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激发活力,转型升级引领跨越*注52 (2012年7月17日)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家简要汇报襄阳市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的主题是:改革创新激发活力,转型升级引领跨越。
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襄阳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两个中心”,以及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四个襄阳”的决策部署,确立了未来五年襄阳工业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即向万亿工业强市迈进,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 000亿元,着力构建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为龙头,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为支柱的“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的主导产业发展格局。今年,在省直部门和兄弟市州的关心支持下,我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理念,按照鸿忠书记“五进”的指示精神,高远谋划,锐意改革,勇担重任,承受经济下行压力,继续保持了工业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1.9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市工业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8亿元,同比增长35.3%,87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新建80个,开工率达到92%,日产英菲尼迪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襄阳。工业用电逐步改善,5月止住了连续9个月下滑的趋势,6月持续回升,上半年全市工业累计用电同比增长0.94%,累计报装户数同比增长37%,报装容量同比增长27.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个龙头、六大支柱”呈现竞相加快发展的态势,除汽车产业受行业整体影响增速放缓,上半年完成产值648.3亿元外,其他六大支柱产业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迅猛,如新能源汽车增长2.36倍,电子信息增长45.7%,新能源新材料增长39.9%。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扩张,同比增长约20%,占全市工业总量达38.6%。上半年,全市轻重工业比由去年年底的33.7∶66.3调整为36.6∶63.4,轻工业占比年初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
二、强化改革创新举措,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最近一年,我市大力改革工业经济组织领导方式,创新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在产业发展、企业成长、要素保障、政策引导等方面积极探索,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资源,加速推进工业专业化、集约化、新型化发展。
一是以创新主导产业发展推进机制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实施以“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系列的支撑载体”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产业推进工作机制。对每个主导产业都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改革市经信委、招商局等部门的内部机构,新组建了六个产业发展办公室和产业招商分局,面向全国公开招考专业人才担任产业办主任和产业招商分局局长。按照“专业人做专业事”的要求,推进产业规划编制、产业政策研究、产业发展基金引进、产业协会组建和指导、产业招商引资、产业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以更加专业的精神、更加专业的团队来谋划和推进龙头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培育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以创新企业成长培育机制为基础,积极适应市场主体发展的新需求。按照把优势资源配置给优秀企业的新理念,建立了“一家骨干企业、一名市领导牵头、一名县级秘书驻点包扶、一个专班主抓、一套专题方案实施”的“五个一”骨干企业培育机制。召开百家企业现场办公会,因企施策,对未来五年产出规模可能过100亿元、50亿元和10亿元的重点企业、项目,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逐一召开现场办公会。积极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建立和完善了工业经济运行月分析、季调度制度和生产要素协调保障机制。针对今年以来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范锐平书记、别必雄市长见事早、行动快,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到部分困难企业进行调研,召开了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和工业经济形势座谈会,强化对受经济下行冲击大的汽车、建材、纺织等产业重点企业的指导和帮扶。随着全民创业工程的推进,上半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增加2.7万余户,同比增长72.3%。
三是以创新产业集聚区建设体制为关键,推动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引导和推动产业的上下游配套、整合和联合。充分发挥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对全市主导产业集聚区进行规划建设,明确空间布局,确定高新区为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经开区为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聚集区,在樊城区、襄城区和襄州区分别布局航空航天产业聚集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聚集区,在南漳布局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同时,要求各县市区确定本地的特色产业,并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园区,形成有地域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四是以创新科技和资本驱动机制为核心,切实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与中科院、工程院、清华、华科、武大等院校深化战略合作,组建产业研究院,推进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支持企业建立经国家、省确认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分别由市、县两级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扶持。目前,已建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产品推广及产业化项目。高度重视技术改造,设立技术改造专项贴息资金和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资金,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步伐,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积极创新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加大产融结合力度,鼓励企业上市,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的“襄阳板块”。大力开展股权投资招商,积极引进风投机构,与基金公司联合组建成立了襄阳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并分别与两家基金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金和新兴产业基金。
五是以创新政策激励扶持机制为抓手,激活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实施工业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引导产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密集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具体配套试行办法,在省政府支持下专列了10亿元的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意见》,设立7 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微型企业发展。还出台了《关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股权投资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分别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为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从17个方面支持和帮扶企业应对当前的困难。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打造审批数量最少、时限最短、收费最低的政务环境。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陆续制定出台和组织实施,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三、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奋力完成全年目标
尽管今年以来我市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但部分产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多,工业增长的下行压力增大,要实现全年既定目标,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将把“稳增长”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以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引,创新思路,明确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奋力向全年产实现产值4 000亿元、增加值1 200亿元的既定目标迈进。
一是更加注重各项政策的深化落实和效应扩张。深化落实我市出台的《关于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配套试行办法》、《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意见》及《关于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及时将各项惠企政策落实下去,让企业能够更快从政策兑现中得到优惠,增强发展信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稳增长、促发展”的激励效应。
二是更加注重工业运行的监测分析和要素保障。针对当前极其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跟踪研究,进一步加快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节奏和频率。突出抓好重点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对煤、电、油、汽、运等重点生产要素市场供应进行动态监测,加大协调保障力度,着力突破土地、资金、环境等关键要素制约,全力满足企业正常生产需求,确保工业经济稳健运行。
三是更加注重市场主体的催生培育和成长壮大。加大各项创业政策落实力度,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全面深化微型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尽快发展壮大。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深入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年”活动,着力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抓好企业“小进规”工作,规范和完善各类申报资料,力争应进全进。继续深入实施骨干企业培育机制,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四是更加注重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和产能扩张。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建设协调服务力度,特别是对87个省级重点工业项目和45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要落实项目秘书制,明确包保领导和责任部门,定期组织召开重点项目建设督办协调会和项目建设现场会,提高项目建设的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抢抓政策机遇,积极策划、包装和申报一批好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的“笼子”。
五是更加注重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对我市当前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产业,要加大协调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协调解决相关困难和问题,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力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加快“两型”工业建设步伐,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业”互动,深度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努力提升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