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旗大军打进关

护着顺治皇帝坐上金銮殿的,是大清的八旗兵。大清的军队只扯了一张旗子,怎么号称八旗呢?这得从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说起。
过去,女真族人在打猎时,各出一支箭,每10支箭组成一个“牛录”(即小组),每个牛录设立一个总领(即组长),也就是牛录额真。耕田打猎,披甲服役,都是以牛录为单位。
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就根据这种“牛录制度”,将女真族人编为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他们的旗帜分别为黄色、白色、红色、蓝色。
公元1615年,随着势力的壮大,努尔哈赤将这四旗改为八旗:除了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外,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四旗,也就是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色旗镶白边。每个旗的最高统帅,叫“旗主”。而努尔哈赤统率的正黄旗是最尊贵的。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扩大兵源、笼络人心,他在满族八旗的基础上又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族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统称为清代八旗。满族人自称“旗人”,所穿的衣服“旗袍”,就是由此而来的。
八旗制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以旗统兵,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当然,士兵的数量和军饷都是有限额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旗人都披甲打仗。随着人口的增多,披甲上阵的旗人比例就占得越来越少了。
八旗兵平时农作、狩猎,也进行操练,发生战争时,就立刻结集成部队,战斗力非常强。大清朝就是靠着这种军民合一的制度,赢取了江山。

八卦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