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的合理安排
怎样安排好一日三餐是有学问的。一日三餐不仅要做到定时定量,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膳食平衡。
(一)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平衡膳食要求由多种食物组成,并要求各种食物在膳食中比重适当,以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1.要有足够的热能以维持人体内外各种活动所需。
2.要有足量的蛋白质来修补和更新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要有充分的矿物质来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及调节各种生理机能。
4.要有丰富的维生素来促进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要有适量的膳食纤维以助肠道蠕动和正常的排便,从而能预防肠道疾病,并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6.要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
(二)科学地烹调食物
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极易在加工烹调中损失,蔬菜加工应该提倡“先洗后切,急火快炒”的原则,烹调好的蔬菜切忌反复加热,也不要长时间煎煮。烹调方法不当可使水溶性维生素损失较多,如炒菜时温度在60~70℃且长时间不盖锅盖,菜中的氧化酶可使维生素C氧化。
淘米次数不可过多,一般两遍即可,并且搓洗动作要轻。为减少B族维生素的损失,焖饭或钵蒸最可取。
烹调加工鱼、肉时,应切得小而薄。煮肉时,肉块中心变成灰白色、无血迹时才可食用。
用油煎炸食物,食物中的硫胺素大多都会被破坏,而且如果油温过高,煎炸时间太长,还会产生有害化学物质,因此,主食应多蒸煮,少煎炸。
(三)合理搭配各种食物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在饮食上要以五谷为主食,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为副食,合理地安排饮食结构,做到食物多样,定时定量进餐,这样才能全面地摄取营养,是延年益寿的物质保证。
有关营养专家对不同地区的部分老年人进行饮食调查后发现,偏食米、面、鱼而蔬菜不足的地区,老年人寿命一般来说比较短;而长寿村的老年人在饮食中不但有米、面、鱼,还有豆类、蔬菜和水果,营养供应非常丰富和全面,进而减慢老年人以组织分解为主的代谢过程,增强了体质,减缓了衰老的进程。
(四)合理的膳食制度
应合理地安排一日的餐次、两餐之间的间隔及每餐的数量与质量,使进餐与日常生活习惯和生理状况相适应,并与消化过程相协调。
1.用餐时间 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进行为宜。
2.食物分配 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应占30%~40%,晚餐应占30%~40%,可根据生活习惯等进行适当调整。三餐原则为“早吃饱,午吃好,晚吃适量”。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主食一般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玉米面窝头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午餐应适当多吃一些,而且质量要高,可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主食可选择米饭、馒头、玉米面发糕、豆包等,副食要增加些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至少要在就寝前2小时进餐。如果晚餐吃得过多,并且吃进大量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则不容易消化,也会影响睡眠。另外,人在夜间不活动,吃多了易营养过剩,不仅会导致肥胖,还可能使脂肪沉积到动脉的血管壁上,导致心血管疾病,故晚餐可多吃些蔬菜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3.餐次与间隔根据我国饮食习惯,正常成年人一日三餐,两餐间隔5~6小时,这是符合人体生理状态的。因为一般混合食物在胃内停留4~5小时,如果两餐之间间隔太长,容易感到饥饿;若两餐间隔太短,则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休息,不但不易恢复功能,还会影响食欲和消化,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消化功能失常,出现食欲减退和胃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