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话禅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佛祖!佛祖!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直下承担可免沉沦。

【公案】

唐朝南阳慧忠国师①感念侍者②为他服务了三十年,想有所报答,助他开悟,于是有一天,他喊道:“侍者!”

侍者一听国师呼唤他,立刻回答道:“国师,有何指示?”

国师无可奈何地说道:“没有什么。”

过了一会儿,国师又叫道:“侍者!”

侍者立刻又回答道:“国师,做什么?”

国师又无可奈何地说道:“不做什么!”

如是多次后,国师不得已,改口叫道:“佛祖!佛祖!”

侍者茫然不解地反问道:“国师,你叫谁呀?”

国师只好明白地开示:“我在叫你!”

侍者不明所以:“国师,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啊!”

慧忠国师不禁慨叹地对侍者说道:“你将来可不要怪我辜负你,其实是你辜负我啊!”

侍者分辩道:“国师,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辜负你,你也不会辜负我呀!”

慧忠国师答道:“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

慧忠国师与侍者,谁辜负了谁,这且不去论;但侍者只承认自己是侍者,不敢承担佛祖的称谓,这是非常遗憾的事。禅门讲“直下承担”,所谓“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佛教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然而众生只承认自己是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沉沦生死,无法回家,实在可悲。

无门慧开禅师曾说:“铁枷无孔要人担,累及儿孙不等闲;欲得撑门并拄户,更须赤脚上刀山。”老国师年高心孤,对侍者用按牛头吃草的方法,使其觉悟,无奈侍者只是侍者,不敢承担是佛祖。

【注释】

①国师:我国各朝代帝王对德学兼备之高僧所赐的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

②侍者:指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予以服侍者。

【思考】

1.国师为什么要接二连三叫唤侍者?

2.何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3.从这则公案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延伸——缁门崇行录】

宋朝圆通讷禅师,晚上经常禅坐修定。初夜时,其两手结印神态自在安然;到了中夜,其两手会渐渐地升高到胸口。侍者每看到大师两手升至胸口时,就知道天要亮了。

——终夜拱手

文殊现身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公案】

无着文喜禅师虔诚地去朝礼五台山,他在到达五台山的前一天晚上,投宿在一茅屋里,屋内住了一位老翁。

文喜问说:“请问您,五台山这许多的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又问:“五台山的住众究竟有多少?”

老翁回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醒来,发现茅屋不见了,自己睡在空旷的露地,文殊菩萨赫然骑着狮子现在空中。当时,文喜非常悔恨自己有眼不识菩萨,心想昨天的老翁一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却没有向菩萨当面多请教,空自错过因缘,实在遗憾。

后来,文喜在仰山慧寂禅师的座下参禅悟道,从此安心地住在仰山禅师那里,担任典座(煮饭)的职务。

有一天,他在煮饭的时候,忽然从饭锅的蒸汽上,又见到文殊菩萨现身。他举起饭铲向文殊菩萨打去,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意思是,他不被外相所迷,当下自我肯定,心外无佛,心外无法,一切从自性里直下承担,所以不管你文殊不文殊,我文喜自文喜。

文殊菩萨听了以后,就说了一首偈子:“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吾人因不明自己本性,终日心外求法,故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了解众生即佛,佛即是众生,又何必自悔自恼呢!文殊的偈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今天才真正逢到知音,终于有人认识他了。原来文殊、文喜在禅者眼中是自他不二啊!

【思考】

1.试述本文之大意。

2.“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的含义为何?

3.为什么文殊菩萨说“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4.如何不被外相所迷惑?试举例说明。

【延伸——缁门崇行录】

晋朝道安法师,十二岁出家,天生聪敏,但其貌不扬,不为师父所器重,于是就派他到田里耕种;这样做了三年,每天勤劳作务,从来不曾抱怨。几年后,才去拜见师父求授经典。师父给他一卷《辨意经》,有五千多字。他就带着这本经去种田,利用休息时读经。傍晚归来,再请求师父授予其他经典,师父说:“昨天给你的经都还没读完,怎么又来请呢?”他回答说:“那部经我已经会背诵了。”师父虽然很惊讶,但仍然不太相信,于是再给他一卷《成具光明经》,这部经将近一万字,道安法师仍带着经书去种田,黄昏回来还经。师父叫他背诵,居然一字不差,师父方始大为惊奇赞叹。

道安法师,就像祭拜圣贤或祖宗宫庙里的宝玉一样,叫他去耕种,他服从、勤劳且无怨言。现代的弟子们才稍具一点儿小才能,对他稍不客气就要离开!更何况是长期种田服劳役呢!想到这里,不禁感慨万千!

——力役田舍

还好有我在

肯定自我,不随生死;

不计有无,即为解脱。

【公案】

云岩昙晟禅师与长沙的道吾圆智禅师,同是药山惟俨禅师的弟子,两人非常要好。道吾禅师四十六岁才出家,比云岩禅师大了十一岁。

有一天,云岩禅师生病,道吾禅师去探望时问他:“离却这个壳漏子①,向什么处再得相见?”意思是:往生以后,我们在哪里相见?

云岩禅师毫不迟疑地回答:“不生不灭②处相见。”

道吾禅师不以为然,提出不同的意见:“何不道非不生不灭处相见?”

说完也不等云岩的回答,拿起斗笠便往外头走去。云岩禅师叫道:“请停一下再走,我还有话请教。你拿斗笠做什么?”

“有用处!”

云岩禅师追问:“风雨来时,做么用?”意思是,大风大雨时,一顶斗笠有什么用?

道吾禅师答:“覆盖着。”

云岩禅师:“他还受覆盖也无?”

道吾说:“虽然如此,要且无漏③。”

云岩禅师病愈后,口渴煎茶。

道吾禅师问:“煎茶给谁吃?”

云岩答:“有一个人要吃!”

“为什么他自己不煎?”

云岩回答:“还好有我在!”

云岩和道吾是同门师兄弟,道风却不同。道吾活泼热情,云岩古板冷清,但二人在修道上互勉互励,彼此心中从无芥蒂。二人谈论生死,有道在生灭处相见,有道在无生灭处相见。生灭与不生灭,其实在禅者心中一如也。

道吾拿一斗笠,是让本性无漏也。在佛法里,漏就是烦恼的意思。能无漏,就是远离烦恼,即为完人。病中的云岩论生死,非常淡然。煎茶时道“还好有我在”,如此肯定自我,不堕生死,不计有无,这就是禅的解脱。

【注释】

①壳漏子:比喻人之身躯。又作可漏子。

②不生不灭: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

③无漏:漏,乃烦恼之异名。指远离一切烦恼根源之法。

【思考】

1.云岩禅师说的“还好有我在”的含义为何?

2.试列举三种远离烦恼的方法。

3.试论何为你心中的“肯定自我,不堕生死”。

【延伸——缁门崇行录】

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中印度人,随缘云水度众。到了荆州时,谯王请大师讲《华严》等经,大师自忖不谙华语,无法胜任,于是日夜礼忏,祈求观世音菩萨加被。有一天晚上,他忽然梦见一位白衣人手持着剑,并擎着一颗人头来,问说:“你有什么担忧的事?”大师据实把这件事告诉他。那人立即挥剑砍去求那跋陀罗的头,安上新的脑袋,大师霍然惊醒,从此之后,就完全通晓华语音义,开始讲经弘法。

——梦中易首

自伞自度

迷时师度,

悟时自度。

【公案】

世间的人有好多种,有的人希望人家帮助我、利益我,有的人希望帮助人、利益人,有的人既不希望人家帮助,也不愿意去帮助别人,希望一切靠自己。

禅者,有靠自己的性格,所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当未悟得禅时,他靠老师;一旦有了禅悟,他就靠自己,甚至再去帮助别人。

有一个赶路的信者在屋檐下躲雨,雨一直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这时,他忽然看见一位禅师,撑着伞从面前经过,于是他就大声喊叫道:“禅师,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回答:“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屋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禅师该度我了吧!”

禅师就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是因为我有伞;你被雨淋,是因为你无伞;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度吧!”说完便走了。

禅师的意思就是参禅学道要靠自己,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

我们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自己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只要自己能够明心见性,自然就不会被魔所迷惑。自己雨天不带伞,却想要别人来助你,就如平时不找到真如佛性,只想靠别人度你,放着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怎么能称心如意?

有人问说,我们拿念珠念佛菩萨的名号,而佛菩萨也拿念珠,念什么呢?当然也是念佛菩萨的名号。所谓求人不如求己,自伞自度,凡事要反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并不是不慈悲,这实在是禅师的大慈大悲啊!

【思考】

1.禅师为什么不肯度信者?

2.为什么禅者有靠自己的性格?

3.请分享阅读这则公案的心得。

【延伸——缁门崇行录】

隋朝富上法师,挂单于益州净德寺,经常将斗笠系挂在路旁,自己就盘坐在那里读诵经文,任由来往的路人随喜布施。遇到有人布施,他也不道谢或替施主消灾祈福。但由于道路僻静,人烟稀少,所以多年来也没有得到多少供养。

有人告诉他说:“城西北人多,也欢喜布施,您何必一定要在这里?”

法师回答说:“一钱两钱,就足以维持生命了,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呢?”

陵州刺史赵仲舒,是当时三代严刑的酷吏,不信佛法,也不敬三宝,听到此事,故意要试探他;骑马经过时,佯装掉下一贯钱(一千钱,古时一贯即一千)。法师读经自若,好像没有看到一样。赵刺史去了很远后,再派人去取钱,法师也不管。于是赵刺史就问他:“您每天所得到的不过一钱,现在一贯钱掉在地上,您看到别人捡去,为什么不阻止呢?”法师说:“那又不是我的东西,别人捡去干我何事?”

赵刺史听了十分佩服,从马上下来向法师恭敬顶礼,然后赞叹而去。

——遗钱不顾

心与性

寒时结水成冰,暖时融冰成水;

迷时结性为心,悟时融心成性。

【公案】

有一位学僧到南阳慧忠国师的道场参禅学道。某天,他问慧忠国师说:“禅,是‘心’的别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①实性,禅宗的祖师们将此‘心’易名为‘性’,请问禅师,‘心’与‘性’之间的差别如何?”

慧忠国师毫不隐瞒地回答说:“迷时心是心、性是性,心性②是有差别的;悟时心是性、性是心,则无差别。”

学僧听了又问说:“可是经上说,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为什么你却说,心与性无差别呢?难道常与无常没有差别吗?”

南阳慧忠国师耐烦地为学僧举例:“你只依语而不依义,自然就不懂了。譬如寒时结水成冰,暖时则融冰成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差别,所以在本体上,心性是不二的。”

刚开始研究佛学的人,常常会因佛学的名词而迷惑,例如,在这本经里读到的是“心”,到那一本经中,读到的却是“性”,有时候讲“真如”,有时候却讲“本性”。其实心性的别名很多,如本来面目、如来藏、法身、实相、自性、真如、本体、真心、般若、禅等,这无非是用种种方法要吾人认识自己。

迷悟虽有差,本性则无异,就如以黄金制成耳环、戒指、手镯等金饰,眼中看到的金饰虽然不同,但熔合起来还是黄金。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心与性名虽不同,实则都是我们的本性,都是禅中的宝藏。

【注释】

①真如:谓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有的本体。又作如如、如实、实相等。

②心性: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

【思考】

1.略述“心”与“性”之间的差别。

2.慧忠国师用什么来譬喻心与性?

3.为什么说佛性是常、心是无常?试举例说明。

【延伸——缁门崇行录】

齐朝法愿大师,颍川人。齐高帝礼他为国师,尽弟子之礼;齐武帝继位,也是对他极为礼敬。

有一天,太子文惠到寺里问候并请示法愿大师说:“我用清铙雅乐供养佛菩萨,其福德如何?”大师回答:“往昔菩萨用八万种歌舞伎乐来供养佛,尚且不如以至诚清净心奉行佛法的功德,你今天吹箫、打鼓,又算什么呢?”

喜欢做佛事(如斋会、法会)而不明佛理,虽然花费很多财力,不过是招感三界果报的业因而已。愿公这一席话,不仅觉醒了世俗人的迷惑,而且也是后世出家人的良药啊!

——较论供养

一喝有多重

听闻容易实践难,侮慢师尊总枉然;

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公案】

宋朝翰林学士苏东坡,有一次与东林常总禅师谈论“情与无情,同圆种智①”的问题,忽然有所觉悟。因此,作了三首诗表示未参禅前、参禅时以及参禅悟道后的心得。分别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溪声尽是广长舌②,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有了这样的禅悟以后,苏东坡对佛法自视更高。

有一天,他听说湖北荆州玉泉寺的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③难触,苏东坡心中甚为不服,于是微服求见承皓禅师。

“有闻禅师禅悟的功行很高,请说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他:“请问您贵姓?”

苏东坡说:“姓秤,乃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请问这一喝有多重?”

苏东坡无以为对,礼拜而退。

苏东坡参禅的三个层次,正如青原行思禅师曾形容禅的三个阶段:谓参禅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到了参禅悟道后,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禅者经此三关,虽能开悟,但并非修证;悟是解,修属证。故禅者由悟起修,由修而证;如无修证者,遇承皓禅师此等禅宗大匠的一声大喝,就瞠目结舌、哑口无言了。

【注释】

①种智:指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

②广长舌:指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如赤铜色。此相具有两种表征:(1)语必真实;(2)辩说无穷。

③机锋:禅林用语。又作禅机。意谓师家或禅僧与他人对机或度化学人时,常以寄意深刻、无迹象可寻,乃至非逻辑性之言语来表现一己之境界或考验对方。

【思考】

1.简述苏东坡参禅悟道的三个阶段。

2.试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的含义。

3.你对“由悟起修,由修而证”这句话有什么想法?

【延伸——缁门崇行录】

隋朝道悦法师,荆州人,常持诵《般若经》。住持玉泉寺时,适值朱粲造反,到寺里勒索粮食,又想加害他。道悦大师一点儿也不怕;窜贼看他丝毫不怕,就不杀他,叫他带路到机要地,大师走了几步,就结跏跌坐说:“我是出家人,不是引路人,我这四大假合的色身,就任你们宰割吧!”朱粲非常惊讶他这崇高的节操,于是亲自送他回寺。

——不引贼路

高与远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公案】

龙虎寺禅院聚集了许多青年学僧,他们正在寺院的国墙上草拟一幅龙争虎斗的壁画。图中,龙在云端盘旋,正作势往下冲;老虎盘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已修改多次,学僧们总认为画中的动态不足。

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们就请禅师对这幅壁画表示一下意见。

无德禅师仔细观看后,就说:“画得很好!但是,龙与虎的特性没有掌握住。龙在攻击之前,头会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必然会向下压低。龙颈后屈的角度越大,虎头越贴近地面,就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欢喜受教,齐声说:“老师真是一语道破,原来我们不仅将龙头画得太向前,而且虎头也抬得太高了,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于是借机开示:“学僧们,为人处世,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必须退一步地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地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又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你们且听我一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诸位仁者,能会意吗?”

学僧们至此,似有所悟。

禅者的人格,有自尊的一面,他们有时顶天立地,孤傲不群,有如龙抬头、虎前扑;但有时也非常自谦,有如龙退缩、虎低头。这正说明了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所谓进退有据,高低有时也。

龙为兽中之灵,虎为兽中之王,禅者乃人中之贤。同样都要以退为进,以伏为高,以谦为尚。以此原则来参禅修道,为人处世,不是也很相宜吗?

【思考】

1.试述龙与虎的特性。

2.为什么退步的人能向前,谦卑的人能更高?

3.请分享一则“以退为进”的故事。

【延伸——缁门崇行录】

北齐僧稠大师时负盛名,文宣帝经常率领左右随从及侍卫到寺院,大师一向都在寮房静坐,不去迎接也不去送行。他的弟子直言规劝他对皇帝还是要卑躬些为好,大师回答说:“昔日宾度罗尊者就因为走出门外七步迎接优填王,致使优填王失国七年;我的德行虽比不上宾度罗尊者,但也不敢破坏出家人的形象,只冀望皇帝因恭敬三宝而获得福报罢了。”因此,天下人对大师清高的德行更加崇仰,称他为“稠禅师”。

——驾不迎送

夜游

禅门之教育,以慈悲为母,

以方便为父,行不言身教。

【公案】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仙崖义梵禅师,在他的寺院里,共有一百多位弟子跟随着禅师学习。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沙弥,因为年纪还小,玩心很重,每每在晚饭之后,偷偷地溜到后院去,然后用一个高脚登做垫脚,翻墙到外面去游玩。

有一天,沙弥又翻墙出去夜游,正好仙崖禅师在夜里出来巡寮①,发现后院的墙角有一张高脚的凳子,知道有人偷溜到外面去。禅师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静静地将高脚凳移开,然后站在墙角下等候。沙弥夜游回来,不知道凳子已经移走,一脚就踩在仙崖禅师的肩上跳下来,然后他才看清楚竟然是禅师,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仙崖禅师非常慈祥温和,一点儿都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他说:“夜凉如水,小心受凉。赶快回去加一件衣服吧!”

虽然这件事情仙崖禅师从未对任何一个人谈起,但从此以后,寺里再也没有人在晚饭后出去夜游了。

仙崖禅师以鼓励代替责备,以关怀代替处罚,反而收到了教育的效果。

禅门的教育一向以慈悲方便为原则,以天下父母的心,来对待子弟。虽然有时棒喝斥责,但是这也要看受教者的根机,才会以大慈悲、大方便来教育。

今日的老师、父母在教育子弟时,要观察学生、儿女的根性,然后才施予教化。爱心、关怀、辅导、帮助,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注释】

①巡寮:指禅林中,住持巡视山内诸寮,以咨问老病、点检寮舍之缺乏等。其缘起于佛陀在世时,世尊尝以五事而五日一按行僧房:恐弟子着于有为事;恐着于俗论;恐着于睡眠;为探问病僧;令年少比丘观佛陀威仪安详肃穆,心生欢喜。

【思考】

1.仙崖禅师如何感化夜游的学僧?

2.简述一段在学习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

3.请分享一则成功的教育典范。

【延伸——缁门崇行录】

隋朝智兴法师,在大庄严寺职掌叩钟的职务。

隋炀帝大业五年,同住在寺院的三果法师,有一个哥哥,随皇帝出行时半路病亡,他妻子就梦见丈夫对她说:“我到了彭城不幸生病死了,死后堕入地狱,备经痛苦,幸闻庄严寺鸣钟,音震地狱,方能解脱;要报答这个恩情,就送绢帛十匹给智兴法师。”

于是,他的妻子就献绢帛十匹给智兴法师,智兴法师自谦无德,把布分送给在场的人。大家问他叩钟为何能有如此感应?他说:“我叩钟时,就开始祝祷‘愿诸圣贤同入道场’;然后叩三下,再来长叩前又祈求‘愿诸恶趣闻我钟声,俱离苦恼’。”严冬极冻,法师掌内凝血,皮都裂开了,但是他从来不会因为辛苦而推卸叩钟的责任。

——叩钟拔苦、

我也可以为你忙

名医化导有来因,疾病伤寒先忌嗔;

脉理深微能平性,良方精细度迷津。

【公案】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禅僧的时候,问道:“你来此学禅,已有十二个秋冬,怎么从来不向我问道呢?”

克契回答道:“老禅师每日忙碌,学僧实在不敢打扰。”

一过又是三年。有一天,佛光禅师在路上又遇到克契,再问道:“你参禅修道上有没有什么问题?怎么不来问我呢?”

克契禅僧仍回答:“老禅师很忙,学僧不敢随便和您谈话!”

又过了一年,克契禅僧正巧经过佛光禅师禅房,禅师又再对克契禅僧说道:“我今天有空,请进来禅室谈谈禅道。”

克契禅僧赶快合掌作礼,说道:“老禅师您忙吧,我怎么敢占用您老人家的时间呢?”

佛光禅师知道克契禅僧过分谦虚,不敢直下承担,再怎么参禅也不能开悟,看来非采取主动的手段不可,所以在又一次遇到克契禅僧的时候就问道:“学道参禅,要不断地参究,你为何老是不来向我问道呢?”

克契禅僧还是说道:“老禅师您很忙,学僧不便打扰。”

佛光禅师当下大声喝道:“忙,忙,究竟为谁在忙呢?我也可以为你忙啊!”

佛光禅师的一句“我也可以为你忙”,蓦然打进了克契心中,当下有所领悟。

有的人太顾念自己,不顾念别人,一点儿小事就再三烦人;有的人却太顾念别人,不肯丝毫为己,最后就错失机会。禅的本来面目,就是直下承担。当吃饭的时候吃饭,当修道的时候修道,当发问的时候要发问得确实,当回答的时候要回答得肯定,不可以在似是而非里转来转去。

修道途中,自己要勇敢,自己要承担,不可以拖延岁月。我可以为你忙,你为什么不要我帮忙呢?人我之间不需要分得那么清楚。禅是一个机锋,在机锋的那一刻,不必客气,就直下承担吧!

【思考】

1.为何克契禅僧不敢打扰佛光禅师?

2.试述“我也可以为你忙”的真正含义。

3.试述你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

【延伸——缁门崇行录】

五代永明寺延寿禅师,未出家前是专管库房的役吏,曾用公家的钱买物放生,罪当处死刑,吴王却下令特赦他。禅师出家后,曾专心虔诚诵读《法华经》二十一天。有一天晚上,突然梦见观世音菩萨用甘露灌入他口中,自此辩才无碍。

——甘露灌口

古镜未磨

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

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消静心中。

【公案】

有一天,洞山晓聪禅师让云居晓舜禅师出外化缘,云居晓舜禅师首先向一位饱参的刘居士化缘。

居士说:“老汉有个问题,您若答得相契,我便布施;若不相契,就请回吧。”接着居士就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云居晓舜禅师很快地回答:“黑如漆。”

居士再问:“古镜磨了以后呢?”

云居晓舜禅师回说:“照天照地。”

居士不以为然,拱手为礼,说:“抱歉,恕不布施,您请回吧!”说完就转身回府,闭门不出。

云居晓舜禅师愣了一下,闷闷不乐地回到了洞山,洞山晓聪禅师问他原因,云居晓舜便说出他与刘居士的对答经过。

洞山晓聪禅师说:“这样吧,你来问我,我回答给你听。”

云居晓舜就问:“古镜未磨时如何?”

洞山晓聪禅师回答:“此去汉阳不远。”

云居晓舜再问:“古镜磨后又将如何?”

洞山晓聪禅师微笑说:“黄鹤楼前鹦鹉洲。”

云居晓舜听了,猛然醒悟。

若以古镜来比喻我们的自性,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朗照,何能分别未磨已磨?何况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云居晓舜禅师却说未磨前黑如漆,已磨则照天照地,显示云居禅师还未能清楚地认识自性,难怪无法获得饱参的刘居士之认同。反观洞山晓聪禅师的回答,古镜未磨是“此去汉阳不远”,古镜已磨是“黄鹤楼前鹦鹉洲”,表示已能认识自性当下即是。

【思考】

1.为什么刘居士不肯布施东西给云居禅师?

2.何谓“自性”?试举例说明。

3.试述一则因“分别心”而产生的心理变化。

4.如何远离“分别心”?

【延伸——缁门崇行录】

唐朝智则法师,雍州长安人。性情磊落潇洒不羁,经常穿着一件破僧衲,衣裾只垂到膝盖上。寮房除了一张单人床、一个用瓦做的钵、一个用木做的汤匙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

他住的房间,门不掩闭,大家都说他是个狂妄古怪的人,他听了感慨万千地说:“说人家狂妄古怪的人,不知道自己才是啊!出家离俗,还要为衣食操心,生活起居还要遮遮掩掩的,出门时门要锁,箱子要盖紧,这样实在是浪费时间,又扰乱道业,然后又积蓄种种财物,终日劳苦忙碌而心不安,这种人若不是狂者,再没有比这个更为狂妄的了!”

——门不掩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