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文献考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三国至南北朝的湖州经学著述

经学滥觞于齐鲁,发展于中原,东晋南渡之后,文化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因此,据湖州史志记载,迄今最早对经学著作有明确著录的始于三国,但三国两晋时代,作者寥寥,所见著录者仅姚信、吴商两人而已。

姚信,字德袥,号元直,武康人,三国吴太常卿。有《周易注》,《七录》作12卷,隋唐志及《经典释文》叙录均著录10卷。《续修四库提要》柯邵忞云:“信为孟氏易学,极为张惠言所推。”《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1卷。另有《士纬新书》10卷,已佚。

吴商,字彦声,东晋故鄣人。通五经,征为东宫校书郎,官至侍中。《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隋志云,梁有晋益寿令吴商《礼难》12卷、《杂议》12卷,又《礼杂议记故事》13卷、《丧杂事》20卷,并以为亡。唐志有吴商《杂礼仪》11卷。马国翰辑存《杂礼仪》1卷,玉函山房本。

梁、陈时期,湖州的经学研究出现了第一个高潮。

五胡之乱,东晋偏安,政治上的南北对峙造成了经学的南北分流,北学宗郑玄,南学宗王肃。《北史·儒林传序》云:“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人深芜,穷其枝叶。”就总体经学成就而言,南不如北,“南朝诸儒无足以领袖群伦者”。[1]其间,武康沈姓诸儒的经学造诣虽然不甚显要,但在南朝却颇负声名,如沈重,身历梁陈两朝,而被北周聘为经师,名重当时。他们的义疏之学和其他南北朝学者一样,对于前承汉人注经、后启唐人疏注所起的桥梁作用,仍有功可论。

沈麟士(419~503),字云祯,齐武康人。少时家贫如洗,以织帘为生,但好学不倦,人称“织帘先生”。宋、齐、梁三朝都有名宦举荐,均不就。隐居德清吴羌山(又名乾元山)讲经授徒,从学者近百人,营宅居其侧,时有“吴羌山中有奇士,开门教授居成市”之誉。一生著述甚丰,撰有《〈易经〉〈礼记〉〈春秋〉〈尚书〉〈论语〉〈孝经〉〈丧服〉〈老子〉要略》、《丧服经传义疏》、《周易两系训注》、《庄子·内篇训》,均佚。《玉函山房辑佚书》存《论语沈氏训注》、《周易沈氏要略》各1卷。

《周易沈氏要略》1卷,辑入《续修四库全书》。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录麟士所注“潜龙勿用”条,称其“说颇精赅,能补崔憬、马融、干宝、荀奭诸家之所未备”。《提要》谓,可见李氏采辑之精,然只此一条,他无所取,得毋其说多华而不实,以王弼为宗主者欤。不然,李氏不能遗美,若是之多也。见《续修四库》第1201册。

沈重(500~583),字德厚,南朝梁武康人,幼孤,谦逊好学,博览群书,对儒学造诣较深,尤通《诗》、《礼》及《左氏春秋》。初仕梁,为五经博士。后被北周武帝厚礼聘至周都,诏令讨论五经,校定钟律。不久,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露门博士。北周建德末,坚辞回南朝陈,任通直散骑常侍、太常卿。隋开皇三年(583)卒,年八十四。

沈重学业精深,撰有《周礼义》31卷、《仪礼义》35卷、《礼记义》30卷、《毛诗义》28卷、《丧服经义》5卷、《周礼音》1卷、《仪礼音》1卷、《礼记音》2卷、《毛诗音》2卷,均佚。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毛诗沈氏义疏》2卷、《周官礼义疏》、《礼记沈氏义疏》、《乐律义》各1卷。

另有王谟从《经典释文》抄出49条,并采《初学记》13条、《史记正义》1条,辑为《毛诗义疏》1卷,《续修四库提要》伦明称“视马国翰所收较严”。有清嘉庆刊《汉魏遗书钞》本。

《乐律义》1卷,《续修四库》著录,《提要》称:“重此书当为校定钟律时所作,可借以窥见六朝人论律大概与云。”是书《隋志》著录作4卷,《唐志》名《钟律》,作5卷,原书久佚。《隋书·律历志》载其《钟律议》1篇及360律名目。清马国翰从中辑出,为1卷。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太史叔明,吴太史慈之后,南朝梁乌程人,官国子助教。少善庄老之学,兼通《论语》、《礼记》,尤精三玄。每讲说,听者常500人,邵陵王纶好其学,及出为江州,携叔明之镇。王迁郢州,又随府。所至辄讲授,故江州人士皆传其学。《隋书·经籍志》载太史叔明有《集解论语》10卷,亡。唯皇侃《论语义疏》引有两节。清马国翰辑存1卷,题为《论语太史氏集解》,《续修四库全书》著录。其说夫子之文章一章,误解何注云,夫子死后七十子之徒,追思曩日圣师平生之德音,难可复值,六籍即有性与天道,但垂于世者可踪。故千载之下可得而闻也,至于口说言吐,性与天道,蕴藉之深,止乎身者难继,故不可得而闻也。《续修四库提要》云:叔明之说“既违经旨,又非何意。故皇侃论之曰,何注似不如此。且死后之言,凡者亦不可闻,何独圣乎?举此一节,他则可知。使其书全存,所取恐亦寥寥也。”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沈峻,字士嵩,南朝梁武康人。家世事农,至峻好学,师事宗人沈麟士,遂博通五经,尤长三礼。仕为国子助教。时吏部郎陆倕与仆射徐勉荐峻精于《周官》,大开讲肆,群儒刘嵒、沈宏等执经下坐,北面受业,莫不叹服,寻补四省学士。奉敕助贺琛撰《梁官仪》,书成,入兼中书通事舍人,出为武康令。卒于官。天监四年(505),梁武帝诏开五馆,建立国学,沈峻受诏补博士。

沈峻的著述,史志未见记载,唯《续修四库提要》有马国翰辑《论语沈氏训注》1卷,题沈峭著,并引马序云,梁有沈峻,字士嵩,吴兴武康人。史称其好学,与舅太史叔明师事宗人沈麟士门下。江左经师唯峻名最著。峭疑峻字传写之误,否亦峻之族也。《提要》曰:“马说似为近理,然以意推测,终无实证,且仅有一节,难以追寻也。”

沈文阿(503~563),字国卫,南朝梁武康人。沈峻子,少习父业,精于章句,博通经学。曾采先儒各家异同,撰《三礼》、《三传》。察孝廉,任梁临川王侍郎,累迁兼国子助教、五经博士。侯景举兵反叛时,梁简文帝遣文阿招兵援京,兵败,逃入山野之中。侯景之乱平定后,任原乡(今安吉县孝丰北)令,监江阴侯。

梁绍泰元年(550),入为国子助教。不久,领步兵校尉,兼掌仪礼。陈武帝登位,文阿去官还乡,武帝派使者诛杀,郡守沈恪请恕其罪,被赦免。文帝时累官通直散骑常侍,兼国子博士,在东宫讲《孝经》、《论语》。天嘉四年(563)卒,年六十一。著有《仪礼》80余卷,《经典大义》18卷,《春秋》、《礼记》、《孝经》、《论语》义记等70余卷,并行于时,诸儒多传其学。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阿《春秋左氏经传义略》25卷,两《唐志》著录则作27卷,未详孰是。其书自李唐以下已不见征引,则五代之世,其书已佚。清马国翰据《正义》、《释文》及《集韵》所引,辑录成书,都凡61条,勒为1卷,《续修四库》著录。唐陆德明《释文》叙录云,文阿撰《春秋义疏》,阙下帙,王元规续成之。则其书本非完本,抑或原书即至襄公也未可知。孔颖达《正义》序云,其为义疏者,则有沈文阿、刘玄。然沈于义例粗可,于经传极疏。《提要》称:“今考其书,虽零篇断简,不足于窥全豹,然就其存者观之,大抵意在发明义例,而疏于训诂。则孔氏之言为不诬矣。”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清光绪十年(1884)楚南湘远堂刊本。

齐明帝时期,吴兴人姚方兴作有《孔传舜典注》1篇。齐萧鸾建武四年(497),方兴表上孔传古文尚书《舜典》,称于大航头购得。《舜典》篇首有“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濬哲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24字,经明代梅考辨,系姚氏作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