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论
自从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并将其应用于肿瘤治疗,放射治疗技术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放射治疗已与外科手术、内科化疗及介入治疗并驾齐驱,成为当今肿瘤的四大治疗体系。但是,目前的外放射治疗不管是普通外放射治疗,还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或是伽马刀、射线均是通过正常组织到达肿瘤部位。因此,外放射治疗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造成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还限制射线剂量的提升。而近距离治疗,尤其是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这项技术直接将放射源种植到肿瘤内,射线由肿瘤内向外照射,由于照射距离短,只要控制好放射源与肿瘤边缘的距离,就会减少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放射剂量也可以大大提升,因此这项技术相对于外放疗来讲,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将放射性粒子均匀地植入到肿瘤内部时,通常需要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进行。目前的影像引导技术主要包括CT、MRI和超声。CT、MRI引导下的粒子植入,图像分辨力高,不受骨骼及气体影响,植入的粒子分布更均匀,术后剂量验证准确度更高,治疗更安全有效,但由于非实时成像,通常用时较长,操作也较为复杂。
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已有30余年的历史。早在1983年Holm等就首创了超声引导下经会阴 125I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技术。1985年美国Seattle西北医院进行了第一例超声引导下经腹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1987年Blasko等发展了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和超声引导下会阴部模板植入技术,使 125I粒子在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对周围重要器官损伤更小,从而使该项技术更趋于成熟。20世纪90年代中期,影像学、放射物理学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术后分析系统和新的放射性核素的出现,使这一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由于超声可实时显像且能识别血管,穿刺过程中可有效避开血管和邻近重要脏器,因此具有操作简单、用时较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等优点。但由于超声技术固有特性的限制,超声声束无法穿过骨骼及气体,因此受骨骼或气体完全遮挡的肿瘤,超声通常无法显示,也就无法进行粒子植入;其次,超声分辨力不及CT或MRI,超声图像和CT或MRI图像有时不一致,且超声所显示的肿瘤边界并不一定代表肿瘤的实际边界,因此,影响粒子植入术前计划制定和术后剂量验证以及肿瘤边缘粒子植入的方式、部位和数量;还有,当肿瘤过大时,超声无法完整显示肿瘤且肿瘤深方超声显示不清晰,容易导致粒子植入不均匀或漏植,因此也不适合超声引导。目前,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癌、胰腺癌、表浅恶性转移或复发肿瘤以及一些盆腔恶性肿瘤等。
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一)适应证
1.经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
2.临床分期为T 1~T 3,其中T 1~T 2适合单纯粒子植入治疗,T3期以上除粒子植入治疗外,还需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3.Gleason评分2~10分。
4.PSA升高。
(二)禁忌证
1.预计生存期小于5年。
2.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局部缺损较大或预后不佳者。
3.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4.明确有远处多发转移者。
5.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6.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
由泌尿外科医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病情分析、术前解释以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术前3天半流食,术前排空肠道、清洁灌肠、备皮以及预防用药(抗生素等)。
(四)体位
采用膀胱截石位。
(五)仪器探头
超声诊断仪为丹麦B&K公司产品,配有双平面直肠探头(频率为5.0~10.0MHz)及前列腺癌治疗模板软件。固定器、模板、步进器、18G粒子植入针和Mick枪等辅助设备为美国Mick radio-nuclear公司产品。
(六)消毒麻醉
按照睾丸切除术的标准进行消毒。早期开展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术最好采用全麻,待操作技术熟练后可采取腰麻。
(七)超声引导前准备
插导尿管,便于超声识别尿道。将阴囊壁提起缝至腹壁上,充分暴露会阴部。将探头支架固定于手术床上,连接探头步进器、安装探头、模靶等备用。
(八)采集超声图像
将安装好的探头步进器正对患者肛门处,将探头插入肛门内,模靶贴近并对准会阴部,调整好模靶与前列腺之间的位置,采集并存储图像。先将横断面探头放置于前列腺基底层,通过探头步进器旋钮,每隔5.0mm采集一幅横断面图像,直至前列腺消失。将所有图像输入TPS系统。
(九)制订治疗计划
在TPS系统上勾画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及尿道位置后,TPS系统会给出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的相关数据。根据TPS系统提供的粒子植入针位图、每针与基底层的距离、每针植入的粒子数量、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距离等进行粒子种植。
(十)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
一般在插入粒子植入针之前,先插入两根固定针。插入深度达基底层。此针既起到固定作用,又可作为标志针,通过此针针体上的刻度,确定每根粒子植入针的进针深度,所有粒子植入针均不能超过固定针的深度。插入植入针时一般先从模靶纵坐标最高的位置开始,通过超声横断面或纵断面图像实时监测植入针的进针深度,保证进针位置准确无误。待所有植入针插入后,即可按计划逐针边退针边植入粒子。
(十一)注意事项
1.自超声采集图像开始,患者位置即不可移动,否则TPS系统给出的治疗计划将不能与实际穿刺点吻合。
2.插入植入针时,超声需实时监视针与尿道的距离,两者距离不能小于0.5cm。否则需及时调整植入针位置。
3.植入针需距离直肠1.0cm以上,以防止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
(十二)并发症
1.放射性尿道炎
尿频、尿急、血尿等。
2.放射性直肠炎
大便次数增多,偶有便血。
3.尿道直肠瘘
植入针距尿道太近,粒子活度高造成。
三、超声引导下腹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一)适应证
1.经病理证实的外科不能切除的腹部恶性肿瘤。
2.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
3.局部晚期患者。
4.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二)禁忌证
1.肿瘤已广泛全身转移。
2.凝血功能异常。
3.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4.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5.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
由外科医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病情分析,术前解释以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等,并进行术前必要的化验检查、肠道准备以及腹部术后护理准备等。
1.体位
仰卧位。
2.仪器探头
中高档彩色超声仪,配有频率5.0~7.0MHz的小凸阵腹部探头或端扫式直肠探头以及配套的穿刺引导架,探头及引导架消毒后备用。
3.消毒、麻醉
根据不同脏器的手术消毒标准进行消毒,行全身麻醉。
4.粒子植入前准备
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选择恰当的体位。根据肿瘤生长的脏器和类型可选择经皮穿刺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和开腹暴露肿瘤后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前者在布针前需通过超声扫查选择最佳的穿刺路径,尽量选择避开气体和骨骼的位置进针以及最短的路径;后者通常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适宜的腹部切口,由外科医生逐步打开腹腔,充分暴露肿瘤部位。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当术中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且手术不能切除时即可行超声引导下粒子植入手术。
(四)布针
采用超声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尤其与血管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布针时,需在超声实时监视下进行,多从上至下、自左向右逐一插入植入针,针与针距离为1.0cm,植入时需避开血管及其他重要结构。经皮穿刺时需注意屏气。
(五)植入粒子
待所有植入针插入后便可以逐一植入粒子。粒子植入需多科室合作。超声科医生负责引导,外科医生负责退针,放射治疗科医生负责种植粒子。所有粒子植入结束后,需再行超声扫查,检查肿瘤内部是否存在漏植、肿瘤周围是否有转移淋巴结,如果有,需再进行补充植入。
(六)注意事项
1.最好使用中高档彩色超声仪进行引导,避免粒子植入到血管内,随血流迁徙。
2.如遇到粒子植入结束退针时针内出血,可将针向上或向下提插至不出血后再种植粒子。
(七)并发症
1.放射性胃肠炎
恶心、呕吐。
2.发热
由于肿瘤消融过快,患者术后会出现组织吸收热。
3.粒子迁徙
粒子进入门静脉,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
4.腹水
放射性损伤可导致腹腔渗出液,多在1周内消失。
四、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或经阴道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一)适应证
1.术后或放化学治疗后复发的盆腔实体肿瘤(包括子宫、直肠、膀胱的恶性肿瘤)。
2.不愿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无法实施手术者。
3.预计生存期大于6个月,有明显疼痛症状,不适合其他方法治疗者。
4.肿瘤孤立局限,直径≤5cm。
5.经腹部没有穿刺路径的患者。
(二)禁忌证
1.肿瘤过大或肿瘤深在,超声图像显示不完全或不清晰者。
2.肿瘤较大且侵犯邻近骨组织者。
(三)术前准备
术前由放射治疗科医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病情分析,选择最佳的穿刺路径,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进行术前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选择经直肠穿刺的患者需做肠道准备,穿刺前口服3天肠道抗生素。女性患者还可选择经阴道穿刺。
(四)仪器探头
中高档彩色超声仪,配有5~7MHz端扫式直肠探头以及配套的穿刺引导架,探头及引导架消毒后备用。
(五)体位
一般选择左侧卧位,曲腿抱膝。还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他体位,如膀胱截石位。
(六)消毒、麻醉
经直肠穿刺者采用碘伏以肛门为中心消毒。经阴道穿刺者采用碘伏做常规消毒。经直肠或阴道穿刺均无需麻醉。
(七)粒子植入
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或经阴道穿刺,将植入针插入肿瘤深方,每退针1.0cm就植入一颗粒子,直至退出肿瘤。然后按照针距1.0cm继续布针和植入粒子,直至粒子均匀分布于整个肿瘤内。
(八)注意事项
1.通过直肠壁或阴道壁插入植入针时,进针要快,避免划伤直肠壁或阴道壁。
2.布针结束后及退针过程中,应注意固定好植入针,以防止植入针误移。
3.植入的粒子应距离直肠壁或阴道壁0.5cm以上,避免造成放射性直肠炎或阴道炎。
(九)并发症
放射性直肠炎或放射性阴道炎、便血等。
五、超声引导下全身浅表恶性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一)适应证
1.头颈部及其他表浅部位恶性复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2.肿瘤局部晚期、病变过大无法手术切除的。
3.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切除。
4.术后残留或复发无法再次手术的。
5.放射治疗后复发的。
(二)禁忌证
1.肿瘤部位存在活动性出血、坏死或溃疡。
2.病灶范围广泛。
3.肿瘤已广泛全身转移。
4.一般状况差,预计生存期小于6个月。
5.凝血功能障碍或患有血液病的患者。
(三)术前准备
术前由放射治疗科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病情分析,术前解释以及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等,并进行术前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四)仪器探头
中高档彩色超声仪,可根据情况选择3.5MHz凸阵探头及配套的穿刺引导架或者6~12MHz高频线阵探头。
(五)体位
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选择粒子植入术式、植入针路径以及患者体位。体位选择以操作方便、患者舒适为宜。
(六)术前定位
术前先对穿刺部位做粗略定位,用记号笔标记。然后以标记处为中心进行消毒。消毒后再用消毒探头做精确的体表定位。
(七)消毒、麻醉
以标记点为中心做常规消毒。麻醉多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标记点为中心向皮下做放射状麻醉。
(八)植入粒子
植入粒子前,先将粒子植入针插入肿瘤深方距肿瘤边缘0.5cm处,然后每退针1.0cm就植入一颗粒子,直到退出肿瘤。所有过程均在超声监视下进行,必要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防止粒子植入血管。
(九)注意事项
1.对于表浅或即将破溃的肿瘤,植入针插入时应先经过一段正常组织,避免直接插入肿瘤,以防止针眼因放射性炎症不愈合,造成粒子外移,影响治疗效果并造成放射性污染。
2.布针时,植入针要固定好,以防粒子推入过程中误移植入针,造成种植不准确。
3.肌肉内或肌肉间肿瘤粒子植入后,应嘱咐患者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避免粒子移位或外移。
(十)并发症
局部可因放射性炎症引起伤口不愈合,粒子外移。
(冉维强 葛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