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系统评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中药注射剂自20世纪40年代初问世,至今已逾70年。其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既适用于不能口服的患者,又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且吸收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治疗方面有显著优势。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引起业内广泛关注,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工作。学术界也掀起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研究热潮,其中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中药注射剂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一般被定义为 “针对某具体临床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所有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系统评价,特别是随机对照试验的定量系统评价(Meta分析)被公认为是目前临床循证决策与实践的最重要证据来源和质量最高的临床证据。因此,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的研究结果可以被认为是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最重要的临床证据之一。

笔者自2004年起一直从事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研究,目前已经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近年来,笔者依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三维立体数据库和多维数据挖掘的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编号81473547)和 “基于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的丹参类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多维临床评价模型构建(编号81673829)”,应用网状Meta分析和经典Meta分析方法对五十余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开展了百余项系统评价研究,已经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在SCI期刊发表1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5.168)。本部著作以这些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成果为核心内容,并汇集编委会其他同仁的最新研究素材精选凝练而成。

本部著作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研究成果的学术著作,共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其中上篇系统介绍中药注射剂发展概况、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中药注射剂组方药物传统警戒等。下篇分章节详细论述了活血类注射剂、抗肿瘤类注射剂、清热类注射剂、补益类注射剂的系统评价现状与成果,其中研究实例部分共精选中药注射剂高质量系统评价研究近70个,涉及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40余种(占目前临床使用的中药注射剂总品种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涉及疾病包括各类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等,研究形式既有基于单品种评价的经典Meta分析,也有针对多品种横向综合评价的网状Meta分析。

希冀本书的出版及其所呈现的研究成果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提供科学有力的参考,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决策提供精准证据,为中药注射剂循证研究提供系统支撑。同时期待本书能为临床医生科学选用中药注射剂、临床药学人员科学评价中药注射剂和医药企业研发中药注射剂提供帮助和参考。

书稿付梓之际,感慨万千!鞠躬致谢年近百岁的恩师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担任本书主审并题字。鞠躬致谢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教授为本书赋序并提出指导意见。

特别感谢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教授!徐校长在百忙之中为本书赋序并在书稿编写中给予了关心和鼓励,令我倍感荣幸。

十分感谢商洪才教授、梁爱华教授、田金徽教授在书稿编写中给予的莫大支持与帮助。感谢编委会全体同仁的执着、努力与奉献。

书稿撰写中余虽殚精竭虑,力尽勤恳,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然由于水平有限,恐尚有诸多不足与缺憾,恳请各位同道斧正!

吴嘉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17年仲夏夜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