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国学大书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乾卦第一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原文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文言》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

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译文

乾:《乾》为卦名,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

《彖传》说:《彖》为解释卦辞的话,称《彖传》。《彖传》认为,伟大的上天,是万物之母,万物都依靠它产生。云行雨施,滋润万物,宇宙间的一切都发展成形,具备不同的特征。太阳落了又升,《乾卦》的六爻的位置也应时变化,其变化发展反映了自然变化发展。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规律,万物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保持平衡,从而茁壮成长。天的非凡之处在于能凌驾于万物之上,使天下安宁。

《象传》说:天的运行是刚健有力的,有志向的人应自强不息。

《文言传》说:元始,是众善的首位;亨通,是美的集合;有利,是义的和谐;正固,是万事的根本。君子用仁心作为根本,可以当人们的尊长;寻求美好的会合,就符合“礼”;施利于他物,就符合“义”;坚持正固的节操,就可以办好事务。君子就是施行这四种美德的人,所以说:“《乾》卦,元、亨、利、贞。”

启示

《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为纯阳卦,象征天。天的特点是刚健有力,运动不息,并且其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奋发图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积蓄力量,而且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原文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文言》曰: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文言》曰: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译文

初九:初九为爻名,或称爻题。其中“九”表示阳爻。“潜龙勿用”为爻辞,意思是在机会还未成熟时,龙应潜伏在水底,韬光养晦,切不可冒进。

《象传》说:“潜伏在水底的龙不能有所行动”,是因为时机还未成熟。

《文言传》说:初九爻辞说:“巨龙潜伏水中,暂时不施展才用”,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比喻像龙一样有品德而隐居的人,他不会受世俗的玷污而改变节操,不会贪图功名利禄;远离世俗而隐居不感到苦闷,不被世人称赞也一样不为之苦闷;高兴的事就付诸实施,不遂心愿的事决不实行,而且拥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志,这就是‘潜龙’。”

《文言传》说:君子把成就业德作为行动的目的,每天都可以看得出来他的行为。初九爻辞所讲的“潜”,意思是隐藏不曾看见,行动尚未显著,所以君子暂时不施展才华。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时机未成熟时,我们应勤练本领,切不可贸然出击。

原文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文言》曰: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文言》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译文

九二: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德才兼备的人,或是有地位的贤人。

《象传》说:“龙已出现在大地上”,君子已具备成就大事的才能,应积极会见王公贵族,求得将恩德普遍施予人的机会。

《文言传》说:九二爻辞说:“巨龙出现田间,利于出现大人”,这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比喻像龙一样有品德而立身中正的人。他的平凡言论说到做到,他的日常举动谨慎有节;防止邪恶的言行而保持诚心,净化世俗的行为伟大而不自夸,道德博大以感化天下。《周易》说:‘巨龙出现田间,利于出现大人’,正是说明会出现具备君主品德的贤人。”

《文言传》说:君子通过不断的学习来积累知识,靠不断地发问来解决疑难问题,胸存仁心而居于适当之位,心存仁爱并以此付诸行动。《周易》说:“巨龙出现田间,利于出现大人”,这种“大人”具备了君主的德行。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已具备相当丰富的学识,但还处在“女在深闺人未识”,应向有地位的人推销自己,或是请求有才德的人指引自己。

原文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文言》曰: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文言》曰: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

九三:君子整天努力不懈,时时刻刻警惕着,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无凶险。

《象传》说:一天到晚勤奋努力,不断地用道来充实自己。

《文言传》说: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强身健体,振作精神,乃至深夜依然警惕慎行,这样即使面临危险也会免遭灾祸”,这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比喻君子要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美德,建功立业。忠诚信实,就可以提升修养;修饰言辞,出于诚挚的感情,就可以建功立业。明确自己进取的目标,进而努力实现它,这种人可以跟他预测事物发展的征兆;知道进退的时机而及时终止,这种人可以跟他共同保全事物发展的合宜状态。能如此居上位而不骄傲,处下位而不忧虑。所以能够恒久保持不断前进的状态,随时警惕慎行,即使面临危险也可免遭灾祸了。”

《文言传》说:九三是多重阳刚叠成的,但是居位不正中,上不达于高天,下不立于地面,所以要不断奋起振作、时刻保持警惕,这样即使危险来临也会免遭灾祸。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要一直努力学习,时时刻刻提防灾难的到来,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原文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文言》曰: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文言》曰: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译文

九四:龙已在深渊里,或跃动,或静观,进退有据,不会有灾难。

《象传》说:龙要么一跃而起,要么潜入深渊里,表示可以有所行动而没有灾难。

《文言传》说:九四爻辞说“或上进腾跃,或退处在渊,必无咎害”,这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比喻贤人的上升或下降是没有定数的,并非出于邪念;他的进取、引退也是未知数,并非脱离众人。这就好比君子提升道德、建功立业,是想抓住时机进取,所以‘必无咎害’。”

《文言传》说:九四是多重阳刚叠成的,但是居位不正中,上不达于高天,下不立于地面,中不处于人境,所以强调“或”。强调“或”的意思,就是说明疑而未定,所以这样就能免遭灾祸。

启示

这一爻说明君子已到了跃跃欲试的阶段,只要决策谨慎,就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原文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文言》曰: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译文

九五:巨龙高飞上天,利于出现大人。

《象传》说:“龙飞上了高空”,意味着君子到了大展宏图的时候。

《文言传》说:九五爻辞说:“巨龙腾飞在天,利于出现大人”,这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比喻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同样的气息相互求取;水会流向湿处,火会趋向干处;景云随着龙吟而出,谷风随着虎啸而生;圣人奋发立业而万物皆仰望可见;依存于天的亲近于上,依存于地的亲近于下,各以其类别跟从而发挥作用。”

《文言传》说:九五爻辞中所说的“大人”,其德行与天地覆载万物相吻合,他的圣明如同日月一样普照大地,他的恩威如同四时转换一样井然有序,他判断吉凶、指示赏罚如同鬼神一样神妙莫测。他先于天象而行动,天不违背他;后于天象而处事,也能遵循天的变化的基本法则。天尚且不违背他,何况人呢?又何况鬼神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时机已成熟,万事俱备,只欠那帮他成就大业的东风—贤人,此时的首要任务是去求见贤人。

原文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文言》曰: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文言》曰:“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译文

上九:龙飞到一定的高度就达到极点了,若继续向上飞,可能会招来灾祸,导致悔恨产生。

《象传》说:龙飞到一定的高度就达到极点了,若继续向上飞,可能会招来灾祸,导致悔恨产生,因为凡事过了头就不会长久。

《文言传》说:上九爻辞说“巨龙升腾高飞到极端,终将有所悔恨”,这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比喻有些人尊贵而没有实位,地位崇高却无力治理百姓,贤明的人身居下位却无人辅助他,所以一旦轻举妄动必将‘有悔’。”

《文言传》说:上九爻辞中所说的“亢”,是说明有些人只知进取而不知及时引退,只晓得生存而不明白终将衰败,只晓得得到利益而不知其所得终将失去。大概只有圣人才是明智的吧!深知进取、引退、生存、灭亡的道理,行为不偏失正确途径的,大概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

启示

这一爻说明,胸怀大志的人,在取得了最高的成就之后,不要急于继续向上求索。

原文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文言》曰:“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译文

用九:群龙聚集在一起,不知道龙头在哪,都自由地飞翔,是非常吉利的。此爻为特有爻题,只在《乾》《坤》两卦中出现,《坤》卦为“用六”。

《象传》说:“六爻全阳,这正是阳集中的地方,天下英杰集中的地方”,天的品德的集中反映,不能有头目。

《文言传》说:“巨龙潜伏水中,暂时不施展才华”,说明地位低下卑贱;“巨龙出现田间”,指暂时屈藏于低势,时势已开始舒展;“整天奋起振作”,说明事业付诸实践;“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说明正在自我检验;“巨龙高飞上天”,说明形成最好的政治局面;“巨龙高飞穷极,终将有所悔恨”,说明穷极带来的灾难;“天有元始之德而用九(阳刚化为阴柔的九数)”,说明天下大治是势所必然。

《文言传》说:“巨龙潜伏水中,暂不施展才华”,说明阳气潜藏未现;“巨龙出现田间”,说明天下文采灿烂;“整天奋起振作”,说明追随时光向前发展;“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说明“天道”转化、出现变革;“巨龙高飞上天”,说明阳气旺盛正当天位,具备“天”的美德;“巨龙高飞穷极,终将有所悔恨”,说明随着时节的不断变化而穷尽衰落;“天有元始之德而用九(阳刚化为阴柔的九数)”,这是体现大自然的基本规律。

启示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事业到达巅峰时,就应该集思广益,以防止“亢龙有悔”。

总论

《乾》卦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是天的象征,揭示了阳刚、强健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周易》的辩证哲学体系,在此铺下了第一块基石。要是进一步从“《易》者,象也”(《系辞下传》)这一特征细加考究,还可以发现,本卦的卦体取“天”为象,固是比喻;六爻的爻辞取“龙”为象,也是比喻。大旨无非揭明“阳刚”的内在气质。朱熹说:“《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子语类》)这种假象寓意,一直贯穿于《周易》全书,也是这部现存最古老的哲学著作的重要特色。

疑难解析

“亢龙有悔”和“见群龙无首,吉”

“亢龙有悔”是《乾》卦上九(《乾》卦最高、最后一爻,其位置也到了最高点)的爻辞,这表明一个人的事业已到了巅峰,为什么这时很可能有悔恨产生呢?

首先,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经营自己的事业比作登山,当一个人已登到山的顶峰,如再往前走,就会走下坡路。其次,当一个人登上山的顶峰时,回望自己辉煌的历程,一种自豪的感觉涌上心头:没有自己干不了的事,瞧,这么高的山也爬上来了。于是,就可能不听别人的劝阻,贸然去登另外一座山,谁知,山峰之间没有桥梁可通,这就造成一落千丈的结局。再次,高处不胜寒,在下的老百姓也难以理解他的举动,这便失去了铺垫的基石,自然容易往下跌。所以,一个人登上了最高峰时,容易做错事,导致悔恨产生。

为了永远没有悔恨产生,我们干脆永远停止不前,对吗?我们看看“见群龙无首,吉”的具体含义,就知道这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群龙无首”是防止“亢龙有悔”的有效措施。“群龙无首”的意思是不知道龙头在哪,大家都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就好比一个总经理创办了一个企业,该企业已走上了极其兴盛的道路,在那里聚集了相当多的贤明的人,他们各有千秋,都对企业的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虽说有总经理在,但总经理的意见只能代表他个人的意见,真正的决策权在大家,这就表明“群龙无首”的实质是不独断专行,不自满,这自然能带来几大好处:

一、一个人在自己已进入事业的高峰时,不会贸然向前走,因为他的周围有许多贤明的人,他们的合力足以阻止他一个人的错误行动。

二、由于他不以主子身份自居,不但他身边贤明的人都愿意为他出力,而且在另外一峰的贤明的人也愿意归附他,于是,在内的和在外的合力构筑连通两峰的桥梁,使他登上了更高的山峰。

三、在下的老百姓也愿意在这种民主的气氛中生活,自然不会擅自离职。

所以,我们应用“群龙无首”来防止“亢龙有悔”。

事例一

“群龙无首,吉”告诉我们,当你已处在某一行业的顶峰,如再想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带着你的对手共同发展,因为你的对手永远是你的助跑手。所以,一个成功的、有魄力的企业往往不会在一些小的利益上与竞争对手死拼,他们关注的是整个行业的潜力和公司自身实力的发展壮大问题。只有自己的品牌树立起来了,消费者认同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手成为宝洁公司的助跑手

宝洁公司创办有100多年了,在日用品行业奏了一曲又一曲的辉煌之歌,成了该行业的巨头,并大大推进了该行业的发展进程。

现在,许多竞争对手都模仿它的产品,对它发起了总进攻。以宝洁多年来所积聚的实力,击败那些竞争对手根本不在话下。但是,宝洁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它们认为,竞争对手使他们有了发展的动力。正因为有竞争对手的存在,宝洁公司才会不断改正自己的产品,并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更重要的一点是,宝洁能改变原有的经营策略,实行产品专一化,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不可替代的位置,使别的行业的竞争对手不敢轻易涉足日用品行业。

2000年,新CEO拉夫雷上任是宝洁历史上重要的一步。

这位新的CEO并不建议宝洁再去开拓新的业务市场,也不建议宝洁为了暂时的市场份额而与竞争对手展开厮杀,他认为那样只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同时,他把品牌建设提升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他的意图就在于把宝洁的品牌发扬光大,这样,有了过硬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固定的印象,还怕竞争对手的进攻不成?于是,“以不变应万变”成了宝洁的座右铭。

面对高露洁、联合利华等日用品生产厂家的不断发展,宝洁显然感到了重重的危机正在包围自己。但是,它并没有采取激进的策略来遏制这些竞争对手的成长和发展,而是开始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它更倾向于专一化的生产和经营策略。它把与自己的主流产品不相关的部门统统剥离出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它把自己旗下的IT部门转让给了惠普公司。同时,宝洁开始扩大产品的生产范围,不但致力于高档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而且也开始关注低档产品。这种产品范围的扩大,可以给宝洁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也可以在不同档次的消费者中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可以潜在地夺回竞争对手占去的市场。

宝洁并不与竞争对手发生正面的冲突,它更多的是通过自己产品的创新和品牌地位的巩固来获取更多消费者的支持,以此获取竞争优势。它并不是通过击垮竞争对手,让消费者别无选择地来光顾自己的柜台,而是试图给消费者提供更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以自身所拥有的强大的品牌优势吸引消费者把目光转移到宝洁的柜台上来。这样,不但树立起了很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占据了充足的市场份额。最重要的是,宝洁推动了日用品行业的发展,使其他行业无法涉足日用品行业。

这就是宝洁,把竞争对手当作自己前进的强有力的推动力。

事例二

“潜龙勿用”告诉我们,在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与恶势力相抗衡时,一定要等待时机,即等到“飞龙在天”,才能有所行动。康熙就深谙这个道理,终成大业。

小皇帝少年老成稳江山

康熙即位时只有8岁,不但稳住了自己的江山,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是为什么呢?这与他的少年老成,遇事沉稳分不开。

他刚即位时,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4位大臣辅政,康熙本身并没有多少实权。

特别是鳌拜,曾为清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任辅政大臣以后,以功高自居,一点也不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朝中文武官员,大多出自他的门下。他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朝中大臣都不得不对鳌拜俯首帖耳。因为稍有不满,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作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长期受鳌拜抑制,一直闷闷不乐,于是提出辞去辅政大臣之职。他这一举动惹恼了鳌拜。于是鳌拜先声夺人,罗列了苏克萨哈24条罪状,要求康熙判处他死刑。康熙知道此案是鳌拜同他的党羽挟私陷害,坚决不同意。鳌拜竟然卷起袖子上前,连日厉声上奏,康熙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同意按鳌拜的意思处理。甚至在朝中议事,大臣们稍有违背鳌拜的意愿,鳌拜就当着康熙的面大声呵斥这些大臣。

鳌拜的种种擅权恣肆行为,严重地威胁着皇权的稳固。康熙亲政后,一方面不断给辅政大臣加官晋爵从而稳住局势;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在群臣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鳌拜不甘心退出执掌权力的舞台,和康熙间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康熙八年,鳌拜托病不上朝,要康熙去他家里看他。康熙坦然去了。康熙的侍卫发现鳌拜神色有变,急奔至鳌拜床前,揭开席子,露出了一柄利刃。康熙笑道:“刀不离身,乃满洲故俗,不足异也。”非常机智地将一触即发的斗争化解了。康熙回去后当机立断,下定决心要杀掉鳌拜。

鉴于鳌拜把持朝政,康熙决定智取。他在宫内挑选了十几个尚武有力的小太监,让他们整日在一起练习功夫。就是鳌拜有时入内奏事,康熙也不让他们避开,鳌拜对此不加防范,还以为是康熙年少好玩而这样做的。

一天,鳌拜又入内奏事,康熙非常热情地请鳌拜坐下,提出自己训练了几个摔跤手想让鳌拜指教指教。鳌拜自认为武艺高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没提防十几个小太监一拥而上,把他给捉住了。鳌拜使出浑身的力气也挣脱不出,只好束手就擒。康熙将鳌拜抓住以后,随即封锁消息,将鳌拜的党羽全部捉拿归案。由于事出突然,鳌拜党羽来不及反叛就被一网打尽了。

康熙铲除鳌拜以后在政策上又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最终稳固了自己的统治,为清朝以后的稳定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