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建筑 鉴赏篇

江南倚桥
在江南集镇中某些人流往来相对频繁的桥头地带,居民多利用民居的底层开设店铺,小商贩和集市贸易也往往在桥头路边展开。
屋檐
江南地区天气温暖,又极少有大风,所以屋面所用材料较少,屋檐也很薄,正与南方轻灵俊秀的环境相应。

台基
南方居民大多并不设很高大的台基,但是因为多雨,所以台基也必不可少,而且都是使用的石材料砌筑。
石阶
为了适应建筑的高面由低到高的走势,便要在较低处的建筑大门前设立台阶,以便出入。台阶多用条石砌成,所以为石阶。


如今倚桥也成为水乡城镇空间转折上的标志。原以交通为主要功能的桥梁,已成为商业区。并且桥的一侧往往多被近桥的人家拿来作为民居的一面侧墙。这样的借桥建屋方式,能够节约室内的空间,还可以直接利用桥梁作为楼梯而无需另外建造,上楼也方便。
围护
南方传统民居大多用木材料建造,构架是木料,构架外的围护也多是使用的木材料,所以房顶的屋檐伸出一般稍长,以保护木质的围护部分。

雨塔
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多雨,为了适应这种气候,各类建筑会设有雨塔,它就像是在房屋上多搭出的一道屋檐,多设置在门洞、窗口的上方,以防雨水的侵入。

店铺
江南水乡的桥头处,往往是人们来往最集中的地方,所以很多建筑在桥头地带的居民,都将自家的房屋改为店铺,做些小买卖。

桥
江南水乡的小桥大多数都是石拱桥,石材料是为了适应多雨的环境,而建成拱形则是为了方便桥底通船。
江南水街
江南水乡小镇的建筑大都贴水而筑,临水而建。小桥、流水、人家,是水乡建筑的最大特点。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小镇的动脉,因而构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江南人民也在水乡的街道上演绎着最自然的生存状态。
石桥
水乡河多桥也多,桥多就地取材,以石筑为桥,又为方便河中小舟穿行而桥拱隆起。

小河
小河从门前屋后流过,取水非常方便,可直接用来饮用、洗涤。

檐廊
临水建筑在底层延伸出一排屋顶,下面设置栏杆,两者共同构成檐廊。这里不仅可以开设店铺,也是人们聊天的场所。



江南水街的街巷,大都由青石板铺就,都顺水的流向因地制宜而设,街道的形状也是顺应民生的自然衍生出来的。街道上商贩往来如云,各色行当林立,米行、酒坊、茶馆等都是应运而生的店铺。江南水街代表性的地方有江苏的周庄、甪直、同里,浙江的西塘、乌镇、南浔。
粉墙黛瓦
美观,防水。
二层楼
江南民居多为二层楼,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一是防潮,二是在沿河有限的空间中扩张居住面积的一个手段。

房屋
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多为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
公共码头
方便不临河的人家到公共码头洗漱、出行,有利于发生火灾时就近取水。

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江南每一座园林的布局,虽然都以自然为宗,但在建造过程中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都有它自身的章法,其所用方略都是因地制宜,描其形,丰其架,补其血,增其肉。
榭
是中国园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常为水阁,多三面临水。

楼阁
是多层建筑物,屋顶常作歇山或硬山式。

轩
造型轻巧,无论是作为单体建筑还是作为厅堂的一部分,观赏性都很强。

什锦窗
就是窗形不同的各色窗子的汇聚,使墙体看起来有别样的意趣。

亭
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开敞结构,没有围墙。

江南园林建筑风格的形成,与文人的喜好有着很大的关系,它们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朴素淡雅见称。园林的布局,也与主人所要表达的人生信念有很大的关系,托物言志在江南私家园林中是很常见的。
舫
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建于水边或者花畔,借以成景。

厅堂
厅堂在过去是园主听曲聚会的享乐之地。
馆
园林中比较重要的建筑类型,在讲求明净的基础上又不过分开放。
廊
园林的脉络,连接园中的建筑物。廊多依势而就,富有变化,有划分空间、增加景深的效果。

汉代建筑鉴赏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的进步,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的礼制建筑,十分宏伟华丽。
台基
汉代建筑部分厅堂和楼阁都有较高的台基,在立面上通常分三段式划分,包括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台基多为夯土夯实,外包花纹砖。高台建筑台基很高,西汉早年有几十米高的,以后逐渐降低。
屋顶
汉代建筑屋面的高度很小,坡度平缓;屋面多直坡而下,很少反宇(屋檐上仰起的瓦头);檐口、脊多是直线,很少看到曲脊和起翘的例子。

色彩
在色彩方面,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的传统并加以发展,如宫殿的柱涂丹色;斗拱、梁架、天花施彩绘;墙壁界以青紫或绘以壁画;官署则用黄色。西汉建筑的色彩多是红黑配。
对称
汉代开始运用中轴对称的手法对宫殿建筑群、礼制建筑群以及院落空间的组合进行布局,这种手法一直被其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沿用,到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阙
汉代重要建筑入口前均设“阙”——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汉代阙广泛运用在宫殿建筑、园林及陵墓建筑中,外观大体分为阙座、阙身与阙檐三部分。

画像石
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画像石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

斗拱
斗拱在汉代已经普遍使用,但是形制尚未确定,种类十分繁多,可谓达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

唐代建筑鉴赏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建筑的营造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其宫殿建筑风格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佛塔作为砖石建筑的代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的代表有唐长安城、大雁塔、小雁塔、南禅寺、佛光寺等。

窗户
以直线或直棂为主,并无复杂的纹样,不能开启,呈现出朴实和气魄宏大的特色。

简单而粗犷的鸱吻
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其风格简单粗犷,明清时期采用兽吻的形式,且比较秀丽繁复。

屋檐平缓
唐代建筑屋面坡度比汉代略曲,比明清则更加舒展平远。
结构简单
唐代木构建筑整体上一眼看上去的特点是简单大方,朴实无华。
斗拱硕大,出檐深远
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柱子较粗
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莲花柱础
唐代柱础多用莲花柱础,比较矮平。

色调简洁明快
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黄色为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宫寺院用黄、红色调,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

唐代壁画
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体现了唐画的风韵。

唐代彩塑
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35尊。其中,佛教人物塑像33尊。另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诚和尚的。这两尊塑像虽比那33尊像小些,形态却很生动。

宋代建筑鉴赏
宋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规模一般比唐朝小,建筑风格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丽轻柔,建筑方式日趋系统化与模块化,出现了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圣母殿就是中国宋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装饰
与汉、唐的建筑色彩的简单风格不同,宋代建筑,木架部分开始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绘,非常炫目。宋代装饰纹样着力于建筑细部的刻画,气魄远逊于唐。
屋顶
宋代建筑,屋顶不像唐代屋顶曲线比较平缓,风格浑厚,而是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角柱生起
“生起”意为建筑物檐柱的柱高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渐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优美的曲线。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柱子
宋朝时候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减少部分内柱以增加建筑室内空间的方法)。圣母殿柱子上有蜿蜒欲动的飞龙,称蟠龙柱,豪放健美。

整体风格
宋代建筑规模一般比唐朝小,建筑风格也不如唐代雄浑,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注重装饰,绚烂而富于变化。
桥
宋代是中国古代桥梁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桥梁长度是空前的,而且造桥技术日臻完善。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整个梁架都是宋代的遗物。这种十字形桥也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
副阶周匝
殿身四周设有回廊,是《营造法式》所谓“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的实例。
门窗
与唐代多采用板门与直棂窗不同,宋代大量使用格子门、格子窗,门窗格子除方格外还有球文、古钱文等,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
室内
在室内布置上,唐代以前的室内空间分隔主要依靠织物来完成,宋代则主要采用木装修。宋代家具基本上废弃了唐以前席坐时代的低矮尺度,普遍因垂足坐而采用高桌椅,室内空间也相应提高。

宋代彩塑
宋代彩塑以真人为依据,真实自然,具备凡人气质,缩短了人与神的距离。圣母殿内有宋代侍女塑像共44尊,她们个个眉目传神,栩栩如生,是宋代彩塑艺术中的杰作。

明代建筑鉴赏
明朝的建筑样式,上承宋代营造法式的传统,下启清代官修的工程作法。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明初的建筑风格,与宋代、元代相近,古朴雄浑,明代中期的建筑风格严谨,而晚明的建筑风格趋向繁琐。

斗拱
由于明代宫殿、庙宇建筑的墙用砖砌,屋顶出檐就可以减小,斗拱的作用也相应减小,但是由于宫殿、庙宇要求豪华、富丽的外观,所以失去了原来意义的斗拱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繁密。
琉璃
明代的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早期琉璃瓦用粘土制坯,明代琉璃瓦采用白泥制坯,烧成后质地细密坚硬,强度较高,不易吸水。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琉璃瓦以黄色为最高等级。
砖的使用
元代之前,虽有砖塔、砖墓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处。从明代开始采用砖墙。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如门窗、格扇、天花等都已基本定型。彩画以旋子彩画(一种在藻头内使用带卷涡纹的花瓣的彩画)为主要类型。房屋的主体部分一般用暖色,尤其爱用朱红色;格下阴影部分,则用绿蓝相配的冷色。在一般民用住宅建筑中,多采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

民居屋顶
随着明朝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民居建筑中硬山顶得以大量采用。和悬山顶相比,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而悬山顶有利于防雨,因此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


明代家具
由于明代海外贸易的发展,东南亚地区所产的花梨、紫檀等优良木材不断输入中国。这些热带硬木质地坚实、木纹美观、色泽光润,适宜制成各种精致的家具。
风水
风水术到明代达到极盛期,无论是民间村落、住宅、墓地、佛寺或者帝王陵墓,都受到风水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在建筑选址上,影响尤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