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着许多盛极一时的优秀文体。如诗经、楚辞、汉赋、骈文、乐府、唐诗、宋词等,都具有优美的韵律,称为“韵文”。这些“韵文”在形式结构、句子格式、音律节奏上,各种文体都有其独特之处,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诵读之后,能让人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是优秀中华民族文化能在世界文化史上芬芳永驻的原因。如:
《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繁祁祁。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曹植《洛神赋》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乐府·孔雀东南飞》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到了唐代,鼎盛的诗歌把这些对偶的“韵文”推向顶峰,这就是律诗。律诗中的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就是两副字句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称、平仄相谐、节奏相应、内容相关、对仗工整的“对联”。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杜甫《旅夜抒怀》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白居易《放言五首》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词,古人称为长短句,这一文体始于晚唐和五代宫廷教坊。到了宋代,词发展达到高峰,所以,人们习惯称词为“宋词”。除诗经、辞、赋、骈文、乐府以外,律诗和宋词的形成,更为对联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联中很多的集句联语,均出于此。如上联出自晏几道的《浪淘沙》和刘彤的《临江仙》,下联集自赵汝迕的《清平乐》和戴复古的《木兰花慢》集句联:
新燕年光,满阶芳草绿;
初莺细雨,流恨落花红。
又如这一联:
当楼月半奁,燕子横穿朱阁;
画帘香一缕,蛛丝闲锁晴窗。
上联出自吴文英的《生查子》和贺铸的《谒金门》,下联出自程垓的《谒金门》和黄庭坚的《画堂春》。宋代以后,元曲的形成和元明时期流行的传奇和杂剧,是一种与词的句式相近的韵文,放宽了格律,使用衬字,多用口语,对以后楹联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集句联语,后人称之为古代文人的“文字游戏”。楹联研究家们认为,正是这些“文字游戏”,在中华民族这块沃土上经过长期的创造和沉积,融合了诗、辞、歌、赋、骈、词、曲等文体的精华,凝聚成为日后的对联。因此,我们说对联是这些文体的精华,是诗中之“诗”并不为过。
对联是一种形体短小、上下对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对偶句式的文体。因为它根植于我国古老的汉文化和俗文学的沃土中,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突出的民族文学特色。对联不但是名副其实的“国粹”,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还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乐于接受的一种文学形式。千百年来它畅行于文坛,应用于社会,它不为改朝换代而湮没,也不因时代前进被淘汰,显示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逐渐形成我国文苑艺圃中流行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雅俗共赏的文体。“楹联习俗”已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楹联界一直认为后蜀主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为第一副春联。但对联起源于何时?敦煌研究院谭婵雪撰写的《我国最早的楹联》一文推论对联出现在晚唐。她根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斯坦因劫经遗书中所录对偶联句:
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
余虽非对联学的研究者,却对谭研究员的推论深信不疑。至于对联究竟产生于何时?非吾辈议论之事,姑且留给对联学家们去研究吧!
宋代,对联已广泛流行于民间。宋代的“春联”叫“春帖子”,写春联叫题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便充分反映了宋代对联的使用情况。
说到对联这一文体的发展,应该提到两个朝代、三个皇帝起的重大作用:一个是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另两位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朱元璋本人就是一个楹联爱好者和楹联家,明朝建立以后,由于他的提倡,对联开始普及,创作技巧也日趋成熟,对联开始有了分类,如“春联”这一名称就是由朱元璋提出来的。清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偶见一家独无,询知为阉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从此以后,“桃符”被正式叫作“春联”,“题桃符”也被叫作“写春联”。
皇帝的推广,上行下效。自此每年春节除夕,形成了家家户户用红纸贴春联的风俗。朱元璋不但推崇春联,还创作了许多著名题赠联、名胜联,因此被人称为“对联天子”。明代出现了如解缙、杨慎、徐渭、唐寅和祝允明等一些著名对联作家。
清朝对联之所以能普及和快速发展,康熙、雍正、乾隆几个皇帝的推崇功不可没。紫禁城内外都刻着或贴着由他们亲自撰写的对联,对联自此风行全国。康熙和乾隆皇帝不但在紫禁城内题写对联,还在全国各地很多风景名胜留下他们题撰的楹联。
鼎盛的清代对联已从帝王的宫廷和官府衙门,普及到文人墨客的书斋和农家茅舍;从风景名胜的亭台楼阁到各行各业的招牌门面,无处不见长短不一、情趣各异的对联。各个种类的对联争奇斗艳,除流行最广的春联以外,胜迹联、婚寿赠贺联、挽联、行业联都广泛流行。这些对联内容不但抒情言志,状物写景,述史记事,还歌颂升平,批判讽刺,游戏嘲谑,可谓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对联这时已不止于五、七言格律诗的句式,还创造了许多新形式。如被称为“布衣才子”的孙髯翁撰写的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长联180字,构思缜密,对仗工整,文辞华丽,写得气势恢宏,激情满怀。无论是词性和声韵节拍都符合对联韵律。尤其是上下联的后面四个分句,分开来也是句中自对的佳作,读起来语调铿锵,声声入耳。这副对联对后来的楹联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著名的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的《说园》里说的:“园之传,赖以文存,园实文,文实园,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然,我这里说的“园”是包括名胜景观了)
联书的出版,更是为对联的普及推波助澜。明代杨慎的《谢华启秀》和《群书丽句》出版以后,各种对联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刊出,如余三峰的《金声巧联》《半九亭集》等。清代著名文学家梁章钜、梁恭辰父子,先后出版了《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楹联四话》《楹联剩话》《巧对录》《巧对续录》《巧对补录》等楹联专著。他们开创了对联体例,确立了分类原则,并总结了中国历代对联的创作成果。梁家父子的著作,是对中国楹联文化影响最大的。因此,中国楹联学会设立楹联文化最高奖为“梁章钜奖”。清代不但出版联书很多,还先后涌现了大批对联作家,和唐代诗人一样,群星灿烂。
但对联这一文体,从萌芽时期到开花结果,都比其他文体时间长。对联创作形成体例、时间也相对比其他文体晚,其主要原因是对联在明代之前,和戏剧一样,一直被文人墨客视为一种“消闲小技”。元明时期,“杂剧”和“传奇”已流行于民间,涌现了如《窦娥冤》《赵氏孤儿》《秋胡戏妻》《陈州粜米》《绣襦记》《牡丹亭》等大量戏剧和关汉卿、石君宝、梁辰鱼、汤显祖等著名戏剧作家。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汤显祖,他的《牡丹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戏剧。然而,这些优秀的戏剧和对联一样,只被文人墨客看作是消闲的“末技”。很多剧作,如《陈州粜米》《百花亭》《绣襦记》《玉环记》等,和许多著名对联一样,都没有留下作者姓名。汤显祖的戏剧成就可以与他同时代的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相媲美,但他除了《牡丹亭》以外,只留下《玉茗堂四梦》等区区5个剧本!因为汤大师在巅峰时期放下了写戏剧才情的笔,朝思暮想当官治国平天下!在受黜夺官之后,还盼望朝廷有朝一日重新起用他。为了一个“仕”,他把一生都搭了进去,晚年处于“竹篱园蔬,鸡莳豚栅”之中,《明史》用了“蹭蹬穷老”四个字来形容他晚年的景况。
还有,清代纪昀在编《四库全书》时曾说,《谢华启秀》是“以备作骈体之料”,对《谢华启秀》联书予以否定。但杨升庵在《丹铅别录序》中自述:“自束发以来,手所抄集,帙成逾百,卷计越千。”《谢华启秀》书名用陆机《文赋》语,他在《陆韩论文》(《升庵全集》卷五十二)中说:陆机《文赋》云,“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取其中谢、华、启、秀为书名。《谢华启秀》确是一本集句对联,并非纪晓岚说的“以备作骈体之料”。他在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本书的体例就是“取诸书新艳字句裁为对偶”。纪晓岚出尔反尔,这也许正是明清时期文人对楹联和戏剧的态度。
三
何谓“客家”?
《辞源》【客】一来宾、客人。二旅居他乡。……
【客家】汉末建安至西晋永嘉间,中原战乱频繁,居民南徙,北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于粤、湘、赣、闽等省交界区,尤以粤省为多。本地居民称之为客家。《广东通志》卷九三舆地引《长宁县志》:“相传建邑时,自福建来此者曰客家。”又引《永安县志》:“有自江闽潮惠迁至者,名曰客家。”
在古代,人类迁徙是常见的事情,但并非所有迁徙的人都是客家人。关于客家人的迁徙,客家学研究学者们大多推崇罗香林教授《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两本著作中的观点。罗先生这两本书引用了大量客家人的谱牒,论证了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人(即中州人),经过五次大规模迁徙,由中原辗转到华南各地和四川、陕西、安徽、台湾各省,并流徙至东南亚及海外各国。但也有一些客家学者说客家人主要是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土著汉民和小量的南徙移民组成。
学术界如何界定“客家人”,这是人类学和客家学研究的大事。本书不是研究客家学的著作,没有必要为“客家学”的大事花太多的笔墨和时间去研究。我认为,客家族群是汉民族中一个民系,一个很有特色的民系是肯定的。有人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亿多客家人,分布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书只是一部客家传统文化书籍,为客家文化做点事。我想,只要入编的对联有“客家”元素就够了。
既然大家肯定客家是中华汉民族中一个重要民系,客家文化研究得到了海内专家学者重视,我们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钟爱,出于保护这些濒危流失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大家一定能谅解我对“客家”的理解而编纂这部书。
四
对联和客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客家人传承了古老的汉文化,以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指导,历千年薪火,代代相传。客家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吃苦耐劳,开基创业,耕读传家。客家人自古以来无论身在何方,无论战乱迁徙,或遭岁月炎凉,都始终执着地承袭、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厚的潜力——文化。客家人崇文重教,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每逢节日,或婚、丧、喜、庆,都喜欢用对联来营造氛围,表达心情,所以说,楹联是客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客籍联家除杨慎以外,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江西庐陵(今吉安市)的解缙(1369—1415),字大绅,洪武年间进士,永乐年初任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文毅集》存世,主修《永乐大典》。少年便有奇才,尤长于谐讽联对。据清代褚人获《坚瓠七集·解大绅传》载,传说他8岁即能以顶真格与成人对对子。吉水县令闻说,派人叫解缙之父带其子前去面试,解父不敢怠慢,双肩驮解缙前去县衙,知县见状,不禁大笑曰:“将父作马。”解缙不假思索,坐在其父肩上答道:“望子成龙。”县官一惊,对解缙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赞叹不已,遂留父子俩吃饭。厨师上菜,先端来一盘螃蟹,县官还想再试试解缙的文才,又口占一联:“螃蟹浑身甲胄。”解缙一眼看见墙角一只蜘蛛,应声答曰:“蜘蛛满腹经纶。”知县连声赞道:“神童!神童!真是神童!”这虽是传说,但足以证明解缙少年便有才学。有关解缙对联传说很多,其最有名的一副对联是: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著名的谐讽联,讽刺了一些徒有虚名、没有实学的人,广为流传,后来被很多名人引用。
明代的联家,还有广西藤县的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祖籍广东东莞。他虽传世对联不多,其中有一著名自勉中堂联曰: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连年的战乱,生灵涂炭,中原人民流离失所。南徙的汉民,把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带往南方,和南方的土著居民融合到一起,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鼎盛的清代楹联文化也同时影响了客家。这时的客家联坛,也和全国联坛一样,群芳争艳,如伊秉绶、陈宏谋、宋湘、林召棠、李载熙、丁日昌、陈继昌、黄遵宪、钟云舫、丘逢甲、陈三立、王见川、谢远涵、黄慎、陈宝箴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楹联史上占据着一定地位,所以说客家楹联是中国楹联的重要构成。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默庵,福建宁化人。乾隆年间进士,出任惠州知府和扬州知府时,很有政绩。在惠州任上,创建丰湖书院。他不但是个楹联家,还是一位与邓石如并列的书法大家。他常以隶书作联,存世楹联和联墨书法不少。
陈宏谋(1696—1771),字汝咨,号榕门,祖籍广东和平,广西桂林临桂人。官至东阁大学士,是清雍正、乾隆年间重臣。他学识渊博,著作颇丰。传世名联很多。
雍正十年(1732),嘉应州成立后,成为闽粤赣客家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粤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楹联也随之普及和风行,从而涌现出一批著名联家,宋湘就是这个时代著名的楹联作家之一。
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嘉应白渡人。出身贫寒,从小勤奋用功,年轻时候诗联已崭露头角。嘉庆四年(1799)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翌年起主讲惠州丰湖书院。嘉庆十年起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四川、贵州等乡试主考官和文渊阁校理、湖北督粮道等。嘉庆十年,供职翰林院的宋湘为皇帝书写了“上大人”的横匾庆贺皇帝寿辰,并以此匾撰写了一嵌名联:
顺穆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泰,正是隆恩庆万年。
此联巧妙地嵌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个皇帝的年号,修辞得体,平仄合律,体现了他过人的才华。这副对联极为切题,博得龙颜大悦,称他为“岭南才子”。宋湘不但是诗人、楹联家,还是个书法大家,传世不少名联和联墨。
晚清还有另一位影响很大的诗人、楹联家黄遵宪。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嘉应州(今梅州市)城东下市人。近年来学术界对黄遵宪的历史地位进行探讨和重新评价,认为他既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还是改革家、外交家和教育家。这位晚清诗人,最近已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中国古代百位文化名人之一。他传世的对联现在虽仅发现约50副,但其中不乏优秀作品,最有名的是在任清廷驻日公使时,为清政府驻日使馆题撰的一副对联:
放眼楼头,看海水南流,夕阳西下;
寄怀天末,咏京华北望,零雨东归。
这副对联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写出了一个旅居他乡游子“京华北望”“零雨东归”的复杂而又真挚的思乡情结。
清末至民国,客籍联家不断涌现,如王利亨、陈衡恪、钟孟鸿、何寿朋、林百举、邹鲁、洪秀全、石达开、李秀成、廖仲恺、孙中山、李宗仁、杨滋圃、彭玉麟、李秋四、钟明光等。
民国时期,革命家孙中山的对联影响最大。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人(今中山市)。早年从医时即立志反清,投身革命。1905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一生撰写联语不少,其中一副赠予其妻宋庆龄共勉联云:
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
又如一自勉联: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这些对联,写出了一个革命家的豪情。还有他题杭州风雨亭联、赠黄兴联、挽蔡锷联等均为后人称颂。孙中山先生不但擅长撰联,还工于书法,传世楹联书法很多。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客籍的联家也不少,如陈寅恪、朱德、叶剑英、王力、郭沫若、罗元贞、古直、黄旭初、唐景崇、陈城富(台湾)、李求真、郑妙昌等。这一时段最著名的客籍联家有三人:一位是被誉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之一、江西修水人陈寅恪;另一位是广西博白的北京大学教授、语言学家王力;还有一位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四川客籍郭沫若。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系入学考试,陈寅恪应邀为考试出题,其中有一题是“对对子”,他出的上联是:孙行者(对下联),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交了白卷。事后有人说陈寅恪食古不化,出“怪题”刁难学生。陈寅恪却不以为然,撰文回应说:“对联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数字最少,但却是最富中国文学特色的文体,不但可以考察学生读书之多少和语言之贫富,还可考核学生的思想条理,最容易测验学生对中文的理解。”这副对联虽寥寥数语,却包含了词性、平仄虚实的运用。如出题的上联“孙行者”,下联标准对句应该是“胡适之”。此联乃化用了苏东坡《赠虔州术士谢(晋臣)君》七律诗句:“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韩卢”为犬名,“行”与“退”皆为动词,“者”与“之”是虚词。苏轼此诗中之对联可称为中国对仗文学之典范。此题上下联的“胡”(猢)、“孙”(狲)是猿猴,而“行”与“适”都是动词,“者”与“之”皆为虚词,词性、平仄、音韵皆对仗工稳,何谓怪题?
陈寅恪一生治学严谨,创作了很多楹联,其作品水平高雅,而且富含时代和个人情感。可惜人们对这位国学大师的楹联佳作没有及时记录,所以本书收录他的作品并不多。
王力先生一生虽然联作不多,但他应广西桂林市园林协会之邀,为桂林小广寒楼题写的一副对联,可谓佳作:
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拟紫金,高若鹫峰,穆方牯岭,妙逾雁荡,古比虎丘,激动着倜傥豪情:志奋鹍鹏,思存霄汉,目空培嵝,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块垒;
冠环球,人皆向往。振衣独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引起了联翩遐想:农甘陇亩,士乐缥缃,工展鸿图,商操胜算,河清海晏庆升平。
这副长联,意境壮美,诗情画意;上联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与祖国各地的名山胜景作横向对比,写出了桂林山水的奇、幽、雅、佳、高、穆、妙、古;下联紧扣桂林的诸多名胜,连用振衣、探隐、寄傲、放歌、泛舟、品茗、赏雨、赋诗等不同的动词,此情此景,怎不使人“联翩遐想”:新时代的农、士、工、商各展鸿图的升平景象。正如《岳阳楼记》所云:“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全联如数家珍,借景抒情,颂今怀古,对仗工整,文采斐然,足见语言大师之功力。
郭沫若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楹联界影响最大的联家之一。他不但联作颇丰,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考古、古代史各方面均有不朽成就,而且精通书法。可以说,他是一位文学艺术界、科学界的全才和奇才,对联专辑有《郭沫若楹联辑注》(曲树程、杨芝明编注),还有部分联语入辑其他联书。郭沫若是近当代入辑本书对联最多、质量上乘的著名楹联大家,读者可在本书看到他的优秀作品。
客家对联是中国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和分类基本是相同的,但客家对联最大特点还是客家人的姓氏祠堂对联。客家人在忠孝仁义礼智信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思想指导下,撰写对联有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这些对联,大都为宗族内先贤名人撰写、祖祖辈辈流传下来,表达了客家人厚重的儒家文化思想,内容基本上以探本溯源、追怀祖德、敦睦族谊、激励后昆为主。姓氏楹联悬挂在厅堂、门廊或栋梁下面(栋对),像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宣言,也是客家先贤垂裕后昆的特种教科书。如广东梅江区和蕉岭林氏祠堂联: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广东大埔县桃源镇仁侯祠联(明·钟铭彝撰):
仁爱桃山,甘棠万载;廉明源水,永祀千秋。
广东梅县雁洋镇虎形村叶氏祠堂联(民国·卢耕父撰):
望族溯南阳,天假鸿缘论虎踞;
名山数东岭,地占雁里看龙飞。
广东梅州曾龙屻曾氏敬宇堂联:
洙水绍渊源,克箕继裘,卜吉龙乡千载业;
临川衍世系,服畴食德,毋忘祖辈万年恩。
福建宁化安乐夏坊夏氏宗祠联语:
谱牒修明,祖德宗功垂万世;
人文蔚起,孙贤子肖著千秋。
福建连城培田村八四郎祠联:
敦睦一堂,须追孝让高风,永光国史;
本支百世,宜效治平伟绩,复振家声。
福建永定高陂土楼存德堂厅屏联:
存但欲其余,善而存,自古书田生不息;
德为仁之本,修乃德,由来心地发无疆。
赣南石城温氏汝翁公祠联:
椅枕东华,传来宝殿,龙楼岳秀钟甲第;
门临北极,拱照紫微,星辉云灿焕人文。
江西省修水县陈氏宗祠楹联(民国·陈宝箴撰):
聚星征太史之后,明德动天文,继述千秋思祖武;
表宅著义门之望,嘉祥熙帝载,本支百世播清芬。
广西贺州贺街王氏宗祠堂联:
能词善画,摩诘诗才超四杰;
自史通经,祺公文学领三元。
台湾六堆地区王姓太原堂栋对:
武邑展鸿基,继族维新,名门阀阅,家声远振,朝夕馨香追祖德;
蓝坊渡台省,鸠宗建业,厥绥诒谋,世泽绵延,届时荐鼎表孝思。
还有,客家人不管是南徙汉民还是土著,最初都居住在贫脊的深山角落里艰难地生活。他们经过一代代的努力,前赴后继,吃苦耐劳,披荆斩棘,才开辟出一个新天地。客家人是世界上中华民族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民系,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永不泯灭的“乡愁”。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除了不间断地回“家”看看外,还在他们的聚居地设立宗祠或会馆,这些楼堂馆所、酒楼商肆门上都镌刻着一副副对联。这两行文字,承载着客家人的传统文化:追怀祖德、念故溯源、思乡爱国、褒扬公益,表达了客家人的真挚情感。如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大门联:
聚炎黄客家子弟;会五洲四海乡亲。
会馆大楼长联:
客为谁、主为谁、主客一堂,总是轩辕真系统;
属有绪、宗有绪、宗属同心,会聚星岛叙亲情。
泰国勿洞市八桂堂联:
八府传来,馆建天南,开幕应观新典礼;
桂香飘到,人思地北,登堂如见旧家乡。
印尼蕉岭同乡会三十周年庆典联:
蕉雨初晴,大地乘时随运转;
岭云遥望,长潭无日不神驰。
《中国客家对联大典》的选题,在征稿函发出以后,便得到很多客家文化人士和有识之士的赞许和响应。当代联家、广西教育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广西楹联学会原会长郑妙昌说:“你这选题太好了,至少前面500年,后面也许500年没有人会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但我并不希望“后无来者”,而是殷望“后继有人”,希望以后有人对《中国客家对联大典》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因为这毕竟是中国首部客家对联的“汇编”,尽管她有这样那样的“遗珠”。
出于对客家楹联的“钟情”,我谨能做到这一点点。
陈平
2014年6月于梅江南岸
(原《中国客家对联大典》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