规划引领,聘请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为广元市低碳发展进行高水平科学规划,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英国国际发展部合作完成广元市低碳发展路线图,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广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广元市在四川省率先编制完成了《“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是目前四川省唯一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的地级市,为广元市2011~2015五年低碳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上级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四川省发改委对广元市在领导重视、规划编制、机构建设等方面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09年,在英国国际发展部的支持下,广元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合作共同完成了《广元市低碳重建与发展研究》,从广元市低碳发展基础、现状以及低碳重建与发展的挑战入手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广元市低碳发展路径的探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体制机制开拓创新,敢为全国之先

在践行低碳发展理念过程中,广元市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创新与开拓。2009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低碳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2011年在全国率先成立市低碳发展局,同时成立了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会。以专人负责低碳发展事宜,既表明了执政者的重视,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广元市创立了“广元低碳网”,创办了《西部低碳》杂志,种种举措在全国都是首创,广元市作为较早提出低碳发展理念的城市,引领了潮流。

国家战略的实施为低碳试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广元是国家秦巴连片扶贫攻坚区、西部大开发区,也是全国、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连片扶贫攻坚政策的落实以及国家关于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逐步构建与落实,全市的低碳发展将得到强大的政策支撑。

(三)加快生态广元建设,生态成绩卓著

广元市生态优势明显,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清洁能源资源为其提供了资源禀赋保障。201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0%,绿地率38.6%,人均公园绿地11.10平方米。全市天然气、水能、生物质能、地热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农村沼气用户普及率达到47%,苍溪县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户用太阳能正在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地热能也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2011年广元市获国土资源部颁发的“中国温泉之乡”称号。

广元市深入推进生态建设,于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深入推进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全面实施灾后生态修复、城市森林建设等十大创森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9%,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广元市于2003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评为“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和“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等;于2009年获“十大低碳中国贡献城市”称号,2010年获“中国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评选为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广元由此成为全省唯一一个纳入此项试点的城市。

“十一五”节能减排实践为低碳试点积累了经验与信心,“十一五”期间,广元市把节能降耗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其中,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0.11%,超出目标0.11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0.76%,超出目标0.6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9%,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这为广元市未来节能减排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广元市节能减排的实绩证明,低碳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加大低碳合作交流,影响力显著提升

广元一直致力于加大低碳的合作交流,低碳广元影响力显著提升。2008年举办的“中国高校书记校长地震灾后广元行”活动,拉开了广元市低碳发展的序幕。广元市与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低碳重建与企业发展(中国·广元)国际论坛”,形成了低碳重建与企业发展国际论坛广元共识。广元参加了第十二届西部国际博览会“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了广元低碳成果展览展示活动,参加了“第二届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论坛”,荣获“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称号。在“绿色中国2011·环保成就奖大型评选”颁奖典礼上获“杰出绿色生态城市”殊荣。此外,广元还是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受邀请的两座中国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唯一受邀城市。不仅如此,广元还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中国中小城市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调研活动,该活动考察组将评估对广元适用和可行的比选方案,为广元市推动低碳发展的能力建设提供支持;积极配合四川省社科院开展低碳发展课题研究,该研究就广元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消费模式、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总结、提炼。

(五)加强低碳宣传力度,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广元低碳发展路径受到广泛关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均对广元低碳发展进行了深入宣传报道。《四川日报》以专刊形式宣传广元市低碳经济发展。广元人民广播电台、广元电视新闻中心在新闻节目中开设了低碳经济发展宣传专栏,制作并播出了《魅力广元,低碳之都》《低碳让生活更美好》等电视专题片、公益宣传片。相关单位编辑出版了《低碳重建——来自“5·12”地震重灾区广元市的案例》《后发地区低碳发展实证研究——以四川广元为例》等专著,编辑印发了《低碳经济基本知识读本》《漫画低碳——低碳经济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系列科普讲座》等册子。除此之外,广元市将每年的8月27日设定为低碳日,发出“广元市民十大低碳生活新风尚”的倡导,低碳婚礼、低碳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正逐步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和流行时尚,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政府重视与公众认同创造了良好的低碳转型工作氛围,广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碳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推广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编辑完成的《“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为广元市未来五年低碳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广元市培育了一批有带动效应的低碳发展示范单位,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构建绿色交通网络,开展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五进”活动,投放便民自行车,引导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低碳发展氛围日渐浓厚。

(六)策划推动碳汇项目,碳汇交易项目落地

广元市积极策划包装碳汇项目,碳汇交易取得实质性进展。2011年4月,广元市在四川省成立了首家环境交易所,与北京世纪绿金公司签订了《广元碳资产开发与营销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择了14个村作为碳汇计量试点村,完成了《农村碳计量碳资产开发工作方案》。目前,广元市申报和已被受理的碳交易项目总额超过1.75亿元人民币,已实施“广元市农业温室气体减排”、“苍溪县东河流域小水电开发碳交易”、“中国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造林再造林”以及“世博绿色出行”和“广州亚运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碳中和五个碳交易项目。广元市农村温室气体减排及交易项目被《中国农村温室气体减排》收录为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