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本第二性与财富极化效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在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厘清和把握土地、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深入经济本质的关键。威廉·配第的“土地乃财富之母,劳动乃财富之父”是关于土地和劳动关系的最好表述,亚当·斯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思想,但他并没有将这一思想贯穿始终。尽管马克思后来完成了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发展,但萨伊同样在“斯密教条”[1]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位一体”公式[2],之后的边际学派、新古典主义、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从形式上修正和完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3]。国内外不同学派对土地、劳动和资本关系的看法实际上就包含在他们各自所认同的分配理论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围绕分配理论的争论,始终是和价值理论的争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卫兴华,1986;何伟、韩志国,1986;谷书堂、蔡继明,1988;何炼成,1994;于光远,1998;张卓元,1999;王珏,2000;蔡继明,2009;等)[4]。十六大确立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要素资本化也就自然出现了。由于我国城市和农村特殊的土地产权和管理制度(温铁军,2000;林毅夫,1992,2000;周其仁,2002;文贯中,2006;等)[5],土地资本化犹为引人关注(德·索托,2006;刘守英,2008;等)。它不仅涉及土地巨额级差收益的分配,而且与产业升级和城市化模式息息相关(刘守英,2008)。由于资本的通约性,产业升级正在日益摆脱要素束缚,从“结构调整”转向“价值链升级”(Gereffi,G.1999;Rodrik,D.2006;姚洋、张晔,2008)。这一过程突破了土地和劳动的时空限制,不仅是对存量要素的事前分配,而且更引致了产业升级过程及事后的财富极化效应。

本书通过对土地和劳动自然性、社会性的辨析,尝试提出资本第二性的理论观点,并以此重新审视分配理论,认为资本对土地和劳动的主导应该是对联合生产的主导而非对剩余分配的主导,当前理论界和实践中对土地、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曲解;通过对财富和资本关系的分析,论证产业升级的财富极化效应,认为城乡、区域和国家之间差距的加大与资本对土地和劳动的主导性息息相关;在对以上经济理论综合反思的基础上,从城市和农村产权改革非平衡、“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和土地所有权双轨制的视角对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展开深入研究,并以中国土地资本化和世界范围内产业升级过程中财富极化为实证对象,考察资本主导下产业升级与收入分配、土地可持续之间的深层关系,从而揭示居民收入、城乡、区域和国家之间差距加大的理论问题和制度本质,为理论反思和重构中国土地社会性的可持续和世界范围的财富共享提供可信的理论和实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