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礼仪的历史沿革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礼是传统文化的内核,所以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有关礼的历史。礼文化源远流长,所以,揭示礼仪的起源理清其历史演变的脉络,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礼仪的本质,全方位地了解礼仪文化,并通过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扬弃,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天的礼仪实践。需要指出的是中华礼仪由两部分组成,即礼制和礼俗,两者既相互吸收,又独立发展。在我国,历代统治阶级几乎都推崇“礼治”。礼仪在中国既是人们生活、交往的行为规范,又是阶级产生后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从历史发展的脉络看,中国礼仪演变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代礼仪的雏形时期
追溯中国礼仪的历史是漫长而久远的。自原始社会起,人类社会便已有了“礼仪”存在。据考古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材料证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形成了颇具影响的礼仪规范。原始的宗教礼仪、婚姻礼仪等已具雏形。其中,敬天祭神礼仪是其主体。汉语中的“礼”,本身就含有敬神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认为礼最初源于原始宗教信仰,是原始人用来事神致福的。据考证,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有了礼的概念和实践。山顶洞人缝制衣服以遮羞御寒,把贝壳串起来,挂在脖子上以满足审美需求;族人死了,要举行悼念仪式,并在死人身上撒赤铁矿粉。这种悼念仪式便包括了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的交际礼仪。我国东北的鄂伦春人在新中国成立前仍沿袭着原始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如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熊,猎来熊后大家要大哭一场,吃完熊肉后也要大哭一场,并对熊骨进行天葬。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际交往礼仪已初步形成。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提供的民俗资料表明,当时的人们在交往中已经注重尊卑有序、男女有别了。在家庭中,家庭成员按照长幼男女席地而坐:年长者坐上边,年幼者坐下边;男子靠左而坐,女子靠右而坐。他们用两根中柱把主室分为两边,右边是女柱,左边是男柱。男女成年时在各自的柱子前举行成年仪式。这种礼仪在今天的纳西族中仍被沿用着。
炎黄五帝时期,礼仪已渐至严密,且逐渐被纳入礼制的范畴。这一时期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逐渐形成的时期,因而反映在礼仪上,也是由氏族社会的交际礼仪向阶级社会的交际礼制逐步过渡的时期。历史上有过“礼理起于大一,礼事起于遂皇,礼名起于黄帝”之说。《商君书·画策》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用而王。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为君臣上下之仪,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匹配之合,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故时变也。”足见当时社交礼仪之盛。尧舜时代,国家已具雏形。同时,民间交往礼仪得到进一步发展,延续几千年的拜、揖、拱手等礼仪,此时已广泛运用于社交活动之中了。
二、古代礼仪的成熟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夏商周三代,我国传统礼仪进入了飞速发展以至成熟的时期。从夏朝建立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文化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修定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内容涵盖政治、宗教、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礼仪概念,奠定了华夏礼仪传统的基础。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在典籍中记载很多,且有大量出土文物可以佐证。这时,礼仪的思想基础仍然是对天帝、鬼神、天命的迷信。“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解字》许慎)以殷墟为中心展开活动的殷人,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活跃在华夏大地,他们建造了殷都(地处现在的河南安阳),他们尊神、信鬼的狂热掩盖了在其他方面的建树。但由于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所以更加突出了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等等级关系,而且形成典制传统。
殷灭后取而代之的是周,这是中华礼仪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周公(周武王之弟)对周代礼制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他制作礼乐,将人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情操等统统纳入一个尊卑有序的模式之中。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周礼》出现于西周时期,成为记载周朝典讲制度的专门书籍。据《周礼》记载,当时的礼仪体系已基本建立,可以概括为五个重要方面,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简称为“五礼”。吉礼,主要指祭祀之典礼;凶礼,即丧葬之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之礼节,包括诸侯之间的会盟等礼节;军礼,主要包括阅兵、出师、凯旋等仪式礼仪;嘉礼,主要指冠礼、婚礼、乡饮酒礼仪等。实际上周礼极其繁缛,正如《礼记·礼器》所载:“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即礼的大项有300条,小项有3000条。这些礼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种行为规范,具体规定了各贵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日常生活方面的行为准则。在西周,青铜礼器是个人身份的象征,礼器的多寡代表身份地位的高低,形制的大小显示权力的等级。当时,贵族佩戴玉饰成风气时尚。相见之礼和婚礼成为固定的程序流行于民间。此外尊老爱幼等礼仪也明显得以确立。
尽管人们对传世的《周礼》和《仪礼》是否为周公所作存在争议,但大家都公认《周礼》和《仪礼》及其后来的释文《礼记》为中国最早的礼制百科全书。《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礼记》偏重对礼的各个分支做出符合统治者需要的理论说明。这些礼仪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礼仪进入成熟时期,中国后世的礼仪深受它们的影响。
三、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
这一阶段约在公元前771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该阶段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奴隶制逐渐走向崩溃、封建制代之而起。与此相适应,夏商周三代之礼也经历着历史的变革。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在理论上阐述了礼的起源、本质、功能等问题,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社会等级秩序的划分及其意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规范和道德义务,发展和革新了三代的礼仪理论。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删《诗》、《书》,定《礼》、《乐》,篡《周易》,修《春秋》,为历史文化的整理和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周礼》连同后来孔门弟子编著的《礼记》合称“三礼”。纵观孔子的言论思想可以看出,孔子力主复兴周礼。孔子站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将奴隶制开始崩溃、封建制开始兴起的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崩乐坏”、“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局面。他认为要制止这种局面,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但孔子要求复兴周礼,并不是主张完全因袭周礼,而是对周礼做出一定的补充和发展。
他的主要礼仪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认为礼是判断社会成员言行标准的基本准则。他曾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礼之用,和为贵”。
第二,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度。“治国不以礼,犹无耙而耕”,故孔子提倡“为国以礼”。
第三,礼是个人践行的自觉要求。孔子很注重践行,对人也“听其言,观其行”。《论语·乡党》和《礼记·典礼》中都记有孔子平时谨慎守礼、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表现,他要求人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学礼,无以立”。
第四,他把“仁”作为礼的内容。他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要制止奴隶制的崩溃,恢复统治秩序,就要正名。所谓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即处在君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君应有的品行,得到君名称地位的人所应有的对待;处在臣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臣所应有的品行,得到臣这个名称地位的人所应有的对待等。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治”理论,提出了适合地主阶级理想的“王道”、“仁政”学说。其中心内容是主张“以德服人”,即“德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难能可贵主张。在道德修养方面,主张“舍生取义”,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等。孟子认为礼是人性的反映,人性中辞让之心便是礼德源头。因此,人要达到礼的标准,根本问题是主观反省,尽可能减少自己的各种欲望。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主张“国无礼则不宁”,礼是“国之命”, “人无礼而不生”。他十分注重建立新的封建等级制度,提出了“隆礼”、“重法”的主张。他把“礼”看成是检验尺寸的法度,检验重量的权衡,检验曲直的绳墨,检验方圆的规矩。他认为“礼”的中心内容是“分”和“别”,即区别贵贱长幼、贫富等级。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恰当)者也。”(《荀子·富国》)“礼”就是要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级中都有恰当的位置。这种等级制度,不是奴隶制下完全按照宗族血缘关系的世袭等级制,而是根据新的封建生产关系,按照地主阶级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等级制。荀子还认为,“礼”是法的根本原则和基础,也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
回顾这一时期的关于“礼”的思想,可以看出,孔子、孟子、荀子对“礼”的涵义的理解非常宽泛。在这个时期,“礼”涵盖了全部道德的内容,并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孔、孟等思想家的礼仪主张,构筑了中国传统礼仪的基本框架,对古代中国礼仪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古代礼仪文化的基础。
四、封建礼仪的强化时期
这一阶段大约从公元前221年的秦、汉时期到公元1796年。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礼仪也随之形成,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封建礼仪得到强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于是开始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朝制定的集权制度,成为后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的基础。秦王暴政,二世即灭。西汉初期,叔孙通协助刘邦制定了朝礼之仪,突出发展了礼的仪式和礼节。西汉的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在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时认为,重法轻德是导致秦亡的重要原因。他要求统治者采取德治和法治两种手段,并着重以封建的仁义道德去教化人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定为封建社会统治的主流思想。董仲舒把儒家礼仪概括为在“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他把天地阴阳的自然法则套搬到社会生活中,认为“三纲”和“五常”都是“天”的意志的表现,“道之大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武帝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得儒家礼教成为我国礼仪的主流定制。
盛唐时期,于汉代问世的《礼记》上升为“经”,成为“礼经”三书之一。
宋代时礼仪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礼教也发展到了又一高峰时期。宋代礼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程朱理学的出现,二是礼仪向家庭迅速扩延。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的主要思想是“天理”论。其理论认为,自然界天地万物无不体现天理,人性本质是天理的体现,“三纲五常”也是天理的体现,统治者制定的政礼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也是天理的体现。家庭礼仪研究硕果累累是宋代礼仪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在大量家庭礼仪著作中,司马光的《涑水家仪》和朱熹的《朱子家礼》最为著名。
明代时,交友礼仪更加完善,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
五、封建礼仪的衰落时期
这一时期为1796年~1911年,清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给古老的中华传统礼仪带来冲击。但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礼仪思想从未占据主导地位,而是被融于中华传统的礼仪之中。满族人入关后,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制,并且使其复杂化,导致一些礼仪更加繁琐和虚浮,如下级官员与上级官员相见时的礼节,不同品级官员所穿的礼服,图案要求极为严格。清朝末期,封建礼仪日渐衰落,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规范逐渐被时代所抛弃。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标准得到传播和推广。
六、现代礼仪发展轨迹
中国的现代礼仪是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兴起的。1911年民国初期至现在,这是中国现代礼仪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礼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仪,加上西方传入的资本主义道德观和行为方式,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杂烩”式的礼仪,诸如见了皇帝呼“万岁”,见了洋人问“你好”;有人长袍马褂,有人西装革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直接为现代礼仪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的礼学和礼仪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当家做主,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代替了等级关系。虽然在一段时期内,优良的民族传统、良好的礼仪礼俗被作为“封资修”货色扫进垃圾堆,但是改革开放的大潮又使礼仪获得了新的生命,一些优秀的西方礼仪被融入,现代礼仪的发展又有了广阔的天地。
思考题
简述我国礼仪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