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应强筋伤学术经验撷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气血理论对治疗筋伤的指导意义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的变化决定了脏腑经络的变化。林应强认为,气血理论同样在筋伤诊治中起到重要作用,临证讲究应以气血为纲、整体辨证、审证求因、始终围绕气血变化加以调治,气血兼顾,调气活血,尤重调气,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临证善于把握证候病机,推崇“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的外治补法思路,总之遣方用药,随证加减,药随法出。

(一)气血理论对中医病因学的指导意义

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气具有很强的活力和不断运动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有推动和温煦等作用。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中医学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生命活动,正如张仲景所说“人之有生,全赖于气”。《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医宗必读》曰:“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不居集》又曰:“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气与血的关系密切,互相依赖,又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的温煦濡养,才能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气血阴阳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气血失调是各种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之间的协调出现异常,会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引起各种疾病的产生。这些理论体现在中医学各科,用以说明、阐释疾病的发生、变化、转归及治疗等,对于筋伤疾病的诊治同样适用。

人体受到损伤后,气血也随之发生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气虚、气滞和血虚、血瘀的等病理现象在损伤性疾病中都能出现,尤其是气滞和血瘀更与伤科疾患直接有关。气机不畅,无以鼓动血行则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伤瘀凝,壅塞脉道,必阻碍气机流通。气滞常常出现疼痛、胸闷腹胀、便秘纳呆等。血瘀则局部出现肿胀、青紫、疼痛。气虚出现伤痛绵绵不休、疲倦乏力等。血虚则出现损伤局部久延不愈、痉挛僵硬等。《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证也。专从血论,须先辨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二者治法不同,有瘀血者,宜攻利之;亡血者,宜补而行之。”这里明确表明,损伤专从血论。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记述:“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同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说明人体损伤后将引起气血之伤。

(二)气血理论在中医治疗筋伤中的应用

《医林改错》中,王清任从气血立论指出:“治病之要决,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这里说明气血理论为治病的要诀。如何调治,《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云:“跌仆闪挫,方书谓之伤科,俗谓之内伤,其言内而不言外者,明乎伤在外,而病必及内,其治之之法,亦必于经络脏腑间求之,而为之行气,为之行血,不得徒从外涂抹之已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气虚宜 引之”。这些表明古时医家对于损伤疾病已经重视从气血论治。

正如《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血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求脉理,审其虚实,而施补泻哉。”这里明确说明损伤后不仅仅依靠手法治疗,最关键在于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对于筋伤的治疗亦然。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对于慢性筋骨损伤,除了给予手法整复理筋、功能锻炼外,还要求给予必要的内外用药。实践证明,合理使用内服和外用药物治疗筋伤,将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林应强对气血理论在筋伤中的认识

1.从气血理论探讨慢性筋骨病损的发病机制 慢性筋骨病损是慢性筋伤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其中气血理论在慢性筋骨病损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先天禀赋不足:《幼幼集成·胎病论》言:“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受脾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节软弱,久不能行。”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筋骨肉力学失衡,导致关节失稳、肌肉无力、韧带松弛而发病,其中气虚乃慢性筋骨病损的发病之本,而血瘀是必然病理变化。沈时誉《医衡·痹证析微》曰:“痹者,闭也。皮肉筋骨为风寒湿气杂染,血脉闭塞而不流通也。”叶天士谓:“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可以说,血瘀是伴随了慢性筋骨病损的全程。②慢性筋骨病损的病因在于:劳损后,瘀血阻脉,不通则痛;气虚血瘀,荣养失职,导致不荣则痛的表现。如脊柱慢性损伤后,多出现气虚血瘀的证候。《张氏医通》云:“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道挟脊而上,至肩背痛。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者。”这里的观书对弈久坐者易致脊背痛,相当于现代医学认为长期伏案工作者易于发生颈椎病、颈肩综合征。说明当时已认识到职业、姿势等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③内有气血不足,外有风寒湿邪久留不去,流注经络、血脉、关节,从而引起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等症状、体征,根本病机是气虚血瘀、本虚标实。严用和《济生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大凡陈伤或劳损之类,多有阳气虚衰不足、卫阳不固,故腠理空虚,易遭风寒湿三气杂至,流走经络、凝滞血脉,遂成痹证。

2.治疗筋伤,首重气血,尤重调气 对于损伤疾病一般的观点均在于“伤从血治”。如《伤科补要》曰:“跌打损伤,专从血论。”《可法良规》指出:“凡伤损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但是林应强认为,许多人只是着眼于有形之“瘀血”,忽视了“气”的功能在伤科治疗上的重要性,更加应该重视人体“气”之重要性。《正体类要》指出:“若肿不消,青不退,气血虚也。”对于一些踝关节损伤,长期肿胀不退,应该从气血论治。如对于一些由于岔气引起的关节错缝,应该理气为先,兼以活血;对于一些跌倒损伤引起的肿胀疼痛,应该活血为要兼理气。中医有久病入络为瘀一说,治疗当以活血养血兼补气为主。

林应强治疗筋伤杂症的核心所在就是气血调治。充分运用气血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重视气药与血药的配伍,使气顺血通,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气血关系中,更加重视气的作用,将补气、理气、养血、活血充分结合,随证加减,因人体生命活动,全受气的支配。其中血瘀与气虚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气为血帅,气虚则无力助血运行出现血瘀。因而临证善用补气药是其特点,即使是气滞血瘀证为主证者,也常在行气活血的同时加入适当的补气药,常可获佳效。

由于筋伤杂症病程缠绵,经久难愈,疑难病证常见。林应强认为,此多由损伤后夹风寒湿痹阻,或痰瘀互阻,日久出现本虚标实,主张以调理气血为要。临证擅长运用黄芪(重用黄芪)为君药,少则30g,多则120g。黄芪力专补气,脾气充足则气血旺盛,气血旺盛则筋骨得以濡养,使气血运行通畅、瘀滞得解。

因此林应强认为,推拿科医生如果只是单纯采用外治法治疗筋骨病不是真正的好医生,一定要学会辨证论治。尤其是慢性筋骨病损的病机关键在于本虚标实,气虚血瘀为要,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扶正祛邪为大法。对于这类患者,若单纯投以攻下逐瘀之剂,必然伤及正气,正气虚不能活血化瘀,反而加重瘀血停滞,因此强调调补气血在伤科治疗中要贯穿始终。此外,对于一些难以痊愈的慢性筋骨疼痛患者,一般西医采用消炎镇痛药配合抗焦虑抑郁,而林应强常用补气兼活血的正气理筋液加失笑散也取得很好效果。

3.推崇“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 林应强临证时,根据其病证性质,或活血化瘀,或益气活血,或疏肝理气,或养血补肾,或化瘀养阴,或行气豁痰通络,或补气活血祛痹。临床用药组方法度严谨,君臣分明,配伍精当,推崇“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虽重气血,尤重补气,但是也并非一味补气活血,擅长把握证候病机,药随法出。

对于血瘀诸证的治疗,根据证候病机及病情轻重缓急,辨清病因,辨明寒热虚实,明辨脏腑经络,以达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则病去人安的目的。如归脾汤加失笑散治疗颈源性头痛眩晕,补阳还五汤加千斤拔、五指毛桃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于久病入络的病患多用一些虫类药如蜈蚣、全蝎等。林应强认为,虫类药擅长走窜,是祛风通络的上品,病久顽固不愈,一般活血化瘀或缓解症状的药物无效,使用虫类药等血肉有情之品屡获奇效。

林应强认为“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的最大特点在于:寓攻于补,活血即是补,泻即是补,升降即是补,等等,但不要墨守成规,以为补就是一味运用补药,这样就完全丧失中医辨证论治的主战场,如慢性筋骨病损属寒证者酌加制附子、细辛、炙麻黄等,属热证者酌加石膏、菊花,膝骨关节炎可以用川萆薢汤治疗。

4.从中药剂量探讨气血药物的使用 林应强认为,许多慢性筋骨病损,单纯依靠手法难以解决患者疾苦,往往要配合中药治疗,但是在中药的运用过程中,药物的剂量和功效是成正比的,从一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发病机制看已经不单纯属于痹证范畴,已经由痹证转变为痿证了,因此气血药物的合理运用成为治疗的关键。注重用药剂量,药与证相宜。王清任非常注重药物剂量变化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明确指出“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

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传承的关键所在就是药物剂量的运用,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中医治病的巧处在量上”的说法。中药剂量与其功效的量-效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研究的重点。明代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盖以治病之法,药不及病则无济于事,药过于病则反伤其正而生他患矣,故当知约制,而进止有度也。”《冉雪峰医案·厥冒》认为:“凡大病需用大药,药量得当,力愈大而功愈伟。”这些理论的阐述给后代医家的临证施治以启示。《景景医话》指出:“用药分量之轻重,鄙意当视其病以为准,初不能执定某药必重用,某药必轻用,即古方流传,其分量固已酌定,仍必赖用之者增损其间,乃合病机,不独药品之宜加减也。”这里表明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必须结合临床,以病证为前提,量-效关系的研究应该个性化,以功效为出发点而进行研究。如活血通经圣药——红花,《本经逢原》记载:“少则养血,多则行血,过用使人血行不止。”对补益类中药的双向调节也有所记载,《本经疏证》记载:“少用壅滞,多用宣通。”《医宗必读》说:“多用则宣通,少用反壅滞。”甘草小剂量(3~6g)应用主要有调和诸药之功,中剂量(6~15g)则能清热解毒、清肺利咽,大剂量(15~30g)则常用于解毒和治疗腹痛转筋等。

如林应强用正气理筋液、补中益气汤、归脾汤加失笑散治疗慢性脊柱病损,以及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都是重用黄芪为君。

又如林应强对补阳还五汤的运用:本方来源于《医林改错》,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原来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弱无力为证治要点。临床上林应强常常运用此方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损伤。其中重用黄芪是诊治特点,如在王清任创制的方剂中,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方剂中的剂量变化很大,黄芪的剂量大则八两,小则八钱。而在同一首方剂中,药物剂量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如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四两为君,而其他六味药,每味仅用一至二钱。这种明显的剂量差别充分体现了王清任重视元气、注重补气活血的学术思想。同样,林应强认为黄芪用量对于慢性筋骨损伤起到重要作用。一般筋骨病损林应强使用黄芪在20~25g,在一些兼有痿痹的筋伤中,黄芪可以用到120g。

再如,林应强曾治疗一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年男性),颈痛伴双下肢痿废乏力5年,症见气短、言语乏力、声低、四肢肌肉萎缩无力、走路踩棉花感,舌黯红苔黄腻,脉沉细无力。辨证为气虚血瘀之痿证,治以补气活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而取效。其中黄芪从60g起,逐渐加至90g、100g,谨守此治疗大法,组方以调气活血为指导思想,处方用药亦观其脉证,随证治之,疗效显著。

(范志勇总结)

参考文献

1.冯开茂.气血学说在伤科内治法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391-393.

2.曹晓光,唐勇,王冠军,等.浅议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气血理论[J].四川中医,2009,27(1):40-41.

3.董超,唐勇,姜维龙,等.从气血探讨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与防治思路[J].新中医,2009,41(12):1-2.

4.施杞,王拥军,周重建,等.气血理论在延缓椎间盘退变过程的运用与发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S2):190-192.

5.范丽丽,邓家刚,郝二伟.中药剂量与功效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0):104-105.

6.秦华珍,刘磊,王晓倩,等.中药剂量与量效关系的思考[J].四川中医,2011,29(6):48.

7.张卫红,吴文博,蔡建丽.中药剂量的特点与量效关系浅析[J].河北中医,2014,36(8):1222-1223.

8.黄德弘,刘孟渊.王清任气血理论和调气活血组方思想特色探析及运用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