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基于特大城市的经验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李培林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日趋完善,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原来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构成的相对简单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现在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了,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化要求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正在形成。其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中产阶层的快速成长,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独在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呈现这种特征,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工业化过程中,中产阶层的比重普遍不断增加。例如,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中产阶层的比重都增加较快。但与此同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经济长期低迷和制造业衰退的影响,却不同程度地出现收入差距重新扩大、中产阶层比例下降或中产阶层平均生活水平下降的情况。

中产阶层的快速成长,一方面意味着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受益者,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社会中只有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加入中产阶层的行列,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更加和谐稳定的和现代化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中产阶层比较集中,中产阶层的人口比重已在45%以上。虽然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比较明显,但作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中产阶层逐步扩大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消除极端贫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等改革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中产阶层的行列,一个更加合理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将日趋成熟。即使在目前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社会结构转型的大船也并没有因此而减速或停滞,仍在破浪前行。只不过,这种转型不再是以脚手架铺天盖地、厂房密布、高楼林立等为符号特征,它更像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中产阶层”这个概念在社会学中一直是一个充满魅力、内涵丰富又存在很多争议的概念。与“中等收入群体”相比较,“中产阶层”不仅仅反映了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同时还反映了职业结构的变化,即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劳动大众中“白领”人数超过“蓝领”人数的这种历史性变化。

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中产阶层的研究具有广泛的政策应用价值。其一是政治层面的价值。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化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是本质要求,扩大中产阶层是题中应有之义。其二是经济层面的价值。国内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通过扩大中产阶层来扩大消费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其三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只有中产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才是能够实现和谐稳定的现代化社会结构。

中产阶层的研究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社会学研究课题,研究的难度大,涉及的领域广,问题极为复杂。虽然我国社会学界已有许多关于中产阶层的研究成果,但从特大城市入手、基于扎实的大规模调查数据描述、分析和研究中产阶层的生成机制,这本著作还是首创成果。

这本著作,是李友梅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和协同攻关取得的丰硕成果。本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有扎实的、丰富的经验数据支撑。收录于本书的各篇文章基于规范的大规模调查数据,而且绝大部分文章基于在北上广三地专门施行的统一调查的数据。国内此前关于中产阶层的研究有很多成果,但是专门针对中产阶层进行设计的大规模调查却不多见。本次调查无论从调查样本的规模,还是各项测量指标来看,都可以说是非常充分的。经验资料扎实是本研究成果的显著特点。

二是聚焦中产阶层研究的前沿问题。无论是概念的梳理、规模的测定还是行为特征、认同和价值观的研究,本书聚焦的问题囊括了中产阶层研究的各主要前沿领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解读了许多涉及中国中产阶层的特殊问题。

三是研究视角新颖。本书对一些问题的把握,超越了传统中产阶层研究的局限。例如,在消费研究领域提出了历史和社会学的分析维度;对体制内外中产阶层差异的研究,从新社会阶层的视角进行了系统分析;等等。

四是回应社会的普遍关切。例如对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关于“阶层固化”观点的回应。基于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特大城市中产阶层比重的不断增加,推动着社会结构向“橄榄型社会”转变;中产阶层的生成与流动渠道是相对畅通的,阶层固化现象并不明显。这些研究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逻辑,也用经验数据揭示了中国社会结构仍然是一个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社会结构的事实。

五是有鲜明的政策指向性。本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很好地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政策研究。例如,对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何发挥新社会阶层的作用的研究等具有明确的政策意涵。

当然,本书也有其局限性。最明显的一点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各部分的观点不尽一致,全书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松散的结构。

总之,作为一项站在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中产阶层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