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道德与创新”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这个主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具有创新的意义。
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创新与道德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我们非常困惑的问题。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包括中国在内,以创新名义,但实际上带来很多消极后果以及道德后果的例子并不少。所以,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探讨创新,开展跨学科、跨国家的对话,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大家也注意到,我们这个国家面临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各方面新的情况。这些新的情况中也包含很多社会矛盾甚至一些潜在的冲突。因此,对当代中国来说,最大的挑战,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在变革的过程中,保持道德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从当今世界来看,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实际上人们也在反思,这种金融体系以及它背后所依托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需不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和创新?这也是今天面临的一个挑战。
很多人希望,对这场系统性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要做深刻的分析,也需要在制度上以及在其他方面进行一些新的创新,只有这样世界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所以如此看来,中国需要创新,今天的世界也需要创新。当然,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一个学术单位,也在不断地创新,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正在创新中的上海最大的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我们这个机构是上海现在唯一的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研究机构,在中国也是地方社会科学院中最大的一个研究机构。在过去的55年里,我们这个院也在不断地发展,今天已经拥有17个研究所,在职研究人员500多名,硕士和博士将近800名,我们研究的范围几乎覆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同时,我们这个机构不仅是学术研究机构,它也承担着为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决策咨询服务的一个功能,实际上也是上海最有影响力的智库。
上海正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最近上海也成立了整个国家唯一的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都是中国将要进行的一系列新的制度创新的探索。所以我们想,在今天的中国也好,在今天的上海也好,还是在我们社会科学院也好,创新是这些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在创新过程中,我们非常期待各国学者和我们的交流,共同开展一些研究。我们也非常期待其他各国的学者对于中国的变革进行更多的研究,例如,对这种变革过程中所蕴含的创新,这种创新所带来道德的风险和成本,以及怎样重建道德这种预期等问题,交流看法。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非常活跃,具有国际视野,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中心。它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很多卓越的努力,即将在2016年召开国际性世界大会,所以我们欢迎各位的到来,也期待在2016年,在上海进行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学术交流。
潘世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
2013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