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11个发展基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红玫瑰”:熬过寒冬,创造连续六年60%增长奇迹

鲁迅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诚然,在纷扰的世间,许多的路,都是人们摸索着踏出来的,创业之路尤其如此。在这条“生死未卜”的路上,许多人倒下了,许多人成功了,许多人依然在咬牙坚持摸索着。

如果一定要概括出这条路的特征,给后面的创业者一些启示、一些建议的话,最好的答案应该是这条路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公平的,行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只有强弱之分,而没有男女之分。

对此,在摸索中努力发芽,在未知中挣扎开花的“红玫瑰”肖冬梅深有感触。

2004年,刚刚走上创业之路的肖冬梅忍痛将三个孩子送回了老家。在去往汽车站的路上,有一段长长的隧道。分别那天,先生牵着女儿的手走在最前面,两个儿子一前一后跟着,走在最后面的肖冬梅,望着孩子们熟悉而瘦小的背影,忍不住湿了眼眶。她觉得,那是她这辈子走过的最长、最孤独的一段路。而抹去泪痕之后,她也清楚,这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在她身后,还有更艰难的路等着她。

送走孩子们后,肖冬梅马不停蹄地出发了。为了考察市场、开拓城市市场,她只身一人拿着包,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花了三年时间,跑遍了全国300多个城市、300多个建材市场。

三年,足够一个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也足够一个品牌从默默无闻到站稳脚跟。在肖冬梅的努力下,邦元名匠一步一个脚印地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005年,邦元名匠推出了Golcal入墙衣柜和N度美学趟门,成功开拓60家加盟店;

2006年,邦元名匠分支机构在中国遍地开花,打破传统家居品牌独立天下的局面,成为定制家居的“奇葩”。

2007年,邦元名匠打造体验式消费模式,开展360°服务,荣获全国工程建材首选品牌。

2008年,邦元名匠率先推出整体衣柜同色系列,并申请国家专利,成为衣柜行业风向标。

2009年,邦元名匠奠定根基,新厂投产,新增专卖店276家,荣获中国整体衣柜十大品牌,强势登陆央视。

2010年,邦元名匠再度携手央视推广品牌,影响力日渐提升。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生涯,肖冬梅说,那是一段艰难的路程,在最初开疆拓土的时候,她打地铺打了六年,但即便再艰辛,她依然乐在其中。而她的付出和坚持,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见图3-2)。

图3-2 肖冬梅荣获“十大校长型企业家”光荣称号

从上面清晰的时间轴可以看出,邦元名匠崛起了。

原始资本积累完成后,邦元名匠迎来了从粗放式的管理过渡到精细化管理、从小作坊式生产跨入现代化生产的关键阶段。正如每一朵花在绽放之前,都一定要熬过寒冬、经受狂风与暴雨的考验一样,想要百尺竿头的邦元名匠,也很快迎来了腾飞前的寒冬。

“如何挺过去”成为决定其生死的关键:要么一飞冲天,要么一切归零。

巧合的是,2011年和2013年邦元名匠所遭遇的两次危机都与人才有关,更巧合的是,这两次危机的安然度过,也都离不开行动教育的指点迷津。

遭遇瓶颈怎么办:实施“1米宽,1万米深”战略,砍掉无价值产品

2011年,经历了快速扩张后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了100多个专卖店的邦元名匠遭遇了发展的瓶颈。那时候,肖冬梅身兼数职,除了是掌控全局的总经理外,还兼任着人力总监、财务总监、设计总监和销售总监之职,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却不见任何成效。

产品品类繁多、开发产品缺乏科学的市场调研和数据系统支持、做决策全凭感觉、企业招不到人、优秀的人才也留不住、留下人才不懂系统培养……这每一项,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一刀刀、一层层割裂了邦元名匠。最终,邦元名匠产品销量上不去,近500万元的各种原材料库存积压在仓库,全部成了一文不值的废品,损失惨重。

2011年7月,第十三届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在广州举办,当时在这场全国最大的品牌会上,一心想要大干一场、试图凭借着参展“咸鱼翻身”的肖冬梅狠下血本,投入了200万元。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开展前一天,公司苦心培养了两年的营销总监突然提出离职,并带走了团队的四名核心成员,投入竞争对手的阵营。结果可想而知,临阵换将,为展会付出的努力最终付诸东流了。

营销总监的离职和展会的失败,让从不轻易落泪的肖冬梅哭了。比起心疼那打了水漂的200万元,她更惋惜的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她想不通,为什么身居高位、收入和待遇都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的心腹,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离开。

这件事发生后,彻底陷入了事业低谷的肖冬梅隐约意识到,已经初具规模的邦元名匠和已经触顶的自己,急需借助外力的拉拽来突破困境。于是,在最迷茫的时候,她找到了行动教育,并走进了行动教育赢利模式第198期的课堂。

通过系统的学习赢利模式课程,肖冬梅茅塞顿开。她意识到,这一场危机的根源,其实源自于企业管理本身。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假如企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员工的发展速度,那么,员工又为什么要死心塌地地追随企业呢?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战略,邦元名匠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员工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也是合情合理。

痛定思痛过后,肖冬梅决定重新出发。

一方面,她积极参与行动教育的课程学习,希望能够打破自己的思维天花板,用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去领导企业。

另一方面,她及时调整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强调实施“1米宽1万米深”战略,并果断砍掉了邦元名匠70%的产品线,专注聚焦定制家居,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加快企业信息智能化建设进度,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品牌的打造上。

实践证明,肖冬梅是对的,这一次的决定,让长期停滞的邦元名匠的营收很快便突破了40%的增长率。邦元名匠的第一次危机,就这样平安度过了,而职场上的“红玫瑰”肖冬梅,在扛过了寒冬后,也终于含苞待放。

然而,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等待着她。

集体辞职怎么办制定人才战略做好招才选将

突破了2011年的发展瓶颈后,肖冬梅带领邦元名匠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随着名声的逐渐打响,邦元名匠的资本积累也更雄厚了。

2013年,肖冬梅做出了影响邦元名匠发展的又一重大决定:投入6000万元,在佛山建设新工厂,扩大生产线,实现整体搬迁。肖冬梅知道,新开办的工厂,将是邦元名匠的新翅膀,渴望做强做大、持续发展的邦元名匠,太需要这对翅膀了。

然而,因为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行系统规划,工厂搬迁的留人和安置工作出现了纰漏,再加之企业处理人才问题的经验不够,在搬迁的前一天晚上,生产线上的200多名员工集体提出了辞职,一夜之前,生产线几乎崩溃。

通常,当浪花泛起之后,更大的风浪便会来临。

此后的两个月里,因为人手不够,新的生产车间几乎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全国的200多家店面几乎无货可交,危机进一步发酵,多家店面遭遇打砸,忍无可忍的经销商不断上门来讨要说法……

那段时间,身心俱疲的肖冬梅感觉自己又重新掉进了另一个更冷、更大的深渊,迷茫无助的她,望着眼前一栋栋崭新的员工住宿楼和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流水线厂房,五味杂陈。但她知道,她不能倒下,她的身后,还站着坚定跟随的员工、无条件支持的家人和同进同出的经销商;她的肩上,还扛着自己的梦想和无数人的期望。

为了更好地战斗,她再一次走进了行动教育的赢利模式课堂,并加入了校长汇,潜心学习校长EMBA课程。

在第一堂李践老师的招才选将课上,肖冬梅便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上君用人之智,中君用人之能,下君用己之力。于是,深思熟虑过后,她果断决定要转变过去事事亲力亲为的管理方式,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将60%的时间用在人才的招、选、育、用、留、安上,用人才去推动企业的发展(见图3-3)。

图3-3 邦元名匠人才策略

1.招人:全员招聘+校园招聘

在邦元名匠,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号:像找客户一样招员工,你有多爱他,他就有多爱你。这也是邦元名匠改变招人政策的一个重要体现。

为了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做好人才储备,邦元名匠转变了过去仅依靠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员工的方式,启动了全员招聘机制,强调所有部门都要承担找人任务,并以招聘激励为入口,完善奖励及绩效机制,动员在职员工积极推荐,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邦元名匠大家庭。

事实证明,全员招聘机制的设置是明智的,在此之后,邦元名匠人力资源的招聘达成率从之前的不到50%提升至90%以上。

除了提倡全员招聘外,从2017年开始,邦元名匠还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广泛吸收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加入邦元名匠大家庭。截至2019年,已有超过300名毕业生加入邦元名匠,这些毕业生在经过系统培训后,其中有80%以上的人都被安排到了各个岗位上,有效补充了邦元名匠各职能部门岗位的人才缺口。

尽管邦元名匠的这种方式引发了外界的一些疑问和质疑,有人觉得这是在浪费人才,有人甚至打趣邦元名匠是家居行业的“黄埔军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所谓的“浪费人才”,恰恰成就了邦元名匠,也给了更多年轻人出路和机会。

这也让肖冬梅更加坚信,比起“现金储备”,“人才储备”才是企业的永续经营之道。

2.选人:设立职等职级,打通晋升通道

在邦元名匠简洁明亮的会议室里,一场精彩绝伦的竞职演说正在进行。来自邦元名匠生产中心、营销中心、协作中心三大部门的竞职者们,他们意气风发地走上讲台,总结过去的成绩,描述未来的规划,谈论自己的理想,表达对邦元名匠的感激和热爱。

台下,总经理肖冬梅亲自挂帅,率领十位高管共同为竞职员工进行评判,这个结果,将直接决定着竞选岗位最终花落谁家。

像这样的竞职演说,邦元名匠每一季度都会进行。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关键岗位选拔储备人才,也是邦元名匠实施选人制度的关键一环。

通过学习行动教育校长EMBA课程,肖冬梅领悟到:当招到人才后,还要让员工看到希望,只有这样,员工才会心甘情愿地追随。为了落实这一点,肖冬梅制定的第一个留人策略便是建立晋升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设立职等职级,并打通员工的晋升通道,帮助员工设立清晰的职业规划。

而每一个想要晋升的员工,都必须参加邦元名匠在每季度组织的竞职演说,只有当得到十一位高管中的八人通过后,方能晋升。组织竞职演说的灵感,也来源于行动教育。

在走进行动教育的课堂后,肖冬梅接触了许多优秀的伙伴,这让她认识到,企业就应该像学校,企业的管理干部就应该是导师,而作为导师就必须具备优秀的演讲能力和培训能力。因此,通过最能检验演讲能力和培训能力的竞职演说来发现更多优秀的中层管理干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晋升机制的建立,让邦元名匠过去十年都没有达成的人才梯队建设目标在仅仅半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

3.育人:“传帮带+两会+商学院”三部曲

为了让员工更好地看到希望,除了建立科学的晋升机制外,吃过人才亏的邦元名匠也在人才的培养上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确立传帮带制度,采取“老带新”策略,发挥“师带徒”新作用,传授工作经验,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作为邦元名匠人才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培训方式不仅有效缩短了员工达到工作胜任标准的时间,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稳定性,还使师徒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对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次是贯彻“两会”制度,通过晨会和夕会进行岗位标杆示范培训,在鼓舞士气的同时,也做好了工作的统筹规划。

如果你走进邦元名匠就会发现,在邦元名匠总部厂房,几乎每个工作日都会传来清脆有力的鼓掌声和整齐铿锵的朗读声,这意味着邦元名匠的晨会开始了。每日的晨会是邦元名匠员工们的必修课,它不仅为邦元名匠的员工们一天的工作注满了激情和能量,还给每日清晨带来一缕温馨,鼓舞大家朝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前进。

最后是成立邦元名匠教导商学院,由总经理肖冬梅亲自挂帅担任商学院院长,组建了一支以高级导师刘崇作和谢家蓉为首的导师团队,打造学习型团队,通过“PK”活动及奖励机制帮助员工转化学习成果。

2019年12月23日,邦元名匠总部全体员工企业文化晨会“PK”总决赛在佛山总部隆重举行,由邦元名匠300多名员工组成的9队代表参加了此次“PK”活动。在“PK”活动的过程中,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在领队的指挥下按照流程进行了团队精神、士气、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展示,员工们动作整齐统一,干脆利落,观众席上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通过“PK”活动,不仅很好地展示了店面日常晨会的精神状态,凸显了员工的团队精神,也将公司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与发扬。

像这样的“PK”活动,已成为邦元名匠的一种企业文化体现。

事实上,邦元名匠教导商学院的打造灵感同样来自行动教育。在赢利模式242期复训的课程现场,肖冬梅真切感受到了行动教育线上商学院的强大魅力,并深受启发。那时候,邦元名匠的门店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而以技术和服务为专长的邦元名匠如何才能有效、便捷地把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服务理念传递到终端门店呢?行动教育线上商学院培训模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在课程结束后,雷厉风行的肖冬梅马上行动,仅仅用时一个月,邦元名匠线上教导商学院便全面上线了,帮助全国终端店面及总部团队实现同步知识学习,有助于线下新工艺、新产品大型活动策划的轻松落地,在总部和终端门店之间搭建了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这种沟通,既是技术的沟通、知识的沟通,也是情感的沟通、梦想的沟通。

如今,通过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成功管理方法进行总结、梳理,邦元名匠教导商学院打造出了一套包括经销商系统培训、经营导购训练营、金牌店长特训营、首席设计师进阶版等金牌课程在内的实用、高效课程体系,成立了企业员工读书会,在为总部培养管理人才的同时,也为全国560家专卖店输送了专业实战型人才。

4.留人:谁用人谁跟踪

在留人方面,邦元名匠采取了“谁用人谁跟踪”的模式,由人力资源部进行监督检查,强调在新员工入职一周内要由所在部门的直接领导每天跟踪、两周内每三天跟踪反馈、一个月内每周跟踪反馈。

这一项措施的实施,大大降低了邦元名匠的人才流失率,对人才梯队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5.安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在行动教育校长EMBA课堂上,李践老师多次强调:“要想留住人才,首先就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作为拥有三个孩子的女性创业者,肖冬梅拥有更敏锐的情感嗅觉。在创业的过程中,她曾饱尝过骨肉分离的痛苦,也情真意切地渴望过家庭的温暖。她知道,对于大部分辛苦打拼的员工而言,后顾之忧正是家人。

于是,在安人上,邦元名匠开放了员工家属的实习通道、打造了员工子女青少年的假期成长营,并积极帮助外地员工子女落实学校和幼童托管等事宜,员工的凝聚力得到空前提升(见图3-4)。

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帮助邦元名匠赢得了人心的同时,也帮助邦元名匠将员工流失率从之前的40%降到了4.5%。从古至今,大约所有的厚积薄发,都需要在漫长的时间里做到始终如一的积累与坚持。在波涛汹涌、浩瀚未知的商海中,邦元名匠抗住了狂风暴雨,也穿过了惊涛巨浪,剩下的便是一马平川和一路向阳。

图3-4 肖冬梅和员工在一起

2019年是邦元名匠携手行动教育的第六年,也是邦元名匠完成版图扩张新战绩的重要一年。连续6年实现60%的增长、新开店面150家,这些数字背后,展现的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实:邦元名匠的春天,真的来了!

而热情夺目的“红玫瑰”肖冬梅,也在熬过寒冬之后,迎来了自己绽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