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通过仓储管理活动,保持商品的价值,发挥仓储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借以克服众多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在商品生产与消费地理上的分离,衔接商品生产与消费时间上的不一致,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一方面,企业为了保证生产服务过程的连续性以满足生产服务的需要,避免发生缺货或延迟交货的现象,需要有一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库存;另一方面,库存又是生产和生活的负担。库存要占用资金,产生维护费用,存在库存积压风险等损失。因此,合理有效的库存既要防止缺货、避免库存不足,又要防止库存过量,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库存费用。
2.2.1 仓储管理概述
1. 仓储管理的概念
仓储是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和保管。它是指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商品(原材料、部件、在制品、产成品),并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商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也就是说仓储是商品在离开生产过程尚未进入消费过程的间隔时间内的暂时停滞。
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使其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
2. 仓储的种类
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仓储一般可以分为自营仓储、营业仓储和公共仓储。
1)自营仓储
自营仓储主要包括生产企业仓储和流通企业的仓储。生产企业为保障原材料供应、半成品及成品的保管需要而进行仓储保管,其储存的对象较为单一,以满足生产为原则。流通企业自营仓储则为流通企业所经营的商品进行仓储保管,其目的是支持销售。
自营仓储不具有经营独立性,仅仅是为企业的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活动服务,相对来说规模小、数量众多、专业性强、仓储专业化程度低、设施简单。
2)营业仓储
营业仓储是仓储经营人以其拥有的仓储设施,向社会提供仓储服务。仓储经营人与存货人通过订立仓储合同的方式建立仓储关系,并且依据合同约定提供仓储服务并收取仓储费。
营业仓储面向社会,以经营为手段,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与自营仓库相比,营业仓储的使用效率较高。
3)公共仓储
公共仓储是公用事业的配套服务设施,为车站、码头提供仓储配套服务,其运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车站、码头等的物资作业和运输,具有内部服务的性质,处于从属地位。但对于存货人而言,公共仓储也适用营业仓储的关系,只是不独立订立仓储合同,而是将仓储关系列在作业合同、运输合同之中。
2.2.2 仓储管理作业流程
1. 物资的入库
物资的入库业务是仓储业务的开始,包括物资的接运、卸货、搬运、清点数量、物资验收、整理、堆码、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它是根据货主提供的物资储存计划和入库凭证安排的,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仓库进行收货的业务。在收货过程中,仓库要做到手续简便、操作便捷、点数准确、保证质量。按其业务程序可以分为收货准备、物资接运、物资验收、物资入库等环节。
1)收货准备
在收货准备阶段,需要编制仓储计划做好入库准备,安排仓容确定堆放位置。同时,合理组织人力、装卸机具,准备好验收设备,保证物资验收。
2)物资接运
接运工作是仓库进行物资入库时发生交接的一项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到货通知,及时、准确地向有关部门提取入库物资,并为入库保管做好一切准备。接运工作手续要清楚、责任要分明,要避免把一些在入库前发生的货损或错误带入仓库,从而造成责任难分和保管工作中的困难。
3)物资验收
物资入库验收要求做到及时、准确、负责,也就是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准确地验收物资的数量、质量和包装,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验收。
物资验收必须是在各种业务证件和资料齐全的条件下进行,保管员在接收到库的物资时,应先接收主要单据、凭证,包括存货人提供的入库通知单、仓储合同;存货人或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装箱单、发货明细表等;如果在接运时已有质量残损或差错,应具有承运人填写的商务记录或普通记录,以及提货员、接货员或送货员的交接记录。只有当上述单据、凭证齐全,并经核对无误后方能验收。
4)物资入库
物资入库后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堆放,要充分使用仓库现有的储存条件使物资得到妥善保管,加大仓库利用率,减少储存成本。入库后对每一品种、规格、质量的物资都应建立收发存的明细账,即保管账,详细反映库存物资进库、出库、保存情况。在登记账目时,必须以正式收发凭证为依据。
2. 物资的保管
1)维护保养
物流部门要研究影响物资质量变化的因素,制定科学的物资维护保养制度和方法,防止库存物资质量下降,并要随时掌握物资质量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2)盘点与检查
物资的盘点与检查是及时掌握库存物资的变化情况,避免发生短缺和长期积压,维护物资质量,保证卡、账、物相符的重要手段。盘点与检查的内容包括查规格、点数量、查质量、查有无超过保管期或长期积压情况、查保管条件、查安全等。
3. 物资的出库
物资出库是库存保管工作的最后阶段,把物资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客户手中是库存保管工作的最终任务。为了做到这一点,出库的物资应按入库的时间安排好出库顺序;对有保管期限的物资,应在限期内发出;物资出库凭证必须符合要求,做到出库准备迅速。
1)出库前的准备
为了使物资出库迅速、加快物流速度,仓库在出库前应安排好出库的时间和批次,同时,做好出库场地、机械设备、装卸工具及人员的安排。
2)核对出库凭证
仓库发放物资必须有正式的出库凭证。物流保管人员接到发货通知后,经仔细核对,检查无误后方可备货。
3)备货
物流保管人员按照出库凭证上的要求进行备货。规定发货批次者,按规定批次备货;未规定批次的,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备货。
4)复核
为防止差错,备好货后必须再度与出库凭证核对出库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以保证出库的准确性。
5)点交
物资复核无误后即可出库。发货时应把物资直接点交给提货人,办清交接手续。若是代运,则需向负责包装和运输的部门点交清楚。
2.2.3 仓储合理化概述
1. 不合理仓储的表现
不合理仓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仓储技术不合理造成物品损失;另一方面是仓储管理、组织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储存作为一个利润源的作用。不合理仓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仓储时间过长
一方面,经过一定的时间,储存的物资可以获得“时间效用”;另一方面,随着仓储时间的增加,有形及无形损耗加大,又会成为“时间效用”的一个背反因素。仓储的总效果是确定仓储最优时间的依据。
2)仓储数量过大
储存虽然以一定数量形成保证供应、保证生产、保证消费的能力,但储存的损失(各种有形及无形的损失)是随着仓储数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地增加。
3)仓储数量过少
仓储数量过少会严重降低仓储对供应、生产、消费的保证能力。当然,仓储数量越少,储存的各种损失也会越低,仓储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由于保证能力的大幅度削弱会引起巨大损失,其损失远远超过由于储存减少带来的收益。
4)仓储条件不足或过剩
仓储条件不足,指的是仓储条件不足以为被储存物资提供良好的储存环境及必要的储存管理措施,因此往往造成物资的损失或整个储存工作的混乱,使储存后的物资受到损失。仓储条件不足主要反映在储存场所简陋,储存设施不足以维护,保养手段及措施不力,不足以保护被储存物资方面。仓储条件过剩,指的是储存条件大大超过需要,从而使被储存物资过高负担储存成本,使被储存物资的实际劳动投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从而出现亏损。
5)仓储结构失衡
仓储结构是被储存物资的比例关系,在宏观上和微观上被储存物资的比例关系都会出现失调,如储存物的品种、规格、储存期、储存量、储存位置的失调等。
2. 仓储合理化
所谓仓储合理化,就是建立合适的仓储条件,对合适的仓储品种进行合适的库存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仓储合理化具体包括仓储条件合理化,仓储品种结构合理化,仓储数量合理化和仓储时间合理化。具体表现为有合理的库存品种结构,合适的库存数量,合理把握仓储的时间,为被储存物资建立起一个完善合理的保管场所和保管条件。
1)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在仓储合理化的实现过程中,认真执行“先进先出”原则,尤为重要。为了保证各个产品都能够正常流转,需加快流转速度,提高库存周转率和仓容利用率。
2)提高仓容利用率
提高仓容利用率,常采用以下办法。
(1)提高库存周转率。让物资快进快出,加快运转,这是提高仓容利用率的最佳途径。
(2)采取高垛的方法,增加储存的高度。采用高层货架仓库、集装箱等都可比一般堆存方法大大增加储存高度。
(3)缩小库内通道宽度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采用窄巷道式货架,配以轨道装卸设备,以减少车辆运行宽度要求,采用侧叉车、推拉式叉车,以减少叉车转弯所需的宽度。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储存有效面积。
3)采用科学的储存管理方式
仓库的地质地理条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能源条件、防火防盗安全条件、仓储规划布局、保管规章制度等全面合理化,采用以下一些措施是必要的。
(1)采用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可以实现各个品种迅速有效的进销存数量管理、有效的储存定位管理,能大大节约寻找、存放、取出的时间,节约不少物化劳动及活劳动,而且能防止差错,减少空位的准备量,提高储存系统的利用率。
(2)“五五化”堆码。“五五化”堆码方式是我国仓储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储存商品时,以“五”为基本单位,堆成总量为“五”的倍数的垛形,如梅花五、重叠五等。采取这种方式堆码后,有经验的人可以过目成数,大大加快人工点数的速度,减少差错。
(3)实行ABC分类管理。详见2.2.6小节。
(4)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如自动存取技术、自动识别技术、自动分拣技术、计算机管理控制技术等。
(5)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装备一体化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物流活动的系统管理,将储存、运输、包装、装卸一体化,不但能够使储存实现合理化,更重要的是可促使整个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2.4 库存管理概述
1. 库存
库存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或商品。库存与保管概念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出发强调合理化和经济性,后者是从物流作业的角度出发强调效率化。库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
一方面,由于库存不能马上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企业为库存物资承担资金、场地、人员占用而产生的库存成本,存在需要控制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运作中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因素,库存同时也是企业经营中所必备的,具有积极的一面。因此,控制库存量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经常性工作。
2. 库存的功能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的流通并不是始终处于运动状态的,作为储存的表现形态的库存是商品流通的暂时停滞。库存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其内在的功能。
1)调节供需矛盾、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时间差的功能
不同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情况是不同的。在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消费秩序,尽可能地消除供求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这种时间上的不协调性方面,库存起到了调节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平衡供求关系、生产与消费关系,起到缓冲供需矛盾的作用。
2)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功能
时间效用,就是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时间销售或消费,可以获得不同的经济效果或支出。例如,为了避免商品价格上涨造成损失或为了从商品价格上涨中获利而建立的投机库存,就是利用了库存的这一功能。
3)降低物流成本的功能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保持合理的原料和产品库存,可以消除或避免因上游供应商原材料供应不及时而需要进行紧急订货而增加的物流成本,也可以消除或避免下游销售商由于销售波动进行临时订货而增加的物流成本。当然通过库存管理来降低物流成本,必须从整条供应链出发,综合考虑运输成本、缺货损失和库存成本,使物流的总成本最低。
3. 库存管理的概念
库存管理是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
库存管理的宗旨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几乎所有的库存管理都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考虑:一是订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二是用户服务水平,即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有足够数量的合适物品。
库存管理的核心是库存控制,其重点是对周转库存的控制。周转库存是企业成本效益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环。周转库存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其能够满足生产或流通对于物资产品恰当的需要上。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超时过量的库存,占用了企业的资金,不但造成企业资金的困难,影响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而且还增加了产品的保管费用,同时增加了库存风险和库存损耗。
2.2.5 库存业务、成本和评价指标
库存业务,通常指仓库中的物资进、出、存的业务。从经营者的角度看,库存业务是一种经营业务,如一个超市所从事的就是购进物资、储存并进行销售的典型经营业务。强调经营,主要是要讲究效益和成本,讲究通过科学管理来获取利润,也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认真研究库存业务,管理库存业务。
1. 库存业务流程
一个完整的物资库存经营过程,包括以下4个过程。
1)订货
订货过程是从发出订货单之日起,到出差去参加订货并且订货成交为止所经历的过程。通过订货成交、签订合同、支付货款,企业取得了物资的所有权。订货是一个商流过程,经过订货处理,企业在名义上的库存量将增加。
2)进货
进货过程是从订货成交之日起,到把物资从对方仓库运到自己仓库并将物资入库为止的过程。它是一个物流过程。通过进货过程,自己仓库的库存量会实实在在的增加。
3)保管
保管过程指从物资入库之日起,到该物资出库之日为止的时间间隔。它也是一个物流过程。保管过程不会使仓库库存量发生变化(不考虑库存损失)。
4)销售出库
销售出库过程指从物资点交到物资出库发运为止的过程。它既是一个商流过程,也是一个物流过程。通过销售出库过程,物资库存量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在实际上都会减少。
由以上4个过程可以看出,订货、进货过程使库存量增加,销售出库过程使库存量减少,而保管过程库存量保持不变。所以为了进行库存量的控制,既可以控制销售出库过程,也可以控制订货、进货过程。而控制销售出库过程意味着控制人们的消费,这是不受欢迎的,除非是紧缺物资,一般不会选择这样的控制方式。在市场经济下,一般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情况来控制订货、进货过程,从而达到对库存量实行控制的目的。
2. 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是整个物流成本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而物流成本又占了国民经济产值很大的比例。控制库存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库存成本主要由以下几种费用构成。
1)订货费用
所谓订货费用,是指订货过程中发生的与订货有关的全部费用,包括差旅费、订货手续费、通信费、招待费及订货人员有关费用。
订货费用的特点:在一次订货中,订货费用与订货量的多少无关,每次的订货费用是一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总订货费用与订货次数成正比。订货次数越多,总订货费用越高。
2)进货费用与购买费用
所谓进货费用,是指进货途中为进货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运杂费,包括运费、包装费、装卸费、租赁费、延时费、货损货差等。
所谓购买费用,即购买物资的原价。
二者的特点:当订货的数量、订货的地点确定以后,总的购买费用和总的进货费用就是确定不变的,不会随着进货批量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进货费用与购买费用都与订货批量无关,批量大小都不会影响其总进货费用和总的购买费用。
3)保管费用
所谓保管费用,是指在保管过程中为物资保管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入、出库时的装卸搬运堆码检验费用;保管用具用料费用;仓库房租水电费;保管人员有关费用;保管过程中的货损货差;保管物资资金的银行利息等。
保管费用的特点:保管费用与被保管物资数量的多少和保管时间的长短有关。被保管物资的数量越多,保管的时间越长,所承担的保管费用就越高。
4)补货费用
所谓补货费用,是指当用户来买货时,仓库没有现货供应,但不丧失销售机会,而是要求用户仍然在这里订货,承诺马上进货,待到货后,马上补货给用户。为了实现补货,往往发生补货费用。补货是一种实时需求的进货响应,意味着企业经营风险的降低,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服务水平,因此,为了维持一定的客户关系,需要投入一定的招待费、感情费、回扣费,或是为客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服务和优惠价格。
5)缺货费用
所谓缺货费用,是指当用户来买货时,仓库因为没有现货供应而丧失了这次销售机会,这种现象就叫缺货。缺货,会造成缺货损失,也就是缺货费用。缺货费用对不同的对象影响是不同的。对仓库来说,轻则丧失了销售机会,重则误了合同,遭受罚款,更重则失去了用户,失去竞争能力,进而失去市场。对用户来说,轻则多花些差旅费到别处去买,重则停工待料、停产改产。
3. 库存管理的评价指标
库存管理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平均库存值、可供应时间和库存周转率。
(1)平均库存值指某时间段内全部库存物品的价值之和的平均值。这个指标可以让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资产的库存占用状况。
(2)可供应时间指现在库存能够满足多长时间的需求,计算公式为
(3)库存周转率指在一定期间库存周转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提高库存周转率对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变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可通过重点控制耗用金额高的物品、及时处理过剩物料、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削减滞销存货等方式来提高库存周转率。但是库存周转率过高将可能发生缺货现象,而且有由于采购次数增加使采购费用增加等缺点。
2.2.6 库存管理方式
库存管理方式是指用于控制库存量的检查和订货的方式(什么时候应当发出订货单和订货数量),常用的有以下库存管理方式。
1. ABC分类管理法
ABC分类管理法又称重点管理法,就是将库存物资根据消耗的品种和金额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物资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库存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于库存品种数量的管理。这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登记、统计和整理工作,把已经存放在本仓库或将来准备存放在本仓库的所有品种、规格、数量、特性、价值、存放特性、保管要求都弄清楚,并且按照一些特征将其归类并编码。
对于处于库存状态下的不同的物资,由于其价值、数量在整体上有较大差异,在库存管理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对其区别对待,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最常用的便是ABC分类管理。
1)ABC分类管理法的含义
ABC分类管理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主次因素分析法、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其是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3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
ABC分类管理法是通过对库存进行统计、综合、排列、分类,找出主要矛盾、抓住重点进行管理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把品种少、占用资金多、采购较难的重要物品归为A类;把品种多、占用资金少、采购较易的次要物品归为C类;把处于中间状态的归为B类。
A类物品在订货批量、进货时间和库存储备方面采用最经济的方法,实行重点管理、定时定量供应、严格控制库存;C类物品可采用简便方法管理,如固定订货量;B类物品实行一般控制,如采取定期订货、批量供应。ABC分类管理法在库存管理中比较容易取得以下成效:一是压缩了总库存量;二是解放了被占压的资金;三是使库存结构合理化;四是节约了管理力量。
2)ABC分类管理法的一般步骤
(1)收集数据。按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收集有关数据。例如,对库存物品的平均资金占用额进行分析以了解哪些物品占用资金多,以便实行重点管理。可以收集的数据有每种库存物品的平均库存量、每种物品的单价等。
(2)处理数据。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按要求计算和汇总。以平均库存乘以单价,计算各种物品的物品平均资金占用额。
(3)绘制ABC分类管理表。ABC分类管理栏目构成如表2-1所示。
制表按下述步骤进行:将第(2)步已经算出的物品平均资金占用额,以大排队方式,由高至低填入表中第六栏。以此栏为准,将相应物品名称填入第一栏、物品单价填入第四栏、平均库存填入第五栏、在第二栏中按1、2、3、4…编号,则为品类数累计。此后,计算品类数累计百分比填入第三栏;计算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填入第七栏;计算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比,填入第八栏。
(4)分类。按ABC分类管理表,观察第三栏品类数累计百分比和第八栏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比,将品类数累计百分比为5%~15%,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比为60%~80%的前几个物品,确定为A类;将品类数累计百分比为20%~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比也为20%~30%的物品,确定为B类;其余为C类,C类的情况正好和A类相反,品类数累计百分比为60%~8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比仅为5%~15%。
表2-1 ABC分类管理表
(5)绘制ABC分类管理图。以品类数累计百分比为横坐标,以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比为纵坐标,按ABC分类管理表第三栏和第八栏所提供的数据,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连接各点曲线,则绘成ABC分类管理曲线。按ABC分类管理曲线对应的数据,按ABC分类管理表确定ABC 3个类别的方法,在图上标明A、B、C三类,则制成ABC分类管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ABC分类管理图
(6)确定重点管理要求。按ABC分类管理结果,再权衡管理力量与经济效果,对以下3类库存物品进行有区别的管理。
A类库存,实行重点管理。该类库存物资数量虽少,但对企业最为重要,是最需要严格管理和控制的库存。企业必须对该类库存定时盘点,详细记录及经常检查分析物资使用,存量增减、品质维持等信息,加强进货、发货、运送管理,在满足企业内部需要和客户需要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经常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合作,降低库存水平,加快库存周转率。
B类库存,实行一般控制。该类库存属于一般重要的库存,一般进行正常的例行管理和控制。
C类库存,采用简便方法管理。该类库存物资数量最大,但对企业的重要性最低,因而视为不重要的库存。对该类库存,一般进行简单的管理和控制。
2. 定量订货法
定量订货法又称连续检查控制方式或订货点法。其工作原理是:连续不断地监视库存余量的变化,当库存余量下降到某个预定数值时,就向供应商发出固定批量的订货请求,经过一段订货时间,订货到达后补充库存。
所谓定量订货,就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订货批量,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量取一个订货批量的方法。这个订货的方式核心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订货点,解决什么时候订货;二是确定订货批量,解决一次批量订多少。
1)订货点的确定
订货点就是发出订货的时机。在定量订货法中,是以库存水平作为参照点的。当库存下降到某个库存水平时就发出订货,发出订货时的这个库存量水平称为订货点,即企业为每种物料设置一个最大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Q0),实际操作中使库存量Q不低于Q0,由于物料供应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库存补充必须有一定的提前期(天),当库存Q=Q0+dx日需求量时,下达订单来补充库存,此时库存量Q为订货点,如图2.3所示。
图2.3 定量订货模型
订货点是一个决策变量,是直接控制库存水平的一个关键变量。订货点不能取得太高,也不能太低,如果太高,则订货物资订回来后,原有的库存物资还没有卖完,这样新旧物资合在一起,库存量太高;订货点如果太低,则订货物资还没有订回来,旧的库存物资就已卖光,造成缺货。
合适的订货点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需求速率,也就是供应或销售的快慢。需求速率越大,订货点也越高;二是订货提前期,即从发出订货到所订物资入库所需要的时间长度。订货提前期越长,订货点也就越高。
订货点可以表达为
订货点=需求速率×订货提前期+安全库存量
应用实例2-1
某企业是一家经销电脑的零售商。经测算其最佳订货批量为120台,安全库存量为60台,每天平均销售量为30台,订货提前期为2天,试确定其订货点。
解:订货点量=30×2+60=120(台)。
分析如下:
在第1天,最佳订货批量120台全部到货,加上安全库存量60台,总库存量为180台。在第3天,总库存量下降到120台,到了订购点。因为从订购到收到物资需2天,在这段时间要售出60台;由于在正常情况下不动用安全库存,所以当总库存量为120台时就得补充订货。如果订货后一天库存量就下降到60台,这时上次订货尚未收到,周转库存已用完,以后发货需动用安全库存。如果安全库存也消耗完了,第二次订货误期到达,那么就会发生缺货现象。由此企业确定订货点为120台。
2)订货批量的确定
所谓订货批量,就是一次订货所订的物资数量。订货批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库存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物资的供应满足程度,是不能随意确定的。因为,订货批量太大将使库存量过高,成本升高;订货批量太低,库存量虽然可以降下来,但不一定能保证满足客户的需要,所以订货批量要选取恰当。
要降低库存成本,就要制定适当的订货策略,协调订货费用与保管费用的比例。订货批量的大小关系到订货费用与保管费用的高低。在一定期间内,物资的总需求量一定时,订货批量大,订货次数就会减少,订货费用就会降低,而保管费用会提高;若订货批量小,保管费用就会降低,而订货次数会增加。通常,我们根据总费用(保管费用+订货费用)最省的原则来确定经济订货批量。
设一定时期内物资的总需求量为D(件/年),单位订货费用为C(元/次),单位库存保管费用为H(元/件·年),经济订货批量为Q。
应用实例2-2
甲仓库A商品年需求量为30 000个,单位商品的购买价格为20元,每次订货成本为240元,单位商品的年保管费为10元,求:该商品的经济订购批量,最低年总库存成本,每年的订货次数及平均订货间隔周期。
3)定量订货的步骤和适用条件
采用定量订货方式,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订货点和订货批量。
(2)每天检查库存。
(3)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发货,订货量取一个经济订货批量。
采用定量订货方式的优势是:由于每次订货之前都要详细检查和盘点库存(看是否降低到订货点),因此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库存的动态。因为每次订货数量固定,且是预先确定好了的经济批量,因此方法简便。这种订货方式的不足是:经常对库存详细检查和盘点,工作量大且需花费大量时间,从而增加了库存保管维持成本。该方式要求对每个品种单独订货作业,从而会增加订货成本和运输成本。从ABC分类管理的角度来说,定量订货方式适用于品种数目少但占用资金大的A类物品。
3. 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也称周期性检查控制方式或订货间隔期法。该种方式是以固定的间隔周期T提出订货,每次订货没有固定的订货量,需要根据某种规则补充到目标库存量。目标库存量与订货周期是事先确定主要参数。这种方式优点是省去了许多库存检查工作,在规定订货时检查库存,简化了工作;缺点是如果某时期需求量突然增大,有可能发生缺货,所以一般适用于重要性较低的物资库存管理。
定期订货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其决策思路是:每隔一个固定的检查时间周期T检查库存项目的储备量。根据盘点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库存水平Q0的差额确定每次订购批量。定期订货模型如图2.4所示。该系统的决策变量应是检查时间周期T和目标库存水平Q0。
图2.4 定期订货模型
1)订货周期的确定
定期订货法中,订货周期决定了订货时机,是定期订货法的订货点。订货周期,就是订货间隔期。它与定量订货法的订货间隔期不同,定量订货法的订货间隔期可能不等,定期订货法的订货间隔期都相等。订货间隔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了最高库存量的大小,也就是决定了仓库的库存水平的高低,因而决定了库存费用的大小。所以订货周期不能太大,否则就会使库存水平过高,也不能太小,否则订货批次太多,增加了订货费用。
订货周期一般根据经验确定,主要考虑制订生产计划的周期,常取月或季度作为库存检查周期,但也可以借用经济订货批量的计算公式推算出对库存成本最有利的订货周期。
2)目标库存水平的确定
目标库存水平是满足订货期与提前期的时间内的需求量。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订货周期与提前期内的平均需求量;二是根据服务水平保证供货概率的保险储备量。设单位订货费用为C(元/次),单位库存保管费用为H[元/(件·年)],订货提前期为L(天),经济订货周期为T,平均日需求量为r(件),S是订货期与提前期内的需求变动的标准差,Z为服务水平保证的供货概率查正态分布表对应的t值。
若给出需求的日变动标准差S0,则
依据目标库存水平可得到每次检查库存后提出的订购批量
其中Qt为第t期检查时的实有库存量。
应用实例2-3
某货品的需求率服从正态分布,其日均需求量为200件,标准差为25件,订购的提前期为5天,要求的服务水平为95%,每次订购成本为450元,年保管费率为20%,货品单价为1元,企业全年工作250天,本次盘存量为500件,经济订货周期为24天。计算目标库存水平与本次订购批量。
解:T+L期内的平均需求=(T+L)r=(24+5)×200=5 800(件)
T+L期内的需求变动标准差==135(件)
目标库存水平Q0=5 800+1.96×135=6 065(件)
订购批量Q=6 065-500=5 565(件)
3)定期订货的步骤和适用条件
采用定期订货方式,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按照一定的周期盘点库存。
(2)确定目标库存水平。
(3)计算订购量,订货使库存达到目标库存水平。
定期订货方式的优势是:由于订货间隔期确定,因而多种物资可同时进行采购,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订单处理成本,而且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另外,这种方式不需要经常检查和盘点库存,可节省这方面的费用。这种订货方式的不足是:由于不经常检查和盘点库存,对物资的库存动态不能及时掌握,遇到突发性的大量需要,容易造成缺货现象带来的损失,因而企业为了适应间隔期内需要的突然变动,往往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
定期订货模型可以简化库存控制工作量,但由于库存消耗具有不稳定性,有缺货风险,只适合于稳定性消耗及非重要性的独立需求物料。定期订货方式适用于品种数量大,占用资金较少的C类物品和B类物品。
4)定量与定期订货模型的区别
定量与定期订货模型是企业进行库存控制过程中的两种常用模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两种模型的不同特点以及库存对象的不同特质,合理选择订货的方式。表2-2详尽地比较了这些区别。
(1)提出订购请求时点的标准不同。定量订货模型提出订购请求的时点标准: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订货点时,即提出订购请求;而定期订货模型提出订购请求的时点标准:按预先规定的订货间隔周期,到了该订货的时点即提出请求订购。
(2)请求订购的商品批量不同。定量订货模型每次订购商品的批量相同,都是事先确定的经济批量;而定期订货模型每到规定的请求订购期,订购的商品批量都不相同,可根据库存的实际情况计算后确定。
(3)库存商品管理控制的程度不同。定期订货模型要求仓库作业人员对库存商品进行严格的控制,精心的管理,经常检查、详细记录、认真盘点;而用定量订货模型时,对库存商品只要求进行一般的管理,简单的记录,不需要经常检查和盘点。
(4)适用的商品范围不同。定量订货模型适用于品种数量少,平均占用资金大、需重点管理的A类物品;而定期订货模型适用于品种数量大、平均占用资金少、只需一般管理的B类、C类物品。
表2-2 定量与定期订货模型的区别
阅读材料2-2
统仓共配服务
随着大量台资、外资企业进驻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已经形成了电子元器件、芯片、电脑及电脑配件等硬件产品的庞大的企业生态群落。各企业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复杂的供销关系。在这一领域,存在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随着龙头企业的迁入,必将带动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来苏州落户,从而使得苏州在IT硬件产品和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群体优势越来越明显。
这些企业对物流服务有特殊的要求,原因在于随着分工的细化,这些电子产品、元器件、原材料和成品种类日益繁多,更新换代周期短,货品单值较高,周转迅速。制造企业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对资金的占用,都强调准时制(Just In Time,JIT)生产和零库存原则,要求供应商小批量、多批次、配合生产流程的频繁供货。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统仓共配,即供应商库存管理(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应运而生。其特征在于多个供应商共同租用一个公共仓库,面向一家或多家制造企业供货。当制造企业一次向多家供应商采购时,订单可以统一处理,从而在完成多对一的集中拣货和并单运输的同时,实现制造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一对一的月度结算,由此大大降低了总体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满足了制造企业的准时生产的需求。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wuliu.com.cn/cflp/newss/content1/201012/765_34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