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处理教育工作的五大关系*注33 (2012年9月10日)
孟子说过,人生三大乐,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三乐,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种育人之乐,是任何别的事情不可比拟的。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崇高、神圣的工作,以智育智、以行导行、以情动情,传播人类文化知识,传道授业解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本质规律。希望各位校长既要当好一个机构的组织领导管理者,又要争做不折不扣的教育家,体现出工作的理念思维、模式方式,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品位、办出影响。要把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必须辩证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精神办学与物质办学的关系。教育工作是一种理想型的工作,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有理想抱负和激情,坚持精神办学第一。在抗日战争期间由北大、清华、南开联合组建的西南联大,近年来其校史被一再挖掘和传播。八年抗战期间,当时的西南联大在云南的一个小地方,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一大批著名的中科院院士、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取得那样卓著的成绩,是因为有一批仁人志士在极端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坚守民族的血脉,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能以一种艰苦卓绝的进取精神,在逆境中为国家、民族而奋斗。市委、市政府将尽最大的努力,为老师、学生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同时希望大家要有精气神,特别是学校校长一定要先讲主观,先讲自己的作为,在具体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把精神办学与物质办学辩证结合起来,坚持用教育家精神来办学。否则,物质再丰富也可能只是物质上的巨人、精神上的侏儒。我们是炎帝的嫡系子孙,希望各位校长和老师们带头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奉献担当的精神,而且要给后辈年青一代灌输这种思想。
二是要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有两个目的,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要直接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作用。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教育体系,使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匹配、适应和互动。尤其是中高职院校,更要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教育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大家一定要换位思考,尊重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增强理解,形成互动,使教育与经济相得益彰、联动发展。
三是要处理好政府办教育与多元办教育的关系。对于义务教育、特殊教育,政府要当仁不让,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同时,也要坚持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原则,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处理好政府办教育和社会办教育的关系,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尽量实现多元化办学,为各类学校和教育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是要处理好“教”与“育”的关系。“教”、“育”二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分别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意思是说,“教”就是上行下效,上有老师教,下有学生学;“育”则包括人性、人格、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对学校而言,要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必须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把简单的知识传播和真正的人文关怀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做到以德为先,对于学生来说,智商再高、知识技能掌握得再好,如果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或基本品格和人格不健全,那么将来不仅不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反而有可能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要处理好“教”与“不教”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说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确实是为了“不教”,二者是辩证的关系。陶行知提出,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行动能力、创造能力,“教”毕竟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要真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和技巧。大家都是教学专家,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和科学掌握教育的客观规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