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大豆品种
第一节 第一积温带主推品种
一、优质豆浆大豆品种——黑农 69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2001。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紫花,尖叶,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微光,百粒重20g。蛋白质含量40.63%,脂肪含量21.94%,蛋脂和62.57%;异黄酮含量高达5300mg/kg。中抗大豆灰斑病、病毒病。生育日数125d,活动积温2500℃。属高产、优质型品种。
【增产效果】2009~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69.4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51增产9.3%;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43.7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53增产10.8%。试验最高产量3379.8kg/hm2,2017年肇东西八里示范20hm2,平均亩产246.8kg,有亩产300kg的潜力。
【加工特性】黑农69是优质豆浆原料,用其加工的豆浆色泽乳白,香味浓郁,口感柔顺,营养丰富,易于吸收,是国人最安全、健康的植物蛋白饮品。
【栽培技术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二、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品种——黑农 52
【审定编号】黑审豆2007003。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100cm,紫花,圆叶,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22g,脂肪含量22.03%,蛋白质含量40.23%,中抗大豆灰斑病,抗蚜虫,抗旱耐瘠薄,耐轻盐碱。生育日数124d,活动积温2500℃。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59.4kg/hm2,较对照黑农37增产9.9%,生产试验平均3125.2kg/hm2,较对照黑农37增产12.5%。最高产量3632.86kg/hm2。属高产、稳产、抗病型品种。2017年在尚志苇河示范面积20hm2,平均亩产253kg,有亩产300公斤的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三、高产、优质大豆品种——黑农 62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0002。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白花,圆叶,灰色茸毛,无限结荚习性,有分枝。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g。蛋白质含量40.36%,脂肪含量20.73%。高抗灰斑病,中抗病毒病,抗旱耐瘠薄,耐轻盐碱,生育日数125d,活动积温2510℃。属高产、抗病型品种。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274.0kg/hm2,比标准品种黑农37平均增产11.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47.5kg/hm2,比标准品种黑农51增产10.3%。试验最高产量3770.0kg/hm2。2017年在肇源新肇示范面积30hm2,平均亩产258kg,有亩产300kg的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四、高油、高产、广适应性品种——黑农 83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70008。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的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及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
【特征特性】株高90cm,白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g,蛋白质含量38.39%,脂肪含量21.88%,中抗灰斑病,中抗病毒病。生育日数123d,活动积温2500℃,属高产、高油品种。
【产量表现】2014~2015年参加北方东北春大豆中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19个点次平均亩产量210.3kg,平均较对照02-69增产4.0%。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190.0kg,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7.8%。2017年黑龙江省肇东东发示范区20hm2,平均亩产243kg,2017年吉林市棋盘山示范区2hm2,亩产257kg。有亩产300kg的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黑农83脂肪含量超过进口大豆脂肪含量1个百分点,可做非转基因优质大豆油加工的专用品种。
五、高产、高油品种——黑农 81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02。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适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吉林的东部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100cm,白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种子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1g。蛋白质含量38.78%,脂肪含量22.18%。中抗灰斑病,中抗病毒病。生育日数125d,需≥10℃活动积温2550℃。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43.9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61增产10.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57.2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61增产10.8%,试验最高产量3697.6kg/hm2(2017年阿城)。2018年肇东东发示范面积15hm2,平均亩产246kg。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黑农81脂肪含量超过进口大豆脂肪含量1个百分点,可做非转基因优质大豆油加工的专用品种。
六、高产、优质、抗病品种——黑农 80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03。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110cm,2~3个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2g。生育日数124d,活动积温2500℃,蛋白质含量39.07%,脂肪含量21.74%。中抗灰斑病、抗病毒病,属高产优质品种。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129.4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61增产10.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49.3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61增产10.8%。试验最高产量3730.0kg/hm2(2015年阿城),有亩产300kg的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七、高产、优质大豆品种——黑农 51
【审定编号】黑审豆2007002;吉审豆2011022。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110cm,以主茎结荚为主,分枝较少。白花尖叶、灰毛,亚有限结荚习性。节间短,结荚密,每节结荚多,四粒荚多。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20g。生育日数126d,活动积温2550℃。蛋白质含量41.37%,脂肪含量19.74%。秆强抗倒,适应性强,中抗灰斑病、病毒病。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759.4kg/hm2,平均较对照黑农37增产9.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996.5kg/hm2,平均较对照黑农37增产11.4%。最高产量3488.4kg/hm2,属高产、稳产、抗病型品种。2007年五常县向阳乡白喜东家8.6hm2的黑农51,创造了亩产285kg的高产纪录。2008~2009年在吉林省示范推广,最高亩产量达到了253kg,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示范,最高产量269kg。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八、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大豆品种——黑农 61
【审定编号】黑审豆2007003,国审豆2014003。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紫花,尖叶,亚有限结荚习性,根系发达,秆强抗倒伏。籽粒圆形,种皮黄色,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3g。蛋白质含量40.92%,脂肪含量20.40%。中抗灰斑病和花叶病毒病,生育日数124d,活动积温2500℃。属高产、双优、抗病型品种。
【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30.9kg/hm2,较对照黑农37增产9.3%,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823.8kg/hm2,较对照黑农51增产9.4%。最高产量产量3782.0kg/hm2,2017年在五常市牛家镇示范面积10hm2,平均亩产235kg,有亩产300kg的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九、高产、优质大豆品种——黑农 71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5001。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适应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地区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0cm,白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荚微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3g。脂肪含量20.82%,蛋白质含量39.60%,其根系发达,秆强抗倒伏,抗旱耐瘠薄、耐轻盐碱,中抗大豆灰斑病、病毒病。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9.2kg/hm2,较对照黑农53增产9.7%,较对照黑农44增产10.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80.8kg/hm2,较对照黑农53增产9.7%,最高产量3880.0kg/hm2(阿城),2017年在双城示范20hm2,平均亩产243kg,有亩产300kg的潜力。
【栽培要点】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选择平整中上等肥力无重茬地块种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每公顷保苗22万~24万株,每公顷施底肥磷酸二铵150kg,钾肥40kg。


十、齐农 5 号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8006。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适宜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无限结荚习性,尖叶紫花,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黄褐色。节间短,结荚密,三四粒荚多。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9.4g左右,蛋白质含量39.05%,脂肪含量21.91%,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生育日期为123d,活动积温2550℃。
【增产效果】2015~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15.2kg/hm2,较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1.2%;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611.1kg/hm2。,较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0.9%。在干旱盐碱区具有3100kg/hm2的增产潜力。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条播或穴播,每公顷保苗25万~28万株。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0kg~150kg,尿素30kg,钾肥50kg,生育期间根据长势喷施叶面肥1~2次,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采用化学药剂或人工除草,中耕2~3次,拔大草1~2次,及时防治病虫害,遇干旱时及时灌水,成熟时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

齐农5号

齐农5号
十一、齐农 3 号
【审定编号】黑审豆2017003。
【审定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适宜区域】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种植。
【特征特性】株高93cm,紫花圆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节间短,结荚密,三四粒荚多。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百粒重19.7g,蛋白质含量39.02%,脂肪含量21.61%,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生育日期为119d,活动积温2577℃。
【增产效果】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22.6kg/hm2,较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3.4%。
【栽培要点】在适应区五月上旬播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条播或穴播,每公顷保苗25万~28万株。播前种子精选,最好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垄体要深松。一般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30kg~150kg,尿素40kg,钾肥50kg,生育期间根据长势喷施叶面肥1~2次,生育期间及时铲趟、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采用化学药剂或人工除草,中耕2~3次,拔大草1~2次,及时防治病虫害,遇干旱时及时灌水,成熟时及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