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琏与针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朱琏诊所

朱琏在诊所门口留影(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1936年3月1日,“朱琏诊所”在石家庄西横街爱华里1号开业。“朱琏诊所”是石家庄地下市委机关活动地点,担负着“搞好医务工作、扩大社会影响、掩护党的工作”的重任,是党组织联系、发动群众的桥梁和场所。

朱琏与“朱琏诊所”外景(下图引自石家庄档案局编《石家庄记忆》)

石家庄各界祝贺“朱琏诊所”开业(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石家庄各界祝贺“朱琏诊所”开业(上图及左下图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右下图由河北省英烈纪念园提供)

朱琏在“朱琏诊所”坐诊(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朱琏诊所”内景一角(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朱琏名片

朱琏(左1)、陶希晋(左2)与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衡(左3,诊所“账房先生”)等在“朱琏诊所”前合影(图片引自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编《陶希晋》)

朱琏(左2)、陶希晋(左1)与战友在“朱琏诊所”合影(1936年)(图片由河北省英烈纪念园提供)

朱琏、陶希晋与陶家兄弟姐妹在“朱琏诊所”留影(上2图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下图由陶晓林提供)

朱琏经常身背药箱,出入石家庄大兴纱厂(今第七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正太铁路总机厂(今车辆工厂)等工人居所和市民住宅区巡诊及从事革命活动(图片由河北省英烈纪念园提供)

1936年,朱琏担任《正言报》医药卫生副刊主编,及石家庄市委机关刊物《北风》《北光》(陶希晋任主编)特约投稿人和编辑(左图由河北省英烈纪念园提供,右图引自《石家庄工人运动史》)

1936年冬,朱琏、陶希晋与石家庄各界后援会部分成员出征前留影(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1936年12月,朱琏、陶希晋等在石家庄东站集合(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绥远抗日以后,石家庄群众成立抗日救亡机构——石门各界慰劳前方将士联合会,朱琏被选为常委。

朱琏和她的“石家庄业余歌咏团”在石家庄东站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石家庄业余歌咏团”走上街头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左2为朱琏,中间为北影著名演员赵子岳(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朱琏(前排右4)和她的“石家庄业余歌咏团”到火车站欢送即将北上抗日的官兵,高唱抗日救亡歌曲,激励着车上的官兵和送行的群众(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朱琏、陶希晋在石家庄的身份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怀疑,曾去天津躲避一时(1937年1月),图为当时的留影(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

抗战全面爆发前,朱琏、陶希晋在石家庄与公婆和弟妹合影(图片由石家庄档案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