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通俗讲话](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64/27613364/b_27613364.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五运六气
运气学说是古人运用当时的天文、地理、气象、历法、物候等科学成就,结合对医疗实践、日常生活现象等的长期观察而产生的一门科学。运气学说源自《内经》,主要见于《内经》中的七个重要篇章:《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合称运气学说七篇大论。从研究的具体内容分析,突出了自然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节律,反映了“人与天地相应”的中医学整体观念思想,对诊断、防治疾病有指导意义。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运气学说简介
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的运动。它既是用以说明形成气候变化的地面因素,也是古代用以解释宇宙运动变化规律的一个哲学概念。六气,即存在于空间上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要素,属于气候变化的空间因素。
古代历法是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成的干支结构来纪年的,因此,运气学说亦根据纪年的干支来推算。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简称,又称“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天干、地支各有阴阳属性。一般说来,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干支配属五行分别为: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辰未戌丑属土;申酉属金;亥子属水。
天干之数是十,地支之数是十二,两者相合,天干轮转六次,地支轮转五次,以六十年为一个大周期,始于甲子,终于癸亥。这种周期节律有其特殊的推算方式。运气学说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工具,来推算岁时节气及其气候变化,指导辨证论治。
五运推算方式
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统称。一般分为大运、主运、客运,都是利用天干配合五行进行推算。其推算顺序均按五行相生规律进行,都是用以说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情况。但大运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主运则是说明一年之中五个运季的正常气候变化,而客运则是推算每年五个运季中的异常气候变化。
大运推算法
大运,即统主一年的五运之气,又称岁运。可以用来说明全年的气候变化,同时它又是推算客运的基础。天干化五运的关系: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即逢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
《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云:“大运分为土运、金运、水运、火运、木运五种,各运的特点与五行的特性一致,今年是哪一个大运主岁,今年的气候变化和人体脏腑的变化就会表现出与它相应的五行特性。”说明岁运的意义为用五行来说明一年五个季节的基本特性,阐释一年中全年气候变化情况和脏腑的作用大致情况。在推测年运的太过与不及时,规律是年份干支中阳干为太过,阴干为不及。太过为一年的岁运旺盛而有余,不及为一年的岁运衰少而不足。五行之气,既非太过,又非不及,谓之平气。如戊癸化火,戊年为火运太过,该年一般是热气偏胜;癸年为火运不及,火不及则水来克之。2013年干支为癸巳,故本年气候不会过分燥热,反而会相对偏寒凉。
主运推算法
主运,即分别主治一年五时的五运之气。如《医宗金鉴》所云:“主运者,主运行四时之常令也。”它反映每一年气候的常规变化,基本上年年如此,固定不变,所以称为主运。主运的推算,从每年大寒日开始,按五行相生的次序推移,即始于木而终于水,木为初运,从每年大寒节开始至春分节后;火为二运,从每年的春分节后十三日开始至芒种节后;土为三运,从每年的芒种后十日至处暑节后;金为四运,从每年的处暑后七日至立冬后;水为终运,从每年的立冬后四日至大寒节。五运主五时,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计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周天之数。主运说明一年之中五季的气候常规,是以六气的五行属性为基本规律,即初运属木主风,二运属火主暑热,三运属土主湿,四运属金主燥,终运属水主寒。年年如此,固定不变。至于每运的太过与不及,则有具体的推算方法,运用“五音建运”“太少相生”和“五步推运”等,此不赘述。
客运推算法
客运,即一年五季中的异常气候变化。因其每岁有变更,各季有不同,如客之来去,故称为客运。客运的推算是在每年大运的基础上进行的,即每年当值大运就是该年客运的初运,依循五行太少相生的顺序,分作五步,行于主运之上,逐年变化。《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云:“各运的特点也与五行的特性一致,这个运季是哪一个客运主事,这个运季中的气候变化和人体脏腑的变化也就会表现出与它相关的五行特性。例如这个运季的客运是土运时,这个运季在气候变化上就与湿的作用密切相关,在人体脏腑上就与脾的作用密切相关。”
六气推算方式
六气以三阴三阳为主,结合地支,即子午少阴君火,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卯酉阳明燥金,巳亥厥阴风木,辰戌太阳寒水。用以说明和推算每年气候的一般变化和特殊变化。每年的六气,一般分为主气、客气。主气用以述其常,客气用以测其变。
主气推算法
主气,又名地气,即主司一年的正常气候变化,六气主时固定不变,年年如此,因此称为主气。具体指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气,分主于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次序是与五行相生的顺序相一致的。即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为太阳寒水。
主气的推算方法是:把一年中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分属于六气六步之中。从每年大寒日开始计算,十五天余为一个节气,四个节气为一步,每一步为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始于厥阴风木,终于太阳寒水,六步为一年。厥阴风木为初之气,主由大寒后至春分前,相当于十二月中到二月中。少阴君火为二之气,主由春分后至小满前,相当于二月中到四月中。少阳相火为三之气,主由小满后至大暑前,相当于四月中到六月中。太阴湿土为四之气,主由大暑后至秋分前,相当于六月中到八月中。阳明燥金为五之气,主由秋分后至小雪前,相当于八月中到十月中。太阳寒水为终之气,主由小雪后至大寒前,相当于十月中到十二月中。至此则往复一周,循环不息。
客气推算法
客气,又名天气,与主气相对,反映气候上的异常变化。因其年年有转移,与主气之固定者不同,亦犹客之往来无常,故称客气。客气也分为六步,即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左右四间气。司天、在泉是值年客气在这一年中主事的统称。主管每年上半年的客气称为司天之气,主管每年下半年的客气为在泉之气。
客气推移是以阴阳气之多少为先后次序的。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按着先三阴,后三阳,再配以十二地支、六气和五行,来推算客气。推算各年的客气,是以值年地支为基础的。其推移顺序是: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所以,客气六步的顺序是:三阴在前,三阳在后。
《素问·天元纪大论》有云:“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由此可见,与地支相配属的结果是: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即凡逢子午年,则为少阴君火司天,丑未年则为太阴湿土司天,寅申年则为少阳相火司天,卯酉年则为阳明燥金司天,辰戌年则为太阳寒水司天,巳亥年则为厥阴风木司天。依此次序逐年推移,六气六年一循环,地支十二年一循环,周而复始,六十年中地支轮用五周,六气循环十周。在六步中,每年司天之气总是在六步中的第三步上,即固定在主气的三之气上。司天之气确定了,在泉之气以及左右间也就知道了。其规律是:如阳司天则阴在泉,阴司天则阳在泉。如一阴厥阴司天,必定是一阳少阳在泉;二阴少阴司天,必定是二阳阳明在泉;三阴太阴司天,必定是三阳太阳在泉。一阳少阳司天,便是一阴厥阴在泉;二阳阳明司天,便是二阴少阴在泉;三阳太阳司天,便是三阴太阴在泉。如果司天、在泉之气可以确定了,左右四间气也就可以推算出了。
如2013年为癸巳年,地支为巳,巳为厥阴风木,故2013年为厥阴风木司天,厥阴是一阴。因此,本年在泉之气便是一阳少阳,即少阳相火在泉。2013年客气推移便为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
客主加临推算法
客主加临:
即把客气加在主气上,共同来进行比较分析和推算。具体方法是:将值年司天的客气加于主气的三之气上,在泉之气加于主气的终之气上,其余四间气则依次相加。由于主气的初之气是厥阴风木,二之气是少阴君火,三之气是少阳相火,四之气是太阴湿土,五之气是阳明燥金,终之气是太阳寒水,这个次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值年司天的客气加于主气的三之气上,实际上就是加于少阳相火之上,在泉之气应加于主气的终之气上,实际上就是加于太阳寒水之上。
客主加临主要用来推测值年四时气候的常变情况。这种变化情况,是根据客主之间的顺逆和相得、不相得的关系来表明的。凡客主之气五行相生,或客主同气,即为相得,相得则气候和平,顺接有序,人体无特殊不适;凡客主之间五行相克,即为不相得,不相得则气候反常,承接紊乱,人体易得疾病。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此外,客主之间还存在着顺、逆的关系,若客气胜主气,则为顺;主气胜客气,则为逆。顺则值年气候异常情况变化和缓,人体受到影响较轻微;逆则值年气候异常情况变化剧烈,人体受到影响较强烈,容易发生急危重症。
运气学说的应用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推算,推测气候变化是其历来最直接的应用。每年自然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根据主运、主气的变化进行推测。一般认为春季多风、夏季多热、长夏多湿、秋季多燥、冬季多寒。但是各年的气候又具有其特殊的变化和表现,从而形成了每年复杂的气候变化。北宋沈括于《梦溪笔谈》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熙宁中,京师久旱,祈祷备至,连日重阴,人谓必雨。一日骤晴,炎日赫然。予因事入对,上问雨期,予对曰:雨候已见,期在明日。众以为频日晦暗,尚且不雨,如此旸燥,岂复有望?次日,果大雨。是时湿土用事,连日阴者,从气已效,但为厥阴所胜,未能成雨。后日骤晴者,燥金入候,厥有当折,则太阴得伸,明日运气皆顺,以是知其必雨。此亦当处所占也。若他处候别,所占迹异。其造微之妙,间不容发。推此而求,自臻至理。”可见,运气学说在推测气候的变化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特别是随着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的兴起,运气学说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
通过对五运六气的推算,在预测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方面,也应用较多。《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说明人与自然界相通应,自然界气候发生改变,人体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运气学说不仅可以推测气候的变化,同样也可以推测人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推测每年各个时节发病的常规特征是以主运、主气的变化为主。如春季多风,温病多见;夏季炎热,热病为多;长夏湿盛,湿病多见;秋季干燥,燥病多见;冬季严寒,寒病最多。值年所发之病与五脏相联系的规律是:风病与肝的病理相关联、热病与心的病理相关联、湿病与脾的病理相关联、燥病与肺的病理相关联、寒病与肾的病理相关联。推测每年疾病的特殊变化是以岁运太过、不及和客气变化为主。若岁运太过之年,本气流行,不胜之气受累,相应的脏腑便会受到侵害。如木运太过,则易患肝气亢盛以及肝木克伐脾土之证。若岁运不及之年,则本气不足,所胜之气流行,相应的本脏腑之气和其所不胜之脏腑受到侵害。此外,还应该考虑胜复之气对疾病的影响。对疾病的预测,不仅是预防疾病的根据,也是指导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
以运气学说推算的气候变化为基础,对疾病进行预防以及指导辨证论治,是应用运气学说指导中医临床的最主要方式。运气学说中,五运六气的六十年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主要是脏腑系统。以运气学说指导辨证,就是运用五运六气的理论,根据天干地支推算出各年的运气太过、不及所导致的疾病,以及此类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演变、传变规律等,从而指导立法用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五运岁运太过
当值年岁运太过时,其病因以本运之气淫盛为主,兼以己所胜之气郁而为患。如火运太过,其致病因素主要有火热之邪(火)与燥邪(金)。病位表现为与岁运同属相应的脏腑和其所胜脏腑的疾患。如火运太过,其病位主要在心小肠系统和肺大肠系统。病机则为病因作用于病位,影响相应脏腑而产生疾患和本运相应脏腑克伐己所胜脏腑。仍以火运太过为例,可出现心火亢盛、热邪犯肺、肠燥热盛等。在病情传变上,若火运太过,可预测因制其所胜易传为肺大肠燥邪郁发的病变,或者因侮所不胜易传为肾膀胱的病变。
五运岁运不及
当值年岁运不及时,其辨证关系到胜气、复气。胜气,就是本运之气衰,则胜运之气妄行,此妄行之气即为胜气。如2013年即为火运不及之年,火运不及则“寒乃大行”。复气,就是本运之气不足的时候,被胜运之气抑制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一种气来制约胜气,这种新产生之气即为复气。此处“复”的意思就“报复”之意。如火运不及,寒乃大行,而火运又会产生其相生的土气,来制约寒水之气,此处所产生的土气,即为火运不及的复气。其病因以本运之气不足,胜气和复气为主。如火运不及,其致病原因主要责之于寒邪、湿邪和本运不及之火邪。其病位,在本运不及相应的脏腑及其所不胜和其相生的脏腑系统。若火运不及之年,感邪病位多在心小肠系统、肾膀胱系统、脾胃系统。其病机为病因作用于相应脏腑而使机体致病,如火运不及,可以表现为心气不足、寒邪伤肾、湿困脾胃的病理状态。其传变为传为其所不胜脏腑及其所生脏腑。如火运不及,除了可见心小肠系统病变外,可传及肾膀胱系统、脾胃系统。
六气客主加临
运用六气进行辨证的方法,除了考虑司天、在泉之气对一年气候变化的影响外,主要是以客主加临为基础,用五行生克关系分析,然后进行脏腑辨证。以庚午为例,该年的司天之气是少阴君火,在泉之气是阳明燥金,该年的客主加临为: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太阳寒水,水木相生即为相得,而司天为少阴君火,水克火,但气候变化较为和缓。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厥阴风木,木生火即为相得,而司天亦为君火,故二之气时以火热之邪、燥邪为主,病情不会十分严重。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少阴君火,虽客主同气,但司天亦为君火,三火相合,病情较为严重。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亦为太阴湿土,主客同气,湿气偏盛,而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湿燥相合,气候变化不大。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少阳相火,火客金,客胜主,但在泉之气为燥金,主气得助,故气候相对平稳。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阳明燥金,金水相生则相得,但在泉之气为燥金,气候相对较燥,可仍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