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乾坤骨董集 古玉经典刘大同《古玉辨》
第67章乾坤骨董集古玉经典刘大同《古玉辨》
玩古玉有好几本古代专著,从今天开始李舞雩把整理一下相关古玉经典著作分享给大家。首先推荐就是古玉最经典之一刘大同先生的《古玉辨》,刘大同先生的《古玉辨》是一部近代古玉辨析的重要典籍。百余年来一直是中国玉界圭臬之作。至今为世界、中国玉器研究界和美学界所推崇。这本书对中国古玉的由来、发现、工艺、用途、种类、赏析诸方面做了详实的著述。出于历史的局限(近现代考古新成就和科学技术新成果的缺失),这部玉书在某些方面尚有完善之、补析之必要。尽管如此,并不影响其在中国古玉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站在巨人和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是我们的责任。
刘大同先生《古玉辨》开篇明义“伏思吾国文艺之开化,以玉为最古,其他皆在其后”。
中国是琢玉、赏玉、藏玉、用玉的最早的民族。玉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中留下的印迹实在太深、太广,后人不可不重视。
东汉袁康《越绝书》中记载“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战国时期学者就提出,兵器材质的演变过程分四个时期,为石兵—玉兵—铜兵—铁兵。首次在铜与石之间划出一个“玉”的时代。这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进入了一个独特的,以玉为生产资料的阶段,不少学者认为“可能”存在一个“玉器文化时代”。
近代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也写到“夫玉之为物虽微,使能即而祥焉,则凡民族之所往反,与文化之所逆嬗,将皆得于是征之”。意思是说,玉器虽小,但它对了解、印证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进步都有很大的作用。
第一,古玉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鉴证。自新石器时期始,先民怀着对天,对神灵的崇拜,希望通过玉和天、地沟通。对上天的恐惧、恭敬、祈盼、倾诉、慰藉等情绪都是通过玉来实现。所谓“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白琥礼西,赤璋礼南,玄璜礼北”,即是先民的玉情结。
第二,玉是封建王权的标志。天子的神圣不可侵犯,是通过玉来实现的。皇帝的“龙椅”是玉椅;皇帝的“眠床”是玉床;皇帝的权柄标志是玉玺;皇帝昭示天下的文书圣旨也以玉为柄。
第三,古玉是儒家礼学精神的标志物。儒家礼教的传承、布达,无不通过玉器来体现。儒生士大夫们终生信奉“君子比德于玉”和“玉有六德、八德”,儒家把玉器人格化,使之成为封建社会最神圣的“君子”,故而君子玉不离身。
第四,玉为兵器,自夏、商、周始,玉戈玉戚玉簇等玉器,不仅有兵器的功能而且还有其他的功能。比如仪仗作用。夏商周时期,随着青铜戈的出现,玉戈已不是使用兵器,而是一种体现神权、王权威仪的器具。自国家出现后,国家的头等大事不外有二,一是战争,二是祭祀。商周时期,战争已规范化和规模化。战争离不开兵器,军令和军威,这些玉戈、玉戚由武器变成最神圣的宣示战争,发号施令的权杖器具。史载周武王伐纣,牧野誓师时“左杖黄鉞,右秉白旄”;纣王战败,以玉裹身,自焚而亡;后,武王用玉制“黄鉞“斩纣王头;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墓中随葬玉戈就有39 件;在上世纪70 年代宝鸡出土虞国国君墓中发现也有很多的玉戈类兵器。由此可见,玉在上古时代所起的社会功能作用,是其他任何器物都无法取代的。既然玉器在几千年华夏历史中有如此重要之地位,那么,要认识它,了解它,体现它,鉴别它,自是不言而喻了。
刘大同先生这样表述他的著书目的。他说“宋元时代,诸多玉书,皆恐后人不知道古玉之名称,作何使用,为考古也”。“吾作《古玉辨》者,是恐人不能辨古玉之真赝,为存古也”。
上述文字显见,刘先生写书的目的是“鉴玉存古”辨真伪,他愿把六十余年把玩佩带古玉之经验“约略纪之,质诸同好以供研究”
《古玉辨》是刘大同先生著于1940年的力作,描述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历史、特性、分类、产地、刀功、用途等,还包括了玩玉、盘玉、辨别真伪等方面的经验心得的总结,是古玉鉴赏、理论研究方面的经典。《古玉辨》以实物为据,绘出图形加以论证和说明。现仍为考古工作者和古玉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收藏、研究古玉的人对《古玉辨》推崇备至,不时引用,以为鉴别古玉真伪之准绳。
此图系博雅斋1976年11月的影印本。
自序
世之著金石书者,如无参考之书,则书不易著;如无鉴别之识,则书不易着;即使有鉴别之识,参考之书,而见闻不广,搜集无多,则书仍不易著,此理之必然者也。余自幼嗜古有癖,独于古玉则尤甚。饮食起居,佩不去身,古族中老幼,皆以玉痴目我。既壮,好之愈深,是以庚子之变后,有俄使白兰荪之赠品数百具,亦奇遇也。惜宁局被回禄,荡然无一存者,每一念及,不觉黯然。
今老矣,而嗜古之癖,仍不少减。殆所谓古欢清爱,年愈老而情愈笃。少时所得玉痴之名,原非无因而至也。伏思吾国文艺之开化,以玉为最古,其他皆在其后。今人只知钻石翡翠,金银古铜古瓷之为贵,而不知“君子比德于玉”之可宝,其数典忘祖,已大谬矣。故毛氏有传,郑氏有注,许氏有书,以及宋宣和之《古玉图》,吕氏之《考古图》,元朱泽民所撰之古图者,皆恐后人不知古玉之名称,作何使用,为考古也,吾今作《古玉辨》者,是恐人不能辨古玉之真赝,为存古也,命名虽异,而好古之心则同也。倾于著《研乘》,补《隶篇》,释《泉苑菁莘》,诸书脱稿后,特以古玉考据之书,世不多见,如吴清卿之《古玉图考》,以螭为虬之误;陈原心之《玉纪》,以六千年不出世之古玉,即化为泥之谬,一近附会,一近臆断,其中固多错误,但其苦心著录,亦属不易。何者?自吴陈二君去后近数十年来。弹此调查,尚有人乎?诚恐长此以往,则讨论者无人,研究者无人,精鉴者述者更无人。正如《典坟》《丘索》之无人读,黄钟大吕之无人闻,将古圣前贤所宝贵之球璧,视若沙砾,或破圆为方,毁赵氏之完璧;或染红煮黑,污虞廷之败环,岂不大可惜哉!故就耳目所及,以及六十余年把玩佩带之经验,约略纪之,至诸同好,以供研究。如云诸书,则吾岂敢。
——庚辰春诸城刘大同自序于研光阁
一,古玉普通名称
玉之未入土者,名曰传世古,又曰自来旧。入土者名曰土古,殉葬之玉,因其含殓,名曰琀玉。红如血者曰血古;微红者曰尸古;水银沁者曰黑漆古;受地火者,纯白曰鸡骨白,微黄曰象牙白,微青曰鱼有白。重出土者曰重出土;伪造者曰老提油,又曰炸侩,改造之曰旧玉;改造后雕者,曰古玉后雕。
二,玉之性
玉入土者,性喜燥,不喜湿。土湿则易烂,色亦暗淡无光。南方出土之玉不多见者,皆腐烂,多不完整,而色又不足惊人故也。南方三代之物,固所少见,即六朝之物,亦寥寥无几。即偶尔遇之,求其色泽鲜明,礼质完整者鲜矣。
三,玉之品
玉有干老鲜嫩之分,又有粗疏细腻之别。此皆由产玉之地质与出土之地点不同故也。若玉之美者,虽受沁色极厚,而精光内涵,厚重不迁,不望而知其如端人正士之正色不挠也。此不可不辨也。
四,玉之质
古玉形式,考之《古玉图》《考古图》等书,言之详矣。若论玉质,坚者如入燥地,虽万年亦不能朽烂如泥。陈原心《玉纪》云:凡玉在土中五百年,体松,受沁千年,质似石膏,二千年形如枯骨,三千年烂如石灰,六千年不出世则烂为泥。此乃臆断之词,决不可信。余建出土之玉,有清初之物,入土不满三百年,,亦受土沁,但不能入骨;又见夏器,玉质完善,五色灿然,令人可爱,入土三千年之久,并未有烂如石灰者;又见石器时代所用之玉斧玉铲,虽属沙蚀土吃,虽经千年以上,而亦未有烂如泥者。即此足证原心所见不广,抑或原心所见不玉,以鸡骨白色为烂如石灰,则更误矣。盖玉入土,年久即软,不软则色不能沁入;出土后,见风即硬,其或有朽烂之处,日久亦即坚硬,绝无如泥之理。如在土中化为泥者,即不能出土矣,此必然之理也。如玉质不坚,与出于海滨之地,及闽越之间者,不在此例。
五,玉之色
玉有新旧之分,色有九种之别:曰瑿,则玄如澄医;曰碧,则蓝如靛沫;曰玮,则青如苔藓;曰瓐,则绿如翠柳;曰玵,则黄如蒸栗;曰琼,则赤如丹砂;曰璜,则紫如凝血;曰瑎,则黑如墨光;曰瑳,则白如割肪;曰瑌,则赤白斑花;此玉本色也。若入土之玉,年久受地气所蒸,无论与何色之物相邻,皆能沁入。地中水银,到处流动,引物与玉熔于一炉,故玉之首色沁者,不止九种,每至十余种不等,直同窑变,令人莫名其妙。并且气味亦能沁入,若死尸所沁,即带臭气;碱水所沁,即带腥气;土沁者多土锈气;铜沁者多铜臭气。故非用开水煮之,或灰提油法,不易退其腥臭之气。惟铜沁不宜用开水煮之,此不可不知也。
六,玉皮
三代之器,无论大小,未见有带玉皮者;秦汉六朝之器,亦不多见;唐以后即时常有之。人皆不以为贵,到清乾、嘉以来把玩之玉,专尚玉皮。将来千百年出土后,或有以玉皮为沁者,抑未可知也。
七,玉之出产
玉性属金,多产于西方,以和阗叶尔羌二处为最上。精光内涵,体如凝脂,其圣洁细腻,厚重温润,佩之可以养性怡情,驱邪辟瘟,有益于人身者,美不胜收。水底出产者,曰子儿玉,则尤为贵重,若宝盖玉次之。尤有异品,曰天智玉,如水不热。昔殷纣自焚,曾以五千玉裹其身,他玉皆化为石灰,独天智玉仍旧毫无所损,故武王取其而宝之,以其为稀世之珍。至蓝田荆山所产者,虽极美,而所产者少。又有于阗之三河,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又西有鸟玉河,以及XJ峭壁峻崖之石,亦多产美玉。又有莎车之玉河,昆仑山下各河,以及XJ峭山之间,皆产玉。若西南阿丹巴勒布两处所产,质如翠石。翡翠出于缅滇,其形似玉,实非玉也。有光浮于外,带有石锈者,人每目为色沁,则大谬矣。此不可不辨者也。
八,玉分出土地点
古玉出土者,以陕甘最多而最上,冀鲁豫晋,以及皖北徐扬等处次之,他省皆自愧一下。每见三代古物,其出土纹理棱角皆完好无损者,多出自西北。是因其土燥而玉性不能衣也。江北数省,土干而不燥,年久每年斑点之痕,故次于西北。他省地多湿气,所出古玉,花纹字迹,往往温漶而不清晰,且少完整之器,故不足重也。按出土之玉,皆因土性为转移。出自沙土地者,多干洁;出自五金矿地者,多受矿质沁染,而不纯净;出自海滩者,则色皆混沌,而体无完肤,此不可不辨也。
九,受沁色之古玉
凡古玉出土,受色沁者,品类繁多。有不受色沁,而亦不受土蚀,形似传世古者,此玉之最坚者也,颇不易得。又有身多土锈,而无他色沁者。琀玉最少。琀玉受一沁者,名曰纯一不杂;受两色沁者,名曰黑白分明,又曰天玄地黄;受三色沁者,名曰三光照耀,俗名三元及第,广东南洋,名曰桃园结义;受四色沁者,名曰四维生辉,又名福禄寿喜;受五色沁者,名曰五星聚魁,又名五福呈祥,通称之为清五彩;受群色沁者,多至十五六色不等,名曰群仙上寿,又曰万福同攸,通称之为混五彩。余家存一旧玉乐壶,黄玉质,两面刻八骏,刀工精深,受沁十余色,马色各不相同,至铁莲青,桃花红,雪白,栗黄各色,尤鲜妍,为世所罕见,真巧沁也。又存一古玉蝉,白玉质,沁有四色,物小而精,亦系巧沁,均被抄没。
十,色沁各种名称
受黄土沁者,色如甘栗,名曰玵黄;受松香沁者,色如蜜蜡,名曰老玵黄;受靛青沁者,色如天青,名曰玵青此系青衣之色,传染沁入玉理者,深如蓝宝石,名曰老玩青;受石灰沁轻者,色红艳如碧桃,名曰孩儿面,复原时,直同碧霞玺;受水银沁者,其色黑,名曰纯漆黑,此非地中水银所沁,乃古代殓尸之大坑水银沁入,方有漆色;受血沁者,其色赤,名曰枣皮红,深者名曰酱紫斑,此乃近皮之物也。或云血不能沁玉,以人死血枯竭无生气,必因地气所蒸,与他物混合为一,方能沁入玉内作深紫色,此一说也。受铜沁者,色如翠石,名曰鹦哥羽。铜器入土,年未久即生青绿色,年久则尤甚。玉与之邻,为其传染沁入,复原时,比翠石而更娇润,但用热水洗之,含有铜臭气耳。此外杂色尤多,红有鹤顶红,人参朵,朱砂片,胭脂斑,鸡血红;黑有乌云片,淡墨光,黑漆古,多貂须,美人鬓;紫有茄皮紫,玫瑰紫,羊肝紫,紫檀紫,紫灵芝;青有铁莲青,竹叶青,虾子青,熊胆青;绿有松花绿,苹果绿,蕉牙绿,瓜皮绿,鹦鹉绿;黄有蜜蜡黄,米色黄,鸡蛋黄,秋葵黄,栗色黄,老酒黄,黄花黄,黄杨黄;白有鸡骨白,象牙白,鱼骨白,糙米白,鱼肚白,梨花白,雪花白。又有梨皮,橘皮,象皮,骆驼皮,黑蚓迹,鱼籽斑,鱼脑冻,蚂蚁脚,鹅眉黛,牛毛纹,鹧鸪斑,蛤蟆皮,荔枝核,冬瓜瓤,烂豆豉,石榴籽,碎茨纹,槟榔纹,洒珠点,古铜色,细罗纹,银灰色,瓦灰色,冰糖块,雨过天青,梅花数点,长虹贯日,太白经天,金星绕月,玉带缠腰,红日东升,秋葵西向,孤雁宿滩,苍龙浴海,桃花流水,银湾浮萍等名。受沁之原,不易深究,足见地气化生万物,奇奇怪怪,变化之无穷也。但论沁色,无论何色,以透为贵,次则为巧沁,虽薄如玉皮,轻如蝉翼,亦有逸趣。余昔存有巧沁大件九品,小件二十五品,其奇形怪状,真令人梦想不到。至《稗史类编》云:出土之玉,血古尸古为最贵,黑漆古土古为价低。今人又重绿铜沁,均未知古玉受沁之由来也。
十一,沁色小品之精
色沁之玉,大而精者,固不恒见;即小而精者,亦不易得。曾见郑君肯之,购一玉觚,小如葡萄,满身雄黄沁,光如宝石,其刀工之精致,又非寻常可比,真可谓六朝巧雕之精品。稚樵侄得一玉蝉,小如扁豆粒,质白,色沁为铁莲青,刀工极细,视之栩栩欲飞亦精也。余昔得一碧玉佛,小如枣核,遍体鱼籽斑,刀工亦甚圆浑,知非近世所能造,或云蒙古旧刻,虽未敢决定,但亦精矣。纪元十七年,在沪上见古冕旒百余棵。每棵有二三沁及四五色不等,古香异采,令人生羡,因索价过昂,不敢问鼎。三代古物,如此小而且精,精而且多者,实所罕见。
十二,五色沁之古玉
凡玉出土,沁以五色者为最上,三色四色者次之,二色一色者,又次之。盖以地中五色不易产于一处,惟殉葬时,方能萃集五色于一穴,吾故曰非琀玉,不易受五色之沁也。况所见五色沁之古玉,多系妃嫔所佩之物,故古玉之沁,首重五采耳。按五色沁,光怪陆离灿烂照人。有花纹者,千不一见。即未经雕琢者,亦殊可珍,较之受色沁少者,则远胜百倍。谚语云:玉得五色沁,胜得十万金,极言其可贵也。庚子变后,俄使赠余数百件,颇多佳者。但圭璧琮璜等器,受两三色沁者甚多,受五色沁者,仅一琮一笄耳。以大内收藏之多,尚不易获,其他可知矣。惜宁局被火,无一存者,言之神伤。幸家藏夏时龙凤陪,未经损失,故至今佩之,而不肯去身也。倾又得一小琮,群色沁入,希少刀工,但亦西周旧物,可珍也。
十三,水银沁之古玉
水银沁,有地中之水银,有殉葬之水银,有大坑小坑别,大坑水银,皆帝王列侯所用,其沁入之深厚与小坑不同。有一器而全体皆黑者,有一器而半身皆黑者。三代之物为最多,秦汉次之,两晋以后,即不多见矣。水银沁大则成片,小则成块,细则成线,皆因玉质坚与不坚则分,但色黝黑而有亮光,则一也。若地中水银所沁,有浅黄色牛毛纹者,有露白点冰片纹者,有在玉中而自行流动者,其色泽亮光,虽露有淡黑色,究与殉葬水银,迥不相同。常见古玉,黑白分明,一半大坑水银所沁,一半地中水银沁。地中水银,轻如流水,故所沁者形似鱼脑冻,人见之以为玉质之脑,非也,大坑水银所沁者即成黑漆古矣,况玉脑色与玉质无异,地中水银沁,则变为黄白,或微黑微青,皆因地气使然也。此不可不辨者也。幕友韩翕如,赠余黄玉束发,形同宝石,含有水波淡白色,此即地中水银沁一证也。人每以地中水银所沁与殉葬水银所沁混而为一,则更谬矣。
十四,水银沁之老嫩
三代古玉因入土年久,水银结成大片或大块,干老异常,非佩之数十年,不能透清光。一经盘出,则黑如漆,明如镜,其耐人寻味,多有不可思议之处,如余所佩之碧玉琮是也。秦汉古玉,水银亦有结成大片或大块者,其色鲜亮,特少有干老之气,如余所佩之碧玉虎符是也。两晋六朝之物,水银明亮,若有浮光,且成薄片者多,而深透者少,故伊盘出,如余所存执黄玉宫门环,沁如纸薄;白玉袈裟圈,沁如枣皮;白玉琮,满身牛毛纹者是也;清室亲贵,多佩此等旧玉。若唐宋之物,水银吸入未久,色易变动,其气质不厚,最易盘出,即脱胎后,亦乏古意,此不可不辨也。
十五,受地火之古玉
玉受地火者,皆变为白色,俗称为石灰沁,即今所谓鸡骨白,象牙白是也。按鸡骨白,为白玉质,象牙白,为黄玉质,犹有淡青者,为鱼骨白,其质乃青玉也。以地中无天然之石灰,而有自然之地火,凡玉经火,其色即变为白,形同石灰,犹之石见火,黑者赤者皆变为白,而白者乃更白,故俗名之曰石灰沁也。玉属石之精,故其性无殊,今见人之移冢者,开坟后大棺被地火焚毁,往往有之,即此足见玉受地火亦然。或云,筑坟修墓,所用砖瓦石块,必须石灰灌浆,方能结成一片。是古墓中必有石灰,故名为石灰沁。此说亦似近理,但不如地火这说,为可据也,盖以石灰沁,玉变红色,与受地火之玉,色皆变白者不同,故不得袭谬沿讹,通名之曰石灰沁也。余佩一印,文曰气象万千,白玉质,水银沁过半,佩于腰间,已二十余年,一日失落,不知所在,次晨童子扫炉灰,见在灰中,已变为鸡骨白矣,可见地火与炉火相同,又乌足疑焉?再徵之前,在宁局被焚之古玉,其色皆变为石灰,大者皆碎,零星小件,尚有被局役捡去这,其所沁之黑者,青者,黄者,均成石灰色,亦不过深浅不同儿,此尤足据也。
十六,古玉出土之变相
玉出土,有形如瓷片者,有形如瓦片者,有形如石灰者,有形如枯骨者,有形如兽角兽牙者,有色如木炭者,有色如生姜者,有色如烂酱者,有色如鲜枣者,有半露质地者,有不露质地者,有带玻璃光者,有遍体不露玻璃光着,此种形形色色,愈古愈怪,真令人难测。嗜古者,当格外小心,切不可因其形色而忽之。诚以斑锈深厚,年愈久而形色愈黯,一经盘出,各种色沁,毕露其精采,有匪夷所思之妙。露质地者,固佳,不露质地者,其古香异采,尤其奇绝,此不可为知者也。
十七,香玉
古玉出土,含有香气者,世不恒见。余时存一玉勒,白色方形,长二寸六分,方五分,云雷花纹极精深。于佩之有年,因调查国界,渡松花二道江,乘独木卫护,将登岸,跳板一跃而下,不觉系之绳坠断,将勒落于水边,旋令护兵随从十余人入水寻觅,终不能获,今三十余年矣。每一念及,为之怅怅,因香玉之不易得故也。按此种玉入土时,比邻于奇南,或松香樟脑沉香等物所结而成,有谓系受地中硫磺所沁,亦未可知,但非用手把玩,至玉不凉时,其香气不出也。
十八,温凉玉
泰山老母宫,旧玉一枚,长约一尺五六寸,阔约六寸余,其样式尖圆形,一半白,一半黑,黑者温,白者凉,人皆异之。余以为此玉入土时,一半插入水中,一半浮于水面,年久出土,其在水中者,必凉,见日光者,必温,因水气日光,一凉一温之性所结而成,犹之石置盆中,在水中者凉,见日光者温,其理一也。
十九,澄潭水之古玉
玉有出土,后落于潭水之中年久,再出土者,名曰澄潭水,此种含有水气,润泽异常,较之脱胎旧玉,犹胜数倍。以其清光能照人影,诚为罕见之珍。余见清纯帝所佩之黄玉纹鱼佩,受三色色沁,名曰澄潭水,视之首尾欲动,真奇品也。按玉性喜燥,而患湿,故出土古玉佳者多在西北,独入于潭水中,于无石无泥处而得此宝,为世所珍,岂不怪哉。
二十,重出土之古玉
重出土之古玉,土蚀必有露出两层之形,细视内必透彻有光,外必含有污积之象,土蚀亦有深浅之分,若用滚水煮之,则污浊自退,清光大来矣。常常把玩,即能脱胎变为宝石色,较之第一次出土者,尤为特出。余昔存黄玉虬纹佩,满身黄斑,首有一角颇长,如吴清卿古玉图所考载之虬纹佩,首无角者误矣。盖虬有角,螭无角,不可不辨。审其质地,似重出土物,只因大不易携,故未盘出。又存有白玉蚕影佩器小而精,受水银沁极厚,审其肌理,精光内蕴,乃佩之数年,居然还原,有宝石色,见者以为此玉易盘,余曰此乃重出土之玉也,第一次出土时,早已人盘过,故今日再盘,即省工矣。此理之必然也。
二十一,玄玉
余少时,与族兄西岩同学,夏日同浴于小浯河之龙湾。西岩好食蟹,每于石洞中捕之。忽得一蟹甚巨,其甲钳一小石,黑如琥珀之瑿,光极空灵,疑为寻常之牛角石。既审视花纹极精细,乃一玉压脐耳。余索持之经两月余,不知失落何处,迄今思之,殆所谓澄潭水欤?
二十二,把玩之玉
玉佩历代皆有,至把玩之品,自秦汉始盛行于世。诚以玉佩皆所斩成片段,故宜佩之身边。把玩之玉多子玉,椭形者占多数,故宜持在手内而易于玩弄也,余所见把玩之玉,多系雕以鸟兽虫鱼,龙虎虬螭等式,均系子玉,且皆秦汉以后之物,未见有三代之器。足见把玩之品,皆因子玉物小而精,后人不忍斩成片段故也。余昔存一白玉蟾,大可盈把,背沁有茄皮色,后被子方侄携去。存一玉虎,已成黑漆古,不露质地,刀工系汉八刀,佩之数年,后在广州有有人招饮,醉坐洋车而睡,手中所持之玉虎,不知失落何处,今尚有一玉虬,全身黑漆古,刀工极精,惜其角上,于出土时受有斧铲微伤;又有一白玉鸳鸯,卧荷叶上,沁有铁莲青,枣皮红等色,颇佳;又有一黄玉暖手,上刻一蝙蝠,全体刻*字,盖取万福同攸之意也,受水银沁极重,刀工朴拙,含有古趣。以上数品,皆汉物也,至六朝以后把玩者,土古尤多,但已元逊秦汉亦。
二十三,宝玉之名称
周分宝玉与伯叔之国。当时所称宝玉者,是极言之贵,未必皆出土之有宝石色也。今之所谓宝玉者,皆以出土之玉变为宝石色,故名之曰宝玉也。玉不入土,而有宝石色者,仅璧铔一种而已,以其玉兼宝石改故耳。若出土之玉,不借盘功,而成宝石色者,吾未之见。盖以玉不受地气所蒸,诸色所沁,其肌理未变者,不能成宝石色。不受人气之养,盘功之深,其气质不变者,亦不能成宝石色。夫宝玉之可贵者,晶莹光洁,温润纯厚,结阴阳二气之精灵,受日月星光之陶镕,其色沁之妙,直同浮云遮日,舞鹤游天奇致异趣,令人不测。较之宝石徒有光采,而少神韵,能夺人之目,而不能动人之心者,则远胜十倍矣。故嗜古者皆称宝玉。余昔存一桓圭,上白下黑;一琥,沁有四色;一璧,鸡骨白色。均有宝采,玲珑可爱,惜被火焚。一黄玉佩,两面所刻螭龙,而中有一孔,作龙尾交错形,刀工颇古。两面朱砂沁,色兼红紫,全体光莹透骨,见者皆以为玉石。余佩之四十余年,而始臻此境,不易也。近得一三代系璧,小而精,亦如宝石,特少刀工;一晋代云龙璧,黑白分明,形如水晶。大小二璧,亦颇可玩;犹有二印,一碧玉形,如绿波;一黄玉,色同蜜蜡,皆脱胎旧物,亦多逸趣。
二十四,异品之玉
清光绪二十年,余在燕京夜市,购一旧玉,白色,茄式,刀工颇精巧,蒂多土斑,无他沁色。茄身如羊脂,中有水珠,大如豆粒,见者皆以为奇异,有谓水银沁入结成块者,有谓玉中生直,如土中生虫,,石中生虫者,其说不一。余以为如含殓之水银所沁,当即变色,且成片,成块,成线等形,人皆知之,而未闻有成珠者。即地中水银所沁,其光自流动,亦不能结于一处,而成豆大之水珠,如以为有玉中生虫,何以向日视之,不见虫迹?相传石中有水,曰空青,水晶亦有此空青,此或与之空青耳。石空青,本草云,产益州山中,但不知玉之空青,产自何处。天地生物不测,真令人不能识也。余佩之数年,后因访张振卿年丈于东城,乘骡车翻于玉带河桥下,当时昏迷不省人事,岸上人将余抬于一小铺内,休息片刻即醒,见仆人与车夫皆头破血流而擦药,则余无恙也。旋问仆曰,伤损物件乎?答曰玉茄碎矣,他无所损。余甚惊异,以为河底无石玉何由碎?审视之,见玉茄身中一孔如豆大,空无一物,而已分为两矣,惋惜之至。次日徐东甫表兄来视余伤,即以碎茄示之,渠曰:闻之出土古玉,能护人身体,今果然矣,弟其存之。后藏于旧玉匣中,十余年而无失。迨宁局被回禄,此玉茄亦在其中,可惜也,亦可志也。
二十五,骨变玉
兽骨变玉,为世所罕闻,质轻沁透,其光采色泽,直同五千年以上出土之旧玉,真可怪也。按兽骨变石,其年龄不知凡几,若变而为玉,其年龄更不可考矣。欧美研究地球之年龄者,当在所必须也。余得二枚古趣盎然,亦一奇观,似可作研究地球学着参考之一助。
二十六,传世古
玉器未经入土,而年已经久,满身红色牛毛纹,若隐若见者,是曾经多人之把玩,精神气血凝聚而成,故质地之实浆,含有生气,玩之亦多雅趣。余见兰陵王氏,其世藏之连环璧,长二尺余,一黄一白,中有联环系之花纹。黄者谷式,白者蒲式,刀法之精深大而完整,洵为巨观,视之即知为汉器。又于日友某公爵加,见一白玉壶,大而且厚,花纹极细,视之即知为晋器。族兄雨樵,存一碧玉鱼,惠藕桥兄存一白玉虎,余家存一白玉佛像,均未入土,牛毛纹极细,色微黄,审其刀工,即知为六朝故物。至唐宋之物,见者尚多,故不赘。
二十七,土古
凡出土之古,通名为土古。轻者曰土触,曰上锈;重者曰土侵,曰土斑。皆因地气所蒸,受土吃有深有浅,故现此形。如无此形,便非入土年久之物。亦有入土未就,而即出蛰,仅含有土气,用开水煮之,土气自退,依然如传世古无异。每有土锈浓厚,深入肌理,用刀刻上,不易削去者,盖因土有沙性沁入玉理,合而为一,故不易盘出。即盘出,亦不及色沁之光洁,耐人摩沙也。余存一赤玉璋,一苍玉璧,土沁处作干黄,含有沙石质。用灰提油法煮数次,亦无大效,极力盘之,微露暗淡之光,在奉天时,赠年丈英和卿侍郎。
二十八,琀玉
典瑞云:於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殓尸之下。注云: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盖取象方神明之也。疏:璧琮者,通于天地。盖古人皆以玉为瑞,出于神秘之信仰,故葬时以玉为含殓。出土之玉,名曰琀玉。后人以旧玉为琀玉误矣,更有以琀玉为汉玉,则尤为可笑。按出土之玉,殉葬者十之八九,非殉葬者十仅一二,故受色沁多者,皆殉葬物也。礼曰:君子比德于玉。又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可见生前所佩之玉,殁后多以此殉者,如高南阜以司马相如之白王私印殉者是也。至其子孙,以其先人生前所好之物殉者,笔不胜书,玉其犹重也,此吾国古今人民之习俗,而况古之帝王家乎?故今日出土之金石,皆自古冢,此其证明。吾不知楚珩赵璧今尚存于地下否耶?
二十九,男女老幼之别
今见出土之玉鸠杖首,知其为老者所用,蝶触等佩,知其为童子所用,圭璋琮璧,只其为王公所用,鱼佩系璧知其为士庶所用,若环佩琼瑶之类,知其为妇女所用,更有琮璧纂勒等之极小者,则知其为夭寿含殓所用。此不可不辨者也。余存一白玉勒,遍体牛毛纹,其大异常,一望而知其为三代物,惜少刀工,被及门高六吉索去。
三十,贵贱之分
古玉,以圭璧琮璜等为上,次则祭器环佩,再次则零星小件者,是三代之琀玉也,至秦汉以后,以印章符节为上,殉葬有用玉押者,玉押即玉版也,长数寸,体厚异常,以美玉为之,以围腰间,可保尸之上体,如鼻塞眼压,孔压,压须夹肘之类次之,下体之粪塞阴塞之类又次之也。
三十一,琀玉之有缺痕
琀玉有一刀之缺痕,有两刀之缺痕,皆玉人用刀削之,以记其为殉葬物也。今人皆知其为三代齐,而不知夏商之琀玉,皆完全无缺痕。至周时始分,日用之物,皆完整,含殓之物,故意刻之,使其缺陷,以别之耳。秦汉以后,无玉人之职,均属匠作,故无论日用与殉葬之器,皆取完整。据所见夏商之玉,与秦汉六朝之玉,未曾有一缺痕者,即此可断尾周时所制也。余存有碧玉瑗一,白玉琮一,皆一刀之缺痕,系璧一,黄玉璜一,皆有两刀之缺痕。而其拙朴之气,令人生羡。若伪造周器者,多仿其缺痕,但有意为之,刀痕明显易露,愈显其丑,此人人所易辨者也。
三十二,辨水火干三坑
凡古代帝王之陵寝,其穴宽大,含殓之玉甚多。穴空地中之水,易于灌入,故名曰水坑。穴中有地火者,名曰火坑。穴中无水火者,名曰干坑。水坑之玉多斑点,形如虫蛀;火坑之玉多裂纹,形同石灰,干坑之玉,皆带有枯槁之色,土锈之痕。三者盘之日久,皆可复原,但水坑不如火坑,以浊气太重之故;火坑不如干坑,一裂痕太多亡故,干坑即无此弊。若论盘功,火坑较易于干坑,干坑较易于水坑。按干坑水坑,初出土时,玉质皆松,以刀试之,有直同花乳石者。俟盘出后,以刀划之,坚不可破。故琀玉之新出土者,不问其质地之硬软,但试其刀工色沁之老嫩耳。
三十三,玉出土之软硬
玉入土中年久,其质即软,如不软,则色不能沁。至出土后,亦有硬软之分,硬者易辨,软者形同枯骨,或如瓦砾。此皆由地气燥湿所致,见者多不能辨。每见一器,一半软一半硬,硬者以刀试之,不能入,软者以指甲划之,即碎如泥土,但盘之日久,则软者亦坚不可破,此不可不知者也。
三十四,出土之夷玉
《周书顾命》:大玉夷玉。疏引王肃云:东夷玉夷之美玉。郑康成云:大玉华山之球,夷玉东北之珣玗琪。《尔雅释地》: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是夷玉见称于周久矣,今见医无闾山下所产之玉,光透如冰,坚而不润,石性也。是以出土者,露有浮光,虽盘出而少色泽,不足贵也。
三十五,出土之璧流离
地理志曰:入海市明珠璧流离。西域传:罽宾国,出璧流离。《吴国山碑纪符瑞》亦有璧流离。《魏略》云: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吴清卿有一玉环,形同流离。即以为今日中国所罕见,即西域亦非恒有,故汉以为祥瑞,最可宝重。不知璧流离,即宝石之似玉者,质坚而不润,性寒而不温。即受色沁,亦多凹凸不易透出。故其光虽如玻璃,而不能如玉之润泽如脂膏也。汉时由西域进来,颇非易易,故人少见多怪,即目为祥瑞。犹之今人初见钻石,目为珍奇耳。今之目为珍奇,犹古之目为祥瑞也。按璧流离,可为玉中之异品,清卿以为玉中之绝品,则大谬矣。今某友得一笛头,拘于清卿之说,奉为至宝,不肯轻以示人。余笑曰:古之君子,以德于玉;今之人竟却比德于璧流离,能不令人捧腹?
三十六,刀工
石器时代原无刀工,故古玉斧玉铲之类,存于今者,未见其有花纹者,可见上古未开化之前,无刀工之可言也。若论刀工,三代尚矣。夏尚忠,其刀工精而深;商尚质,其刀工古而朴;周尚文,其刀工文而雅。而产玉之多,制玉之盛,尤以周为最。观玉人之设,上而夏商,下而秦汉,均无此职,即可知矣。故今出土之古玉,论三代器,亦以周为最多。至西汉刀工,有豪放气,故有汉八刀之称。东汉三国同。隋唐以及五代之刀工,亦属圆浑,但杂而不纯,佳者极少。北宋之刀工,精神外露,特少古意。自宋末以及元明清,学着多刻花乳石,刻玉一门,纯属匠作,几不见文人一操刀矣。但清至乾隆刀工为之一变,当时所刻翡翠玛瑙珊瑚宝石之多,实为历代之冠。其以天皇白鸡血红等石仿古,亦为历代所无。虽多匠作,但一量风尚,犹见文人词客游戏而为此者。故其刀法之精,直追六朝。自道光以后,则远不及矣。余按古今雕刻一门,可分为五大时期,他山之石,可以攻错。是以石制玉时期,可称最古,一变而为周之昆吾刀,再变而为汉之八刀,又一变而为六朝之巧雕,至清之乾隆精刻为最后。此皆一时风尚,故精美者多。工艺之关乎文化,岂曰小补而已哉?犹之论瓷器,则必称柴汝官哥定,论鼓铸,则必称齐莒刀列国币,新莽梁武,宋徽清之咸丰是也。否则如唐之开元,宋之宣和,明之宣德,清之康熙,其刀工岂无精品,特以不能移风易俗,故传世者少耳。况近世多用旋车,气息薄弱,不能上追古代,则又远不如用刀矣。昔人云:自魏晋以来,不见昆吾刀,诚然哉。但昆吾刀,自何时断绝,吾亦不得而知也。若就双钩碾玉法论之,汉时已取便捷,失其古趣,至今之用旋车制玉,则愈趋愈下亦。倘再用机器制作,则俗恶不堪设想,可畏也。吾当与诸弟子论古玉曰:今之玉质,不如古玉之坚洁,想系地利之退化。今之刀工,无论单刀副刀,均不如古人刀工之朴拙,亦系文艺之退化,言之可慨。或云古玉坚洁,由于出土后风吹日晒,年愈久而愈见精彩,是以秦汉不及三代,六朝不及秦汉,唐宋元明不及六朝者,非玉之罪也。刀工亦然,今人不见昆吾刀,而已菊花铁所炼之钢刀刻玉,而欲追踪三代,颉顽秦汉,睥睨六朝,岂不愚哉。此说亦觉近理。
三十七,昆吾刀之切玉
据所见周秦汉古玉,其刀工粗细不一。细者无论矣,粗者莫如汉八刀。而表现刀之快利,切玉如泥者,实千百中不一见。旧存一白玉虎文佩,遍体水银沁,大刀阔斧,随意乱刻,凸凹浅深,刀痕全然布露,使切玉如泥之真象,显然易见,亦不易得之奇品,可珍也。
三十八,各国玉工之比较
印度之石刻画像,鉴古家多称在五千年以上,独未见出土之古玉。欧美之制作钻石,非不精美,独未闻有制玉之奇技。至于洋钱之证明,双凤风帆马剑四工双柱,以及闍婆之剪银叶,骠国之铸金钱,日本德川氏之钳金鎏金,均甚工致,但亦少制玉之工。即因屖所献天寿永昌之玉钱千缗,十年始成,费工不为不久,而未见有出土之古玉,可见成周时代玉人之设,其重玉,金球之冠,故其刀工,亦远胜他国也。
三十九,古玉之文字
夏用鸟篆,商用虫鱼篆,周用大篆,皆刻阴文,露于器内。秦兼大小篆,汉用小篆,大篆不多见,刻多阳文,露于器外,魏晋以后,楷隶并用,篆文甚少,故不易见。
四十,古玉后雕
庚辰冬,魏君宜之,同其友运来古玉大小三百余件,属余鉴别。因审视两昼夜,其中虽少精品,而佳者大可陈列,小可把玩之品,约有数十件。收藏数世,始能臻此,不易也。中有一黄玉琮,高八寸,四面阔约四寸,遍体沁作栗黄色,真三代物也。惜少刀工,而四面复刻山水,画片极工雅,知系宋元名家所刻。余为之惋惜,直以为方竹杖之宜圆,半月池之不应凿也。旋曹君伯舫来寓,见之曰:此等后刻,非近世所造。此等山水画片,非高手不能辩。嗜古者,每以为后刻不足贵,而东西洋,则以为古玉后刻,乃双美耳。不但不以为病,且价值较未雕之古玉,则尤贵也、草君经理古董商业有年,常与欧美人交易,故言之甚详,但余以为保存古物,应存其旧制,不宜强加雕琢,致伤原器,而减古趣,令把玩时,不惬于心。
四十一,刻印
考之用囗(钅术),始于周官,佩印见于六国。古囗(钅术)之传于世者,金银铜已少见,而玉囗(钅术)尤希。据余所见者,若鲁司寇齐都司蒸彝囗(钅术)等,刀法皆古,洵不易得。到秦传国之囗(钅术),相传斯篆寿刻亦难深信,惟自汉八体画法成立,五日摹印,以后已属专门,而刻印之风大炽。汉人制印,不独用玉,而用玉者亦极多。其刀工亦皆古雅,是以藏家皆珍之。按昆吾刀,切玉如泥,西戎利刀,割玉如割木。汉去周未远,或用此刀,亦未可知。但所刻鼻钮,龟钮,坛钮,瓦钮,龙虎钮,虬螭钮,种种无不精妙。魏晋六朝逊之,之唐宋则相去远矣。自元王冕善刻花乳石,风气为之一变。故明清至今,文人均以田黄,鸡血红,芙蓉白,苹果青诸色为贵,其价值且超过玉者百倍。盖以石质松软,易于操刀,不似玉质坚硬,而难刻也。故近代之能刻玉者,则更少矣。现在出土之玉印,尤足宝贵。余存有汉张留侯私印,文曰良子房,白玉质,瓦钮,受水银沁过半;晋羊叔子印,龟钮,直同黑漆,故质不可辨。两印刀工精劲,异于寻常,故常佩之,重其人也。族弟法三,由邛王冢得一玉印,满身鱼子斑,质不能辨,持赠于余,用灰提油法制之,文曰虞年伏,斗钮,亦有古趣。又见友人廉南湖,存有清乾隆御用一田黄石印,色如脱胎古玉,三绳联环钮,长约盈尺,下垂三印,其小异常精品也。古玉印,曾未见有此式。