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随着计算机、通信、互联网以及数据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全面进入网络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核心就是知识共享,并由此而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网络,如全球金融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网络、客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网络,以及客户、非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所构成的知识共享网络。“知识共享”这一特征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而表现得愈加明显和重要,传统的金融机构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所以如何从海量客户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模式,从而指导管理决策、获取新客户、保留老客户、设计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等,进而能与技术力量、客户数据资源等战略资源强大的非金融机构在金融领域抗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金融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不断推动的产物,这个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互联网与金融弱相关,互联网对金融的主要作用是渠道扩展。金融领域作为高科技信息技术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从互联网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不断审视自我进行业务创新,将传统业务和服务由线下向互联网线上转移。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金融机构对网点、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等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下降,运营成本明显降低。

第二阶段是互联网与金融相关性增强,互联网开始为金融业务提供市场与技术。一方面,互联网形成了新的金融市场,如基于电子商务的支付结算、资金归集,基于移动消费的移动支付等新型金融业务等。这是传统金融服务无法覆盖的新市场,客观上要求金融机构研究互联网化的新需求,实施互联网化的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互联网提供了新的金融产品创新手段。譬如小微企业贷款,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在征信、担保等方面加强创新,互联网以集约化的方式,较好地缓解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业务费用高、信用风险大等问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互联网不再是外化于金融的渠道工具,而是成为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一部分。

第三阶段是互联网与金融强相关,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可能因互联网而发生改变。主要是近两年来,商业银行不满足于传统的经营方式,探索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等,对传统业务模式进行再造,实现经营分析自动化、客户营销精细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等。

结合上述网络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概况,本书结合互联网和金融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将金融物联网、金融云、数据挖掘等新型技术和应用平台融入内容体系中,又将互联网金融、智慧金融等全新的金融模式进行介绍,体现了时代特征,融合了最新发展现状,及时转化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最新教学内容的需求。

本书以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模式的发展为主线进行章节排列,共7章,每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由网络金融产生的背景、网络金融概述和网络金融的发展分析3节构成;第2章电子货币由电子货币概述、几种主要的电子货币、电子货币对传统金融货币理论的影响、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4节构成;第3章电子支付系统由电子支付系统概述、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移动电子支付系统、全新的第三方支付产品4节构成;第4章金融互联网化由金融互联网化概述、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4节构成;第5章互联网金融业务由互联网金融概述、互联网金融创新、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4节构成;第6章智慧金融由智慧金融概述、智慧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大数据中的智慧金融、智慧金融应用案例4节构成;第7章网络金融安全管理由网络金融风险与管理、网络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大数据风险、网络金融立法与监管4节构成。

目前,影响网络金融发展的技术、经济和社会三大要素都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中,因此,“网络金融”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知识内容都会不断发生新的改变,这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扩充和修改原有的体系结构和知识内容。本书的编写虽然经过长期的修改和完善,但仍感到有不少地方需要再加斟酌,加之编者水平有限,有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期待各位专家和读者的批评指正。

本书由蔡皎洁负责第1章~第6章内容的编写,郭道猛负责第7章内容的编写。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玉峰教授的指导和鼓励、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郑艺博士提供的学术资料支持、大连艺术学院刘亚杰老师的建议和修改,得到了湖北工程学院教材建设基金专项资助,以及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龙玉祥院长的帮助与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书籍、报刊和相关网站的信息与资料,无法一一列出,在此一并致谢。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