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精典:从分析思路到诊断规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一章 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石——ST段

视频资源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及由急性心肌缺血引发的猝死。虽然多数ST段改变是非特异性的,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ST段异常改变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ST段测量方法

(1)确定基准线:欧洲共同体心电图标准化工作小组推荐两个相邻的QRS波群起始部的连线作为QRS波群、J点、ST段、T波振幅测量的基准线,也有根据TP段的延长线或PR段作为基准线。

(2)测量ST段应从J点后0.04~0.08s处作一水平线,再根据此水平线是在基准线上方还是下方及其距离,借以确定有无ST段移位(抬高或压低)。ST段抬高时应自基准线上缘测量至ST段上缘,压低时应从基准线下缘测量至ST段下缘。

(3)2013年欧洲、美国心脏病学会对ST段测量进行了重新界定:ST段抬高或压低以J点为准,基准线以PR段终点为准。

二、ST段正常值

(1)ST段压低:以R波为主导联ST段压低应≤0.05mV,但Ⅲ、aVL导联可压低≤0.1mV。

(2)ST段抬高:以R波为主导联ST段抬高应≤0.1mV,但胸前导联V1~V4导联可抬高0.2~0.4mV,尤其是青壮年、运动员等身体素质较好者。

(3)ST段时间:0.05~0.15s。

三、如何评价ST段偏移的临床意义

分析ST段偏移时应注意动态观察其形态、幅度、持续时间及与症状的关系,并结合T波改变、临床病史及心肌生化标志物检测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1.根据ST段偏移的形态

(1)ST段呈上斜型(斜直型)、凹面向上型抬高:见于正常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者、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及超急期心肌梗死等,需结合临床加以判断。

(2)ST段呈弓背向上型、单向曲线型、水平型、墓碑型及J波型抬高:多见于AMI、变异型心绞痛、电击伤及重症心肌炎等。

(3)ST段呈穹隆型或马鞍型抬高:多见于Brugada波或Brugada综合征患者。

(4)ST段呈上斜型压低:多无临床价值。

(5)ST段呈近水平型压低:需结合ST段压低程度,若>0.1mV者,可能是异常表现。

(6)ST段呈水平型、下斜型压低:可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炎、高血压病、肥厚型心肌病及β受体功能亢进等。

2.根据ST段偏移的程度及有无伴发QRS-T波群异常

(1)当QRS波幅低电压时,ST段偏移即使在正常值范围内,也应视为异常表现。

(2)当以R波为主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时,ST段偏移即使在正常值范围内,也应视为异常表现。

3.确认ST段偏移是原发性改变还是继发性改变

(1)原发性ST段改变:是指心室除极正常而出现复极异常者,表现为QRS波形正常而出现ST段改变。多有临床价值,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炎、低钾血症及β受体功能亢进等。

(2)继发性ST段改变:是指心室除极异常(室性异位搏动、左束支阻滞、心室预激等)而出现复极异常者,表现为QRS波群宽大畸形,以R波为主导联出现ST段压低或以S波为主导联出现ST段抬高。大多无临床价值,但出现同向性改变的幅度≥0.1mV者,应高度警惕是否发生了AMI。

四、ST段抬高的类型

1.上斜型(斜直型)抬高

(1)心电图特征:ST段与T波正常连接角消失,导致两者不易区分且间接地使T波变宽,继之,ST段直线向上升高并倾斜地与高耸宽大的T波相连(图11-1)。

图11-1 变异型心绞痛引发ST段呈上斜型抬高伴T波高耸

男性,71岁,胸痛10min,变异型心绞痛。常规心电图(图11-1)显示V1~V5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0.1~0.5mV, V2~V4导联T波高耸。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前间壁、前壁ST段抬高伴T波高耸,符合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

(2)临床意义:见于超急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及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者等。

2.凹面向上型抬高

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者多伴T波直立(图11-2)。见于AMI、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心室早复极、电击复律后、高钾血症及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等。

图11-2 心室早复极引发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及T波高耸

男性,48岁,健康体检。常规心电图(图11-2)显示P-P间期0.93~1.05s,频率57~65次/min; Ⅱ、Ⅲ、aVF、V3~V6导联J点抬高,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0.10~0.32mV伴T波直立,V2、V3、V4导联T波高耸。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下壁、前壁及侧壁J点和ST段抬高伴前壁T波高耸,提示心室早复极所致。

3.弓背向上型或单向曲线型抬高

(1)心电图特征:抬高的ST段其凸面向上形似弓背状,并与T波前支平滑地连接,两者无明确界限,构成一条凸起在基线以上的弓状曲线,称为单向曲线(图11-3)。

图11-3 非穿壁性AMI引发ST段呈弓背向上型或单向曲线型抬高

男性,50岁,胸痛半天,AMI。15导联心电图(图11-3)显示Ⅱ、Ⅲ、aVF、V1~V6导联ST段呈单向曲线型抬高0.1~0.2mV, T波倒置。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下壁、广泛前壁ST段抬高伴T波倒置,提示AMI所致(非穿壁性),请结合临床。

(2)临床意义:见于AMI、变异型心绞痛、心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形成等。

4.水平型抬高

此型少见,见于AMI、变异型心绞痛等(图11-4)。

图11-4 AMI引发ST段呈弓背向上型、水平型抬高

男性,74岁,胸痛2d, AMI。常规心电图(图11-4)显示QRS波群在V1导联呈rS型,V2、V3导联呈QS型,V4导联呈qrS型,ST段呈弓背向上型、水平型抬高0.30~0.65mV, T波倒置;Ⅱ、Ⅲ、aVF导联ST段呈近水平型压低0.1mV; T波在Ⅰ、aVL导联浅倒,V5导联低平。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前间壁、前壁异常Q波伴ST段抬高和T波倒置,符合AMI的心电图改变;③下壁轻度ST段改变;④高侧壁T波改变。

5.墓碑型抬高

(1)心电图特征:ST段向上凸起并快速上升高达0.8~1.6mV,凸起的ST段顶峰高于其前的r波,抬高的ST段与其后T波上升支相融合,难以单独辨认T波,且T波常直立高耸(图11-5)。

图11-5 AMI引发ST段呈墓碑型抬高

男性,78岁,胸痛半天,AMI。14导联心电图(图11-5)显示QRS波群在V1导联呈rS型,V2~V4导联呈QS型,V5导联呈Qr型,V2~V5导联ST段呈墓碑型抬高1.20~1.55mV伴T波高耸,Ⅰ、aVL、V6~V8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0.15~0.35mV。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前间壁、前壁异常Q波伴ST段呈墓碑型显著抬高及T波高耸,高侧壁、侧壁及后壁ST段抬高,符合AMI的心电图改变。

(2)临床意义:①见于AMI早期,均发生于穿壁性心肌梗死;②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阻滞等,死亡率显著增高;③可作为判断AMI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

6.巨R型抬高

(1)心电图特征:①QRS波群与ST-T融合在一起,J点消失,R波下降支与ST-T融合成一斜线,致使QRS波群、ST段与T波形成峰尖、边直、底宽类似三角形的宽波,难以辨认各波段的交界,酷似巨R型波形;②巨R型ST段常出现在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③ST段抬高程度与S波减少成正比,凡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其S波减少也最明显甚至消失,但QRS波群起始向量不变;④QRS波群时间可稍增宽,Q-T间期可轻度延长;⑤巨R型ST段常呈一过性改变,仅持续数分钟,心肌缺血一旦改善或恶化即可消失(图11-6)。

图11-6 下壁、前壁及侧壁巨R型ST段抬高

男性,62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胸痛0.5h。常规心电图(图11-6)显示P-P间期0.61~0.66s,频率91~98次/min; Ⅱ、aVF导联P波振幅>1/2 r波振幅;肢体导联QRS波幅<0.5mV, Ⅱ导联呈qrs型,Ⅲ导联呈QS型,aVF导联呈QS型或qrs型,V1导联呈rS型,V2~V4导联呈QS型;ST段在Ⅱ、Ⅲ、aVF、V3~V6导联呈巨R型抬高约0.1~0.8mV, V2导联呈水平型抬高0.3mV;上述导联T波浅倒,Q-T间期0.44s(正常最高值0.35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下壁、前间壁、前壁异常Q波伴ST段呈巨R型抬高及T波浅倒,提示AMI所致,请结合临床;③侧壁ST段呈巨R型抬高;④提示肺型P波;⑤肢体导联低电压;⑥Q-T间期延长。

(2)临床意义:①超急期心肌梗死,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偶见于下壁心肌梗死;②急性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等;③急性心肌损伤,如电击伤、心脏除颤等;④偶见于颅脑损伤患者。

7.J波型抬高

(1)心电图特征:J点从基线明显偏移后形成一定的幅度(≥0.1mV)和持续一定的时间(≥20ms),并呈圆顶状或驼峰状特殊形态,相关导联的ST段呈下斜型抬高(图11-7)。

图11-7 J波型ST段抬高

男性,56岁,冠心病。MV1、MV5导联(图11-7)系患者22:58胸痛发作时同步记录,显示窦性P-P间期1.02~1.12s,频率54~59次/min, P-R间期0.18s; R4为间位型高位室性早搏,其ST段显著抬高;窦性搏动的ST段在MV1导联呈下斜型抬高约0.6mV,在MV5导联出现明显的异常J波伴ST段呈下斜型抬高约0.8mV、T波倒置;约持续5 min后异常J波消失,ST段恢复正常。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54~59次/min); ②间位型高位室性早搏;③缺血性异常J波伴下斜型ST抬高及T波倒置,符合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

(2)临床意义:①是心肌严重缺血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见于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如AMI、变异型心绞痛及PCI术中等,有时是AMI早期唯一的心电图改变;②缺血性J波提示心肌存在明显而严重的复极离散度,预示心电极不稳定,易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8.穹隆型或马鞍型抬高

(1)穹隆型ST段抬高:V1~V3导联表现为J波或抬高的ST段顶点≥0.2mV,其ST段随即向下倾斜伴T波倒置(图11-8)。

图11-8 V1~V3导联呈现穹隆型ST段抬高(Ⅰ型Brugada波)

男性,32岁,健康体检。常规心电图(图11-8)显示QRS时间0.11s,在V1导联呈rsr′型,其他导联终末波较宽钝;V1~V3导联ST段呈穹隆型抬高0.45~1.05mV,伴T波倒置。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③前间壁ST段呈穹隆型抬高,符合Ⅰ型Brugada波。

(2)马鞍型ST段抬高:V1~V3导联表现为J波抬高≥0.2mV, ST段呈下斜型抬高(在基线上方仍然≥0.1mV),紧随正相或双相T波(图11-9)。

图11-9 V2导联呈现马鞍型ST段抬高男性,27岁,健康体检,符合Ⅱ型Brugada波。

上述心电图改变又称为Brugada波。若患者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有反复发作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及有家族史,则可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

五、ST段压低

ST段压低可为短暂性、较久性或持续性,其形态可呈水平型、下斜型、近水平型、上斜型及鱼钩样。ST段压低大多是非特异性的,需密切结合临床加以判断。

(1)ST段呈水平型、下斜型压低:可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炎、高血压病、肥厚型心肌病及β受体功能亢进等。若突然发生ST段显著压低(≥0.2mV),则应警惕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既往被称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可能(图11-10)。

图11-10 非ST段抬高型AMI(心内膜下AMI)引发前间壁、前壁ST段呈下斜型显著压低

男性,54岁,胸痛1 d。常规心电图(图11-10)显示V1~V4导联ST段呈下斜型压低0.3~0.7mV; Ⅱ、Ⅲ、aVF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0.05~0.15mV,以Ⅲ导联抬高为明显。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前间壁、前壁ST段显著压低,提示非ST段抬高型AMI(心内膜下AMI)所致,请进一步做心肌生化标志物检测;③下壁ST段轻度抬高,右心室AMI待排。

(2)ST段呈近水平型压低:其价值较水平型、下斜型改变低,需结合压低程度及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加以判断。

(3)ST段呈上斜型压低:多无临床价值。

(4)ST段鱼钩样压低:多见于洋地黄影响。

六、ST段延长

当ST段时间≥0.16s时,便称为ST段延长。见于低钙血症、心内膜下心肌缺血、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三度房室阻滞伴缓慢心室率及阿-斯综合征发作后等(图11-11)。

图11-11 低钙血症患者出现ST段呈水平型延长

女性,31岁,慢性肾炎、尿毒症、低钙血症(血钙浓度1.45mmol/L)。V1~V6导联定准电压5mm/mV,常规心电图(图11-11)显示V5、V6导联R波振幅分别为4.7、4.4mV; Ⅱ、Ⅲ、aVF、V5、V6导联ST段呈水平型延长达0.22~0.25s, V5、V6导联T波低平,Q-T间期0.50s(正常最高值0.375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左心室高电压,提示左心室肥大;③Q-T间期延长,以ST段水平型延长为主,符合低钙血症的心电图改变。

七、ST段缩短

当ST段时间<0.05s时,便称为ST段缩短。ST段代表心室肌动作电位2相平台期,具有心率依赖性,受儿茶酚胺、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心肌病变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使用儿茶酚胺类及洋地黄类药物、高钙血症、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损伤时致细胞膜受损引起钙离子持续内流,均可使ST段缩短或消失。此外,早复极综合征、电-机械分离、特发性短Q-T间期综合征等也可导致ST段缩短或消失(图11-12)。

图11-12 心肺复苏患者出现ST段消失、继发性短Q-T间期

Ⅱ导联(图11-12)系心肺复苏过程中记录,显示P-P间期1.33~1.36s,频率44~45次/min, P-R间期0.23s,房室呈2∶1传导,R-R间期2.68~2.72s,心室率22次/min,期间未见房室交接性、室性逸搏出现;T波上升支重叠在R波降支上,未见明显的ST段,Q-T间期0.27s。心电图诊断:①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44~45次/min);②长P-R间期型二度房室阻滞引发极缓慢心室率(22次/min),房室呈2∶1传导;③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④ST段消失、继发性短Q-T间期;⑤提示极缓慢心室率(22次/min)引发心脏电-机械分离。

八、ST段电交替现象

1.心电图特征

(1)ST段抬高与压低、抬高与正常或正常与压低等交替性改变(图11-13)。

图11-13 可疑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后出现ST段电交替现象

(2)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仅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呈一过性改变。

(3)随着ST段抬高而加剧,抬高越高,其电交替越明显。

(4)可同时伴有QRS波群、T波、U波的电交替。

(5)多见于胸前导联,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严重病变有关。

(6)与心外因素无关,如呼吸、体位、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2.发生机制

与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且呈交替性改变有关,即当ST段压低时,其有效不应期较长;当ST段抬高时,其有效不应期较短。有效不应期长短交替的程度与ST段电交替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存在因果关系。

3.临床意义

(1)心率正常时出现ST段电交替现象:①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严重病变有关,常是心肌严重缺血的佐证;②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前兆。

(2)心动过速时(>150次/min)出现ST段电交替:多无临床价值,随着心率恢复正常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