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城镇化领域还有部分中长期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化解,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有所显现。

(一)市民化进程不快与质量不高并存

一方面,受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三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等因素影响,不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不高,落户人数增长乏力。另一方面,受“人地钱”挂钩等配套政策力度还不够大等因素影响,一些大城市吸纳落户积极性依然不高,大量已在城镇就业且有落户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落户。同时却有不少落户是通过乡改镇和村改居,将原农村户籍人口统计为城镇户籍人口,但其生产生活方式并未改变,也未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二)“大城市病”突出与中小城市人口流失并存

一方面,部分大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依然突出。据有关机构测算,几十个主要城市高峰拥堵延时指数超过1.7,70%的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城市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等问题日益凸显。几十个中小城市城区人口持续减少,产业发展活力不足、营商环境欠佳,公共服务总量短缺、质量偏低,城市吸引力和承载力较差。

(三)城乡要素流动不畅与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并存

一方面,城市人才、资金、科技等要素下乡存在各种障碍,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仍需深化,乡村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发展滞后,各类资源资产难以用好盘活、价值难以显化,制约了发展活力释放。另一方面,公共资源配置长期更多向城市配置,导致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历史欠账较多,削弱了乡村对人才和产业的吸引力,也影响了农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提升。

(四)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存

一方面,当前城镇化建设资金以地方政府自有资金和发行债券融资投入为主,地方实际财力与其发展建设资金需求差距明显,对社会资本和民间投资不敢用、不会用。另一方面,部分城市政府债务水平居高不下、偿债压力较大,2018年有200个左右设区市本级和县级政府综合债务率超过100%的风险预警线,政府举债融资投入城镇化建设的空间收窄。此外,部分市县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较大且缺少有效化解途径,处置不当可能产生“半拉子工程”,并带来“处置风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