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乾坤骨董集 王者之玉西周玉器
第55章乾坤骨董集王者之玉西周玉器
对于西周玉器,它代表王权是王者之玉。李舞雩一直对西周玉器收藏是古玉骨董收藏热点。
玉器的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同步。从远古到近现代,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发展的,这种进步也同时带动了社会方方面面趋于完善,西周玉器的发展比商代玉器更完美。引领玉器在西周进一步走向完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古代玉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西周时期曾创造出无数极具时代特色的珍贵历史遗存。
但是有些西周玉器却向我们展现出一幅不一样的远古人文风貌,其卓越的创造力与想像力,不仅超越了时空,而且引领着时代,令观者脑洞大开、惊呼不可思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距今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一起去领略西周极致美学理念下创造出的古代玉器神一般的存在。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重要性是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颁布礼仪法规,使中国走上礼仪和法制国家的道路。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发动了“武王革命”,推翻殷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直到幽王,共传11世12王,历时260多年。因镐京在洛邑的西面,故称西周。
西周玉器在两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渐趋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西周从商代那里获得大批奴隶玉匠及玉器,为西周玉器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周玉器有一部分是继承先周传统,但从商朝那里获得了大批商代手工业奴隶及大量商代玉器,其中不乏琢玉名匠。鉴于淫酒商亡的历史教训,周代社会实行禁酒令,对饮酒者格杀勿论,唯对手工业奴隶违禁者免除。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俘商旧玉共“亿有百万”,清代学者校为“一万四千”,均可说明周从商获得的玉器数量是相当多的。西周皇室获得商代旧玉,亦为西周玉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说明了早周玉器接近晚商玉器风格的原因。
在西周手工业方面,设立琢磨玉器的专门工种,促进了西周玉器的专门化生产。虽然琢玉从制石或其他手工业独立出来,出现很早,但从政治制度上对琢玉行业给予独立的地位,并加以法律规定,应从西周开始。《考工记》载,西周手工业分工很细,当时六大手工业行业有工种30个,其中“刮摩之工”(雕工)就有“玉人”等五种。西周不仅皇室有琢玉工场,连分封诸侯国也有自己的玉作业。各地玉器的广泛琢制,共同繁荣了西周玉器。
西周既有专门的琢玉工场,也有专门的管理用玉的机构及官员。这些机构的设立,使西周玉器制作更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周礼》规定,“玉府”是西周直接为王权政治服务的专职管玉、用玉机构,隶属于天官,是天官的一个下属机构,内有各种官员78人,其中还有明确分工。“玉府”的管理范围相当广,仅管理的玉器就有礼器、瑞器、丧葬器、服饰器和符节器等。
西周另一个主管玉器的机构是“典瑞”,隶属于春官,专门管理瑞玉和礼仪玉。按《周礼》记载,“典瑞”中有17个管玉人员,他们负责王公大臣所执的瑞玉及礼仪玉的保管、提用、发放等。“典瑞”与“玉府”的区别,在于它们分管的玉器属于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当时两者有明确的分工,即法度之玉“典瑞”掌之,良货贿之玉“玉府”掌之。
西周玉器趋于完善的另一个因素,是君臣的道德品行开始与和田玉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西周用玉制度的完善。据《竹书纪年》载,周穆王于公元前998年,曾至产和田玉的昆仑山。又据《穆天子传》,周穆王到昆仑山后,攻其玉石,取玉版三车,戴玉万只。明高濂《遵生八笺》记载“上古用玉,珍重似不敢亵”。西周和田玉的采掘和用玉的广泛,使人们把和田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象征,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为东周玉器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早期玉器有戈、钺、戚、玦、璜、珩以及人、虎、兔、牛、兽面、鸟、鱼等等,器型简单,勾勒清晰,类似殷墟出土的简化型玉器,也有的仍保留着商代晚期玉器的遗韵和形迹。洛阳东郊西周早期墓出土的玉立人,大头细身,臣字眼,几乎完全沿袭了商后期玉人的形式。而白草坡西周墓中出土的2件玉人,则较上一件玉立人多了一点现实气息。成康时期 1号墓出土的玉人,裸体,面修长,五官安排较为适中,头上盘一蛇,可能是为奴隶主弄蛇的奴隶。西周玉鸟仍类似殷墟玉鸟,唯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的一石鸟,长颈,尾二岐上翘下前卷,与众不同,可作为研究玉鸟形式变化的一个例证。
西周中期玉器有戈、钺、戚、匕、虎、牛、兔、鹿、龙、兽面、鸟、鱼以及柄形器等。较为重要的一批玉器出自昭穆时期的茹家庄伯墓,共有1300余件,种类有虎、鹿、兔、蚕、蝉、凤鸟、璜、圭、戈、管、玦以及柄形器等。其中不少带穿孔薄片动物玉雕,轮廓简洁、线条洗练、特征鲜明,是何禽兽,一看便知。
如薄片状玉蹲虎,以寥寥可数的阴刻线便把老虎的肢体勾勒出来,并突出了它的性格。口、眼、腮以及前后肢上部均用一面坡阴线勾勒,呈隐起效果,口部钻一圆孔,似作张口状,与尾上卷形成的圆孔,都是为了在胸前佩带时使蹲卧之状的玉虎保持平衡。玉虎的眼睛已不再用臣字目,是西周中期玉禽兽的一种新变化。薄片状玉鹿立雕作回首顾盼状,比商周玉禽兽盛行的正、侧面形状,有所前进,在西周玉器中甚为少见。鹿头顶雕出树枝状大角,使其外貌特征更加明显,除了眼、口用阴线勾出外,身部肢体用线更少,仅前后肢与胴腹、蹄的重要部位用阴线勾勒,类似后世的减笔白描。
西周晚期玉器有戈、钺、戚、璜、玦、人、牛、龙佩、龙凤佩等。其中有的与西周中期玉器类似。但西周晚期玉器出现了一种非常明显的变化,即由窃曲纹、勾连夔龙纹、蟠虬或蟠虺等图案演化成阴线或双勾的细密纹样,与当时的青铜器装饰一脉相通。如村里集西周晚期墓出土的玉璜、玉兽面就是这类细密纹饰的新型玉器。新郑唐户西周墓出土的以二夔龙交尾和夔凤组合的镂空龙凤珮,其外轮廓多岐脊,破除了商周玉的均齐组织。珮内则多处镂空并出现多处岐形孔。二夔龙椭圆眼,夔凤圆眼,周边用单阴线勾勒,呈现出缓缓的曲线韵律和均衡美。这两种新型玉器,已开东周玉器变化之先河。
从出土西周玉器来看,西周 300余年的玉器是新的风格逐渐取代商玉风格,从商玉立体的、平面的、繁复的、简单的多种类型的玉器,逐步转化为薄片状、平面阴线刻为主的玉器,较多地沿袭了商玉线条简练的做工,后期又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阴线细密纹饰玉器。
传世玉器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双凤纹玉柄,作琴形,柄首有镂空 2个心形孔,凤长冠细颈,多岐翎尾,双凤相对,上下两层,均以双勾阴线琢饰。这种柄形玉器在宝鸡伯墓、斗门镇西周墓及其他墓中也有出土。
西周玉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0年),出土玉器的遗址主要有陕西的长安丰镐、张家坡、普渡村、西安客省庄、扶风歧山、宝鸡茹家庄、斗鸡台、凤翔;河南洛阳浚县辛村、SMX上村岭、信阳;BJ琉璃河、房山;山西天马曲村;山东济阳刘台子、滕县庄里西村;四川广汉中心乡;AH屯溪;江苏句容、金坛等50多处。
西周玉器分为早晚两期,分界线在穆王时期。
(一)玉器种类
西周玉器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生产工具,有斧、凿、铲、匕、刀等;
第二类为装饰品,几何型与动物型并重,人物型较少。有璧、环、璇玑、玦、璜、管、珠、觿,大型结构复杂的组佩。
象生动物形玉饰牛、鹿、虎、兔、熊、马、羊、鱼、鸟、鹰、蚕、龟、蝉、龙、凤、龙凤合体等。人物型玉饰有玉人、人龙合体。
第三类为礼仪器,有戈、圭、钺、戚、簋、匜、罍、柄形器、琮、璧、璋、牙璋、琀、玉瞑目、玉握、圭璧组合等。
(二)造型与纹饰
1、器物造型与特征
西周玉器玉玦:小型的玉玦有称耳饰玦,为圆体片状的造型,表面雕琢龙纹或凤纹。
西周玉器玉璜:西周玉璜的造型已经趋于定制,上弦月形,左右两端有对称的系带孔,边缘又是雕琢对称的扉棱,表面装饰缠身龙凤纹,而且出现双龙首纹璜和双人首纹璜。西周首次发现人龙合体纹璜。
西周玉器柄形器:西周柄形器的造型有片状长体,光素;也有呈古琴式、方形,边缘制作对称的扉棱。纹饰较丰富,有鸟纹、龙凤纹、竹节纹、鳞纹等。西周后期,柄形器逐渐消失。
西周玉器玉圭:由于分封制度的需要,周代的用玉制度在《周礼》中规定得很明确。按当时制度,王、公、侯、伯、子、男用圭、璧“六瑞”玉器。王、公、侯、伯、子、男所执的玉圭、玉璧,依爵位的高低而有别,名称不同,大小不同,形式不同,等级森严。物随人贵。周代镇圭、桓圭、信圭、躬圭,代表君臣之间不同的等级,其玉圭实物的等级之差,除名称不同外,还表现在尺寸大小上。《周礼·冬官·考工记》载:“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可能是五寸之误),谓之躬圭,伯守之。”周代玉人治玉圭,按礼制标准化生产,天子镇圭最大,超过一尺。诸侯所执之圭,均不能大于天子之圭。桓圭、信圭、躬圭与镇圭在皇室统一琢制,天子向各贵公和各路诸侯封爵时,将玉圭连同土地、人民一起赏赐,带有任命的性质,故称“命圭”。《论语》云:“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
西周玉圭是由商代玉戈演变而来的新形制。器身窄长,上端切割成尖锋状,底部平齐,尖首与左右两侧都磨成刃边,有中脊,无“内”部,有的底部钻有小孔。
西周玉器玉罍:玉罍的造型源于商或西周的铜罍或陶罍,是酒器。《尔雅·释器》:“彝、卣、罍,器也。小罍谓之坎。”
《礼记·祭法》:“四坎坛,祭四方也。”
西周玉器玉匜:匜为盛水器,用于盥洗。
西周玉器玉组佩:西周的分封等级制,亦体现在玉材的使用方面。《周礼·考工记》又载,“天子用全”,即天子在行礼时用纯玉佩;“上公用珑”,即上公一等使用“四玉一石”的玉佩;“侯用瓒”,即侯一等在行礼时佩戴“三玉两石”的玉佩;“伯用将”,即伯一等行礼时用玉、石各半的佩饰。这就是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用玉制度,不仅体现在命圭的大小尺寸上,也体现在行礼时佩戴玉组佩的材料上。考古出土的西周时期的玉石相杂的玉组佩,应是天子以下级别较低官员佩挂的玉组佩(因不用全玉,也称玉杂佩)。西周分封制对玉器的影响,还反映在穿系玉的丝织线绳的材料色泽上。《礼记·玉藻》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佩,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玫而温组绶。”大意是说,天子、公侯、大夫、世子、—般人士佩服玉佩时,要用不同色泽的丝绳穿挂。
西周组佩有多种形制:一类以一璜(珩)为主体,配以珠、管;二类以二璜(珩)为主体,配以珠、蚕、鸟、鱼形饰;三类以三璜(珩)为主体,间连多件珠、管;四类以五璜(珩)以上为主体,间连璧、管、珠;五类以玉版或其它造型玉片,配以珠、管相连。
西周组佩的结构共性是:以玉璜为主体,间配以其它多件小型玉饰。西周玉器另一个超乎想像之处在于组玉佩的盛行,西周组玉佩的复杂程度不亚于西周礼乐制度的繁缛,组玉佩通常是由不同的玉件串联起来组成的一个整套的装饰物,佩戴于人的颈项、胸前、肩部或腰间。
西周玉器玉人:西周玉人形象特点有四点:头有螺旋形发髻或戴冠。脸部内凹,下颌稍前伸。蹲式,或臀下有尾饰。站式,袖手,长衫。
西周玉器丧葬玉:所谓丧葬玉,是指专为丧葬特制的玉器,用以殓尸之目的。
从玉器用途考察,最早出现的是装饰玉。人们在长期寻找石料制作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了质地致密、光泽宜人、有透明度的美石,这就是后人称作的“玉”。玉不仅美丽,而且来之不易,长期侵蚀或盘玩,色泽会随之发生各种变化,具神秘感,故又用作礼仪玉。用玉作丧葬,应是较后的一种用途,只有人们认识了玉石不易腐蚀变质后才会出现丧葬的特殊用途。西周以前的玉器,主要为装饰玉、礼仪玉和用具玉。墓葬出土的玉器,大多数是生前用玉,死后才用于陪葬。西周以前虽也出现过一些含在口中的丧葬玉,但数量很少,有的生前还佩戴过,因有可穿挂的孔。严格意义的丧葬玉,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丧葬玉的重要特征,是大量“缀玉面幂”的出现。HEN省SMX虢国墓地出土的一套完整的“缀玉面幂”,选用青玉质构件,有形象的印堂、眉毛、眼、耳、鼻、嘴、腮、下颌、髭须等大小12片,并伴以梯形、长方形、三角形、块形及不规则形玉片和大小玉环、玉珠组成。从大多数玉构件穿孔看,它们在当时可能是缀饰于织品上面,或用线绳相连结到一起,形成史书中常说的“幂目”形象。
近年在SX省西周晋侯墓地也出土了精美完整的多套“幂目”玉饰,如SX省天马曲沃62号晋侯邦父墓,墓主人头上的“幂目”,用眉、眼、耳、鼻、口等十分形象的50件玉片组成,是西周诸侯墓出土的结构复杂、玉件众多、形象较佳的“缀玉面幂”。
古代将覆盖于逝者人面上的玉饰称为“幂目”,大多数用一些带孔的玉石片,有的还做成眉、眼、鼻、口形状,并按五官的形象排列,以象征人的脸部。《吕氏春秋·知化》载:“(吴王)夫差将死,日‘死者如有知也,吾何面以见于子胥于地下,乃为幂以冒而死。”原来春秋吴王夫差用玉“幂目”敛面,是无脸再见忠臣伍子胥。
西周殓玉的形式空前地多样并且结构繁杂,主要有琀玉、玉瞑目和握玉。
西周玉器玉柄铁剑:1990年SMX上村岭虢国墓出土一件玉柄铁剑,长12.5厘米,分为管状和方台座两部分,均为空心,铜心柱与铁剑贯穿相连。四角对雕变形饕餮纹。
西周玉器象生动物形玉饰:共同特征是系带孔的位置不拘于定处,只要能穿线佩戴。西周时期动物玉饰中以玉鹿最有特色。以片状玉料制成,整体为立姿,侧视,高大而分枝繁复的角显得雄伟华丽。
纹饰特征与设计
西周的兽面纹比较流行,形式也多样,同商代和春秋时代相比较显得简练,图案弧线较多,方折线很少。西周玉器线条的处理在转折处处理的接续痕已经不很清晰,但是仔细辨别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西周纹饰有单阴线和双阴线两类。单阴线线条简练,刀法刚劲有力,雕琢在象生动物上。
西周早期的双阴线线条繁复,刀法刚柔相济。
西周晚期后段,开始出现布局规整繁密,线条走势迂缓的双阴线,呈现出由西周末期走向春秋早期的过渡性风格。
西周线纹制作采用细砣和斜砣雕琢纹饰,斜砣雕琢的线纹为内深外浅的坡面,俗称“大斜刀”。纹饰造型种类有勾云纹、龙鳞纹、各种人物动物纹饰等。
在纹饰设计上以缠身同体的组合最具特色,缠身通体是指动物纹的身体彼此交缠的设计。
西周玉器动物纹饰组合设计方式:
在雕琢技法上,西周纹饰大多采用“一面坡”宽线与单阴线结合的双钩线表现凤鸟形象,即在“一面坡”宽线竖直的边墙表面,沿“一面坡”轮廓勾出细阴线。
这种由粗细结合双阴线表现的纹饰错落有致、线条丰富,既消除了完全使用单阴线的单调,又增加了图案纹样的立体感和细致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周玉器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鸟多”。凤鸟纹是西周玉器的主流装饰纹样,西周时期的柄形器、玉牌饰等表面均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凤鸟纹。
西周凤鸟纹采用写实夸张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其造型生动,流动感强,时代特征较鲜明,充分体现了西周玉器因器饰纹、形纹和谐的设计理念。
《吕氏春秋·应同》载:“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国语·周语》有记:“周之兴,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三君云,鸑鷟,凤之别名也。”
可见凤鸟为周人所崇拜,是西周社会文化的精神物化象征,所以西周玉器上出现了大量凤鸟纹。
长方形柄形器常见上下排列的凤纹与龙纹,而且是凤在上龙在下的组合。
弦月形璜形器左右对称,形成对称式的缠身同体组合。
圆形璧与玦,将成对的纹饰顺着器形的弯转作对称式分列。
不规则的玉饰运用依附、缠身、共用等关系,组合出丰富多变的造形
(三)玉器特征
西周玉器的承上启下作用。西周玉器中和田玉质空前增加。玉材多为透闪石软玉,玉质包括和田玉、岫岩玉,还有少量玛瑙、绿松石、水晶、汉白玉等。改制玉器比较多见。
玉器的货币性能。陕西岐山西周铜器窖藏出土的恭王时期卫盉,其铭文记载矩伯用价值80朋的玉璋和20朋的赤琥,换得裘卫的土地分别为“十田”和“三田”。
西周崇玉文化的礼制化。考古发掘品中的西周礼仪器,有圭、璧、琮、璋、璜、琥六种器物,与《周礼》所记的“六器”相合。
折叠玉器在西周也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在普天之下用玉、褒玉的情况下,玉的自身价值也得到进一步的肯定与提高。玉器在从上到下受到普遍珍重的氛围中,西周的玉器雕刻工艺变得更加精湛。
由于以前考古资料的贫乏,使我们对西周玉器缺乏全面的认识。通过对陕西省BJ市西周贵族墓葬、HEN省SMX市西周虢国贵族墓葬、SX省曲沃天马曲村一带晋侯贵族墓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西周玉器,总数已有数千件之多。这些宝贵的西周玉器资料,既反映了西周玉器雕刻技艺比商代玉器的进步,又反映出西周玉器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由于西周对玉石品质及色泽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因此西周时期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玉石世界。玉有白、青、墨、碧诸色,但西周崇尚白玉,尤其珍褒和田白玉、青白玉。从西周玉器材质反映的玉料产地,除大量使用和田玉外,还可能使用中原地区蓝田、独山等地产玉,同时还较多地使用玛瑙、水晶、绿松石等。西周雕刻使用的贵重玉器,一般多用和田白玉、青白玉琢制。级别较低的玉杂佩,多玉石并用。西周玉石的多样性,既是分封制等级的需要,又是西周琢玉业发达的重要表现。
西周玉器的种类,尽管丧葬玉成套,但品种单一,数量较少,主要是礼仪玉和装饰玉。礼仪玉以琮、璧、璜、戈为主。
西周玉琮饰纹较少,多为四方四面方柱形,四周光素无纹,与早期玉琮四周外壁通体饰纹明显不同。西周玉璜流行的是商代几乎不见的凤鸟纹、双龙首纹玉璜,龙身饰纹不像东周玉璜呈左右对称等距状,而是龙身尾呈相互交结状,显得更加活泼生动。系挂时双龙首向上,与东周玉璜双龙首下垂又不同。
文献上大量记载的西周玉圭,目前反而不多见,估计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它。西周流行的一种所饰鸟纹或龙凤纹柄形器、“玉刀”,即可能为西周玉圭,不仅大小适中,雕琢精美,而且有的柄端穿孔,既可系挂,又便于手握。更重要是的,所饰凤鸟纹、龙凤纹,也是西周灭商后华夏族与东夷族逐渐融合的历史见证。因远古华夏族崇龙,商族崇凤。玉圭上画鸟纹,可能表示崇鸟商族已握在周人手中,亦即周人已完全制服了商族的势力。
西周装饰玉中,引人注目的是结构复杂的玉组佩的出现,这是前所未有的玉器新品种,其特点有两个:一是玉器件数量多,SMX虢国墓地、曲沃晋国墓地出土的玉组佩,有的玉器总数达上百件,较少的玉组佩也在10件左右;二是玉石并用,玉常与玛瑙、石珠、琉璃珠、绿松石珠等相隔出现,符合《周礼》中天子以下君臣不能使用纯玉佩件的规定。
西周装饰玉中最为生动活泼的是动物玉雕,品种有玉牛、鹿、鱼、虎、兔等。西周动物玉雕,与商代动物玉雕强调装饰性不同,而是写实性强,注重刻画动物的瞬间动态。玉鱼或悠悠摆尾,或跳跃出水。玉鹿头出多角或长角,有的凝眸远眺,有的双耳张开,有的飞速奔跑,有的静坐回首,神态多样,形象肖真。
比较能反映西周玉器雕刻水平的,要推龙凤纹人物玉饰,这是西周玉雕技艺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些龙凤人物玉雕艺术作品,集圆雕、透雕、浮雕、镂空、阴刻等多种技艺于一炉,所饰花纹精细流畅,所雕图像玲珑剔透,所表达的主题寓意深刻,反映出西周时期华夏崇龙部族与商代东夷崇凤部族逐渐融合的过程,并可能还有周天子已牢牢控制天下大局之意,表达的思想内容比龙凤纹柄形器、“玉刀”更深刻。
西周玉器装饰花纹也非常有特点。西周早期基本上沿用商代的双钩阴线装饰法,至西周中期形成独特的西周装饰风格。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玉器装饰技法,变商代的两条垂直阴线出阳纹为一条垂直阴线和一条斜坡阴线相交出阳纹,刚柔相济,利用不同的反光和阴影之差,使西周玉器装饰更具立体感和图案美,这在龙纹、鸟纹或兽面纹玉器上大放异彩,获得极佳的艺术效果。
西周玉器从整体上来说,工艺精巧,特别是玉璜,作为配饰,尤其精美。
从收藏角度上来看,收藏西周玉器的重点除了玉璜以外,还包括片状的动物造型类的以及立体动物类的玉器收藏。
对于“精美”这样一个玉器领域里的词汇的正确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它不可能像汉代、清代乾隆时期的玉器制作的那样精美,理由是源于工具类限制,和因它是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上古时代的一个必经阶段(当然也包括夏商时期的奴隶制的社会)所形成的古人审美能力的局限性决定的。西周玉器形制古朴,雕刻具有对自然神性的向往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形纹饰,既显得真实而又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含义耐人玩味。
西周的玉器形制都不大,显示出佩戴功能日益生活化,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
古玉的收藏,形制的识别、纹饰的雕刻工艺、沁色的组成、钙化的自然性和入土皮壳的古有性状都是在识别和判断中不可或缺的,专注哪一点都会造成偏差,都会对收藏者带来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损失。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周朝建立的礼乐制度、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都对后代产生过重大影响。
西周也是中国玉器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尽管西周玉器总体上从玉料、器形、纹饰、工具等均沿袭了商代玉器的风格,但西周玉器在工艺、形制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色,如“一面坡”的琢玉技法和组玉佩的大量出现。
更为重要的是,从西周开始,中国玉器被植入了越来越多的人文内涵,各种道德与价值观念和玉器结合起来,并且演变为用玉器来体现礼学思想。从此中国玉器被赋予了更为卓越的文化承载功能,而这也许才是西周玉器最令世人“脑洞大开”的魅力来源之所在!
西周玉器鉴别
从玉器种类上看
凡仿武器而作的玉器,数量和品种都大大少于商代。所见除玉戈、玉钺两类之外,夏商所见的玉刀、玉戚都已消失不见。玉戈、玉钺走向小型化,且作仪仗和武舞用的情况也有改变,开始作货币财宝用和作死者口含用。人物、象生类玉器的数量和品种都大大少于前期,写实性的动物形作品仅存十来种,而且很少是立雕作品,给人以一种今不如昔之感。但有些如玉鹿等,不仅数量有增无减,且制作之美也是空前的。人兽复合或并体人神器等类器,具形式和数量在商代是未见的。
从玉器纹饰上看
龙、凤、怪鸟、怪兽等商代多作独立造型的神兽,更多地作为纹饰刻琢在其他造型的玉器上,而且形式也略有变化。例如,龙体上能见到的无关较多,有发、长舌和足、爪等,身上的纹饰也较繁复,并往往成对同时出现在一件器物上,作连接勾缠、首尾相背状。凤的形象不仅数量突然增多,其形式也与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完全不同,而且多是和其他纹图琢饰在一件玉器上,与前期玉凤均为独个造型不同,在殷商时较多见的所谓怪兽、怪鸟者,西周时全已消失。
从制玉方法上看
虽然在西周晚期的虢国墓中曾发现铁剑,但推测其时仍如夏商那样,是用青铜器具带动解玉砂吧玉器制造出来的。青铜钻具比玉质软,故在琢钻孔眼时,把青铜钻具本身也磨去一部分,且琢磨时间越长磨损越厉害。结果原为圆直的钻具钻完孔后成了前尖后粗的锥子形,而钻孔亦成喇叭形。西周的喇叭形孔眼不如新石器至商代明显,但仍可看出。用青铜器具所钻孔眼,由于钻具较粗并且不能过长,因此若要需较长的孔眼时,一般都要从两面对钻透穿。而用对穿法穿透的孔眼,则往往有偏向;其孔眼是两端粗大,中问较小,呈腰部略收的银锭形。
目纹是识别各代玉器的重要依据
西周玉器上仍见有“臣”字目,但“臣”字目眼角不如商代那样平齐粗短,往往呈细长尖角形,眼角之外,还有一段向外延伸的弧线。西周各种目纹,表现在不同的对象上还略有区别。如龙、贵族人物、牛和鹿一般用“臣”字目纹,鱼、凤鸟、蝉和蚕等,一般用圆形目,夔龙、虎或兽等,一般用菱形或方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