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案例】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春节刚过,老板沃伦的秘书被调去销售管理部做内勤,他看中的新秘书是我所在的人力资源部主管杰克的人事助理。老板说:“你让杰克在实习生中找一个合适的做人事助理。”他在说这话的时候,似乎选择性地忘记了人事助理是占Headcount(人头数,岗位编制)的,而实习生没有。也就是说,如果新找的这个实习生毕业后能转正,我还要为她额外申请一个Headcount。由于经济形势不乐观,全球都在紧缩开支,所以Headcount的批准权限被提到了SBU(Strategic Business Unit,战略事业单位)的高度。但老板沃伦的话,我这个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显然不能置之度外,就授意杰克按JD(Job Description,职位描述)去找。很快地,杰克从正在公司实习的应届毕业生中初步选了三个候选人。经过面试,我排除掉了两个。
一个是正就读大学,并担任系部学生会主席的优秀学生,她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明确,第一规划是去国外深造,第二规划是成为公务人员,第三规划是国内学历深造。鉴于她的“志愿”没有一个是留在公司做长远发展,我自然无法考虑。
被排除的另一个也很优秀,目前在我们公司R&D助理岗位实习,正符合她的化学专业。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女孩自视甚高,觉得人事助理的含金量不够,认为那是打杂的,不断问我一年后能不能升主管,两年后能不能当经理。我只好告诉她,在我们这种世界500强用人单位,不大可能。虽然她答应来试试,但我还是把她排除了。
我初步选中的这个人事助理叫莎莉,她是当地最好的一所大学里的大四学生,从大三起就在公司R&D部实习,对人事管理非常感兴趣,办事有条理,逻辑能力强,执行力一流。我觉得她就是我们要找的那种HPT(High Potential Talent,高潜力人才)。
为了保险起见,我让杰克参加了第二次面试,因为人是他用的,合适不合适他说了算。
杰克之前就和莎莉比较熟悉,但作为可能的同部门同事却是第一次坐在一起。杰克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吗?”莎莉说:“有点了解。”于是讲了一番她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听得出她是有备而来,显然回家是看了书的。但杰克说:“那不是我要的,我不要背书。”莎莉红了脸,停了一下,明显不如刚才自信:“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管理吧?”杰克又摇摇头,甚至不解释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区别,说:“我先来告诉你人力资源管理都做什么工作,然后你自己分析下,就知道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了。”莎莉立即正襟危坐,做极感兴趣倾听状竖起耳朵。
“人力资源第一件事,是根据公司战略愿景和细分后的年度计划,做出我们自己的年度人力资源规划,目的是为了提供公司发展需要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对每一个岗位做出分析,整理出职务说明书。”
“第二件,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展开招聘工作,目的是找寻和配置公司发展需要的人。”
“第三件,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展开培训工作,把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人变为符合公司要求的人。”
“第四件,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展开绩效管理工作,衡量一个员工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第五件,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展开薪酬福利工作,调动员工积极性,留住符合公司需要的员工。”
“第六件,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公司实际发展情况,做好员工关系工作,把合适的员工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莎莉听杰克讲完,说:“我听您刚才讲了六点,这是不是就是常说的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我注意了一下,您在叙述上述六点的时候,几乎每句都提到‘符合公司要求’这几个字。是不是人力资源的目的其实就是:提供符合公司需要的人才?”杰克微笑了一下,没有正面回答:“一开始你回答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这不是我们需要的。刚才的回答才是我们要的。对于我们做人力资源基础工作的人,最需要杜绝的一个毛病就是好高骛远,你用十分钟帮公司解决一个人手,胜似你夸夸其谈一整天。提升自己的理论层次是重要的,但前提一定是务实,否则就成了假大空。”
听到杰克这番话,我知道,他已经接受了莎莉。果然,面试结束后,他跟我说:“经理,我觉得您面试初选的这个助理挺好,又聪明,又低调,又善解人意,学习能力很强,虽然没有专业基础,专业又不对口,但我多教教她,应该很快可以出徒了。”我点点头,对他说:“不是我替你选的,是你自己挑的。春节后公司O-Chart(Organization Chart的缩写,人员分配组织架构图)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动,没有紧急任务,所以她应该不会拖我们后腿。R&D总监科尼已经同意莎莉调出,但什么时候可以正式转过来,需要你去跟进一下,实习津贴不变,原来签署的实习协议上也没写她的具体职位,所以协议也不用变。等她拿到毕业证,我们就和她签劳动合同,我再向SBU申请Headcount,那时,她在我们公司实习了一年半,问题应该不大。”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这个用最快速度明了人力资源管理本质的小姑娘来报到,成了人力资源部的一员。
案例讨论题: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