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17小时高清视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19/27041819/b_27041819.jpg)
5.2 重难点解读[视频讲解]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hapter-33.jpg?sign=1738781119-io9TpwtSh2vVou1E3ZzyhFwla4YdEncp-0-50d9a669e11461dd2749bd3e8ee27d45)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第一节 成 本
一、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
(1)资源是稀缺的;
(2)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
(3)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用于最有利的地方,或者说在使用某种资源时应该是各种用途中最优的或者至少是同样有利的。
二、显成本和隐成本
1.显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2.隐成本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成本包括在内。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
三、经济利润
1.利润的概念
经济学上的利润指的是经济利润或称超额利润,等于总收益和总成本(含显成本和隐成本)之间的差额。
经济学上指的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已经包含在隐成本中。
会计利润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减去所有的显成本以后的余额。
2.各利润概念之间的关系
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
正常利润隐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84.jpg?sign=1738781119-S6vOvSAWXBLSQeQQgEi5e0BPJMUFZfq6-0-f784420f34f89adb2bf2d8f3604938af)
图5-1 相关关系
第二节 成本最小化
一、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假定要素市场上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为,既定的资本的价格即利息率为
,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为
,则成本方程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88.png?sign=1738781119-JXHRPJPqHFkfJfZ0nhWfQV3SHsypFBoF-0-a3075e6a60d725aafba3bc6c9b377d9b)
成本方程相对应的等成本线如图5-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89.jpg?sign=1738781119-EiliLa8f60OkcrO6fVDM9WBxDaDB2wYE-0-c18ed8f5f6d8e40472c38a17ca93a7ef)
图5-2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种要素价格之比的负值,为,表明在不改变成本支出的情况下,两种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等成本线把坐标平面分为三部分。等成本线以外区域中的任何一点代表的要素组合,在既定成本下是不能实现购买的。等成本线以内区域中的任何一点代表的要素组合,在既定成本下不仅能够实现购买并且还有剩余。只有等成本线上的点所代表的要素组合,才能使生产者正好用光全部成本。
二、成本最小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91.jpg?sign=1738781119-PpY6uZGbp867DYJSaKah4QTyOtkHwGtH-0-f2d03c288e22dc109fb3759eb4c49b77)
图5-3 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如同生产者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会力求实现最大的产量,生产者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会力求实现最小的成本。如图5-3所示,只有等成本线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
相切,切点为
,
点就是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在生产均衡点
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93.png?sign=1738781119-fTQlMPk3lvnXmbLwumppIQZ4ssWksSwm-0-42e78f0697be12b77887887fd5e88665)
表示: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三、对偶问题:产量最大化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95.jpg?sign=1738781119-O1llUpFjAqHyPLYueghBfUfDSD4JdUtx-0-03569d00b9371a51bbe7907b90dde999)
图5-4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如图5-4所示,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
相切于
点,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在生产均衡点
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93.png?sign=1738781119-fTQlMPk3lvnXmbLwumppIQZ4ssWksSwm-0-42e78f0697be12b77887887fd5e88665)
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之间的对偶关系可理解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以其中任何一个问题所实现的最小成本或最大产量作为另一个问题的约束条件的话,那么,这两个问题的最优要素组合是相同的,或者说,这两个问题的均衡点E的位置是相同的。如图5-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97.jpg?sign=1738781119-do4vX7PhmsX1PEhzXCJQx14DBBOMC4Ov-0-5ad93b55034038a73c00ae961b01c687)
图5-5 对偶关系: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
四、扩展线和生产总成本、
1.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如图5-6所示。简言之,扩展线表示在要素价格不变,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中,为扩大规模,所可能使用的最佳要素组合所形成的轨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98.jpg?sign=1738781119-LTl6BaMAoy0zgxTIdtD2ym4A6mUgTaIN-0-8780c28e5ce64138927a128698da6ec5)
图5-6 扩展线
(1)扩展线上所有的点均是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即必须满足条件。
(2)扩展线是厂商在长期的扩张或收缩生产时必须遵循的路线。
2.利润最大化和扩展线
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是可以实现扩展线这一长期生产的最优路径的。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f(L,K),利润函数为:
π(L,K)=P·f(L,K)-(wL+rK)
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可得:
(əπ/əL)/(əπ/əK)=
3.扩展线与长期总成本
利用扩展线,从成本最小化角度出发,可以得到长期生产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最小的生产成本。
4.扩展线与短期总成本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00.jpg?sign=1738781119-1rk3uy2IbVBkBADUffInkYF4HDW5ZqYx-0-f7f92dbc6f83d0e1a40b0af77808d440)
图5-7 扩展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
短期总成本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最小生产成本。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Chapter-31.jpg?sign=1738781119-xRE12i5PE6a0l6QoOxbD0TLtCxfxJAgS-0-9f4d43f01cec529b87ebc4327d3dac43)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
一、由短期生产函数到短期总成本函数
1.由短期生产函数到短期总成本函数
根据短期生产函数Q=f(L,K),得相应的短期总成本函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01.png?sign=1738781119-Pp35cj7RN9uboYKopKE0ez9mnRSVwPbf-0-b490800d21da5ba6f4b6e6a66344c321)
式中,为可变成本部分;
为固定成本部分,两部分之和构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
2.由短期总产量曲线到短期总成本曲线
短期总成本曲线如图5-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04.jpg?sign=1738781119-rNnAqt3gTahX5FQMQAYErkKBtJcBCxqL-0-e43b29187ab839090f292f095b2a3ee5)
图5-8 短期总成本曲线
二、短期成本的分类
在短期,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部分和可变成本部分之分,具体而言,短期成本有以下七种: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
)、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
)、边际成本(
)。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边际成本,因为其他成本曲线的形状都是由
曲线形状来决定的。
1.总不变成本
总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如图5-9所示,总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表示在短期内,无论产量如何变化,总不变成本
是固定不变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2.jpg?sign=1738781119-sjs1bBAB7XduRJoyaYfO4hzV3ewr5ev9-0-3aafb8ad0127e52e000e06701243967d)
图5-9 总不变成本曲线
2.总可变成本
总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总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总可变成本曲线如图5-1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3.jpg?sign=1738781119-YlxqAfv2KCZd1S5kSGXhMU64f6ytkJzX-0-d1d88ff3780ce3092a0b82b3dc225811)
图5-10 总可变成本曲线
3.总成本
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它是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之和。总成本曲线如图5-11所示,它是从纵轴上相当于总固定成本
高度的点出发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4.jpg?sign=1738781119-joZVBuvTPK36peXleM6Hb7sYIBIWE5ia-0-8bb898be946efe2d9b15a3c551b91ca6)
图5-11 总成本曲线
4.平均不变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曲线如图5-12所示,表示在总不变成本固定的前提下,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不变成本是越来越小的。平均不变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5.png?sign=1738781119-0v0DAECVg5hTcqHySJkoEGqgiQTTr3eY-0-7b42d7f29e82617a45fbe7fd6e65bbd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6.jpg?sign=1738781119-O8tOMtDOs7rpz86ADirZHSt2Jf6C9dpu-0-eab9cd9ab0fd16859774cffa110b6cc3)
图5-12 平均不变成本曲线
5.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其曲线如图5-13所示。平均可变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7.png?sign=1738781119-75hdwLIMAZTncE94fqucyirfTFH1LlEJ-0-32c0f04d3d6eb24202682dbe60e5f40a)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8.jpg?sign=1738781119-IIWd3YmhQXsboMu3H5kX1PSIMW651pp0-0-502b700e206ad5a63f5f06fa62901f96)
图5-13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6.平均总成本
平均总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等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平均总成本曲线如图5-14所示。平均总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19.png?sign=1738781119-6oyQYvumsHNjwrHT6bkl8Zrm132T2vY0-0-bc2272187c1651f6e34b08d9233ef87f)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20.jpg?sign=1738781119-ImFcSpNVrzLijHC7w7UZ0K80JRmY3yur-0-770b2aef847e6c798d008089275224d3)
图5-14 平均总成本曲线
7.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
值就是相应的总成本
曲线的斜率。边际成本曲线如图5-15所示,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21.jpg?sign=1738781119-CWYaxJa4UWkLmn7b8MBgYZKreMu01iio-0-0cce7cdb663881e6a5d9437ee33802a5)
图5-15 边际成本曲线
三、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22.jpg?sign=1738781119-8o6OgcBcogab1dIb5YOunAZ63vh72rRn-0-096546a4d1f6e8064389c9aeacfbd823)
图5-16 短期成本曲线
如图5-16所示,可以观察到短期成本曲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总成本曲线是一条由水平的总不变成本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总成本曲线是通过把总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垂直平移总不变成本的距离而得到的。
(2)曲线和
曲线在同一个产量水平各自存在一个拐点
和
。在拐点以前,
曲线和
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在拐点以后,
曲线和
曲线的斜率是递增的。
(3)曲线与
曲线相交于
曲线的最低点
,
曲线与
曲线相交于
曲线的最低点
。
(4)曲线的最低点
恰好对应
曲线的拐点
和
曲线的拐点
。
(5)曲线达到最低点
时,
曲线恰好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切线,与
曲线相切于
点。
曲线达到最低点
时,
曲线恰好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切线,与
曲线相切于
点。
四、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正因为如此,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曲线和
曲线也必定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而且,
曲线必定会分别与
曲线相交于
曲线的最低点,与
曲线相交于
曲线的最低点。
(1)关于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又由于每一产量点上的
曲线和
曲线的斜率是相等的,所以,每一产量点上的
值就是相应
的曲线和
曲线的斜率。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当
曲线逐渐由下降变为上升时,相应地,
曲线和
曲线的斜率也由递减变为递增。如图5-16(b)所示,当
曲线在
点达极小值时,
曲线和
曲线相应地各自存在一个拐点
和
。
(2)关于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曲线和
曲线之间的关系
U形的曲线与U形的
曲线相交于
曲线的最低点
。在
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
点以前,
曲线在
曲线的下方;在
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
点以后,
曲线在
曲线的上方。边际成本要
比平均成本
敏感得多,因此不管是减少还是增加,
曲线的变动都快于
曲线的变动。
②曲线和
曲线的关系
U形的曲线与U形的
曲线相交于
曲线的最低点
。在
曲线的下降阶段,即在
点以前,
曲线在
曲线之下;在
曲线的上升阶段,即在
点以后,
曲线
在曲线之上。而且,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
曲线的变动都快于
曲线的变动。
曲线和
曲线的交点
(
曲线的最低点)与
曲线和
曲线的交点
(
曲线的最低点)相比可以发现,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并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因为在平均总成本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由于平均不变成本是递减的,所以使得
曲线的最低点
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
曲线的最低点
。
(3)比较A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与AV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并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
五、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
1.由TFC曲线到AFC曲线(如图5-1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28.jpg?sign=1738781119-xKAVy2BaosnnW45IxJIZeI5Ms4AjOk9i-0-6869978595993c9298597ff5a2554c46)
图5-17 由TFC曲线到AFC曲线
2.由TVC曲线到AVC曲线(如图5-1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29.jpg?sign=1738781119-zPZoSjPc2GoJ11lzQ8VNZi9f3OkLzkwx-0-a650435f320f2bad5c4d4332016e0e26)
图5-18 由TVC曲线到AVC曲线
3.由TC曲线到AC曲线(如图5-19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30.png?sign=1738781119-yU8bBMfgUBD5ZXO3MdIPlu3WGL9axJTq-0-540bc619c5731d14efc779d57a51c010)
图5-19 由TC曲线到AC曲线
4.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如图5-2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31.png?sign=1738781119-2YybNVFs6LebDHTlutoU6YUfCs3dB8U4-0-9b401a6ae734162d8a22ecbdae6d0d75)
图5-20 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
六、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函数为:
短期成本函数为:
由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可得:
由此可得以下结论:边际成本和边际产量
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
短期成本函数为:
由短期成本函数可得:
由此可得以下两点结论:
(1)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
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2)曲线和
曲线的交点与
曲线和
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5-2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37.jpg?sign=1738781119-5ERire4vl0lVUpaxyOjcovDUVpo9DDEa-0-ec627becfa8655b0937e53278ad08733)
图5-21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1.长期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39.png?sign=1738781119-2hjDk7v4gpzLkUDNbZLrtzkv07G2Ejo8-0-bc18ee90296f0cba7d82cd22eae3c9bc)
2.长期总成本曲线
根据对长期总成本函数的规定,可以由短期总成本曲线出发,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如图5-2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40.jpg?sign=1738781119-EfmrcIwdehiE5Ft3aqIrhrLO6ROk95B9-0-088d220f8fc8898436a09c96975ff9b1)
图5-22 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由图5-22可以看出,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特征有:
(1)长期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它表示: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
(2)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3)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相似的是,长期总成本曲线也是先以递减速率上升,经拐点后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3.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区别
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在形状上是一样的,但二者有以下两点区别:①长期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出发点则高于原点;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形状是由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报酬先递增后递减所决定的,而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形状是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
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它是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42.png?sign=1738781119-tiX4iFv0oMtVqDl0nqobsZZdTDfze7j2-0-24897c474424884acf853d0bc128f632)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如图5-2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43.jpg?sign=1738781119-E419nQ3G34w7DBKXaA316zzvtGNImiZg-0-4444d2b7b30ce8ef8825af9752e712ba)
图5-23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44.jpg?sign=1738781119-LTaXpIIiugDkLh9WT0sa6eS0dfRavt0N-0-3a8a072f147ad4d947f24c7c89f1a67c)
图5-24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是由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决定的。
规模经济又称内在经济,即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经济。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
规模不经济又称内在不经济,即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或者说,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为规模不经济。
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如图5-25所示,在
下降阶段是由于规模经济决定的;在
上升阶段是由于规模不经济决定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45.png?sign=1738781119-5xLEfcYG4nrcGvOXpEktLgh0giAFyP8D-0-04a24508eb72ee78012763defb1d1bc9)
图5-25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的变化原因,可以用企业的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概念来解释。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企业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如果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了,则为企业的外在不经济。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如图5-2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46.jpg?sign=1738781119-85AWWuwXurZzfDbXtGl2VImXpWn2wedi-0-f3fde2c881c6f0d72aa2ebfdfea84ba4)
图5-26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47.png?sign=1738781119-ILc4lrboDwLIbjRY6AmkxmbpuflV2Hgu-0-6e4c6ebb16a9451d05772a9abb70250f)
三、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长期边际成本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它可以写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49.png?sign=1738781119-lfZacoxUxNebSO8LSyxTwbYOzmxIVDHN-0-430f3a5b033eec7c373a008b5105838a)
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可以由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推导出来,如图5-2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50.jpg?sign=1738781119-V9nrz6kjbNIuQd9qnrGJuEsUOq8vHNFW-0-2eee797103625f409e200f29afd116af)
图5-27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
如图5-27所示,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形,它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另外,可以推断出
曲线的斜率必定要随着产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递减达到拐点以后再递增的特征。
曲线和
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证明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51.png?sign=1738781119-Bk8aAN24vP1xVkBqpkKl82y1vG0Jwcjz-0-5fbe7a38be6524173b34f3a7c963a2f9)
由于,所以,当
,
曲线是下降的;当
时,
曲线是上升的;当
时,
曲线达极小值点。
四、干中学:降低长期成本
1.干中学
干中学是指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者等从经验中获得生产技能和知识,从而降低长期生产成本。
2.学习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0F37D/15436515604023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356.jpg?sign=1738781119-ha8PN7WIcnVOsEnMnzIqqTZR1KrJmGmr-0-2d0352a8d6b4ee93bf600b2c08eff2d1)
图5-28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表示:随着累计的生产批次的增加,每批次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