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政古鉴: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托名仁义直徒劳

◎宋襄公不自量力,又十分迂腐。在刀光剑影的泓水之畔,在强大的敌军压境面前,愚蠢地死搬“仁义”的信条,看敌人未渡完河、未布好阵而不进攻,放弃有利时机,导致战役失败,自己只好落荒而逃。

齐桓公临终前,把他立的太子姜昭托付给宋襄公,让他帮助姜昭继承君位。齐桓公死后,竖刁、易牙、开方发动政变,姜昭只好逃到宋国,请宋襄公给他做主。

宋襄公,春秋时期的君主(前650—前637年在位)。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见齐国内乱,其霸主地位已如江河日下,欲仿效齐桓公称霸中原。为此,他联合几个小国出兵,打败了政局不稳的齐国,帮助太子姜昭当上齐国国君,是为齐孝公。

公元前639年,不自量力的宋襄公有些飘飘然,没有看到自己的国力根本无法与齐国相比,却准备在盂城召开诸侯会议,让与会诸侯正式推举他为霸王。宋襄公说:“我查阅了齐桓公九合诸侯的资料,发现了一个真理,就是谁发起会议,谁就会当霸主!”宋襄公的庶兄目夷见劝阻不了,只好退而求其次:“那您开会的时候,得多带些兵马,以防不测。”襄公不解地问道:“我们到底是去开会,还是去开战?”

不出目夷所料,各诸侯迫于楚国强大的实力,在诸侯会议上,纷纷表态拥立楚成王为盟主。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道:“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你有什么资格做盟主?”

楚成王说:“奇怪了,你既然说我这个是假的,那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气呼呼地在会上“据理力争”,楚成王又好气又好笑,命令埋伏在附近的楚国士兵冲进会场,以破坏推选的罪名,把宋襄公抓了起来,拖到了战车上,押回楚国软禁。一心想当霸主的宋襄公却成了阶下囚。过了几个月,经过齐国和鲁国多方调解,楚成王才把宋襄公释放归国。

宋襄公称霸不成,不吸取教训,又想出用“仁义”感化诸侯的办法,图谋登上霸主地位。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攻打积极支持楚国为盟主、不肯俯首听命的郑国,而与郑国交好的楚国则直接攻打宋国。宋襄公慌了神,立刻命令宋军回兵解围,宋军行进到泓水时与楚军相遇。

宋军在泓水北岸布好阵势,而楚军尚未渡河。公子目夷向宋襄公献计:“楚军人多,我方人少,趁他们渡河的时候,发起攻击,准能取胜。”宋襄公却说:“人家还没渡完河,我们去偷袭他们,是不道德的,算什么仁义之师?不可乘人之危而攻之!”

等楚军过河后,目夷又建议趁楚军混乱之际发动进攻。宋襄公还是不允:“人家还没摆好阵势呢,打胜了也不光彩。我们要讲仁义,不能干那种事!”直到楚军摆好阵势,宋襄公才下令出击,领军前进。结果楚军从两翼像潮水般包围过来,弱小的宋军寡不敌众,结果被打得大败,宋襄公大腿也中了一箭。在目夷的拼死保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生还。

回到京城后,都城的人都埋怨宋襄公错误地与楚军开战,仗也打得窝囊。宋襄公仍不服气,对众臣说:“君子作战,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擒获头发斑白的老人,不凭借关塞险阻取胜。”

目夷听了非常生气,说:“君王您还没有真正懂得战争啊。恃险而出击尚未准备好的强敌,是天赐良机。强国来讨伐我们,他们是敌人。若对他们讲仁义,干脆投降算了,又何必出兵作战呢!趁他们没有摆好阵势发起进攻,才有成功的把握啊!”

宋襄公听后很是惭愧,知道自己犯了十分愚蠢的错误。第二年,这个颇有野心而又迂腐守旧的宋襄公,因腿伤并发感染而去世,宋国的实力也因泓水之战失利而遭受严重损伤。

【评 点】

宋、郑两国皆为春秋时期中原地区重要的诸侯国。时人有“郑昭宋聋”之说。宋人由于承袭先民殷人遗风,行事缺少变通而显得愚笨,郑人行事灵活聪明。古籍中有守株待兔的故事,主角即为宋人耕者( 《韩非子·五蠹》),揠苗助长的也是宋人(《孟子·公孙丑上》) 。

决策目标的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合实际。宋襄公图霸,乃其政治理想,原本无可非议,只是这种理想太缺乏现实的土壤。齐桓公和晋文公在争霸之前,都首先致力于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改革军制,以振兴国力。齐桓公之所以能在葵丘(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作衣裳之会,是因为他有强盛的国力作后盾,不必炫耀武力。

宋襄公决策的失误,首先是因为他选择的决策目标脱离了他的国力实际。宋国当时只是个小国,虽有一定名望,但比强大的齐、晋、楚等大国弱得多。决策目标应该是发展生产,充实国力,发展睦邻关系,稳定国内局势,以在大国的纷争之中生存发展。宋襄公则不然,他即位后,不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只看到诸侯会盟是仁义的一种体现,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国力根本无法与齐国相比,没有积极主动地进行富国强兵的革新尝试,而是自不量力、孤注一掷,妄想继齐桓公之后,称霸诸侯,充当盟主。这个决策目标与其实力是不相称的,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决策目标。宋襄公是一个脱离现实的狂想主义者,因而注定要失败。

宋襄公想称霸,并不是为了谋求国家的兴旺和人民的安定,而是利欲熏心,为了满足他个人的虚荣心。宋襄公早在即位之初,就参加了齐桓公在葵丘召集的诸侯会盟。齐桓公在会上连周天子的特使也敬他三分,各国诸侯皆唯命是从,这使宋襄公格外眼红,从而产生了图谋霸主的欲望。

在他看来,继齐桓公之后,领衔主持盟会的,非他莫属了。他常以老大哥自居,看不起那些国力比宋国强大但国君爵位比他低的国家。虚荣心的发展,导致个人野心的膨胀。野心膨胀是他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宋襄公不自量力,又十分迂腐、固执己见。敌军压境,他还愚蠢地死搬取小义、舍大德的“仁义”信条。看敌人未渡完河、未布好阵而不进攻,放弃了有利时机。他不能因势利导,为声名所累,导致战役失败,自己落为败军之帅,落荒而逃。

铁血兵锋画版图,英雄多半用诈术。《孙子兵法》指出:“兵者,诡道也。”它包括12条具体的用兵策略:能进攻装作不能进攻;要打装作不想打;要在近处行动却装作在远处行动;要在远处行动却装作在近处行动;对于贪利的敌人,用小利去引诱他;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抓住机会去攻取他;对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他;对强大的敌人,要暂避其锋芒;对易怒的敌人,要想办法激怒他;对轻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轻敌;对休整充分的敌人,要想办法使之疲劳;对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进行离间。

列宁说过,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兵不厌诈”“兵以诈立”是指导作战的原则。谁不用计策迷惑敌人,就必然为敌所迷惑;谁不识敌之诈,就一定会中敌圈套。项羽和刘邦曾划分楚河汉界,约定不再互相侵犯。项羽不知是计,引兵东去,不料刘邦马上翻脸,领兵掩杀而去,猝不及防的项羽被打得大败。

纵观泓水之战全过程,宋军有着很多有利条件,如据泓水之险等。但这位完全不懂打仗的宋襄公,在刀光剑影的泓水之畔,不切实际地空谈君子风度,甚至在两军交战时,还要和敌人讲仁义,不攻打没有准备的敌人,以致两次错失战机,最后战役失败,自己也腿负箭伤,流血不止,不久之后一命呜呼。这是他毫无原则、乱施“仁义”的后果。身为帝王,不治国不修兵,不去寻找把握战机,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却想要争夺列国霸权,妄想问鼎群雄,成为千年来国人的笑柄。

行仁义要看对象。如果对象也是行仁义的,那么,行仁义就适得其所。宋代王十朋《宋襄公》云:“小国争盟祸莫逃,托名仁义直徒劳。杀人祭鬼宁非忍,犹自临戎惜二毛。”

毛泽东《论持久战》曾评价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表现:“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为了个人名誉,对敌施“义”,毁了江山社稷以致丧身,成为虚伪而又愚蠢的代名词。

宋襄公在伐齐立昭取得胜利以后,便不可一世,从而形成了一种固执己见的性格。在以后的决策中,虽有大臣提出正确的意见,但他一概听不进去,这一点在泓水之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性格的固执、偏激,不纳忠言,是导致决策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宋襄公失误累累,成了历史上备受讥讪的人物。古语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宋襄公留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讥讪!

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同一件事情的处理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切不可像宋襄公一样愚昧。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把书本讲的、领导说的,当作圣旨去做,丝毫不敢违背,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机械地生搬硬套,只能以失败告终。

小国争盟祸莫逃,托名仁义直徒劳。杀人祭鬼宁非忍,犹自临戎惜二毛。

——〔宋〕王十朋

麻木比悲痛更可怕,因为它是悲痛生长的土地上残留的花梗。

——〔美国〕艾米莉·狄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